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警院人】刚健有为川警人,自强不息红卫山

SCPC 四川警察学院 2019-07-25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

的重要讲话精神有感


九月的红卫山,秋色宜人,校园中高高大大的黄桷兰、桂花树、香樟树葱茏茂盛,各自散发出独特的清香,熏陶着九月新入学的青年们,神清气爽,读书成长。

今年九月第三十四个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问候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他强调,广大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他还语重心长地谈到教育,谈到教师,谈到教改,宏观致远,情意殷殷。

公安部党委发出通知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奋力开创新时代公安教育工作新局面,作为一名公安教育的工作者,作为一名四川警察学院的教师,常怀淡泊之心,恒念使命之重。

走在四川警察学院的校园中,从大门处的参天大树,到地上“我们一路走过”的校史钢板的雕刻,再到“忠诚为民、勤学成才”的校训石刻,再到眉目生辉的英雄墙,再到山顶的凌云阁悬挂一副书法遒劲的对联:“聚天地正气看一腔热血洗长剑,汇日月菁华听两江春水流大海”,凛凛然,这所大学的校园,给人一种气势,一种来之不易创业开拓,一种气贯长虹的浩然之志。

正如总书记所说,“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红卫山是四川警察学院的所在地,俯瞰泸州城,“衔远山,吞长江”,怀抱着历史悠久的龙透关,也恰恰是刘伯承元帅当年所领导的泸州起义的所在地。龙透关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很好地保存下来,以两杆并肩直立向天的步枪为形状,塑造的泸州起义纪念碑,高耸在龙透关的隘口。龙透关的匾额上,写着“众志成城”的字样。每一届的新生入学,警院都安排专门的教学课程,让这些青年们站在巍峨的龙透关下,追踪先辈踪迹,遥想当年,红色革命发轫之初,青年刘伯承和他的同志们,是如何的穿透硝烟,去追求这个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去追求他们的理想与信念。那时的“刘伯承们”,才是真正的颜值担当,才是真正出类拔萃,为国为民出生入死,才是伟岸的男子,挺拔的俊才。

警院不同于一般的院校,红卫山有出众的样子,山路环绕,立体布局。在视野较好处,多建雕塑和浮雕:毛主席的诗词,从五四运动历经红军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改革开放的浮雕,警院发展的历史,警院优秀校友们集中展示的英雄墙,低洼处挖出的池塘则是名为铸剑池。这些校园的文化积淀和场景设置,都会给这些预备警官们营造一种氛围,种下一粒种子。

  这种子会在这些青年的成长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就算是他们走到工作岗位上,依然,生机勃勃,依然,昂扬绽放。

有川警校友在学校的公众号留言说:“第一次知道桂花香,是初入警校的九月,初秋的训练场,微风吹来的一阵阵桂花香,沁人心脾。此后,无论我身在何处,只要闻到桂花香,就会想起川警,在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替代。”

为什么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替代呢?因为,那是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四川警察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教育引导师生坚定理想信念,铸牢忠诚警魂。

有的校友留言说:“离开红卫山有二十二年了,很是怀念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作为从红卫山走出来的一员,我们倍感欣慰,这么多年过去,改变是我们的容颜,但不变的是我们最初的誓言。”

是啊,从红卫山走出的学子们,他们奔赴各地,值守四方。无论是地震洪水,还是凶险黑恶,他们都迎难而上,毫无惧色,有蔡松松,有贾巴伍各,有姚建云,一代代英模。警院培养着英雄一辈辈人,誓言铭记,铁血丹心。

警院不同于一般的院校,红卫山有不一样的良师。

警院的教师,有来自藏区一线的公安管理者,有来自科研一线的领军者,他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如同山顶上志祥广场上的大榕树一样,努力地向下扎根,努力地枝繁叶茂,固守着山顶的土地,从而为警院的青年们,奠定牢固的基础,为他们的远行,留下一份叮嘱。

习近平讲到“我们要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警院从川西人民行政公署公安厅公安学校、四川省公安学校、四川省人民警察学校、四川省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到四川警察学院,川警人一路走来,栉风沐雨,革故鼎新,正是公安教育的与时代同步,与历史并肩。

校友谈到,“一个学校对学生的影响是久远的,其风骨其精神都会打在这个学生未来的人生之路上。而这些都应该是由学校的老师传承、传授,言传身教给学生的。”每一个华灯初上的夜晚,每一个繁星满天的清晨,川警的老师都在黑板前,或者在训练场,即便是夜深了,他们还在伏案。

新时代,需要新的创造,如今警院的师资,天下广揽,游学海外,站位高端,不拘于一隅,不止步于川南,从涉藏警务到涉外警务,布局国之西南,着眼一带一路。战训结合,定位实战,警院“铸造忠诚警魂,培育时代新警,服务公安工作”,“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

警院不同于一般的院校,红卫山有着独特的阳刚气质。

红卫山的青年,男生挺拔,女生飒爽,统一着装,统一节奏,这些预备警官们,在校园的时光,虽然没有将来工作岗位上的紧张,但是,比起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活,却是大不一样。

“离开那里14年了,就像离开了青春和热血的发源地一样,如今每每想起那里的点点滴滴,都如同在清晨被唤醒一般精神饱满。在红卫山度过了最美的芳华,我总是用激情燃烧的岁月来形容。”校友回忆起的青春,一定是从细雨蒙蒙的深秋的早晨,凉意袭人开始,操场上就已经是喊声阵阵,队列行行,这里没有懒觉可以睡,没有散漫可以晃荡,这里是纪律,是行动,是汗水,是摸爬滚打。

红卫山的操场上,跑步的男生女生,一个一个的都是像草原上的猎豹一样,矫健轻盈,只需要看他们小腿的弹性,肌肉紧绷,似乎每一次的抬脚,都是被跑道弹出去的一样,没有气喘吁吁,都是在享受着体力的训练和挑战,而且,没有哪一所大学的操场的上,会有如许多的人在不断地奔跑跳跃。

操场的中间,还有一个方阵的青年,在拉练,蹲步,卧倒,发自丹田的吼叫。从他们的高强度的训练中,你似乎能够闻到一种流汗的味道,或许,更准确的一点,应该说是涌动着血性。磨练体能,磨练硬碰硬的格斗技能。

习近平要求教育学生,要培养奋斗精神,“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要增强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警院所给与学生的“意志、胆识、勇气”,是在处理社会的问题和突发事件的时候,那种忠诚担当的意志,坚守奉献的胆识,惩恶扬善的勇气,是众多高校无法教给学生的。

西点军校不仅培养将军,还培养了众多的企业家和工程师,它的精髓就在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所定的校训——“责任、荣誉、国家”之中。一战后,出任校长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本就是西点的毕业生,他在任内,要求“每一个军校学生都是运动员”,推动军校生的体能训练与意志磨练。并提出“应着眼于不断变化的世界,着眼于复杂的未来,着眼于军事技术和装备的不断现代化”的原则,推进学员综合素质的发展。

在这一点上,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就读湖南第一师范,就在《新青年》上发表了《论体育之精神》一文,提出了体育之精神,实质就在于“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在警校,你看到跑步的队伍,看到男生淌汗的脸膛,看到女生甩动的短发,会忍不住的感叹:青春,活力,其实不是舞台的喧闹,不是轻歌妖娆,而是意志和毅力,更是对未来的清晰,对成长的期许。他们多了一份彪悍,“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硬脊梁,铁肩膀,才是高颜值,才是帅模样。

谁不想安逸?谁不想闲适?谁不想嬉戏?正如《南方周末》中的一句话:“谁不念洛神飞袂曲水流觞?然国脉民瘼江湖庙堂 ,艰险跋涉只为了这千年一脉的进退忧伤……”

青春有很多种注释,川警的青年选择,选择一种青松的气质,坚韧挺拔,胆似铁打,骨如精钢。晒黑的肤色将成为底色,身上的藏蓝会穿每一天,他们的追求就是平安。为了这份社会的平安,他们选择一种“先忧而后乐”的未来生活。

于是乎,这些身着制服的青年人,他们不能够像同龄人一样,这个时间段可以去看电影,可以去打手游,可以去撸串。他们需要比同龄人更坚实,更强壮,更敏锐,更彪悍,更有担当,那种茂盛的磅礴气势,那种呵护生命的喷涌力量,都在无形中滋养。当他们走出校园的时候,把“一拐”的肩章换掉,穿上警服,前方无论是火还是水,都要知难而上,身后便是民众的平安。

已经毕业很多年的川警人,几回回梦里回到红卫山,会说:“学弟学妹们,我下山三十年了,人去物非,但有一种精神根植于川警的基层,无论你是否在乎,她都在那里,不增不减,这就是潜意识的红卫山精神。”

是啊,红卫山精神,才孕育了川警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山风吹过,小叶榕树飒飒作响,红卫山,少年强,“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则正气歌嘹亮,充满阳刚。




文/警察管理系副调研员、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学博士、四川广播影视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学勤

图/新媒体运维中心

编辑/彭艳梅

审核/王先俊 秋虫

往期回顾

【警院人】来自预备警官的致敬(59)

【警院人】女警刘诗佳,让痕迹开口说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