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文推荐 | 张过,贺大为等:全媒体时代遥感新闻学

张过,贺大为等 经纬石旁话遥测 2022-07-16


本文改编自学术论文《全媒体时代遥感新闻学》

即将刊载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年第4期



张过1 贺大为2 关晴1 李梦婷2 丁新珂2 肖珺3,4 钟兴5 于林海3,4 郑玉芝1 汪韬阳6,7 李雪1 李娜8 王梦飞9 陈振炜1

1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9

2 新华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03

3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

4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5 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吉林长春,130033

6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7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湖北数据与应用中心,湖北武汉,430079

8 96901 部队,北京,100094

9 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83


张过

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几何定量遥感。guozhang@whu.edu.cn

张过,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本科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2005年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


2010年资源三号(光学)应用系统总师助理、2013年黄鹤英才、2015年珞珈一号01星(夜光遥感+导航增强)工程总师、2017年珞珈二号01星(SAR遥感+导航增强)工程总师、2017年装备发展部卫星应用组专家、2017年高分专项(军口)专家、2019年青年测绘人才、2019年国家人才计划获得者、2019年王之卓青年科学家。


主要从事几何定量遥感研究与教学工作;获发明专利19项、软件著作权24项、出版专著9部、发表论文121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以上7项。



摘要 

作为全媒体理念下的新媒介,遥感影像在时间和空间上极大拓展延伸了人类的感知能力。在分析国内外遥感和新闻结合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遥感新闻学这一交叉学科方向,阐述了遥感与新闻结合后,遥感新闻具有突破视觉时空限制与频谱限制、多尺度揭示规律和保证新闻客观性方面的优势。


遥感新闻学的科学问题是研究遥感数据对新闻主题可实现、创建遥感新闻的叙事机制和镜头画面语言体系;遥感新闻学的技术问题是构建新闻任务驱动的遥感链式服务模式、保证遥感数据质量以及提升遥感新闻主题表现力等。


结合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在遥感新闻生产中的技术应用,发现了高效影像获取、便捷直观取证、时序影像提取、镜头语言创新是当下遥感新闻传播中的突出表现。


引用 

张过,贺大为,关晴,李梦婷,丁新珂,肖珺,钟兴,于林海,郑玉芝,汪韬阳,李雪,李娜,王梦飞,陈振炜.全媒体时代遥感新闻学[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46(4):469-478



2019 年1 月25 日,中央政治局就“ 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主题在人民日报社进行了集体学习,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全”媒体的论述。“四全”是指全程、全息、全员、全效。


全程媒体是指在传播一个事件信息的过程中,媒体从事件开始一直跟踪到最终结果,及时向公众公布事件进展的每一步;全息媒体是指信息传播的形式不再局限于以往简单的图形和文字,充分利用音视频、增强现实技术、移动端交互网页等新形式和人工智能技术、云技术等新技术手段,立体呈现新闻信息,给受众带来全新体验,“一切都可以是媒体”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全员媒体是指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在“ 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 制造信息”、报道新闻;全效媒体的传播过程与以往不同,其媒体聚焦特征更加明显,传播分类更加准确高效,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精准投放、定向推送是其显著特点。


“ 四全”媒体也称“全媒体”,是中国媒体行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是中国媒体融合战略向纵深推进的必经之路。为适应全媒体时代发展需求,强化科技支撑,2019 年11 月12 日,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媒体融合与传播、传播内容认知、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等4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依据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和“媒介是人的延伸”经典论断,对新闻传播而言,遥感影像作为全新媒介,可在空间尺度和时间跨度上极大拓展延伸人类的感知能力。西方媒体在“ 遥感新闻”领域的实践可以追溯到20 世纪。

1986 年,美国广播公司(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ABC)使用法国地球观测系统卫星(systeme probatoire d’observation de la terre,SPOT)热红外影像报道了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爆炸事故。美国9·11 事件发生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宇航员从距离地面400 km 的国际空间站拍到了一条烟雾从世贸中心所在地蔓延开来的照片,展现出了俯瞰视角的惊人震撼力。2003 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able News Network,CNN)直播节目用EarthViewer 平台报道伊拉克战争,掀起了卫星遥感新闻的高潮。2015 年,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引用李熙等使用美国国防气象卫星(defense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program,DMSP)夜间灯光数据的研究成果,报道了4 年混乱后叙利亚各地区夜间的灯光比战前大幅缩减,显示出遥感数据在克服战区难以收集可靠客观信息问题方面的优势,展现了卫星遥感对于人道主义报道方面的时空洞察力。2016 年,美联社(Associated Press,AP)普利策公共服务奖获奖新闻使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作为关键证据,报道了东南亚渔业普遍存在滥用奴工的现象。此外,DigitalGlobe 公司还成立了Maxar 新闻局,向美联社等媒体合作伙伴提供卫星图像数据和分析服务,实现了卫星公司和媒体的跨界融合。


在过去,中国遥感和新闻相结合的探索实践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进行天气等方面的报道。2010 年,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启动实施,中国从此进入“高分时代”。2019 年,以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为代表的国内主流媒体,积极探索遥感影像在主题新闻、调查新闻、突发新闻、日常新闻等方面的应用。


《60 万米高空看中国》系列报道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展现中国34 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特点和历史变迁,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这是中国卫星遥感影像用于主流新闻媒体主题系列报道的首次成功尝试。《太空见证历史!“ 最高机位”瞰阅兵》是卫星遥感应用史上第一次对阅兵现场进行实时成像报道,也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使用卫星实时拍摄重大新闻事件。本文结合遥感应用新闻报道实践,提出遥感新闻学学科交叉方向,阐述其需要解决的科学和技术问题。



1  遥感新闻学



1.1

遥感新闻学的概念




遥感新闻学(remote sensing journalism)是研究遥感影像及其增值产品作为新闻媒介的呈现形态与生产流程的科学,是包括遥感影像获取、遥感影像精确处理、影像理解与信息提取、遥感新闻叙事、遥感新闻可视化、遥感镜头语言等问题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科学与技术。遥感新闻学以新闻传播学和遥感科学与技术为基础,同时与文学、艺术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经济学、地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1.2

遥感新闻的优势




凭借卫星平台和多类传感器的优势,遥感具有两大核心特点,一是“站得高,看得远”,二是可记录地表等多谱段信息。该特点决定了遥感影像可以解决新闻内容上的两大问题,一是人类视觉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拓展延伸,二是遥感影像记录的波谱信息及增值产品可直接作为新闻故事的来源和证据,且具有无可替代的真实性。


1.2.1

俯瞰独特视角成为人类视觉的延伸



传统新闻报道使用的图像基本由手持相机或低空无人机拍摄,由于高度限制,只能以人的视觉视角观察事件。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宏观的整体,仅仅“ 身在此山中”,无法识得真相的“庐山真面目”。借助卫星平台,遥感传感器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距离地面几百千米到几千米高度用俯瞰的视角记录报道对象的变化或其持续变化的规律。新的角度成就新的视觉语言和视觉冲击力,在新角度上揭示的持续变化更有助于打造唤起受众感性体验与理性认知的综合性信息传播范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遥感能够成为新闻报道中人类视觉的延伸。


1.2.2

突破新闻素材获取的时空限制



1972 年美国发射第一颗陆地卫星,标志着航天遥感时代的到来。据忧思科学家联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统计数据,截至2020 年7月31 日,全球共有在轨活跃卫星2 787 颗,其中用于地球观测的遥感卫星802 颗。截至2019 年11 月,中国已发射200 余颗地球遥感卫星。数量众多的遥感卫星搭载种类丰富的传感器,高重访获取地球表面观测数据,形成长时间序列海量影像数据。据开放地理空间信息联盟(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OGC)统计,全球存档的观测数据可能超过1 EB。



遥感卫星基本都运行在100 km 以上轨道高度,具有“ 太空无国界”的优势,在新闻报道信息采集方面,可以解决灾害或战争条件下拍摄人员难以抵达现场的问题,帮助记者获取现场相关信息,从而突破新闻获取在空间方面的限制。



在新闻报道信息采集方面,海量历史存档数据可以一定采样间隔(年、季度、月、旬、天等)的时间序列,为相关新闻报道提供丰富的视觉支撑,从中提取挖掘的变化信息可直接作为深度新闻报道的信息来源,揭示报道对象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和规律,突破新闻获取的时间限制。


1.2.3

突破素材采集频谱和规律挖掘尺度限制



相比一般新闻报道中普遍采用的只可接收380~780 nm 电磁频谱波长的普通观测设备,现代对地观测遥感卫星的传感器涵盖全色、多光谱、高光谱、红外、合成孔径雷达等多个频段,可获取全天时、全天候、全频段素材,反映新闻报道对象的本质属性,突破新闻获取的人类视觉频谱限制。



不同遥感传感器所获取的遥感影像存在空间分辨率依赖性,相同的地理实体被不同传感器采集到不同尺度的遥感影像上,可反映地理实体不同尺度的特征变化规律。因此,遥感观测系统提供的报道对象的多尺度变化规律,是综合不同尺度变化规律后的抽象表达。这些规律难以通过常规报道手段发现,可成为新闻报道的新颖对象,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


1.2.4

标准数据产品生产保证新闻客观性



在新闻报道中,遥感影像在带来全新感官体验的同时,其第三俯瞰视角和标准数据产品生产不带有主观色彩,更能保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具有令人信服的传播效果。



传统新闻报道中使用的图片、影像等基本由手持设备或无人机设备拍摄,拍摄高度单一,拍摄过程不可避免会受到摄影记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同一个新闻事件,使用不同拍摄视角能产生截然不同的表达效果,从而被用于不同立场的新闻报道。而遥感卫星的平台轨道、拍摄视角基本固定,遥感影像的像元亮度是地面辐射、反射能量的真实记录,且遥感影像数据和增值产品都是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制作,具有令人信服的效果,能够为自然灾害、战争冲突、暴力事件等突发情况与经济、生态等深度报道中的现场查证提供新的手段。


2  遥感新闻学的科学问题


遥感新闻报道主要通过选择合适的遥感数据,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手段和方式加以科学分析,最终以独特视角进行可视化呈现。因此,遥感新闻学是一门以新闻传播学和遥感学为主、多学科交叉的科学与技术,具有本身的科学问题。



2.1

新闻主题的可实现性




遥感应用领域正在逐渐从“对地观测”向“对人类社会观测”转变。新闻主题按性质可分为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法律新闻、军事新闻、科技新闻、文教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按新闻发生的地区与影响范围可分为国际性新闻、国内性新闻、地方性新闻等。研究分析各类新闻主题中遥感数据的可实现性,包含时效的可实现性、遥感光谱范围可实现性、遥感空间分辨率可实现性等,为界定遥感新闻报道边界提供依据。



2.2

遥感新闻叙事机制




遥感新闻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报道方式,相较于传统的新闻叙事有很大革新。遥感新闻叙事者对于新闻事实的观点、态度和通过报道所传达的新闻主题,引领着整个遥感新闻叙事的进程,贯穿于全文之中,支配着遥感新闻的构思、选材、表达和应用。


在传统历时与共时等线性叙事机制基础上,借助遥感媒介与时空叙事可视化方法,创新叙事体系、改进叙事体验,探索非线性叙事和线性叙事在遥感新闻中的融合实践。通过受众的个人思维,在碎片化叙事空间中建立链接,在上下片段的跳转中融合受众想象,实现“ 遥感数据”叙事、“故事化”叙事、“沉浸式”叙事的效果,“全知全能”“感受真实”。



2.3

遥感镜头语言体系




经典新闻叙事主要以文字和图片组合承载新闻信息,图片和数据仅为辅助文字叙事。遥感新闻主要研究如何通过清晰易懂且冲击力强的二维图像和三维模型,具体直观呈现抽象数据,清晰准确向用户展示新闻信息,增强遥感新闻趣味性和代入感,为用户创造沉浸式的体验氛围,实现遥感新闻从“故事空间”向“数据空间”转变。比如,研究三维场景中的漫游路径设计如何模拟推、拉、摇、移、甩、切等基本镜头,如何起到运镜效果交代环境和转换场景,从而形成新的逻辑线索;研究如何利用规范字幕,说明遥感影像及专题图含义,形成独特的新闻场景呼应和对比。


3  遥感新闻学的技术问题


遥感新闻本质上属于数据新闻,其核心技术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遥感新闻本身的新闻主题,二是遥感新闻中的数据质量保证。遥感新闻主题主要包含遥感数据对新闻主题可实现和表现力等。遥感数据质量保证主要包括新闻事件与遥感数据的获取时效、几何辐射信息提取真实准确等。



3.1

新闻驱动的遥感链式服务模式建立




遥感新闻以新闻任务为驱动,研究从遥感平台调度、传感器观测、星地传输、数据处理、信息挖掘,到可视化呈现的链式遥感新闻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获取及时、可靠、全面、生动的遥感数据信息,进行实时、准实时、可持续的报道。



3.2

遥感新闻的服务时效提升技术




遥感应用的时效是遥感卫星调度拍摄、星地数据传输、应用产品制作和遥感数据管理等4 个方面时效协同作用的结果。主要研究不同类型新闻报道对遥感数据获取、处理、管理的时效性要求,以及针对新闻报道对象的新型在轨实时处理技术和遥感影像管理分发技术,保障遥感新闻时效性,从而充分发挥遥感影像在灾害、军事等多种突发新闻领域的作用。



3.3

遥感数据几何辐射复原和遥感信息准确提取技术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遥感新闻真实性保证主要依赖于遥感数据几何辐射质量复原、遥感信息提取的准确性等,主要研究适合于新闻报道的遥感数据几何辐射质量提升方法,以及如何从海量、高维、高噪声和非线性等特性的遥感影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用于新闻报道的方法。



3.4

遥感数据对新闻主题的表现技术




遥感新闻具有鲜明的可视化叙事和非线性叙事特点,针对不同新闻媒体平台研究不同的可视化呈现方式,可提升遥感数据对不同新闻主题的表现力。针对短视频平台,研究利用遥感图像视频和准视频进行动态化呈现;针对微博平台,研究利用遥感图像和遥感视频紧跟热点、切入舆论场;在微信公众号平台,研究静态和动态方式交互呈现新闻主题。


4  遥感新闻报道案例分析


在新闻报道实践中,遥感技术依靠其自身优势,在不同的新闻生产场景中均有应用。结合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在新闻生产中的技术应用,本文发现高效影像获取、便捷直观取证、时序影像提取、镜头语言创新是当下遥感新闻传播中的突出表现。



4.1

高效影像获取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及时、可靠、全面、生动的遥感数据信息进行实时和准实时的可持续新闻报道,通过第一时间高效的新闻现场展现确保新闻的时效性。高效影像获取可广泛应用于重特大主题报道、突发新闻等各种新闻类型中。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的重特大主题新闻报道中,遥感技术从高空视角获取实时影像,直击大阅兵新闻现场,快速形成便于分发传播的新闻内容。为更好地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报道,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提前筹划,分时调度高景一号、高分一号等卫星,获取长安街实时影像(如图1 所示)和阅兵视频,并于2019 年10 月1日9:45:43 及时发布国产卫星俯瞰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的报道。这一作品突出体现了遥感新闻的优势,通过高分辨率的俯视角画面与地面摄影画面相结合,第一时间展现阅兵现场的盛况。

图1 最高机位俯瞰国庆大阅兵


高效影像获取亦可有效支持突发新闻生产,2020 年8 月黎巴嫩爆炸案的新闻报道即为一例。8 月4 日傍晚,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发生剧烈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几乎波及整个城市。8 月6日,新华社及时获取核心爆炸点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发布《卫星拍到黎巴嫩大爆炸现场!核心区被炸出深坑》报道,对比展现爆炸前后现场。从卫星影像(图2)中可以看出,核心爆炸点被炸出深坑,海水倒灌覆盖原有地基;核心爆炸点北部,原本紧靠岸边停靠的船只也被推离港口;港口周边大片建筑物损毁严重,爆炸现场满目疮痍。类似于爆炸案造成的巨大灾难现场往往是记者无法及时接近的新闻现场,而遥感技术能够即时探查现场情况,实现记者的虚拟“ 在场”,并通过高空视角以最快的速度完整捕获现场影像,从宏观视角及时呈现新闻现场。大量的影像获取还可辅助后续新闻报道和事件处置,并为救灾救援工作提供参考。

图2 黎巴嫩贝鲁特港口爆炸前后


4.2

便捷直观取证




卫星观测平台能够按照一定周期以相近的观测条件和成像角度对地表进行观测,获取时间序列影像,完整记录目标发展演化的全过程,从而助力记者进行便捷、直观的取证,优势包括:


1.记者能够从观测数据中提取合适时间间隔的影像,分析目标的时空演变规律,捕捉难以获取的信息,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例如,在对中国某内陆咸水湖变干涸的报道中,使用该湖近40 年的遥感影像,通过提取水域、分析面积变化,充分说明该湖水域面积近些年来逐渐缩减。俯瞰视角的遥感影像解决了记者难以获取历史照片、难以找到关键人物真实讲述以往情况的难题。同时,记者深入一线采访,将多源信息和遥感数据叠加,直观且深入地讲述湖水干涸背后的原因。该报道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


2. 记者可以通过调取遥感影像提前了解新闻现场,有针对性地深入一线采访。如在新华社2020 年3 月17 日发布的《卫星视角下的美国“至尊公主”号》作品中,遥感技术捕捉到了“ 至尊公主”号紧贴岸边,岸上出现10 余个用于防控疫情工作的帐篷的场景,清晰地展现出邮轮和帐篷的地理位置关系,还提供了“至尊公主”号靠岸前后,奥克兰码头周边环境发生了变化等线索,这些均为记者后续的一线采访提供了现场参照物和信息识别的便利。



4.3

时序影像提取




在需要时间跨度对比的新闻报道中,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时序影像提取具有重要意义。卫星观测平台按照一定周期,以相近的观测条件和成像角度对地表进行观测,获取“全程”的时间序列影像,完整记录目标发生发展演化的全过程,分析目标的时空演变规律。遥感技术在时序影像提取中的优势充分展现在2020 年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期间的新闻报道中。

图3 不同时相的奥克兰码头遥感影像对比


1.在环境新闻的报道中,往往需要进行短期的环境变化分析。江西省洪水期间正值一年中最为繁忙的早稻抢收、晚稻抢种时节。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使用4 景哨兵一号时间序列雷达影像提取水域范围,并赋予高饱和度蓝色(图3),清楚显示6 月‒7 月之间,鄱阳湖区水域面积随着时间推移的扩张情况,形成《洪水来袭,鄱阳湖区的稻子咋救?用卫星一看,一目了然!》报道,为抗洪救灾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2. 通过调取历史卫星影像,能够展现出较长时间跨度上同一观测目标的变化情况。武汉市因为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势低、先天排涝条件不足等原因内涝频发,但在2020 年暴雨期间却没有形成内涝。武汉市以成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为契机,通过时间序列遥感数据监测武汉市城市不透水面的分布,直观呈现了1987−2020 年武汉城市不透水面的变化(图4),从历史视角上为城市规划改造提供依据,形成《卫星新闻丨“城市看海”困局怎么破?卫星帮了武汉这些忙》报道。时序影像提取帮助新闻生产者穿梭于历史与当下,通过33 年的影像和数据比较,形成了具有说服力的报道内容。

图4 鄱阳湖洪水期间水域面积变化



4.4

镜头语言创新




遥感新闻通过灵活运用镜头语言,切换不同景别,直观反映场景之间的关系,提高场景转换的流畅程度。卫星遥感影像中地面目标的表现镜头景别常以中景为主、全景为辅、特写较少;环境表现镜头景别常以极远景、全景为主,中景为辅。

图5 1987—2020 年武汉市城市不透水面


新华社《60 万米高空看湖北,是什么体验?》系列报道结合长江贯穿湖北省东西腰部的特点,以长江直流水系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进行报道。新闻对武汉市的报道以中国现代大型桥梁建设为突破口,展现武汉市70 年巨变。视频中首先用武汉市全景展现武汉三镇长江两岸10余座大桥连接的特点(如图6(a)所示),接着镜头由卫星拍摄的远景转换到桥梁的中景、近景,丰富了影像的画面语言,推动以桥梁为线索的叙事建构。后续影像中,新闻场景在从武汉市切换到宜昌市的过程中,视频使用平移运动转场方式,在小比例尺卫星影像中沿着长江线逆流而上,巧妙实现了并列场景的切换(如图6(b)所示)。为重点讲述宜昌三峡大坝的故事,视频采用“ 一镜到底”手法,通过遥感影像“金字塔”,实现从中景(如图6(c)所示)到远景(如图6(d)所示)、从小空间分辨率到大空间分辨率的渐进,清晰展现了三峡大坝与背景的位置关系。


图6 60 万米高空看湖北


此外,遥感新闻还能通过卫星影像与地面实景的对照,增强视觉表现力,丰富情感表达。新华社《卫星微纪录片|穿越》在光伏板阵列的卫星影像和现实图景之间不断切换视角,将远景镜头呈现的景物与地面摄制的近景一一对应(图7),与记者旁白、人物采访相辅相成,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中国反贫困斗争的真实成果,并由此引出《卫星图鉴故事》系列报道,推动“精准扶贫”的主题呈现。

图7 光伏板阵列远景和实景



5  结语


本文提出的遥感新闻学是建立在遥感学科和新闻学科交叉领域的新兴学科方向,更多地聚焦遥感技术在新闻报道实践中的传播现象与规律的研究,既是全媒体时代的一种传播创新,也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融合。遥感新闻学认为第三方俯瞰视角的遥感影像是能跟踪新闻事件始末的全程媒体,是能突破数据获取频谱限制、多尺度挖掘信息、可视化展示规律的全息媒体,是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


本文阐明了遥感新闻学的科学问题是研究遥感新闻主题的可实现性以及遥感新闻的叙事机制和镜头语言体系,指出遥感新闻学的技术问题是提升遥感新闻服务时效性、提升信息提取准确性、增强遥感新闻表现力,建立新闻驱动的遥感链式服务机制;并结合新华社新闻生产实践的最新成果案例分析了遥感与新闻传播结合的突出表现。



未来,随着新闻任务驱动的遥感链式服务模式的建立,遥感应用逐步迈向社会化与大众化。遥感影像数据与分析产品将为新闻报道提供源源不断的视觉素材和故事来源,同时新闻报道的生产实践将推动遥感新闻叙事机制以及镜头画面语言的创新和成熟,遥感与新闻二者有机结合,将进一步丰富遥感新闻学的内涵,拓宽遥感新闻学的边界。



长按二维码  关注学报微信号

Whuxxb  GeoInfoSciwhu

输入提取码“6b7e”获取PDF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