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有方】成绩突然下降?要把握孩子智力的分水岭!
文 / 孙路弘
(数学启蒙专家,著有《妈妈教的数学》)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数学感觉,重视早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将事半功倍。
有很多父母向我倾诉自己的困惑:孩子四年级后,开始对数学不感兴趣了,可是之前他的数学多数都是满分的啊。这是怎么回事呢?
脑神经科学最新的研究结论是:9岁,大脑神经发育完成了98%,9岁后开始调整,可能就不如之前重视更有效。
9岁,是孩子一个智力的分水岭。
很多孩子之前学业表现越好,之后下滑越快。主要原因有三个:
第一,学业成绩的表现是以考试分数为主要依据的,考试是对现有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估,而不是大脑智力实力发展水平的评估。
第二,孩子学业成绩好,是以损失玩的时间以及运动时间为代价。孩子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业上,失去了大脑需要的身体活动对神经元广泛发育的刺激。第三,孩子大脑获取信息类别单一,只有学业方面的知识类,多数都是抽象的词汇、术语、符号,而不是具象的,来自生活的。
为杜绝这种现象,9岁之前家长应该注意什么呢?
首先,扩展孩子思维的灵活性,不能依靠刷题来提高成绩。四五年级,吸收的知识量较大幅度提高,孩子不能依靠记忆、靠刷题得到的熟练性来跟上学习进度,跟不上也就是必然的。
要培养孩子的主动性思维,具有这种思维的孩子对事物都很好奇,他愿意多探究,并爱提问。这种思维家长千万不要扼杀,而是要鼓励孩子多思考。
其次,在运动中激发孩子的数学感觉。
数感是很重要的数学能力。它是指能够灵活地处理数字,拆解问题,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别看数感貌似很学术,其实它和手感、观感、乐感都是一样的。要培养孩子的数感,就要充分调动起孩子的各种感觉器官。
在小学里,很多老师会抱怨男孩子好动,但这恰好是因为孩子的触觉学习能力还未退化,所以应该鼓励孩子多动手,进一步激发他的数感。
再次,要从小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数学感觉。举一个例子,三年级课堂上学习小数,全班40个学生,大多数第一次听到小数这个词。凡是第一次听到的,已经失去实际具象掌握小数的机会了。如果父母从小带孩子出去购物,孩子看到酸奶一瓶3.2元,立刻就接触了小数,然后,他进行交钱、找钱、核对等生活中的具体过程,就完全掌握了小数的运算。等到课堂上,孩子脑海中出现的都是熟悉的画面,学起来就会易如反掌。除了购物外,还可以带孩子数楼梯,把家里的桌子椅子、门窗等等都贴出长宽高的尺寸,这样一来,孩子一下子就有了度量的概念。这些都是在孩子身边的数学。在我接触到的两千多位妈妈中,其中只有几位这样做过,所以希望家长能重视早期的培养。
长期培养,孩子就能够建立一种活的思维。如果一个孩子具有较强的数学思维,将会对各种现象背后的规律有感知。他在生活中会不断去发现:这事儿有规律吗?经常这样思考,他的数学思维能逐步形成和强化。
最后,引导孩子深入阅读,开阔思维。不要因为眼前的成绩而怕荒废时间去阅读。支持孩子深入阅读,就一个内容多次阅读,并在阅读后,与父母展开讨论,让孩子的思维更具有深度。
文章:作者孙路弘
图片:网络
编辑:现教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