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会玩”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校长名家纵论研学旅行!
↑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随后,各地研学旅行活动方兴未艾,越来越多地开展起来。如何将研学旅行做得更完善?如何通过“行万里路”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呢?
10月13日上午,由现代教育报社和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最美的学习在路上”——海淀区中小学校研学旅行主题论坛在敬德书院明德讲堂举办。多位教育界大咖齐聚论坛,围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主题,发表观点,分享经验。
快随小编看看,这些大咖们都说了啥~
廖厚才(现代教育报社社长兼总编辑)
研学旅行是古人倡导的学习境界,在今天仍然熠熠生辉。当代学生开展研学旅行具有以下3点价值:首先,在研学旅行中,学生可以学会认知、做事和共处;其次,研学旅行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锤炼学生的心理品质;最后,研学旅行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国家和民族,培养家国情怀。
吴颖惠(海淀教科院院长)
研学旅行不是旅游,也不是普通的游学,它最根本的目标是让孩子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
研学旅行更加丰富了原有的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给孩子们提供更广泛的学习场所和场景,让他们拥有更为丰富的社会和生活体验,加深他们对国家改革、文化传统和自然环境的理解,打通学校和社会的教育界限。
同时研学旅行的路线设计应该是学校课程的广泛延伸,也是一种更为多样、更重视实践的课程类型。研学旅行可以是本地本城,如果条允许也可以去更远的地方,但无论哪种线路,都要牢牢把握研学旅行的本质,那就是让学生的学习由校园、由课堂向四周扩展,让学生回到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学习。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社会生活,感受自己身上的责任与义务。
高峰(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校长)
研学旅行将“学”与“游”融为一体,重新回到原初意义的学习方式和成长状态。学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开拓课程空间,扩大教学生活时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一定是通过“行走”建构起来的。
我校对研学课程进行了结构化的改造。我们为学生提供机会均等的课程,孩子们按照兴趣来选择。并且,每一门课程都配有专业的老师和管理人员,每名学生都有详细的课程方案手册。此外,每门课程都要分享研究成果,这样做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吸收信息能力等。许多知识是从课堂上延伸出去的,只有学以致用,学生才能感受到学的价值、目的和兴趣的发展。
沈杰(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教育要引领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首师大附中在2001年就创设了校本课程博识课,转变了老师的教学方式,提升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门课程让无数学生终身受益。
首师大附中的博识课形成了军事之旅、自然之旅、历史长河、民俗之旅等十个主要板块,将各个场馆作为大课堂。我们每周利用半天时间,让学校的初中生走进北京的各类场馆进行参观,既拓宽了孩子们的知识视野,也提升了他们的思想境界。
范胜武(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校长)
研学旅行可谓且行且学,学中有乐。我校设立研学旅行的基本理念是在旅行中研学,构建新型的学习方式。在旅行中研学,培养学生的全面核心素养,探寻文化之根,追溯生活之源,感受人类文化的魅力。
在小学阶段,我们采用全课程包班制,自己研发中英文教材,每月1个主题,每年6个主题,外出研学也对应学习主题。在高中阶段,我们主要进行国际研学,包括活动课程、语言课程、结业仪式等项目。当今,低龄留学趋势愈发明显,我们要拓宽孩子们的国际视野。
康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现今,我们学校依旧太过封闭,得了很严很重的“缺失症”——生活缺失症、社会缺失症、大自然缺失症,因此我们需要研学旅行这门综合实践课程,把它作为学校创新的新方式。
综合实践课重在体验实践,很多学科可以自学,不需要课堂。但是大多数学校的综合实践课还是在教室里,我们要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自然。此外,很多学校的研学旅行都在外地开展,可是集体外出投入太大,而且必须整齐划一,组织化管理。我们身边就有大量的资源,应该先利用好这些优秀资源。
我们今天应该站在新的时代高度,思考以何种名义,何种方式走出去。我们应该有勇气做创新和发展。
徐玉珍(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在设计研学旅行这门课程时,明确定位很关键,是不一样的学习方式,还是不一样的教育方式。同时要避免设计过度,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孩子们出去是要从课程中解脱出来,他们要开阔眼界,要有想象的空间,如果我们预设的东西太多,设计的过分细致,会导致孩子的自由发展、自由创造和自由联想的空间大大缩小。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参与课程设计,特别是高年级的孩子。
在课程设计中,我觉得安全要放在第一位,我们要把安全教育纳入其中,像国外的研学旅行活动中会备有安全手册。现在的孩子太需要安全教育了,安全教育虽然短期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但其实与孩子未来的成长有很大关系。
王凯(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副主任)
我认为研学旅行是一种学生学习的新形态,它的出现对我们课程提供了改进的视角和思路。首先是对课程的改进。课程有文本,有政策,有教材,它怎样才能在课堂里“扎根”呢?多年来,我们的课程中心一直研究“扎根”的课程,但研学旅行光“扎根”不行,还需要“长脚”,只有“长脚”才能走出去,只有走出去才能完美,只有完美才能真正助力孩子发展。
其次是对教学的改进。我们一直在研究怎么让学科课程更利于孩子的发展,最初我们认为研究好了一堂课,孩子们自然就会发展,后来发现并不是,所以我们只走了一半的路,孩子们需要先走向课堂教学,再走向学科课程。
吴甡(北京市广渠门中学集团校长)
在研学旅行中,重要的是我们要把规定的动作做好,踏踏实实把所有活动做完善。我认为游学不一定要去很远的地方,毕竟经济条件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其实北京市就有许多适合的游学点,我们学校曾组织故宫游学一日,所有科目老师都参加。历史老师讲历史,政治老师讲政治,美术老师讲美术,音乐老师用音乐为学生伴奏,这样一个游学活动综合了所有课程。现在我们学校开设了多门综合课程,均是几个老师一起备课。
游学虽然很难做,但把每一件事都按照工匠精神做好,工作就一目了然了,每个学校都可以直道超车,都可以把学生教育好。
黄鹏(北京市三十五中副校长)
三十五中从初中到高中,都有综合实践课程,其中包括研学旅行的课。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们成立了生涯教育与素质拓展中心,整合全校所有部门的资源,包括我们各个学科组。研学旅行绝对不能脱离学科老师,因此学校首先要解决机制体制问题,这是很重要的。
老师理念和自身角色的转变也是影响研学旅行课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科教学工作应该包含研学旅行,我校一直定期对老师进行相关培训,避免教育脱节。
图片:海淀教科院提供
编辑:现教君
推荐阅读
陶西平:未来10年,什么样的孩子不会被“无情淘汰”?| 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