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影迷论坛|永不消逝的老电影

2016-03-11 众影迷 图说老电影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

 

(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本公众号。谢谢!


今天本微信号开设“影迷论坛”栏目,欢迎来稿,欢迎踊跃发言。具体联系方式,可加微信号yinfei1967,也可以在后台留言。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016fjrvza&width=500&height=375&auto=0
大揭秘 电影经典之《烈火中永生》



我看《烈火中永生》的小故事

1965年夏天,我在广西贵县峡山所在的部队师教导队集训后。乘轮船回广东台山县我团营驻地。轮船经过广西梧洲市靠岸,不知何因要停靠三个多小时。领导指示我们几十名集训队员。可以自由活动,看看梧洲市容,注意提前一点时间返船。我和五六位战友开始没有方向目标地在街上一边行走、一边前后左右到处张望,还停在一座跨江的大桥边沿约半小时,看成百上千的男女老少在岸边泳场游来游去,半小时我们开始返回。


路上,我注意到一家好象叫金星的电影院写着:最新国产革命故事片《烈火中永生》,从小爱看电影的我心头一阵惊喜!这以前我就看过关于介绍重庆红岩烈士的两本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人间魔窟》和长篇小说《红岩》。这不就是我十分渴望想看的电影吗?再看电影院门前人山人海观众正入场。我和战友当即商量决定,时间还充足不逛街了,看新电影!当我们去买票时、售票员说票卖完了,下一场看吧!我们急忙解释下一场没时间看只能看这一场。售票员和工作人员通情达理地说:那就给解放军同志卖加座票吧!我们走进影院时、电影已开始放映、工作人员急忙拿来五六张高脚方凳放在中间的走道上、让我持站票的军人也有座位。

影片中最使我感动的是两段镜头:




一段是许云峰(赵丹饰)正和战友(张平饰)密谈、许发现叛徒甫志高带特务来抓人了、他急忙对战友说、你先走甫不认识你。战友刚走脱,甫大叫:许云峰!特务纷纷握着枪涌向楼梯、但只见许云峰威武直立、从容镇定、脸色严峻、亮眼圆睁、望着叛特、一步一步地走下楼来!我想,赵丹扮演许云峰这临场被捕的英武形象将牢牢定格在老影迷的心坎、久久难忘。

另一段是江姐(于蓝饰)面临徐鹏飞(项某张军长饰)和行刑人严刑拷打时、使出浑身气力喊出:滾开、共产党人的钢铁意志是永远摧不垮的!听到江姐这样气壮山河声震云天的呼喊、敌人怎不心惊胆颤直冒冷汗?观众怎不激动心弦热泪盈眶?

看完电影、我们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庆幸先睹为快!返回船上、时间还绰绰有余。






小说《红岩》,是我,读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电影《烈火中永生》也曾是我儿时的最爱,书和影幕中的英雄对他们敬仰终生,1966年,我和我的同学去重庆专程进入歌乐山,踏进红岩村瞻仰江姐烈士公墓,并在墓地掐 回一棵小草,保存至今,并把这些英雄故事讲述给我的二代三代,2013年又为外甥重新买回《红岩》,不忘过去,珍惜今日。




说到红岩我想起学生时期一件事。一九六六年元旦,学校举办元旦晚令,要求各班出一个节目,其中必须有革命歌曲。我当时是高二一个班的文娛委员,经过和大家商量后以红岩为体裁作节目。其中有江姐.许云峰为主要形象,配有知识分子工人新四军战士等。当敌人将许云峰江姐带出杀害时由许云峰(带脚镣手铐)唱了一首歌:

带镣長街行,
告别众乡親。
砍头不要紧,
啊!
只要主义真。
杀了我一个,
自有后来人!
杀了我一个,
自有后来人!
演出十分成功。至今当时的場景以及这首歌使我常常回味无穷。



说起电影《烈火中永生》,记得第一次看这部片子是在上小学的时候。就是这第一次,江姐的英雄形象就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那句经典台词“上级的姓名、地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地址我也知道,这是我党的秘密,不能告诉你们!”至今记忆犹新,永远不会忘记。

于蓝和《红岩》作者之一罗广斌及演员王心刚、稽启明等人在影片《烈火中永生》剧组的歌乐山外景地

记得那天看完电影后,脑子里全是江姐的影子,竟然在心中默默地呼“江阿姨,江阿姨......”总想再看看女英雄江姐,于是又跑回到电影院去看巜烈火中永生》的宣传海报,站在画报前,盯着江姐看,总舍不得离开。现在想起来,那是于蓝老师演得太精彩了,我被江姐感动了,也是被于蓝老师感动了!这部电影后来陆续又看了几遍,每当看到江姐受酷刑、新四军为江姐送水被特务打死、许云峰用手指挖墙逢为越狱做准备、狱友们贺新春演节目,烈士们慷慨就义、还有在越狱时,有一间牢房门打不开,几位烈士被特务用枪扫射壮烈牺牲……时,我都忍不住热泪滚滚,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呀!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163e20k0t&width=500&height=375&auto=0
电影《柳堡的故事》精彩片段



认真看了《柳堡的故事》,感动那个故事中真人为国牺牲而未能如愿,使我想起以真人为体裁的歌曲《三十里铺》。歌中三哥哥和四妹子相爱,当三哥哥参加八路胜利归来时四妹子己嫁他人。前些年,真人尚在。记者采访时三哥哥的儿子说已是过去的事了,没让見人。四妹子坐在炕上背对镜头没说什么。这种结局的故事在那时的农村很普遍。

《柳》剧中二妹子不怕李进离开千万里,也不怕等待十年八载,只要你不把我忘记,革命胜利再相見。纯真的爱情是八十年代以前的主流。多少分居两地的夫妻退休后才生活在一起。现在的一些年轻人一分开就分手,谁还等谁。当前又流行什么"闪婚"。我有个亲戚的儿子从网上认识一女孩没两个月就瞞着双方家長领证了。女孩正上大学,拿着他的工资卡隨便花。他逼着母亲用仅有的积蓄买了车,给女孩买首饰,手机,等耗完己退休母亲的存款又用信用卡去贷款消费。半年后女孩飘然而去,他每月还了银行债务工资还不够。这种情况很不理解。他还振振有辞:大不了离婚!说的多轻巧!是他们太超前了,还是我们太落伍了?!



满园春色关不住

第一次知道电影《柳堡的故事》不是看过这部老电影,而是听到了《柳堡的故事》里那首经典传世之作《九九艳阳天》。

记得那时一起上班的小伙伴们都是十七八岁,,正是“十八岁的哥哥”那个年龄段,情窦初开,对美好爱情故事的向往憧憬,听到老同志小声哼唱这首美妙的电影插曲,使得小伙伴们对电影《柳堡的故事》更想一探究竟。

当年厂里有一位66年以前毕业的大学生李技术员,对老电影、老电影歌曲和老电影明星,老电影导演了如指掌,谈起老电影如数家珍,包括我在内热爱老电影的的小伙伴们都爱听他讲老电影里的那些事,从他那儿知道了不少老电影故事中的故事。《柳堡的故事》和《九九艳阳天》就是从李技术员那儿第一次知道的。

我记得当时从大哥那儿找到一本撕得没皮没尾的电影歌曲本,里面全是老电影主题歌和插曲,其中印象最深的有《九九艳阳天》《缅桂花开十里香》

《蝴蝶泉边》《江山如此多娇》《送别》《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优美动听,脍炙人口等歌曲,如获至宝,拿给小伙伴们看,结果看的人太多了,手倒手,歌本被撕得更烂了,无奈中想了个办法,几个人把歌本中认为好听的,想学会的歌曲用印蓝纸多次誊写好多份,分发给大家,这样,大家都有了简谱和歌词,在宿舍里,在三班运转的岗位上,在值班的配电室,几个人围拢在一起学唱,因为当时文革还没有结束,这些电影还没有复映,所以这些歌曲还不敢公开唱,只能偷偷的学,偷偷的传唱。

但这些年轻人喜欢的老电影和电影插曲就如同满园春色关不住,挡是挡不住的。

---------------------------------------------------------------------------------




最近又看了谢晋大师的经典之作牧马人,又着实感动了几次,想到哪,写到哪,一点粗浅的认识,和新老影迷朋友共飨。

片首深沉的歌声与苍凉的西北部风光相得益彰,全片充分利用插叙式的蒙太奇剪切,在过去与现在的时空中闪回,衔接自然巧妙,增加戏剧冲突,却毫不突兀零乱,显现出导演高超娴熟的技巧及深厚的艺术功力。

纵观小说原版,虽是短篇,但时间跨度长,矛盾冲突密集,点线纵横,人物复杂,性格迥异,这恰恰给了影片编导极大的艺术再创造空间。


谢晋大师充分运用借物咏怀,借事抒情的手段,将影片打造得深沉隽永,丝毫不矫情造作。全片以许灵均的几段哭戏为感情迸发点,一是幼时被父亲抛弃时的恐惧与无助,二是文革下放轻生时的痛苦与感伤,三是与秀芝结合时的感动与憧憬,四是落实政策时的释然与爆发,五是与秀芝告别时的欣慰和满足,与许景由的父子情,与秀芝的夫妻情,与祖国民族荣辱与共的患难深情,有机而又巧妙的交织在一起,勾勒出影片饱含深情,内敛而又炽热的艺术基调,做到视觉、听觉、情感的三统一,人物与叙事,命运与时代的双结合。

诚然,小说的本意是人性的解脱与救赎,但电影的再创作则赋予了“祖国在心中”的主旋律含意,在当时的创作环境下,没有套用简单的说教和照搬,而运用情感的铺垫来叙事,无疑是影片的又一大亮点。


男主角朱时茂把外表憨厚木讷,内心脆弱善良,渴望被理解,急于走出生活政治双重压迫影响的内心复杂的中年知识分子许灵均演绎得大方自然,毫无雕琢痕迹,他把许灵均外在的接地气的类似于牧民的肉体与思想追求自由平等的灵魂紧紧的结合在了一起。

我最初看这部片子时是1995年,当时只觉得有剧情平淡,全被刘琼老师不同于一般老干部的表演所吸引,这种帅到骨子里的优雅气质,和小说中描写的保持了肯布里季时的风度是极度契合的。


方超和丛珊的表演中规中矩,丛是当时电影学校的学生,外貌的优势弥补了人物稍显单薄的定义和青涩的演技,特别是后半段家庭主妇的演绎,拖坯,喂鸡喂鸭特定场景的表演已经显示出一名优秀演员的潜质。

总之,该片的成功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影片构思,技术调度,演员表演,融合在一起,才有这部经典上乘之作。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015a7roy5&width=500&height=375&auto=0

电影《《上甘岭》


 看《上甘岭》的小故事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的一个夏天晚上、我约几个小伙伴到我农村老家黄龙湖对岸(乘木渡船)的湖北实验师范学校大操场看露天电影、听说是新电影抗美援朝打仗的《上甘岭》、我们高兴极了、因为我们早从小人书中了解上甘岭有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用胸膛挡住敌人地堡枪弹的事迹!果然、电影一开始、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就吸引我们的眼震撼我们的心!看着看着、大约看了影片的一半、突然天色大变、乌云滾滚、雷声隆隆、和着银幕上的枪炮声、、炮弹爆炸飞机轰鸣声交相呼应!电影放映人员和观众一起急叫:完了、暴雨来了!观众却叫道:不要紧、暴雨不会长、雨停了我们再看!这样、放映员急忙拿来雨布盖好放映机及拷贝、我们观众只好挤躲在师范学校的教室上面屋檐下、站着等了一个多小时、有人衣服被雨水淋得透湿也不走、等雨停天晴、直到把《上甘岭》看完!

回家的路上、有人这样联想比喻地笑着说:今天晚上、我们也发扬了上甘岭的精神、看完了《上甘岭》!




 我第一次看《上甘岭》是在五六年还是五七年已记不清。那是个夏天,在家乡读小学。五分钱一张票,我已买好约好朋友妮子去看。她父亲在劳改矿服役,连小学都没上,根本买不起票。为了让好友也能看电影,我从白纸订的作业本上裁下和那张票一样大的纸块,沾着唾沫描了一张票。晚上幕色四合时进場,我把真票放在假票上面,拉着妮子小心翼翼地进了場。所幸收票人没怀疑,我俩顺利看完《上甘岭》。那是她第一次看电影,也是最后一次,不久患病身故,令人伤感。

《上甘岭》剧组合影

《上甘岭》剧照欣赏



可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