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成才有道 | 陈默:让孩子爱上学习,玩耍和鼓励很重要

2017-11-15 陈默 教师博雅

*如何订阅我们?

*搜微信号"jiaoshiboya"或公众号"教师博雅"


-------------✄-----------


遵循教育发展规律

确立正确成才观念

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让孩子爱上学习,玩耍和鼓励很重要

文 / 陈默

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华东师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特约咨询师

如何平衡孩子的学习和玩耍

孩子的学习很重要,这一点父母都会赞同,但是玩耍对于孩子也很重要,父母也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学习是孩子要面对的基本任务,而玩耍是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两者同样重要。

小学阶段,孩子要解决学习和玩耍的平衡问题,其实就是时间的合理分配问题。我们要让一个小学生明白,他要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确实需要付出努力。他在学习上付出努力, 就会得到学习上的收获。也要让孩子明白,作为小学生,玩耍也很重要,生活中一定要有玩耍的时间。缺少玩耍,也不是合理的生活。

小学生在学校里基本上都处于学习中,回到家后,父母只看到孩子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并不多,但是父母要想想,孩子在学校里已经学了那么久。所以,在家里,其实要尽可能满足孩子玩耍的需求。因为家里毕竟不是学校,这一点很多父母做得不好,让家庭变成了第二个课堂。

如果孩子玩耍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在学校里也不会与老师合作。在学校里,什么都会变成他的玩具,比如把一块橡皮剪个十几下,变成橡皮小块;或者把纸撕碎,变成纸屑。 什么都可以让他玩耍,他未必是要捣乱,只是在给自己寻找玩耍的时间。

孩子完成学习任务后,每天要给孩子至少半个小时的玩耍时间,这个基本的玩耍时间要保障。如果连最低的玩耍时间都无法保障,孩子在学习上的表现也不会很好。一个没有玩耍时间的孩子会很愤怒,因为玩耍是他的基本需求。

在周末,父母要意识到,这是以玩为主的时间了,不能再以学习为主。但是事实上,现在可以看到小学生花了大量时间学习,玩的时间太少了。

如果父母这样做,父母要明白,并不是孩子的生活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而是父母要求孩子如此做,孩子是牺牲了自己来成全父母的。父母要安抚孩子,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知道你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孩子知道父母可以体谅和理解他,也会得到些安慰。如果孩子有时间玩耍,就要尽可能给孩子提供玩耍的条件。

孩子独自一个人玩玩具是比较低级的玩耍, 最理想的玩耍是一群人自由组合在一起玩。 现在的孩子这种机会比较少,他的玩伴可能变成了父母,如果父母愿意做孩子的玩伴,孩子还是挺有幸福感的。

所以,建议父母在周末还是要花一点时间陪孩子玩玩, 一起去游泳、打球,或者在草地上奔来奔去,孩子会很开心 。

总而言之,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愿意陪我玩。

要提醒父母的是,陪孩子玩的时候一定要诚心诚意,不要一边玩一边谈学习,这是最糟糕的情况;也不要一边玩一边看手机,或者一边玩一边催促他“时间不早了”。

要让孩子在内心里体会到,父母很愿意让他玩,也愿意陪他玩,这样孩子就会愿意配合父母。如果父母能够体谅和理解孩子,孩子就会玩得开心,学习时也会认认真真,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孩子吗?这样的孩子就是平时能够平衡学习与玩耍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也给予孩子正面的、积极的力量。


如何恰当地鼓励孩子学习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习是他很重要的生活内容,是他长大后也依旧需要做的事。 想让孩子愿意投入学习,确实需要给他切实有效的鼓励。

对于小学生,什么样的鼓励容易促使他学习?比较好的办法是:与他分享劳动成果。孩子到学校学习也是一种劳动,这种劳动成果如果没有人可以分享,劳动的积极性会慢慢消失。 如果父母有意识地每天鼓励他更积极地参与学校中的劳动,就会效果很好。比如说,孩子回到家,妈妈问孩子 :“ 今天你在学校上数学课学了什么?” 孩子会兴致勃勃地讲很多, 妈妈要说:“ 谢谢你讲了这么多,这些内容我都忘记了,你当了我的小老师!” 孩子会很开心。过几天,妈妈再次问:“ 语文课讲了什么?” 在孩子讲完之后告诉孩子:“你唤醒了妈妈的记忆,我想起来这些内容小时候也学过,谢谢你!”孩子会很有成就感,会更愿意与父母分享 。

如果孩子始终没有学习方面的成就感,就会兴趣大减。尤其是一些学习成绩平平的孩子,在学校里可能比较少得到老师的表扬,父母就要补上这一块,让孩子在家里有学习的成就感。在期末,父母可以对孩子说:“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个学期你学到了什么。我记得数学你学了…… 语文你学了…… 真棒,你学了这么多东西!”这能让孩子觉得,原来学到东西就是成就,就是成绩,这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

之后孩子每次考完试回到家,不管孩子考得怎么样,父母总是笑眯眯的。我们不要让孩子感到,我们对成绩非常在意。一个孩子学习了那么长时间,又经历了有压力感的考试 ,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孩子完成了学习,参与了总结学习成果的考试,父母就很满意。这就是很好的鼓励,也许父母都体会不到这样做的意义。有时候父母不需要讲什么,只要能够展现愉快的情绪,孩子就能体会到你的鼓励之意。

有些父母想要鼓励孩子学习,当孩子考得好,就打电话告诉很多人,还买玩具;考得不好,轻则指责,重则打骂。这就会给孩子负面的感受,让孩子觉得,考得好父母就高兴,考得不好父母就生气。孩子会很怕考得不好,很怕自己的成绩不能让父母满意,越害怕就越焦虑,越焦虑学习状态就越糟,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恰当的鼓励会促使孩子对学习有积极的情感,促使孩子有更好的学习状态。

对小学生来说,让他有积极的情绪投入学习更重要,他的内心才有力量迎接困难。


声明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经授权选摘自《家有小学生——给烦恼父母的实用秘籍》(陈默 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标题为编者所加

版权及合作请联系“教师博雅”

邮箱:hijiaoshiboya@163.com

(轻压手指即可关注“教师博雅”)

教师博雅小编个人微信号:hi-jiaoshiboya,喜欢“小雅”、需要投稿或对内容感兴趣的朋友们,欢迎私信深入交流哦~

投稿邮箱:hijiaoshiboya@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