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在自由中给孩子建立规则?

2017-06-22 王瑞君 闻是教育


01

自由是什么?


当我们刚开始接触这个概念的时候,许多的家长都认为,自由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么,我们先来看一下自由的概念到底是什么?心理学里讲,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情。


由这个概念我们可以得出,人应该都是自由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每个人都是自己,这个时候,人是永远自由的。


但是从人的行动上来讲,有些行为必须符合公共环境下的要求。比如:在乘坐公交车时,你必须排队等待、在十字路口的红灯前你必须等待。


在这些公共的环境中,人们必须遵守一些公共的规则,而这些公共的规则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都有自由。


当一个新的生命诞生的时候,这个生命的自由就随之而来,一个独立的生命,一个自由的生命,这是大自然的造化。


因此自由不是成人给儿童的,自由是每个生命的特质生命的成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的成长和发展,都是一个自然展现的过程。


蒙特梭利在她的教育理念中提出一个重要的理论,那就是精神胚胎。她认为,生命在形成的那一瞬间,在拥有生命胚胎的同时,也同时拥有了一个精神胚胎。


就像生命的计划自然而然的实现成为一个我们看到的人一样,精神的计划也在一步一步地实现着,生命的胚胎需要一个充满营养的环境,从而使一个受精的细胞逐渐地实体化为一个人的形状。


这个过程的发生是自然而然的,这个计划是在事先就已经有了的。


人的精神成长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我们需要给孩子一个环境,一个充满营养——“爱和自由”的环境。


由于人的成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保证他按照自己的精神胚胎的计划成长。


因此,自由是一个人能够实现自己的前提,而只有拥有自由的独立意志,尤其是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儿童才可能展现自己。




02

规则是什么?


规则是人们公共制定的并且共同遵守的约定。这样的约定,能够让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权利,能够保证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规则表明了所有人之间的一种界限。


我们知道,我们所处的外在世界是一个通过界限来界定的世界,比如,人在自己的家中时,房子的墙是你与其他人家的界限,当你在你自己的房子里时,你是安全的,你是可以行使你自己的权力的。


但是,一旦你离开自己的房子,你就离开了自己的界限,你不可能去支配他人的空间,如果你要是那么做了,就肯定会侵犯他人的界限。


再比如,在马路上,机动车有机动车的道,自行车有自行车的道,人有人行道,这样的界限划分,能够让所有的车和人都安全的走在路上。


而这些界限,在现实的生活中,是通过一些具体的规则来实现的,比如法律、法规等。


而正是这样的规则,使得我们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过属于自己的生活,从而保证了我们每个人的独立性。




03

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从心理学的范畴来讲,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界限。我们每个人的皮肤就是自己的身体的界限,它保护着我们的身体不受外来的侵入。


同样,我们的心理也需要这样一层皮肤,来保护我们的心理不受侵害。而这种心理的界限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在教育中,自由与规则决不是我们的一对矛盾,而是一种相互的支持关系。


在教育中,我们说“自由就是活动,自由就是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儿童从一出生,就开始了自我建构的工作。


他们会按照精神胚胎预设模式成长,他们用自己的器官开始探索和认识这个世界,这个工作是无需成人安排,是儿童与生俱来的能力和需求。每一个活动都是生命的发展,让他们展现和发展自己的生命就是自由的活动。


儿童如果不能够自由的活动、自由的与他所处的环境发生关系,他们生命就会遭到根本性的破坏,


蒙特梭利说:“活动是真正人格的一部分,是无法以其他取代的,不能活动的人会受到根本存在的伤害,成为被人生所遗弃的人。”


所以,人对自由的需求就像是对空气、阳光、食物的需求一样,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元素。


那么,生命的自由,如何得以保证呢?尤其是一个孩子在心理上如何保证能够按照自己的内在指引发展,而不是受到来自成人环境的强制和压迫呢?


首先要让所有成人知道的是,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一个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心理范围,每一个生命都有权利按照自己的内在需求去发展和展现,每一个生命都有自我,而正是由于我们都是独立的,我们都拥有着属于自己的界限,规则保证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界限不受侵犯。



一次,预科班的老师告诉我,教室里放了一盒酸奶,一直没有人拿,老师问了好几次,小朋友都说不是自己的。酸奶就那样一直在教室里放着。三天后,酸奶坏了,但是还是没有人认领。


在我们幼儿园有个规则是“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这个规则的一个前提是“自己的东西归自己所有,自己对自己东西拥有绝对的支配权,之外,不是自己的东西都是别人的东西”,在这个规则里,有了明确的“你的”、“我的”这样一个界限的划分。


孩子们清晰地知道:酸奶不是我的,所以,我对酸奶没有支配权。这个时候,我们知道,“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这个规则孩子们已经内化了。孩子们知道了什么东西是“你的”还是“我的”,这样,孩子们的心理就有了一个界限。


在我们的教室里,孩子们工作的时候都会在工作毯上工作,我们的规则是:不可以踩别人的工作毯,不可以打扰别人的工作。这个规则的目的是保证孩子在工作的时候,有完全属于他的空间和时间,以保证他的工作有一个完整的周期,从而保证他自发的自我教育的自由。


从这些规则中大家可以发现,在我们的教育理念中,自由和规则并不是大家理解的那样是相互冲突的。在幼儿园里,你会发现,每一个规则都是为了保证孩子们获得更多的自由。




04

如何把握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许多的家长都很关心,孩子们在家里的自由和规则是如何把握的,我们的建议是,只要孩子不做伤害自己、伤害别人、伤害环境的事情,其他的都可以自由。


家是一个属于个体的环境,学校是一个公共的环境,所以,在家里规则少,因为制约自由的因素少,而公共环境中,制约自由的因素多,所以规则也就多了。


有许多家长在接触了这个理念后会面对一个问题——“到底如何给孩子建立规则?”其实,建立规则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所以,我们常说规则是有弹性的。


所谓的弹性就是要和每个当下的情况结合起来看。例如,在我们的幼儿园里,孩子们总是能够自由地进出办公室。所以,我们在办公室里,总是会出现一些关于规则的问题。


跳跳是个4岁的男孩,是办公室的常客,每一次他进来时,都是对我们的一种考验。他会迅速拿起一个物品,然后在你还没有来得及说别人东西不能拿的时候,他就已经放下这个又拿起来别的。


办公室的老师总是会说:“别人的东西不能拿,你要经过别人的同意。”我在观察了几次之后,发现这个孩子与环境、和人之间有着一种压抑和反抗的愤怒。


所以,他不是不知道规则,而是在挑战成人,挑战的方式是挑战规则。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去给孩子建立规则是没有用的,而是必须帮助孩子解决他在违反规则时背后的心理和情绪。


在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感受,当人的内心越自由,你能带给孩子的氛围就越自由;当我们的生命都有了属于自己界限的时候,规则对我们来讲就不再是一种约束了。


如何在自由中

引导孩子尊重规则、尊重秩序

参加“自由中的规则”两日深度学习工作坊

将会带给你更深刻的领悟


“自由中的规则”(6岁以上)两日父母工作坊招生啦!


报名仅剩最后一天

心动就赶紧行动吧





专注教育戏剧|让思想成为行动

教育戏剧是一种创造活动,

是老师和孩子一起创造舞台空间和故事情境,

借用表演、提问、戏剧活动、游戏、道具

引导孩子思考,

获得对世界的真实认知,

形成正向的价值观。

让那些真正有益于孩子、有益于生命的,

本质的教育理念,
不仅仅停留在人们的头脑中,
而是成为教育者的行为本身

微信ID:gzwsjy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