张高波:滴灌通的创新之路,机遇与挑战并存 | 北大汇丰创讲堂
6月29日,滴灌通创始人及行政总裁张高波受邀在北大汇丰商学院进行讲座,分享成立滴灌通的心路历程,拆解滴灌通遇到的机遇和挑战,讲述滴灌通的创新之路。
以下为演讲全文,再次与各位关注和关心滴灌通的朋友们分享:
经常有人问我这个问题:你和小加是怎么想到做滴灌通的?
答案很简单。因为我们看到了一个问题,觉得有可能解决它。于是便有了一个新的目标:将国际资本引到中国的小微企业。
什么问题呢?
为什么资本市场如此畸形?一边钱越来越多,各种创新眼花缭乱,另一边中小企业却依然拿不到钱?
这是一个世界难题,很多人在尝试解决,但效果有限。我们是怎么想到创立公司来解决这个难题的呢?
说起来有点魔幻,多少和疫情还有点关系。
疫情期间,不能出差,我和小加经常一起爬山,于是,便有了很多时间,可以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这个问题。这种时间上的奢侈,没有疫情是不敢设想的。对于这样一个复杂问题,没有足够的时间,耐心地、不厌其烦地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很难看清真相。经过不断的否定之否定,对问题的认知,也在不断螺旋上升。当我们意识到,差不多摸到解决这个世界难题的门道时,那个清晰的目标就浮现出来了:将国际资本引到中国的小微企业!
目标有了,拦在我们脚前和目标之间的,全是问题。尽管我们做了各种假设,实际遇到的问题,还是比想象的多得多。很多问题,在没有抵达那个时空之前,是不可能想象得到的。走得越远,解决的问题越多,看到的新问题更多。
接下来和大家分享的,主要是我们遇到的九大类问题。供大家参考,也期待和大家一起寻求答案。
当我们觉得已经摸到解决问题的门道之后,非常兴奋,逢人就宣讲我们的发现和创意。原以为朋友们的反应是“哇塞!太牛了!”“能不能算我一份,大家一起干!”,实际情况却是:“你俩疯了吗?这事太不靠谱了!”“你们已经功成名就了,别被情怀冲昏了头脑,晚节不保。”“听兄弟一句掏心窝子的话,趁早歇了吧。”……
刚开始很受打击,也很郁闷。为什么这些见多识广的朋友们,对这件事情如此负面呢?难道我们真的“天真”了吗?这件事真的做不成吗?
后来冷静下来想想,朋友们的质疑,不是没有道理。有很多问题,我们的确没有看到。即便看到了,也不见得有应对方案,或者自以为的应对方案还很肤浅,经不起推敲。
朋友们的质疑非常多。关于业务本身的问题,后面会讲到。
这里先说说信心问题。
朋友们认为我和小加创业,最大的问题是:
1
你俩都是干传统金融的,没有做过小微生意,贸然进入全新领域,风险太大;
2
干这件事,要靠科技手。而你俩又不懂科技,怎么落地?
3
你俩都不年轻了,会不会冲劲不足?
有道理吗?绝对有!
能听吗?绝对不能!
照这个逻辑,哪里还有走下去的信心啊?!既然选择不服,那就得面对,就得有答案。
好,我们一条一条来分析。
第一个问题,说我们没干过小微企业,这是真的。但没干过,不代表不能为他们融资啊!很多行业我们都没干过,也并没有影响我们对他们的融资啊。我们有经验,知道如何把控风险。其实,问这个问题的人,知道我们没干过小微,因此他真正想表达的含义是:小微经济风险太大,给一个风险很大的行业融资,就像在沙子上盖楼,无论怎么做,风险都太大了。美国次贷危机的例子就在那儿摆着,把钱借给没有还款能力的人买房子,上面的金融模型即使再漂亮,大厦也一定会崩塌。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
小微风险高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你看问题的角度。
如果把小微企业单个拎出来看,风险的确比较高。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把小微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来看,风险还高吗?答案似乎就没那么确定了。
就拿实体门店来说吧,单个门店的经营风险的确很高。产品过时、老板生病、门口修路、物业涨租、员工纠纷……这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发生,都可能使得这家店关门停业。
但换个角度来看,门店又像野草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家关掉了,另一家又开出来了。全中国每年有1000多万家新开的门店,如果按每家投资100万元计算,就是十几万亿的新投资啊!
这么多钱谁投的?国家吗?不是!大企业吗?也不是!
那是谁投的?是千千万万个老百姓!
老百姓如何做投资呢?像金融家一样做复杂的调研和测算吗?肯定不会!哪怎么办呢?逻辑和方法很简单,那就是跟着榜样走!隔壁老王开店赚钱了,我也跟着开呗。
至于投资回报,如果5年、10年还收不回投资,老百姓会干吗?肯定不会!家里人还等着吃饭呢!
如果我们放下成见,相信老百姓的智慧,相信市场的力量,就应该相信——小微生意、特别是门店生意,失败的另当别论,如果成功,一定是一门较快收回投资的生意。要不然,老百姓绝不会拿着自己的血汗钱,一波接着一波地前赴后继、持续开店。因此,从宏观整体来看,实体门店,一定是赚钱的生意,大家同意吗?
我有一个问题,希望和大家一起思考:如果全中国的门店都是你投资的,整体投资回报应该几何?
第二个问题,说我俩不懂科技,这话千真万确。我们真的不懂具体技术,想蒙我们很容易。问题是,这是否会阻碍我们使用先进技术?
创始人不懂技术,的确有可能因为缺乏技术远见,导致公司搭建的技术架构难以适应未来的业务发展需求。但凡事都有阴阳两面。我们从传统金融而来,深深知道,照传统干法,根本无法做小微金融,效率、成本、风控等,没有一样可以做成,而唯一的出路就是科技。因此,我们的经历反而铸就了我们拥抱科技的坚定性,只要认识到位,办法总是有的。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社会上能把高深科技,用浅白语言讲清楚的高手,还是不少的。多请教,多学习,网罗一些牛人,大方向还是能够把握的。
另外,不懂技术,有时反而逼着我们去不断地突破预设条件的约束,不断地优化流程。例如:我们在讨论滴灌通交易所的技术方案时,很自然会对标港交所。港交所的交易规则是时间优先,在同一个价位,先到先得。券商为了赢得先机,不断升级自己的系统,总希望自己的订单能够比别人快那么一丢丢。想想看,当几万笔交易在同一秒钟涌进交易所时,交易所不得不开发更先进的系统,才能把订单的先后顺序排出来。这就好比军备竞赛,谁都停不下来。刚开始,我们假设的也是同样的场景,需要讨论的只是技术路线的选择。
当我们发现,无论哪个技术方案都有优缺点,且都要花不少钱时,作为技术外行反倒很容易跳出圈外去问一个更基本的问题——非得用“时间优先”吗?当我们顺着这个思路重新梳理交易流程,发现其实对于这个场景来说,不用“时间优先”也可以。没有了这个军备竞赛,技术实现方式立刻就变得非常简单,成本也就降下来了。如果我们懂技术,肯定有很多好处,但也容易陷入具体的技术方案比较,忘了跳出来问一句: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能不能换个角度想想,压根儿就不让这个问题冒出来岂不更好吗?
在这里,我可以很自豪地跟大家说——经过不同背景的交叉学习和碰撞,滴灌通的技术团队,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最棒的!正是因为有了技术的强大赋能,我们才可能在这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实现了从业务零的突破到几何指数的增长!
第三个问题,说我俩不年轻,我不同意。为什么呢?因为按科学指标,我们正处在风华正茂的年轻时节。
24小时想干嘛就干嘛,吃几碗泡面和几根香肠,打一整天游戏,也没人干涉,年轻度等于100%。
想想看,结婚之后,年轻度会掉到多少?试试再打一晚上游戏,看看有没有人管? 有了孩子之后呢?……
请大家自己计算一下,你有多年轻?
直到我和小加这个年龄,身体还不错,孩子们都大了,也没有财务压力,不必为钱工作。所以,如何支配时间,有了很大的自由,年轻度又重新回到了峰值。还能说我们不年轻吗?
因为年轻和兴趣,我们干劲十足。刚开始可能还有人怀疑,现在相信大家都看到了,我们的确很年轻,年轻真好!
下面进入和业务相关的问题。
小微融资难是个世界难题,全世界都没有很好的办法,你们的信心来自哪里呢?
先说答案:我们的信心,是数字时代给的。
要解决小微融资难问题,首先要分析清楚,它难在哪里?
就小微看小微,可能看不清楚。不如跳出来,看看小微的反面——大企业,它们为什么能融到资呢?
我们做了一辈子资本市场了,在构思滴灌通模式时,经常会问自己一个问题:
资本市场到底在干什么?
想来想去,资本市场就干两件事:
1
确保发行人的信息准确及时;
2
确保钱进钱出的交收安全。
为了保证信息准确,责任就落在审计师、律师、投行和监管机构身上。为了统一标准,会计准则不断修订。问题是,企业越来越大,甚至跨越很多司法地区,抽像出来的财务报表,真的能反映企业的真实信息吗?及时就更谈不上了,最快也是几个月后的事了。
为了确保交收安全,资本市场使用了很多技术手段,制定了很多规则,特别是公司管制方面的规则,目的都是为了防止发行人滥用投资人资金。效果如何?大家自己评价。
资本市场这么多人干这两件事,成本巨大无比,小企业根本无法负担——这便是小企业无法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的根本原因!
小微融资难,难在:
1
没有精准及时的信息;
2
没有让人信服的交收系统,在钱的管控上很难取得投资人的信任。
病症找到了?有药吗?
有!数字时代已经把解药准备好了。
在今天的中国,大多数实体门店已经成熟使用了数字化管理系统。经营信息是透明、准确且及时的;中国的无现金支付,也让现金流管控,变得简单可行。既然信息有了,而且比大企业更及时更准确;交收系统也有了,而且比大企业更可控,更透明,小微企业为什么不能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呢?
这就是我们信心的来源。
有人会问,数字时代的小微金融,也有不少人尝试过,甚至还出了P2P暴雷等一系列问题,你们是不是换了个说法,在步他们的后尘呢?
首先,我要感谢真心做小微金融的朋友们!他们做过的努力和尝试,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信息准确和交收安全,解决了小微融资的基础条件。而小微融资能否成功,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那就是:产品的适配度。
世界上的融资工具,最通用的就两个:一是股权,二是债权。
债权融资,是十分古老的工具;股权被用来大规模融资,是股份公司发明以后的事情。股份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有了股份,才能集中资源办大事。因此才有了远洋贸易,才有了铁路,才有了现代工业,才有了今天的经济繁荣。
这两个工具,运用到大公司身上,得心应手。
但用到小微企业身上,问题就来了。
先说股权,小微企业那么小,当股东一样要到工商局办一大堆手续,同样要审计,等税后利润才能分红。因为太小,投一个没意义;投很多,光办手续一项的成本,就会断送整件事情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再说债权,绝大多数贷款产品,都有预定的还款节奏,一旦和小生意的节奏错配,就可能产生相互伤害的局面。比如,一家小面馆,借了一笔每月还款的贷款。很不幸的是,这个月门口修路,没有收入,因此无法支付本息。对放款机构来讲,这就是不良,自然要追讨、要罚息,而这些动作,反过来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小店的死亡。
还有一个非常基本的问题,很少有人谈起:
小微企业的自由资金谁来提供?
大企业想融资本金,有VC、PE可以选择。普通小微企业,没可能长成大企业,想融资本金,找谁呢?这其中的交易成本,已经让所有投资机构却步!
没有自由资金的小微企业找银行融资,银行敢贷吗?举个例子,一个人租了个铺面,需要100万开一个餐厅,资金用途是装修、设备、备货和租金押金等,收回投资可能需要2年左右。请问,你是银行,敢给他贷款吗?能贷多少?我们经常指责银行不支持小微企业,可是站在银行角度想想,赚那麽点利息,一旦门店经验失败,装修、设备等一文不值,这样的风险他敢冒吗?
结论很清楚:小微企业的自有资金,无法靠股权融资来解决,更无法靠贷款来解决。
那怎么办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滴灌通创设了一个投资产品,叫做每日收入分成合约,英文简称DRC,Daily Revenue Contract。它是一张合约,约定的是投资人和被投资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投资人给被投资人出一笔钱,换取被投资人每天收入的一定比例。
在中国,这种法律关系属于联合经营。例如,大家一起拍电影,约定好了按票房分配收益;一起集资盖楼,约好通过分楼面来分配收益;商场给门店提供铺面,按门店收入比例收取租金等,这些都属于按收入分成分配收益的例子。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联营方提供了资源。例如资金、场地、劳务等;
第二,通过收入分配收益。联营方完全承担投资风险,没有收入,就没有收益。
我们的DRC产品,一经推出,很快便引爆市场。不到短短两年时间,已经有超过5000家门店接受了滴灌通的投资,累计投资金额已经超过13个亿人民币。这5000多家门店,涉及餐饮、零售、服务、文体四大行业,100多个细分品类,分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近200个城市。
为什么DRC这么受欢迎呢?
原因在于,一方面,如果门店生意失败了,风险完全由投资人承担,门店没有还本付息的压力;生意成功了,投资人分一段时间,协议就结束了,不会像股权那样,永久让渡公司利益。如此暖心的产品,谁会拒绝呢?而另一方面,对被投资人好的产品,为什么还会得到投资人青睐呢?诀窍在于每日收入分成。投资人每天收回投资,可以立刻再投到下一家门店,如此往复,大大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增加了投资回报。
这是复利的力量,也是数字化的力量。没有数字化,不可能实现每日分成,更不可能实现每日再投资。只有数字时代,才能产生这种甘蔗两头甜的好产品。
DRC的创意是从哪里来的?
DRC的创设过程,真应了李强总理的话:坐在办公室,看到的全是问题,走到老百姓中间,看到的全是办法。
2021年上半年滴灌通成立之初,我们已经认识到,不能用债权的方式给小微融资,唯一的出路是投资。但我们熟悉的投资工具是股权,而股权又行不通。坐在办公室,抓耳挠腮,一筹莫展。怎么办呢?我们决定走出办公室,到小微企业当中去找办法。
那时正是疫情严重的时候,我们只好在线上和不同的小老板聊天。终于有一天,我碰到一个老板,听了我们的问题后,笑着说:“这很简单呀,按收入分成不就得了吗?我们就是这么做的呀,出资人按一定比例定期分配收入,员工也按收入一定比例领取报酬,现在有数字化管理系统,可方便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大智慧在民间啊!接着再多问几家,都是这么做的。他们说的轻描淡写,稀松平常,言外之意是,这不很正常吗?我们自以为是金融精英,最懂得产品创新,但和老百姓比起来,真是汗颜呢!接下来,我们迅速进行了法律论证,发现原来这是广泛采用的法律实践,只是没有大型金融投资机构标准化、规模化使用而已!对搞金融的人而言,好像是很大的发现,但对小老板而言,这其实是常识。
总结一下,我们和传统小微金融最大的区别是:
1 我们提供的是自由资金,是投资,承担全部投资风险;不是贷款,小微企业没有还本付息义务。
2 我们的资金全部来自海外专业投资人,他们深深知道投资中国、投资小微的风险所在;我们不接受境内任何机构和个人的资金。即便出现投资风险,国内不会有任何机构和个人蒙受损失。
投那么多小微门店,分散在全国各地,按收入分成,不怕被人骗吗?
怕,当然怕!
怕,让我们时刻保持警醒,是好事。但又不能因为怕,而裹足不前。
那怎么办呢?靠我们自己上各种科技手段?
我们有自知之明,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我们根本不会玩。
有没有人会玩呢?当然有!谁呢?连锁品牌商。想想看,如果连锁品牌连自己的门店都看不住,它怎么开连锁店呢?别说现在有数字化手段了,即便在数字化之前,麦当劳也管得住它的门店。当然,有管得好的连锁,也有管得不好的连锁。我们只投那些管得好的连锁门店不就得了。
因此,我们的策略很简单——顺藤摸瓜。
谁是“藤”?连锁品牌是“藤”。我们先选“藤”,主要看两个方面:第一,看它的业务本身;第二,看它对“瓜”,即连锁门店的管控手段。如果“藤”的系统,不能很好地把“瓜”的经营信息和资金管控好,再好的业务我们也不能投。只要“藤”的系统是可靠的,我们接入它的系统,就可以实现对“瓜”的信息和交收控制。
但是,如果“藤”骗人怎么办?
老实说,对这根“藤”上的“瓜”,我们没有太多办法。已经投出的,只能接受结果。但就整体而言,我们的策略是:
1
尽量分散投资
在每一个品牌旗下门店的投资总量不要超过一个比例,比如1%。
2
对品牌门店的投资,采用“先滴后灌”模式
先投几个门店试试,如果表现不错,再逐渐增加投资数量和金额。由于每天都在收回投资,后期投资时,前期投资已经部分收回,这样可以把任何一个品牌旗下门店的风险敞口,保持在一个可以接受的额度之内。毕竟,100万可能不会起歹念,但1个亿,就不好说了。
3
相信机制约束
如果是加盟店,加盟商、品牌和滴灌通之间会有一个三角制衡关系。如果是直营店,那么店长、供应商和地主都会关心门店的收入和交收,这也是一种制衡力量。
另外,除了连锁品牌可以做“藤”以外,我们还在发展其他的“藤”。比如SaaS公司、产业链、商业地产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既有发展自己旗下门店的愿望,也有对门店的管控手段。
总结 我们没有能力防止门店骗人,只能靠“藤”的系统来管控;而怎样防止“藤”骗人呢?只能靠分散——行业和地区的分散,以及时间上“先滴后灌”的分散。
滴灌通投那么多行业,不可能什么都懂,怎样做投资选择呢?
没错,我们不可能什么都懂。比不可能什么都懂更可怕的是,我们什么都不懂!
我们要投资的门店,包括餐饮、零售、服务、文体四大行业,每一个行业下面会分成不同的业态,每一个业态下面,再分成品类。目前我们的细分品类有198种。
例如,我们把餐饮分为7个业态,包括快餐小吃、休闲饮品、正餐、火锅、异国菜、智慧餐饮、餐饮服务,每一个业态下面又分出很多品类,比如在“快餐小吃”业态之下,又分出了7个品类,包括中式快餐、西式快餐、小吃、披萨、麻辣烫、中式面馆、轻食等。
请问,这么多行业、业态和品类,谁是专家?
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我们一段时间。刚开始那会儿,好多专家朋友都劝我们,先找一两个专家,聚焦一个行业,在一个城市先把模式跑通,再向全国推广。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第一,我们到哪儿找专家呢?懂餐饮的不懂零售,懂“餐”的不一定懂“饮”,懂正餐的不一定懂快餐,懂中餐的不一定懂西餐……
第二,即便我们在某个细分领域实验成功了,也不能说明我们可以推广到其他行业;如果实验失败了,也不能说明我们的模式有问题。
最后,我们还是下定决心,一开始就采用分散投资的方式,将有限的资金尽可能多地投到不同行业和地区。实践证明,我们的方向选择是正确的。去年受疫情影响,上海封城,但大湾区表现很好;文体服务受疫情影响很大,但零售表现很好,餐饮也还可以,因为即使在疫情期间,买东西、吃饭仍然是生活刚需。
是的,这么多行业,在办公室的确找不到什么都懂的专家,怎么办呢?还是那句话,走出去,办法就有了。
看看市场上千姿百态的门店,老百姓已经用真金白银做出了选择,而且得到了市场的检验,这样的实践难道不比专家的理论更有说服力吗?
因此,我们不需要成为每一个品类的专家。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任何一个行业,都有自己共同认可的衡量指标,都有自己的排行榜。我们要做的,就是综合考虑大家的衡量指标,形成滴灌通自己的排行榜。我们的做法是:打分超过一定标准的品牌,其旗下的连锁门店,我们就可以投。我们并没有能力预测哪个品牌会长多大、会活多长时间;但我们投的是门店,关注的是单个门店的表现,因此,只要门店表现好,我们便可以一直跟随该品牌继续投下去,直到发现门店表现停滞或下滑。这是一种全新的、基于每天收钱的动态滚动投资模式。
你们的资金是从哪里来的?可持续吗?
先说答案,我们所有的资金,都来自国际专业投资机构,有极强的可持续性。
为什么这么有信心呢?因为我们带给投资者的投资机会,实在太诱人了。
目前资本市场的基本格局是:钱多选择少,严重缺乏投资机会。拿股票市场来看吧,香港搞了那么多年,就2000来家上市公司;纽交所上百年了,也就4000来家上市公司,其中真正活跃的,超不过20%。这就形成一个很荒谬的场景:全世界成千万、上亿的投资者,一起追逐着区区几千个上市标的。在贪婪和恐惧的推动下,上演着一波又一波的踩踏事件。这就是资本市场,多少人恨它,因为赔了钱;多少人离不开它,是因为总觉得自己会是那个幸运儿。
股票市场之所以刺激,吸引人,是因为它有一个放大器,叫市盈率——不论方向,只管放大。
例如,你预测某公司的未来利润是100,你认可的市盈率是15倍,则你愿意支付的成本是1500。我们假设以下四种情形:
1
公司实际利润是80,比你的预测少了20%,市场认可的市盈率降到了10,比你认可的低了33%,你的股票变成了800,减值47%
2
公司实际利润是120,比你的预测多了20%,市场认可的市盈率升到了20倍,比你投资时高了33%,你的股票升值到2400,增值60%
3
公司实际利润是100,和预测的一样,但市场市盈率变成了12倍,你的股票变成了1200,减值20%
4
公司实际利润还是100,如果市场市盈率变成18倍,你的股票将变成1800,增值20%
一笔投资下去,什么结果都有可能,股价预测还有意义吗?这里面的难点有两个:
第一,预测未来利润,已经够难了;
第二, 还要预测别人认可的市盈率,这就更难了。市盈率是市场情绪的综合反映,受各种因素影响。对别人的情绪做预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股票投资还有一个难点就是——股价之间的相关性太强了。公司之间的利润表现可能相关性不强,但市盈率是市场情绪的反映,相关性太强了。疯狂时全球一起疯狂,悲观时一起悲观。因此,分散投资,基本无法分散风险。
而滴灌通带给投资者的DRC就完全不同了。
第一,业绩预测简单多了。首先,预测门店收入比预测大公司利润容易多了,有很多可比店参考;其次,预测时间也短,只要看准2-3年即可
第二,每天都在收回投资,每天都在降低风险敞口。不像股票,退出主要靠别人接盘;
第三,投资DRC无需支付溢价,基本上是按照门店实际投资额投资的,只承担生意风险,不承担别人的情绪波动风险,没有放大效应;
第四,与股票和债权不同,DRC之间的相关性极低。上海一家咖啡馆的收入表现,和深圳一家美发店的表现,没有任何相关性。分散投资,真的可以分散风险。DRC不仅彼此之间的相关性很低,和其他资产类别的相关性也很低。学过资产配置理论的同学们,应该知道相关性低的价值有多大。
这么透明、每天收钱、不付溢价、相关性低、不管市场如何波动都能稳坐钓渔船的投资机会,精明的国际投资者能拒绝吗?还用担心持续性吗?
你们为什么要搞交易所?为什么选澳门?
搞交易所,是我们在成立公司之初,就定下来的战略目标。因为我们知道,一旦实验成功,一定会面临两个无穷大——资产端,会有无数人希望拿到滴灌通的投资;资金端,会有无数投资者,希望参与DRC投资。
只有交易所,才可能在产品创设、信息披露和交收安排方面,同时满足两边巨大的需求。
至于为什么将滴灌通交易所设在澳门?可以说是机缘巧合。当我们和香港监管当局探讨时,他们认为DRC不是证券,不归SFC管辖。我们不吸收存款,也不属于香港金管局的监管范围。因此,没有一家机构可以给我们发放交易所牌照。
澳门没有传统金融的包袱,正在寻求产业转型,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和我们一拍即合。滴灌通澳门交易所,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收入分成产品为主的交易所。我们先以中国内地DRC为主要产品,未来将会吸引全世界收入分成产品来澳门挂牌,成为继股和债之外,第三类国际金融中心。滴灌通澳交所的开业,将会推动澳门成为国际资本投资中国小微企业的核心枢纽。
滴灌通澳交所的法律地位,和港交所类似——澳交所由澳门政府批准设立,港交所由香港政府批准设立;港交所以股票交易为主,澳交所以DRC及其相关产品为主。
港交所的会员必须在香港注册营业,澳交所会员不必在澳门注册运营,任何认可司法地区的合格机构都可以成为会员;任何个人都可以参与港交所投资,澳交所只接受专业投资人参与。
目前,滴灌通业务涉及的司法地区包括中国内地、澳门、香港和其他国家。
中国内地
很多人关心滴灌通的业务活动,受不受内地金融监管。从愿望来讲,我们当然拥抱监管了,被监管虽然会失去一些灵活性,但却对长远发展提供了保障。问题是,滴灌通在内地从事的,算不算金融活动呢?
就我的理解,金融监管的核心要义是:第一,从不从老百姓手里拿钱?只要从老百姓手里拿钱,无论什么形式,吸收存款也好,发行产品也好,都需要被监管。因为募资者的不当行为,可能会给存户或投资者造成损失。第二,是否向公众放贷?向公众放贷,坏账较多时,可能造成债权追讨的社会问题。另外,放贷机构的资金来源,很可能来自银行,规模大了,一旦出问题,有可能间接把银行拖下水。因此,对放贷机构要进行金融监管。第三,涉及大量第三方的金融基础设施,比如支付系统等。系统出问题,会涉及大量对手盘,形成混乱,因此,需要监管。
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第一,滴灌通所有资金来自海外专业投资人,没有在内地筹集一分钱;第二,滴灌从事的是实业投资业务,不是放贷。投资失败,没有本息追讨权利;第三,滴灌通的资金投放和回收,使用的是内地银行和其他支付机构的清分服务,滴灌通只处理自己的资金流转。即便滴灌通系统出现问题,也不会给第三方造成损失。
总结一下:在内地,滴灌通从事的,是单纯的实业投资业务。所有海外投资人,通过澳交所设在内地的全资公司,用联合经营的方式,将资金投放给内地的实体门店,再通过收入分成的方式,回收一定比例的门店收入。投资收益和风险,完全取决于所投门店的收入表现。所有经营活动,受《民法典》等调整民事关系的规定规管。
澳门
滴灌通澳交所,依据澳门行政长官公布的第47/2022号行政命令于澳门设立,并受澳门金融管理局依法监督。作为合法交易所,有一个法定身份。就内地投资而言,滴灌通澳交所向国际投资人发行交易所凭证,代表国际投资人在内地实体门店的投资权益。国际投资者在内地的权益,靠交易所在内地的全资机构和门店签署的联营合同(也叫做DRC,Daily Revenue Contract)约定。
现实中,不可能每个投资者都跑到内地,和众多门店签署投资协议,这个工作由交易所承担。转过来,交易所会背对背,向投资者发行一种凭证,叫DRO(Daily Revenue Obligation), 用来代表投资者的相关权益。另外,投资者也不可能跑到内地,从众多门店收取收入分成,这个工作,也由交易所承担。当然,交易所还会提供DRO及其相关产品的挂牌、登记、托管、交易、清结算等服务。交易所的会员,必须是全球认可司法地区的机构和专业投资人。
这个安排,与深沪港通类似。海外投资者想买A股,可以透过港交所下单,买到的是港交所发出的代表A股权益的凭证。港交所在内地的全资机构代表所有海外投资人,在中国证券登记系统,登记为股东。区别是,滴灌通澳交所代表投资者投资的不是中国的证券,而是一份份联营合同。
香港
滴灌通在香港的子公司,受香港证监会监管。作为受监管机构,滴灌通子公司管理着一个引领基金,领先投资到实体门店,验证门店的实际业绩,以及经营信息和资金管控的安全有效性。为其他投资人投资DRO及其相关产品,提供验证和便捷服务。引领基金需要募资,且仅向机构和专业投资者募资,因此,滴灌通子公司持有香港证监会颁发的资产管理管理相关牌照。
其他国家地区
机构和专业投资人,认购滴灌通澳门交易所的DRO及其相关产品,受英国法管辖。
估值问题
DRO是全新的资产类别。它有点像股,承担投资风险,回报多少并不确定;也有点像债,因为有期限,大约3-5年。每一张DRO,都是未来一段现金流,但现金流数量和分布有不确定性。
如何衡量DRC的资产质量呢?套用Sharpe Ratio的概念,回报比较清楚。关键是用什么来表达波动?其他金融资产的波动,主要表现在价格上,DRO不是靠套现收回投资,而是靠每日收入分成收回投资,因此,我们可以用回收现金的波动,来计算Sharpe Ratio。
一张DRO的波动性有个范围,随着组合中DRO数量的增加,波动性会显著下降。最后将形成一个回报预期非常稳定的资产组合。
需要攻克的难题有:
能否发明一种方法?用来比较不同DRO资产包之间的估值。在股市,大家可以用P/E来衡量股票价值,P/E高低,每个人有自己的判断,但使用同一套语言进行讨论。DRO目前还缺乏这样简单易懂的评价工具。
能否对DRO资产包,开发一套自动化的信用评级系统?只要将一组DRO丢进去,就可以自动生产出信用评级?
一个DRO资产包,加入什么样的DRO,可以提升整个资产包的Sharpe Ratio?
如何提升门店收入预估的精准度?
当有点经验之后,大家不难发现,一个实体门店的投资额、运营成本、边际利润等,基本是透明的。唯一不确定的因素是营业额,而营业额又和地理位置息息相关。
我的问题是:滴灌通有各个行业的营业额数据,我们如何通过交叉学习,对每一家门店的未来现金流,进行精准预估?
除了实体门店之外,还有哪些有收入的经
营单元,可以用DRC/DRO方式融资?
DRC对连锁生态的影响?
在没有DRC 之前,一个小型的地方连锁品牌,需要扩大规模,又不想增加负债,只能找VC/PE。但VC/PE投资的前提条件是,该品牌必须要有能够成长为全国大型品牌的巨大潜力,否则无法上市,VC/PE就无法退出。这就产生了一个困局——很多小品牌,本来极具地方特色,创始团队的能力也只能局限在当地,但为了拿到VC/PE的投资,不得不发展到全国去,结果力不从心,害了自己,也害了VC/PE。
但是今天,有了DRC,特色小品牌无需有成长为全国品牌的压力,因为它们需要的开店资金,滴灌通就可以提供。滴灌通投资的是门店,从每天收入分成中收回投资,我们关注的是门店本身的运营状况。而小品牌能否长成大品牌,并不是滴灌通关注的重点。
有了滴灌通,特色小品牌将会得以保留和发展,市场的多样性也会得以保护和繁荣。要不然,弄得像美国,全国人民都吃汉堡包,多没劲呢!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DRC很成功,会对VC/PE产生怎样的影响?会对供应链产生怎样的影响?会对SaaS公司产生怎样的影响?会对商业地产产生怎样的影响?
我们因为看到了国际资本和小微企业割裂的问题,于是生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新目标;而在向这个新目标前进的过程中,又看到了无数问题。而这些问题,单靠我们自己,无论如何也解决不了。我们期待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和市场从业人员,和我们一起,共同解决这个世界难题。
中国数字化程度最高,市场最大。我们责无旁贷,必须走在世界最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