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贸大学附中校长刘国雄:教师专业发展有“套路”,这4点很多学校都忽略了 | 思享
↑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老师的积极性是不是全部靠校长来调动?我觉得答案是否定的。有的老师不需要调动。他的能力水平足以让他应对工作,他的专业发展有自己自觉的套路在里面。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老师对专业发展有一个自觉?
第一,尊严感。给每一个人有话语权,他有说话的地方,说了有人听,特别有领导听,听了以后还有人给他做反馈、有所改变。还有平等权,我们改革了职称评定制度,过去都是按年龄排,我们现在让每个老师对着量化表,公平、公开竞争。
每个人都拥有自由的权利,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科研我做主,我的教研组我做主,给他教育教学改革的空间,才能谈创新。
第二,获得感。从精神上给予,比如年轻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经验积累,他在专业上得到了进步,能分享经验;比如名师,给予专家的荣誉,让他跟老师来做经验交流、讲座;比如干部,拔高一点使用,让他真正的感觉到获得感。
第三,存在感。怎样以老师为本呢?我觉得要特别体现对“弱”学科教师的关注,比如前几年我们学校有个电教老师,平时干的挺好,但默默无闻、只做不说,于是我们就想办法把他推出来,让他在大会上发言,没想到他的发言感动了很多人,从此他感到了自己的存在的价值。
最后,幸福感。我们学校办学价值追求做到“441”,用“四有教师”培养“四个学会”的学生,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成就了自己的幸福。同时,我们跟对外经贸大学合作以后,老师们感觉特别幸福——我们的老师可以自由走进对外经贸大学,选修自己想拓展事业的管理学课程,比如周六日硕士研究提升学历的课程;比如我们的英语老师在贸大专门定制ECR英语提升课程等。
当老师有了尊严感、获得感、存在感、幸福感,他就有了一种专业发展的自觉。后面的事就好办多了——学校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保障机制,提供分层分类的专业化成长制度,以前我们很容易办成一些“大统一”的培训,现在我们要将培训的分层分类更精细化,比如有针对教师的培训、有针对干部的培训;有针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有针对有经验教师的培训等,对不同教师群体进行分层分类地驱动。
本文根据刘国雄在本报现教论坛上的讲话录音整理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现教君
推荐阅读
陶西平:未来10年,什么样的孩子不会被“无情淘汰”?| 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