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热血铸传奇——勇闯封锁线(《平原游击队》连载之一)
一部老电影,这样的画面通常在结尾出现,而《平原游击队》开篇就推出出品年代,令人感觉有些不同寻常。
伴随着熟悉的背景音乐,推出片名。然而,观众没有看到演员表。据说当时都倡导集体主义,不愿意突出个人。演员是谁不重要,演的什么非常重要。光阴荏苒,那些没有在演员表上出现的人们,在影迷心中却不可磨灭。
1943年,敌人的扫荡开始了。老百姓在向山区撤退,游击队长李向阳反其道而行之,带着通讯员郭小北向军分区司令部奔去。
以前看到这儿时常有疑问,明明叫《平原游击队》,怎么开篇就是大山?后来去保定冉庄旅游,路过华北平原与太行山的分界处,才豁然开朗。
原来华北平原与太行山脉之间并没有什么缓冲,就一下子进入山区了。平原一望无际,山区则忽然变成陡峭的峻岭。
骏马从来都是英雄的伙伴,李向阳也不例外。老百姓不见了,敌人肯定就不远了。山道弯弯,马蹄声急。
果然前方不远处,日寇正在烧杀抢掠。老百姓成群结队逃往深山,令李向阳怒火万丈。
顺便吐个槽,这一看就是搭的布景,也许为节约资金吧。
狭路相逢,鬼子只顾放火烧杀,哪知有孤胆英雄要闯关?!
小北说糟糕,敌人把道给挡住了,咋办?李向阳心急如焚,说时间来不急了,走,冲过去。
但凡游击队的故事,在敌后穿插,必定充满危险与传奇。影片这样的开头,一下子抓住了观众的心,紧张又刺激,为后面敌人一听到李向阳的大名就投降,做了很好的铺垫。
但见李向阳掏出双枪,左右开弓,马上如疾风闪电,啪啪啪,鬼子纷纷倒下。
“双枪”也是英雄的标签,如“双枪老太婆”。据说郭振清为练打枪不闭眼睛,导演苏里用打机关枪训练他。影迷们可以在后面看到不少李向阳打枪的镜头。一个好演员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镜头前的飒爽英姿,镜头后要付出几多汗水和艰辛!
鬼子很容易就撂倒了,那时,观众很乐意看鬼子上西天。现在鬼子不那么容易撂倒,非要经过一番武打,才会完蛋。此片放在今天拍,李向阳除了使双枪,还得会武功!
回马一枪,一骑绝尘!建国时的观众哪见过这个,如改开后观众看杜丘开飞机,真是帅呆酷毙!
反扫荡在即,军分区驻地战士们在紧张地做着开跋的准备。
军分区司令员接到电话,说有4万敌人向根据地发动进攻,让大家不要麻痹。
扮演军分区司令的张莹,当时正在拍《董存瑞》,被导演武兆堤临时借调到《平原游击队》扮演这个角色。虽然只有匆匆几个镜头,但气质超然脱俗,演出了我军高级指挥员处惊不变的从容风度。在张莹一生所拍的影片中如惊鸿一瞥,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1955年,两部电影同时公映,张莹的事业达到了第一个高峰。
李向阳笑容灿烂,向司令员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郭振清与张莹在《六号门》中都有不俗的表现,在本片中又珠联璧合。
司令员在电话里说敌人要在三个月内彻底毁灭我们的根据地,他们是吹牛。放下电话,他果断地命令拆掉电话,马上出发。
布置完毕,他才和李向阳握手寒暄。军情紧急,李向阳直接了当要求司令给任务。
显然,李向阳是司令员的心腹爱将,他钟爱地说来得真快啊,你的性子总是那么急。
司令员特别加重语气说:“你是新任务、老差事”。说明以前李向阳经常深入敌后,威名就是这么干出来的。上级派他执行新的任务,一是此次反扫荡任务艰巨,二是对李向阳的充分信任。司令员一边布置任务,一边系腰带,也与刚才他命令部队立即出发的情况相吻合。从李向阳进门,到布置任务,一系列对手戏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李向阳问到平原去吗?司令员说:“对,到敌占区去。你的任务就是要紧紧地拖住敌人松井部队,不让他向山区增援,减轻敌人对山区根据地的压力。一定要拖住他!这次你下去以后,一定要闹个天翻地覆。把敌人的坛坛罐罐打它个稀巴烂。让松井一步也不能动。如果有机会------“司令员做了个攥拳的手势,李向阳心领神会,说:“把他干掉!”
“对!你的第二个任务------”司令员好像想起什么,转过身去。
司令员拿起帐册说:“就是要保护住隐蔽在李庄的几万斤公粮。咱们部队很需要粮食啊!在适当的时候可以把这些公粮运到山里来,能办到吗?”
这个任务比第一个要难,因为几万斤粮目标太大,粮食不会自己长腿,在敌占区藏粮运粮,谈何容易。
李向阳憨厚地一笑,并不说话。
司令员说,你笑什么,能办到吗?
看到李向阳没回答,司令员不放心地向前一步接着说:“向阳同志,松井这个敌人是很狡猾的噢。”
李向阳还是不说话,只是拼命地点头微笑。
写到这,笔者颇为疑惑,李向阳为什么不把身板一挺,说保证完成任务呢?导演为什么要这么处理呢?只能猜测了:一是不想表演风格太呆板,二是为了表现李向阳成竹在胸,三是为了突出他憨厚的个性吧。
总之,这段戏是两个男子汉的对手戏,一个大气睿智,一个亲切活泼。说明游击战争是完全在党的领导下,做为大战略的补充和呼应,是人民战争全局一盘棋的体现。可谓“戏眼”吧!
此段暗示观众,任何战斗,只有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才有成功的可能,个人再能,也是有限的。”这是红色老电影区别现代剧的一个标志,只可惜,现在许多片子淡化甚至抛弃了这关键的一点。去政治化、泛娱乐化,只能取悦于一时,却脱离了当时历史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