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 | 刘长铭:衡量精英的唯一标准,帮助过多少这世上需要帮助的人
编者按
北京四中国际校区暨佳莲学校“储鹰计划1+3”项目,是一个美国1年+四中国际部3年的“四年高中”项目。
在北京四中的开学典礼上,刘长铭校长给这个项目中即将远赴美国的100多名学生,上了生动的“开学第一课”。
【作者简介】
刘长铭,北京四中校长
培养孩子最重要的品格,
先让他学做饭
不要怕小孩子用刀切到手指头,不切几次手指头他能学会做饭?
有一次我在做家长培训的时候说,假如我们坐在一架飞机上,到了一个地方去旅游,每个人心情都是很好的,但这时候广播里突然响起了机长的声音:“对不起各位旅客,我们的飞机出了一些故障,我们可能无法生还,如果你们有什么要留下的,要说的话,我们可以让乘务员给你们记录下来。”
我问家长,如果我们坐在这架飞机上,此时此刻,你内心最放不下的是什么?我看到几位年轻的母亲开始掉眼泪,有的说,我舍不得家人、我的父母年迈;还有几位年轻的母亲谈,我不知道孩子离开了我之后怎样去生活,他连饭都不会做。
我问你的孩子多大了?“12岁。”
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我在10岁就学会自己做饭,独立生活。那是在文革期间,我们不得不独立。但是今天12岁的孩子,我们为什么不能让他们独立呢?
如果你认为有什么东西放在心里难以释怀的话,那你们就让孩子自己去做饭。做的不好吃怕什么,没有什么,只要没有毒就可以。不要怕小孩子用刀切到手指头,不切几次手指头他能学会做饭?切到手指头,不会切掉的,不让他做的话,他一辈子也做不了。
如果你认为把食物从嘴填到肚子里就叫生活,那你对生活的理解就太肤浅了
我曾经和过去的学生有过一段对话,学生说:“老师,我们为什么要学会做饭呢?我们的社会是一个高度分工的社会,这个社会上有许多人是专业厨师,我们饿了可以去他们饭馆吃饭。想填饱肚子一碗面条就可以,想解馋,我们可以叫一桌子菜,我们为什么要学会自己做饭呢?”
我对学生说,你说的没错,但是你那叫活着,不叫生活,或者说那叫饿不死。
我们今天很多家庭仍然保留着一些传统,比如在年三十晚上,全家人坐在一起包饺子,平时老人不做饭,但是在那个时候要亲自下厨,做几道独有风味的家庭菜,现在叫私房菜。为什么?那是对自己童年生活的一种回忆。年三十晚上全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就是为吃饺子吗?如果只是为吃饺子填肚子,那么到超市买几袋速冻饺子不就完了吗?
那是在品味生活。如果你认为把食物从嘴填到肚子里就叫生活,那你对生活的理解就太肤浅了。
我曾经给四中学生们提了一个建议,这个建议后来归结为十八条,其中就有你一定要学会自己做菜。
我的小孩在美国上过学,他凭借着自己做菜,在美国交了很多的朋友。任何一项你身上独具的元素、特点,都可以让你在别人面前与众不同。越是与众不同就越容易交到朋友。如果这种人全世界都是,那么人家也就没有必要选择你做朋友了。所以自食其力、独立自主是人最重要的品格。
家长过去的奋斗,
不是为了孩子这辈子的吃喝拉撒
“藉势倚权,常与祸构,不可为也。”依附势力、权势,常常会招来灾祸。今天学生的年龄尚小,还谈不上依附权势,但是依附家长的这种情况是非常普遍的。如果一辈子总想依附家长,什么事情不自己去主动独立完成的话,那同样也会“常与祸构”。
因为家长不可能陪伴孩子一生,都要先于孩子离开这个世界,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家长过去的奋斗、积累的财富,创造的是一个孩子能为自己理想而活的基础和前提,不是为了孩子这辈子的吃喝拉撒。
王唯(北京四中校友),世界上第一个完成极限探险最高境界7+2的华人女性。7+2,就是登上七大洲的最高峰,和南极北极。其实她有着很好的生活,从一流的商学院毕业,进大公司、挣高薪,但这不是她追求的人生目标,她要挑战人的极限。她说,人生如果没有梦想,那么我们生命的意义在哪里呢?她的生命的意义在哪里?精神。精神财富比任何东西都要宝贵。
所以北京四中的首任校长王道元先生说,“故求其可恃莫如学”,没有什么比学习更可靠的。今天读书的人总觉得得不到重用、赏识、荣华富贵就不高兴,而没有想到学习后应该为社会多做些事情,他说“窃以为过也”,“不知学无止境,致用亦无止境,有生之年,皆学之日。”联合国1972年才提出终身学习,北京四中的王道元校长先于联合国半个多世纪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概念。
学校一位曾经的高考状元,高考后谢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她患有媒体恐惧症吗?不是。高二的时候她就勇敢而且很高兴地接受了媒体的采访,把她的研究项目通过媒体报道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她做的研究项目是拯救老北京的古建筑。
为什么谢绝媒体?因为她内心装的根本就不是出名这一件事情,而是一份纯洁和安宁,一份求索真理的热情与对真善美的坚定信仰,一份忧国忧民,重任在肩的责任与使命感。这就是精英。
精英之路并不意味着你挣多少钱、积累多少财富,或者获得多么高的名望。衡量精英的唯一标准就是你曾经帮助过多少这个世上需要帮助的人。
杨林峰(北京四中校友),这是他前几年走过的一个学习的路线:从四中到英国的伊顿公学再到美国的哈佛大学。现在在全职做社会公益。他在前一年给我写了一封信,谈到中国和美国的一些朋友正在做一个公益计划“阳光书屋——电子阅读计划”,他和我说,他希望把北京四中老师的一些教学资源放在里面,希望中国农村的孩子能够有机会接受母校的教育,做合格的中国人和世界人。这是一种平民的情结。所以他在毕业一年以后,把自己的第一批产品捐助到了甘肃农村。
农村孩子的天资并不差,他们只不过生活在那样一种环境中,获得的机会不多罢了。如果把他们和我们的同学们放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未必会输,这是一种命运的不公平。所以我们不要忘记,当世界上还有生活在这样一种环境中的孩子的时候,我们不会幸福,我们的社会也不会和谐。杨林峰是一个超越放羊娃生活逻辑的人,我们的很多同学,不过是放羊娃。
为什么是放羊娃?因为过去有一个故事,记者在陕北高原上看到一个放羊娃问他,为什么放羊呢?卖钱。卖钱干什么呢?盖房子。盖房子干什么呢?讨老婆。讨老婆干什么呢?生娃。生完娃呢?放羊。
这是一个生活的逻辑。很少有同学超越这样的生活逻辑。为什么拼命学习?想考好学校。考好学校干什么?将来毕业了有个好文凭,找个好工作,挣高薪,买大房子,买豪车,然后结婚成家,然后送孩子去学奥数,学英语,再考一个好学校。这个逻辑和放羊娃的逻辑有什么不一样吗?不要按照这样一个生活逻辑来了此一生。
相关文章
○两会专题 | 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读再好的名校,都比不上家长重要
○深度 | 杨东平:学校教育的目标,还包括培养出好丈夫和好妻子
校长派独家文章
○独家 | 卓立:敢为教育先,史家小学“后现代化”学校落地生根
○私享塾 | 校长的大智慧就是“简单”——全国30余校长共话职业困顿与突围
○独家 | 清华附中“学生节”:从创客培养到创新课程,等待每个学生“花开”
○独家 | 中科院附属玉泉小学高峰:科学教育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高级认知水平
○独家·口述 | 清华附中王殿军:中国学生的创造力,为何与教育强国有差距?
| 编辑:谷舒晨、苏苏
| 来源:校长派
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版权说明:校长派原创文章欢迎转载,请标明作者及出处。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