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界】《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9年(1)目录

2019年第1期目录

公安技术

1.吴文学、伊良忠、裴峥:《基于多属性决策模型的社会公共服务综合评价方法》(内容摘要:针对指标类型不同的社会公共服务综合评价问题,提出一种有效的指标值规范化方法,该方法包括定量指标规范化方法以及定性指标值和定量指标值相互转化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无法对不同类型指标值进行加权计算的问题。进一步基于多属性决策模型给出一种社会公共服务综合评价方法,以公安派出所绩效考核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该方法对公共服务综合评价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龚冶、黄泓杰、黄叙金、代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K粉”检材法及其应用》 (内容摘要:目的是为了建立"K粉"检材中氯胺酮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18柱(4.6×250mm,5μm),以乙腈:0.03mol.L-1乙酸铵溶液(70:30)为流动相,用磷酸调PH至3.0,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为220nm,柱温30°,进样量5μL。结果:盐酸氯胺酮在0.04~0.80mg.mL-1呈良好线性关系(R2=1),最小检测限为0.005μg.mL-1,平均回收率均在99.3%~101.1%之间,RSD均小于2%。结论该研究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用于测定"K粉"检材中氯胺酮的含量。)

3.谢硕玥:《采用胶着现象法判断激光打印文件朱墨时序的实验探索》(内容摘要:目的是判断部分激光打印文件的朱墨时序。方法:印文色料与墨粉的成分在理化性质上相近,能够相互溶解渗透,最终达到完全互溶,形成显微镜下如镜面反射一样的糊状胶感融溶物,且在相互融解时间和细微特征上存在差异,为判断朱墨时序提供了依据。本文通过实验,观察印泥、印油与激光打印字迹笔画朱墨交叉部位的胶着现象以及胶着现象的历史变化规律,最终达到能够判断部分激光打印文件朱墨时序的目的。结论:不同种类的普通印泥和原子印油对朱墨胶着现象的阶段性变化无明显的影响。根据胶着现象的不同能够在朱墨形成一定时间范围内区分激光打印字迹与印泥印文或激光打印字迹与原子印油印文形成时序。)


公安学研究

4.张杰:《“一带一路”倡议下上海合作组织地区警务合作的内涵新变》(内容摘要:"一带一路"沿线国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有重叠之处,如,中亚国家,这些国家也是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成员国。他们在彼此经济互惠的过程中,必然推动强力部门启动共同构建地区治安安全的命运共同体和环境。在这一过程中,地区警务合作的功能、使命和追求呈现出趋同特征。上海合作组织警务合作早已形成的较为成熟的合作模式和方式,为一带一路沿线国的警务合作将提供良好的范式。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倡议除经济层面外的更广泛和更深层次的多领域的合作,都赋予上海合作组织警务合作更多元的内涵和外延。对于上海合作组织地区警务合作的内涵外延的解读有助于实战部门把握一带一路倡议落实的历史关头,以建立和打造秩序安全命运的共同体。)

5.明乐齐:《网络贩枪犯罪的防控困境及对策》(内容摘要: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加大对涉枪犯罪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始终不动摇,涉枪违法犯罪案件得到有效遏制。但是,随着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更便利的同时,不法分子进入网络虚拟空间实施违法犯罪有了可乘之机。尤其是网络贩枪犯罪实施者要想获取枪支弹药变得轻而易举,他们通过互联网络和智能手机,不仅能轻易掌握枪支弹药的种类型号、制造方法、性能产地、交易方式等资料信息,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下单交易,快递物流运输收发送货,悄无声息地在网上进行枪支弹药的交易等违法犯罪活动。因此,网络贩枪犯罪社会危害巨大,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法学论坛

6.唐雪莲:《论我国刑事见证人出庭制度的完善——以审判中心主义为视角》(内容摘要: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对完善刑事见证人制度提出明确要求。从审判中心主义的视角出发,刑事见证人出庭制度在规范证据收集、监督侦查权力运行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意蕴。针对目前我国刑事见证人出庭制度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存在的问题,应在明确刑事见证人出庭义务、规范见证人出庭行为及程序、建立见证人出庭保障机制等方面予以完善。)

7.何永军:《死刑复核的历史成因与批判》(内容摘要:作为一种行政化的裁判程序,中国现行死刑复核程序有违现代司法规律,遭到了部分学者的批评,但是目前相关批评并没有对其合法性构成威胁。因为其拥有仁政、慎刑和优良文化传统等光环,立法者对其钟爱有加,使大多数人失去了对其展开反思和批判的勇气。要对中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进行有效的批判,就必须首先揭去其面具,还原历史真相。帝制时代的中国皇帝们之所以创建死刑复核制度,是出于集权保位、保有天命和粉饰"作民父母"的需要,其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带有鲜明的专制集权色彩。故就本质来说,中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是与现代法治精神格格不入的,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保障人权的今天,我们应当将其废除。但鉴于长期以来该制度具有一定的纠错和救济功能,故也不能一废了事,而应在废除它的同时建立死刑案件的第三审程序,以弥补中国现行两审终审制在救济和纠错上的不足。)

8.吴月秋、杨申:《中国社会法治启蒙再思考——基于方法反思进入启蒙研究的多重视界》:(内容摘要:中国社会法治启蒙一直粗疏地处于形式层面,问题的根源在于方法。基于中国传统思想方法的反思窥见中国社会法治启蒙的多重视域,其中心在于法治理性。以规则理性与理性思维习惯为内容的法治理性在个性张扬与社会隐忍之间铺路架桥,使个体欲望服从于公共规则,促成一个民族从幼年走向成年;因此,对于欠缺法治理性的国民而言,启蒙的主体并不存在,理性本身就是启蒙的主体,同时又是启蒙的中心内容。法治理性的启蒙具有多重结构,见之于启蒙的客体、内容、方法诸方面。)

9.苟震、李文涛:《恐怖活动犯罪认定标准的完善——以<刑法>与<反恐怖主义法>的比较为视角》 (内容摘要:为应对反恐形势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应运而生,本法与刑法在打击恐怖活动犯罪刑事领域具有承继关系。对恐怖活动犯罪的认定是打击恐怖活动犯罪的首要环节。就这一环节《反恐怖主义法》对恐怖犯罪的行政认定标准体系更趋多元,加之与刑法认定模式的重叠性,使对恐怖活动犯罪认定工作的可操作性不强。具体表现为参照标准多元现象突出、对主观标准不明确。对此我国应以行为要件及证据要件两者为标准,共同构建系统综合、单一化的行政认定参照标准,同时以行为人自身背景、行为特征、恐怖活动特征作为把握主观心态的标准。解决好这一犯罪认定的基础问题,是使我国反恐不断走向法治化的必备要件。)

10.夷冰倩:《公安机关提取电子数据的法律规制》(内容摘要:电子数据的提取直接影响到刑事法治的实现、隐私权和商业秘密的保护,乃至是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公安机关理应实现电子数据提取行为的规范化。然而,由于电子数据提取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当前部分公安机关在提取电子数据过程中存在着行为不规范等问题,亟需通过强化公安机关提取电子数据遵循法治原则、规范公安机关提取电子数据的执法行为、完善公安机关提取电子数据的监督机制等途径加以完善。)

11.王江:《论正当防卫不能作为先行行为》:(内容摘要:正当防卫能否成为不作为犯罪的先行行为是颇具争议的命题。肯定论者认为先行行为无须存在不法的性质,只要能够产生危险,就可认为负有防止结果发生的作为义务。但正当防卫作为先行行为面临以下问题:第一,与刑法谦抑性、自担风险理论以及期待可能性的法理相悖;第二,与我国关于正当防卫的规范现状与审判实践不符;第三,与我国的法律历史文化及社会整体观念相左,故应认为正当防卫不能作为先行行为。)

12.李雪儿:《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困境的法理探究及解决之道(内容摘要:我国证券市场已然发展成为世界主要经济市场之一。但是,从国际对比看,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尤为凸显。证券市场监管失灵,内幕交易、信息造假等违法行为频频出现,市场的运行被印上"政策市场"的卷标。其原因除了执法体制机制本身的问题,同时也存在着深刻的体制性根源和法治文化根源。我国证券市场监管难题的根源在于背离了其法理根源。解决之道在于:1.加大违法成本刻不容缓;2.加强执法部门的独立性;3.投资者损害赔偿制度立法列入立法进程;4.着手建立符合科学原理的证券市场。)


社会学研究

13.王紫一文、刘建强:《我国留守未成年人毒品预防教育的现状》(内容摘要:留守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其生存状况一直受到社会的关注。由于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不完善、社会亚文化流行等因素影响,留守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已经出现吸毒、贩毒等犯罪行为。问卷访谈对留守未成年人毒品预防教育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其吸毒与个人、学校、家庭、社会等因素息息相关,是法律、经济、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全社会公共防治建立有针对性、持久性的毒品预防教育体系。)

14.杨眉:《藏区民众身份认同的嬗变与重建》(内容摘要:以国家和社会的时代变迁为背景,深入探讨藏区民众在宗教身份、经济身份、文化身份和族裔身份等新维度上的内部重构,在社会一般性发展的语境中客观审视藏区少数民族身份认同在内部多元维度上的嬗变与重建。藏区民众宗教身份的弱化、理性经济人身份的膨胀、少数族裔弱势身份的刻板化体现了藏区民众身份解构的重要特征。藏区民众身份认同的再建需要通过宗教身份与世俗身份的平衡、文化身份与理性经济人身份的融合以及摆脱弱势标签,塑造平等身份等途径来实现。)

15.丁敏:《少年社区矫正项目完善研究——现状反思、原则确立和内容完善》(内容摘要:我国现行少年社区矫正项目存在对少年适用的情形少、不关注被害人权益、个别处遇不力和可操作性较差等诸多问题,阻碍矫治效果的实现。少年社区矫正项目的设计应当坚持符合少年特殊心理特点、联系少年犯罪原因及满足少年法的目的的原则。完善少年社区矫正项目,要处理好被害恢复和加害复归、性格矫治和环境调整、矫正必要和强制充足、项目确定与运行实效四对关系,建立起多层次的项目体系。)


警察教育与训练

16.罗小龙、马中全、夏明香:《关于四川公安基层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内容摘要:为深入了解公安基层党建工作现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四川公安基层党建工作,"公安基层党建研究"课题组奔赴广安、南充、遂宁三地公安机关,围绕"公安基层党建"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调研。调研发现,四川公安基层党建工作整体向好,但仍然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应从党建工作机制的构建、党员意识的培养、优秀典型的培树和教育培训新模式的探索等方面着力。)

17.程建梅:《以实战需求为导向的道路交通控制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内容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做好缓堵保畅工作,是公安交管部门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学生做为交通警察的后备力量,服务实战的能力培养就显得更为重要。《道路交通控制》课程是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且实际应用性强。本文从对公安专业学生培养的实际出发,实行案例库教学,构建集"实验、实训、实习和实战"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以适应当前公安实践工作对人才需求。)

18.王飞:《<警务保障学>教学内容探析》(内容摘要: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当前警务保障理论研究成果极其匮乏,《警务保障学》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也是屈指可数。通过调研发现,在学科专业和课程教学层面均缺乏教材。可通过公安管理学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引,在借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学专业警务保障方向的课程设置与能力要求的基础上,从微观层面明确教学目标和能力要求。基于此,可将《警务保障学》教学内容初步确定为绪论、警务保障简史、思想政治保障、法治政策保障、警力资源保障、公安经费保障、情报信息保障、技术装备保障、公安后勤保障、应急警务保障等。)


探索与争鸣

19.王汀《电子环监控技术在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中的应用——基于现状调研的SWOT分析》(内容摘要:电子环监控技术的出现为解决我国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执行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技术在我国实现了从无到有,已经在实践中呈现出适用起步晚、适用范围广、在审前阶段的影响力不大等特征。文章以SWOT分析法,对在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中运用电子环监控技术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分析,提出当前在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中运用电子环监控技术具有可遇不可求的机遇,在实践问题亟待解决的情况下发挥其功能优势是较为理性的选择,同时,提出了电子环监控技术在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中进行应用推广的可行策略。)

20.邱巧红、辛国升《鉴定人出庭实务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以检察机关办理公诉案件为视角》(内容摘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要求完善鉴定人出庭制度,以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但刑诉法关于鉴定人出庭作证的规定较为原则,庭前沟通的规则和限度、庭审中询问、质证规则等缺乏具体的操作规程或者配套细则,这给检察机关办案带来一定的影响和挑战。目前从检察机关办理公诉案件的角度看,鉴定人出庭在庭前沟通、庭审询问等环节都存在一些问题,应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

21.曾欣欣《公安派出所单警装备现状与改善对策——以C市D派出所为例》(内容摘要:单警装备是民警有效地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与控制违法犯罪嫌疑人,保护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与人民警察自身安全的利器。调查显示,由于种种原因,公安派出所单警装备的存在短板与不足。应通过加强培训,提高民警安全意识、法律法规和技能水平;注重公安基层一线执法单位单警装备配备;明确需求导向,提高研发、配备的针对性;强化管理;建立激励机制等措施加以改善。)


图文/新媒体运维中心

编辑/谭馨蕾

审核/王先俊 秋虫

往期回顾

【警院人】来自预备警官的致敬(79)

【警院人】这里没有《比悲伤还悲伤的故事》,却有“比忠诚更忠诚的队伍”

【聚焦】“我将无我”大境界“不负人民”大作为

【要闻】学校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