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05-28

今天是第99个五四青年节,五四不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精神,开启了一个时代。

“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这是总书记对当代青年的嘱托。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

习近平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

我院因国家的两弹研制事业应运而生,今年迎来了建院60周年,回顾新中国成立之初,以邓稼先、于敏等两弹元勋为代表的我院许许多多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为了国家“不受人欺负”的决心和信念,听从祖国的召唤,把青春奋斗在茫茫草原,戈壁荒漠,奋斗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将青春韶华和满腔热血奉献给了祖国最需要的事业,戈壁滩上那升腾的蘑菇云和比一千个太阳还亮的光芒是他们青春绽放的最美丽最耀眼的花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之重器、国之利器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中物院作为我国唯一的核武器研制生产基地,作为科技创新的“重镇”,用创新引领发展,以科技报国,铸国防基石是我们的使命担当。那么,新时代中物院青年的青春应该是怎样的状态,才不负韶华,不负家国,做民族复兴的追梦者、圆梦人,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奋斗中梦想成真。

在院召开的纪念五四运动99周年暨院共青团2016—2017年度先进表彰大会上,院党委副书记张光军通过党的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提出的两句话“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力量,民族就有希望”以及中国青年报推出《中国面壁者》的文章引起的很大反响这两个启示提出了对新时代中物院青年应有的精神状态、工作状态、理想抱负的要求:

一、对中物院事业要怀着无比忠诚、执着和热爱的心。这是中物院事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能够担当起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赋予中物院新的使命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

二、要具备严明组织纪律的素养。希望青年朋友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严明的组织和纪律是保障这个事业健康发展,国家核心利益安全所在。

三、要成为志向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工作的一代。中物院新时代青年应志存高远,眼界宽广,站得高,看得远。中物院的工作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中物院事业在未来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做,还有很多的硬骨头需要啃,还有很多的难关需要破,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中物院人继续奋斗。一代人要做出一代人的贡献,一代人要做出一代人的努力。每一代人都要为这个事业注入智慧,奉献力量。

四、要崇尚团结协作和集体奋斗。中物院是大科学工程,需要各个方面团结奋斗,集智攻关,共同完成历史使命。把这个看家本领,传承下去。

五、要知道过去,了解历史,懂得中物院的文化。一代代中物院人要主动接受,主动学习了解我院的历史、文化、光荣传统,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赋予新的内涵,注入新的活力。

六、新时代青年是全面发展,充满青春活力的一代。希望中物院青年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态,正确看待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年轻开始养成锻炼的好习惯,保持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下面,我们再了解一下全院在五四青年节之际的表彰和活动吧!

5.4青年节

一所聚龙一号青年研究团队获第21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


八所胡东霞获第12届“绵阳市十大杰出青年”

135


135



九所五四表彰大会


八所邀请胡仁宇院士与青年分享核武器小型化的研制历程,分析事业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对广大青年提出工作建议和要求。胡院士对青年提出三点期望:1、敬业,尽最大可能把现有工作做得出色;2、推广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3、弘扬大力协同的团结精神,吸纳国内高校、科研院所所有可以团结的力量,众志成城,齐力攻关。

      六所邀请彭先觉院士与青年朋友就核能未来,核武器与精密制造等进行主题交流。活动吸引到全所130余名职工参与。会后,彭院士为青年亲笔签名赠书,并来到六所车间现场,与青年技术、技能人员亲切交流,把长辈对晚辈的关爱,把老领导对青年成长的关心,把院士对青年学术研究的关注倾注于交流,传递给青年。

共青团第四片区(八所、十二所、动力部、九龙集团)四家单位的团员青年开展“青春聚力十九大团建启航新征程”主题团员青年素质提升培训。培训邀请绵阳市团市委培训老师朱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特质和理论品格》为题,通过阐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任领导人的领导思想和成果,诠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号召团员青年继承、弘扬“五四”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动力部团委组织召开了动力部纪念“五四”99周年暨先进表彰大会。

久远集团召开了2018年五四表彰大会暨纪念建院60周年“传承久远精神,助推企业发展”主题座谈会,集团党委、工会领导和相关企业党支部书记出席会议,集团团工委委员、各团支部(总支)书记及委员、优秀团干及团员代表、部分青年代表参会。

青年心声:

心怀梦想 不负青春


计测中心 苟铖


转眼间来九院工作已经两年多了,自己也快到了而立之年,回想当年离开家去上大学的那一天,至今已匆匆十载,这十年是梦想与青春交织的十年,从少年时朦胧的大学梦,到青年时科技兴国梦;这十年,也曾犹豫彷徨,也曾慷慨激昂;这十年,不断问自己有没有辜负青春,有没有忘记梦想?

简单而纯粹的梦想

记得小学的时候,班主任老师是个和蔼可亲的女老师,每年开学的班会课会问每个人,梦想是什么,长大后想干什么?飞行员、军人、科学家、艺术家……大家的答案各种各样。这时候,她会告诉我们,无论以后怎样选择,在这个年纪,只要多读书、多学习,每天把自己交给书本就对了。

到了中学,升学的压力骤然增加,日子永远是简单的两点一线重复,学校和家。身在边陲的我们,一心想的就是好好学习,争取考个好的大学,到祖国最繁华的地方看看。

梦想也彷徨

2008年,怀揣梦想,我被西南学府电子科技大学录取,来到了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求学。电子科大清水河校区有“清水河庙”之称,只有两大课余活动:“电子竞技”和“书海遨游”,而身为纯理工科的我,骨子里却有点文人雅韵,只想一书,一树,一片宁静的草地,自在地遨游书海。

大学不知不觉过了两年,我的内心突然变得有些彷徨。那时辅导员向我推荐了一本书《月亮与六便士》,其中有段话改变了我的思维状态: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甘平淡度过此生,我们都想生活多一点刺激,多一点惊喜。那么是什么限制了你的行动,囚禁了你的心呢,这个答案值得我们去思考。”

突然,我感觉自己的任督二脉被打通了,大二暑假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汶川地震灾区支教活动;大三参加了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车比赛并获得西部赛区一等奖;大四担当辅导员助理…….我想,在这个年纪,就该不断尝试新的东西,不断有新的体验,让自己充实起来。

继续寻梦

2012年,由于自己曾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并且综合成绩优秀,所以被免试推荐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读研究生。新的寻梦之旅开始了,北航,当年的“国防七子”之一,地处海淀区学院路,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浓厚的军工氛围著称。我们实验室的项目都是面向军工国防方面,师兄们毕业后大部分就职于各个航天院所或是其他军工单位。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航空报国”情怀——勤学苦练,学以致用,以我所学,报效祖国。

毕业季找工作时,从一位师兄那我了解到中物院的历史,不禁被老一辈科学家的事迹深深打动了,他们放弃当时最好科研和生活环境,在祖国最需要他们的时候,毅然回国,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呕心沥血,甘愿隐姓埋名十几年,这是怎样的情怀!这是怎样的精神!我被这样的精神所折服,我想,这就是我向往的精神,这就是我的梦想之地。

圆梦之地

2015年,怀着对老一辈九院人的深深敬仰,我来到了绵阳科学城计量测试中心工作。记得面试的时候,面试的领导问我:你对工作有什么想法,工作中有一些单位需要,但你不愿意干的事,你能不能接受?我想,既然选择这里作为梦想之地,那么不管干什么都要坚持下来。

首先组织分配我到了基层的脉冲计量岗位,面对重复的检定任务,起初有些不适应,指导老师的一句经验之谈,对我影响很大:年轻人不要急躁,一件看似简单、重复的检定工作,其中蕴含了很多我们需要的技术研究点,如果能把它坚持做好,也是对自己的一种磨练。以后我一直把这句话放在心里,工作更加地稳重和踏实,并且自主学习了Labview、C++、C等编程技术,同时运用到实践中去,尽可能地提高检定的自动化水平,提升工作效率。

业余时间,我也积极参加团委组织的志愿者活动、读书分享会、趣味运动会等活动。特别是一场“在职博士经验分享会”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的思想受到了一次冲击。我清晰的认识到,年轻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停留在“等、靠、要”的状态,要主动向更优秀的同志学习,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发挥出年轻人应有的蓬勃向上的状态。

2016年9月,由于任务需求,中心安排我参与一项重要计量软件开发项目。我想自己以前有一些积累,正好这次有更加深入拓展的机会,于是欣然接受。针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我和项目组成员一起分析开发难度,梳理各参数计量流程,制定进度安排,逐步扫清盲点,主动放弃晚上和周末的大部分休息时间,连续加班3个月,克服了项目涉及参数广、计量对象多、计量步骤复杂等困难,最终顺利通过了软件评测,按照任务要求完成了项目,并得到了设备使用方的认可。

一年多的锻炼,让我在仪器计量、上位机软件设计和嵌入式软硬件设计方面获得了较大的技术提升,使我从原先的计量检测岗位调整到了技术研发岗位,主要承担仪器设备研制方面的任务。这是机会也是挑战,虽然压力更大了,担子更重了,但是我想,作为一名青年人,就应该迎难而上,变压力为动力,积极主动,不断接触新的技术以及新的方法,并在实际任务中不断验证,进而提升自身技术水平。

韶华易逝,青春难留,2018即将而立之年的我,希望自己在未来的时光里把握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把每一件事做好,不忘初心,心怀梦想,对得起自己的青春,不感到懊悔和羞耻。

九所  姚通:

时代背景变换  精神之光永恒

       2018年1月我从清华大学博士后出站,2月进入九所三室工作。刚入三室第二天,就有幸参加了室里的2017-2018年工作会,得到一次身临其境了解和感受这支神秘科研团队工作成就和工作氛围的机会。通过这次工作会,认识到所在研究室承载的重要使命,感受到同事们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感觉与清华氛围有众多相似之处。《无问西东》这部电影的上映时间刚好是我结束8年清华生涯来到九所工作的时间,不得不说是一种缘分,为自己能够加入九所,并成为三室团队中的一员而感到荣幸。在校期间由于离校手续繁杂,一直未能如愿观看,同时由于入所时间较晚,错过了1月22日三室党支部集体组织的《无问西东》观影活动。为深刻感受清华学子为核武器献身的情怀,等到一切入所手续办理妥当,特地前往影院观看了这部电影,深受触动,特写下本文,来记录自己加入我国核武器设计研究事业的崭新开始,分享曾经作为清华人现在作为九所人对电影的感悟。

1. 电影名字的由来

       电影名《无问西东》是取自清华大学校歌第三段第一句:“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大致的意思就是:一个想法,或者知识,如果它是正确的,我自己的内心,那要去做,别管它来自何方。每个人都曾经迷茫,当了解到真心之后,毅然的决定遵从自己的内心,这也是影片的主题。而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内心的,是清华精神的传承。

       我在清华园学习生活了8年,对清华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听到电影开场播放清华校歌,记忆一下子把我拉回到刚入学清华的青葱岁月。

2. 四个时代背景下关于人生选择的故事

      影片4个故事,民国、抗日战争时期、建国初期、现代都市,相互穿插展出,每个人物都自己的真实故事,而都相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四个故事,四个时代,四组人物的生命当中都经历了迷茫,挣扎和抉择,最后他们都无不选择了遵从自己的内心。“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这种困顿之下坚守真实是对清华精神最好的诠释。

       在每个时代中,年轻人都有很多选择,尤其是对于清华的学生,面对选择,常常陷入迷茫,然而当我们被一套套完全相反的理论搞的不知所措的时候,那些能让人从心底感动的事,才是真正值得去做的事。了解自己,活的真实,有价值,与时代无关。就像片中所说,“他们的爱与风华,只问自由,只问盛放,只问深情,只问初心,只问勇敢,无问西东。”

       影片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黄晓明饰演的陈鹏以及王力宏饰演的沈光耀。陈鹏践行了清华人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的诺言,服从组织安排进入九所,进行当时绝密原子弹的研究制造。同时无反顾地爱着被时代所抛弃和伤害的王敏佳,让她找到了继续活下去的希望。为了心中那份深情,为了国家力量的强大,陈鹏不问前路地坚定前行,无问西东。

       沈光耀,大家眼中的富家子弟,国家危亡之际,没有选择在优渥的家境中享受生活,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走向战场,此非逞匹夫之勇,而是为了心中那份坚定: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自己心底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母亲的万般不舍,亦没有让他放下为国捐躯的使命。但若不是千千万万个如沈光耀这样的人,家国山河何以长留至今。忠孝自古不能两全,但在举国生死存亡之秋,多少父母与他们的儿女,虽不舍彼此,但为了国家,他们无问西东。

3. 伟大精神的传承者

      电影让我感慨万千的还有那个时代的大师、大家们,他们对学问的渴求、崇尚,引领着青年们进入一个又一个新的世界。我想起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所说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师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帮助莘莘学子找寻自己的真心。没有他们的坚定,就树不起中华民族文化的脊梁。静坐听雨无畏,无问西东求真。这句话完美地诠释了那个时代的大师、大家们为何那般的自信而笃定。纵观今日,时代前进的步伐日益加快,很多人不再愿意持续坚定地追求心中的目标,而是跟着利益随波逐流。但我相信,清华精神和两弹精神没有过时,九所艰苦奋斗等优良作风,学术民主等优秀传统一直都在,曾经那种专一做事用心治学的态度,是值得永远传承并发扬光大的。大师和大家们他们是清华精神和两弹精神的伟大传承者。

4. 年轻一代的困惑

      从留美预备学校出国留洋的第一代清华人,是这个古老国家派往新世界的使者,背负着沉甸甸学成归来救国图存的期望;建国初年的第二代清华人,是这个贫穷国家从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的不多的人才,背负着带领百废待兴的国家奋起直追的期望;文革后招生的第三代清华人,是改革开放后的先行者,作为新鲜力量在各行各业里大展拳脚;但是作为新世纪毕业的第四代清华人,举目四望,一片欣欣向荣,到处热火朝天,不禁迷惑问道:国家啊人民啊,请问现在还有什么非我不可的事情吗?

       高晓松曾炮轰清华:名校本应是国之重器,现如今却成了职业培训学校,老师们在教授的是找工作的技能,而不是以更大的胸怀承载对国家民族的使命和责任。

      其实,清华老师的教诲言犹在耳,那些家国情怀的故事也依然让人感动,然而当下浮躁的时代总有太多诱惑,吸引着中国最优秀的年轻学子。有的人选择了繁华,也有人选择了坚守。清华教育我们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又红又专”,“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当我看到邓稼先和老一辈九所人曾经艰苦奋斗的故事,我感到了清华精神和两弹精神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这些的人和他们的故事在历史中永远熠熠生辉。作为年青一代,需要好好向老一辈学习,用心体会,在迷茫的时候,那些闪耀着光芒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能帮助我们走出思想困顿的沼泽,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和意义。有信仰,就该坚持,不畏艰辛,无问西东。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最后,一首关于青春的歌给全院青年和曾经从青年走过来的你我,愿我们的生命永远像青春一样怒放。


来源:院团委系统&院党委宣传部   编撰:胡倩    编审:李倩珉  梁冯勇   监制:韩长林


猜你喜欢

► 奔跑吧!中物院人!|迎院庆60周年职工长跑活动最新最全照片(视频)出来啦!五地同跑,一个都不能少!

► 中物院第三届十大青年锐杰揭晓,来听听他们的心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