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不起,我要离开长春了

2017-06-03 长春优生活


点开音乐☝看文章,气氛满满哦~


时间进入六月,这两天一直在下雨。其实,有些人喜欢这样的天气,甚至暗暗祈祷:“希望长春的雨,来得更多一点;希望晴天,来得更晚一些……”


这样,就不用早早地去拍毕业照,不用被离别的情绪笼罩,也能假装那个买好了车票即将离开长春的人,不是自己。


长春——未知

  2017年6月12日




用了四年

看遍大学的每一个角落



还记得那年,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之后,特别开心,每天在家做得最多的事就是上网查查长春怎么样。一定要点开的是学校的贴吧和qq群,里面准有一群大一新生紧张地提着问题。


这样的帖子看得多了,觉得自己去长春也没什么问题了,然后兴致勃勃记录长春好玩的地方、好吃的美食,准备大一就玩遍长春,再向周边城市漫延。



就这样无忧无虑,踏上了前往长春的路途,再远的路程都不觉得累。一路上,树越来越多,景色越来越辽阔,在遥遥陌生人口中,在火车的隆隆声中,见到了长春。


民谣里的北方辽阔又大气。来到长春,心想应该就是这个样子了,一草一木都没辜负期待。



八月的长春温度居高不下。在复杂又吵闹的入学报名后,迎来了大学最为恐怖的军训。


天刚一亮就要爬起床,闭着眼睛洗漱,那时候女生来不及化妆,男生没有发型。大家穿上军训服,戴上帽子,美丑都看不清。



白天要军训,晚上有各种各样的会要开。好多社团的学长学姐来做宣传,相中哪个社团交20元报名费。直到今年毕业,报过名的社团门我都不知道在哪里。什么叫“花钱打水漂儿”我用了一年的时间才反应过来。



新生的每堂课,都有一个固定的流程就是:做自我介绍。一圈儿下来,除了自己寝室的人,多半都没记住。


刚开始上课,觉得每节课都有意思,教材的第一章,认认真真做了好多笔记。但是时间一久,听课就没那么投入了。大一新生的书常常是:前一半还能看到学习的痕迹,后一半干干净净没折痕。



到了快考试的时候,再懒的学生都不逃课了,老老实实坐在角落划重点。别人的复习,自己的预习。别人的重点是整行,自己的重点是整章。



虽然学习常常掌控不住,但有一件事,一定是你在大学里掌控的最好的,那就是:吃。


距离下课还有半个小时的时候,一定是食堂菜品最全、最新鲜的时候。所以上午最后一堂课最怕老师拖堂,超过三分钟,基本就心如死灰了,因为那时候的热门菜基本已经被打光了。



有时候犯懒,会厚着脸皮求室友帮带饭。眼巴巴的躺在床上,守望室友回来。



食堂的饭菜吃够了,就约同学到小吃街胡吃海喝。麻辣拌麻辣烫烤冷面手抓饼,排着队不忘问一句“老板前面还有几个人啊!”



周末的时候跟同学一起去逛街,轻轨挤得不得了,那也影响不了好心情。一路上互开玩笑,打打闹闹。到最后拎着大包小包回寝室,一天过的充实又快乐。



就这样,一个学期接着一个学期的过去了。一不小心成了学长学姐,能在贴吧里为新人解惑了。再一个不留神,就快下架了,开始上就业指导课程了,开始准备毕业论文了。慢慢的,答辩、开毕业典礼、拍毕业照,一系列的事情铺天盖地而来。在还没有准备好、还没有接受的情况下,被推着走向前去。



这时候,心里有个声音悄悄在说:我要毕业了。


是的,就要毕业了。




慢慢将自己

变成一个长春人



毕业这个词包含了太多情绪,最显著的就是伤感。

现在想着,大一的时候说过要玩遍的长春的话,其实自己根本没玩遍。大概是觉得永远不会离开,所以才不争朝夕吧。



以前刚来长春,觉得这里的冬天太漫长,雪一盖就是5、6个月,又干又冷。


但久而久之,习惯了,长春的大风也刮不动我的脸了。

海南的同学说:“长春真厉害,十一回家,我妈说我身上一股东北味儿”

重庆的同学说:“长春真好,我的普通话都进步了不少。”



除了天气,外地学生到长春,最不适应的就是饮食了。吉菜偏咸,简单朴实,浓油赤酱满满一大盘。南方的姑娘一看这菜码,小声跟本地同学说“咱俩一个菜就够了吧......”


四年下来,文静腼腆的南方妹子,而今也适应了长春的饮食,锅包肉大拉皮小鸡蘑菇吃的津津有味。缠着长春本地的同学,让他们把全长春最好吃的小店地址交出来。




那些生在长春的人

也要离开长春了



对于外地同学而言,土生土长的长春本地人,就是大学里的宝。他们不管大假小假想要回家随时都能回去;他们知道长春最流行的衣服在哪里;知道哪条胡同的小吃最美味。



从小长在长春,大学也留在本地,所以对于新生入学,自然就少了一份旁人的紧张。室友唠叨着想念家人的时候,他们也是贱兮兮的说,那我周末回家看我妈。


同学聚餐,地点永远都是他们来定,因为哪里最合适还是要长春本地人才最了解。



相比其他人,大学四年,他们没有所谓的陌生感,没有适应阶段。长春,还是跟读高中时一样,只不过地方变大了,同学变多了而已。


这所有的一切,满满当当的轻松自在,都是因为太熟悉。



如今,四年时光已结束,到了为梦想奋斗,独自打拼的时候了。长春作为家乡,可能很多时候满足不了一些年轻人的野心。它给了我们成长的土壤,却不能提供能多的养分。它像慈母,将我们养育成人,盼望孩子们有更大的作为,愿意放手,让年轻人独自闯荡。



作为一个长春人,也终要离开长春了。父母多给了四年的庇护,未来还有更漫长的路等着我们去探索。心里的酸涩与不舍是不是如同所有外地人来长春之前的感觉一样?这离别的滋味,迟到了四年。




最想做的事

都发生在离开之后



这四年的大学生活,没有那么多的轰轰烈烈,大多时间都放在了“吃喝玩乐”上面。

那些熟悉的地方熟到闭着眼都不会走错,不熟的地方依旧陌生。



都说长春是“大学城”,高校林立,人才辈出。不管是外地还是本地学生,在长春呆了这么久,除了待在自己的学校,偶尔到临校走走,其他空闲的时候,也没到别的学校多逛逛。



长春周边有好几个滑雪场,冬天的时候总是犯懒,同学约着到净月去滑雪,老是计划,到毕业了都没能实施上。



以前总跟好朋友说要趁着寒暑假的时候一起去旅行,内蒙古、哈尔滨、沈阳、天津,跟离长春离得近的这些地方统统都要去走一圈儿,现在毕业了,这些地方我们还没走全。



我们最想做的事,都发生在离开之后。


再也见不到爱听广播的宿舍阿姨、再也吃不到食堂便宜的套餐、那些没说过多少话的同学,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再见面了。



寝室的钥匙、水卡、饭卡统统都将成为纪念品。

就连我的学生证,都快过期了。



用了这么久的时间与长春这座城市相处。如今的离别,像是被分手一样难过。


四年前长春向我们敞开了怀抱,现在有一个充满梦想与热血的新世界,在等着我们迈出第一步,那就是未来。


有再多的不舍,也只能小心安放,带着大学给予的财富,带上四年的记忆,开始自己新的人生。


再见了,长春!

再见了,青春!



拍完这些照片,我们的青春就结束了......

长春最短的一条街,左手历史右手繁华,它的故事你听过吗?

长春人均存款4万元?!算完这笔账,才知道我的钱都去哪了!


主编:巴扎黑   微信:ccysh0  

编辑:马达   微信:gu5955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侵删

商务合作:海鹏      

电话:18043118188      

微信:wx17704306707

声明:本文由长春优生活整理,转发请注明出处    


戳原文,更有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