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0月的最后一天,中美各发生了一件大事!

牛弹琴 牛弹琴 2020-01-20


(一)


秋天,总有着特殊的况味!


10月的最后一天,北京和华盛顿都已是深秋,中美各发生了一件大事!


这一天,十九届四中全会闭幕;重要性,应该可以与10月第一天相提并论。新华社一篇长篇侧记的标题就是:历史交汇点上的伟大宣示。


中国的决策者们汇聚京西宾馆,连开了四天会;会后发布的公报,大概有5000余字;粗粗统计了一下,“制度”这个词,在公报中出现了77次。

这次会议的主题词,就是“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制度,定国安邦之根本。

新华社记者张晓松、朱基钗和人民日报记者杜尚泽、张铁,四人合写的一篇侧记,还提到了这样一个细节:有一个问题,最高领导人“思考了很久”。

什么问题呢?

就是四中全会的议题。

侧记中是这样说的: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议题,党内外、国内外高度关注。


高度关注,是因为中国的分量,对中国的期待,也不排除某些人的某种疑虑。


但中国仍在按自己节奏向前,尤其是关系根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设定了三步走目标:


1,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也就是2021年),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


2,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这次全会公报,还有一些新的提法。


比如,“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这样的说法,应该也是第一次,内涵很丰富,值得仔细体会。


当然,还有人事变动。


递补了两位中央候补委员为中央委员。为什么这两位都姓马?


没猜错的话,中央委员有了空额,就从候补委员中递补。中央候补委员是按选票排序的,得票高的排前面。得到同等票数的,就按姓氏笔划排序,马笔划少,往往就排在最前面。


从历史长河来看,这次四中全会,因为对制度建设的重大贡献,因为对现实指导的重要意义,将载入史册。


毕竟,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既是经济的比拼、政治的博弈、军事的较量、人才的争夺,更是制度的竞争。


没有好的制度,就不可能有现在的成就;没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成果也有失去的风险。


看到一位朋友的文章中写道: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制度,却往往陷入“否决型体制”不能动弹,改革迟迟难以推动,制度过于讲究制衡而导致僵化。好像一条咬住了自己尾巴的蛇,把身体困住了。 


这有太多的教训了。


10月31日,本来还是英国脱欧的最后期限,英国首相约翰逊甚至发下过誓言:这一天不脱欧,就“死在沟渠里”。但结果,折腾了整整三年,脱欧仍旧没有结果,英国不得不又大选了。大选后,就一定有结果吗?


或许是新的折腾。


这都是国家治理的深刻教训啊。



(二)


在太平洋彼岸,10月31日,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对美国政治的影响,应该比击毙“伊斯兰国”最高头目巴格拉迪来得更加重要,更意味深长。


新华社发自华盛顿的报道:


美国国会众议院10月31日以232票赞成、196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一项针对总统特朗普的弹劾调查程序的决议案。这是众议院首次就这一弹劾调查举行正式投票。

投票结果几乎完全依照党派划线,没有共和党众议员对决议案投赞成票,民主党众议员中有两人投了反对票。

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在主持投票时强调权力制衡的重要性,称这项决议案所制定的规则相比美国历史上有过的弹劾程序“更加公平”。特朗普则在决议案通过后在社交媒体上宣称,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猎巫”行为。部分共和党国会议员表示,决议案没有改变弹劾调查过程对特朗普“不公平”的本质……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共和党都反对,民主党基本都赞成。


一句话:美国进入了弹劾时间。


更凶悍的政治斗争正在展开。考虑到转眼就是美国大选年,真是山雨欲来啊。


或许可以这样说,美国政治斗争进入了最高潮,我们将有幸见证一场最激烈最离奇的斗争,情节足够戏剧化,比好莱坞还好莱坞,比纸牌屋更纸牌屋。


免费看大戏,各种美丽风景线,也算是一件幸事吧。


更有意思的是,拉开序幕的这一天,正好是美国万圣节!



(三)


两件大事,都将对各自国家进程带来深远影响。


当然,这个世界,还有很多大事,有喜剧,有悲剧,更多悲喜剧。


就在这几天:


那么多非法移民命丧英国死亡货车,是什么驱使他们冒险离开家园?


中东多场战争仍在进行中,多少人含泪生活在动荡死亡威胁之下!


以色列外交部无限期罢工,全球所有使领馆都关闭。


智利取消APEC峰会和气候峰会,为什么几毛钱的地铁加价导致了一场全面的危机……


有着太多太多的教训,值得所有国家治理者深思。


所以,1000年前,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警告: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翻译过来,意思大致是: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不良细节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的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不良的嗜好中,受其迷惑而陷于困顿。


要长治久安,更需要制度的约束和保证。


所以,在四中全会的公报,就明确指出: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民生,永远是最大的政治。


永远勿忘人民!


而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要有忧患意识。


1000多年前,苏轼在《晁错论》中曾这样警告: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


最高领导人应该很喜欢这一句话,他在讲话中也多次引用。简单翻译就是:天下的祸患,最难以解决的,莫过于表面上平安无事,实际上却存在着难以预料的隐患。


越是胜利在望的时候,越需要未雨绸缪、警钟长鸣!


中国,走到这一步太不容易,千万别骄傲啊!




媒体合作、品牌宣传请联系弹琴君(ID:ntanqin)

也欢迎大家积极投稿哦!

快戳"阅读原文",老牛铺子有好货!


您觉得好看,就点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