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人 为师 为学 | 上海中医药大学 赵志礼:药植人生

教师博雅 2022-07-05

转载请注明上海市教委官方微信“教师博雅”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文件精神,实施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引导广大教师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四有”好老师,树立一批教书育人的先进典型,激励广大教师履行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讲好行进中的上海教育人的精彩故事,营造“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的浓郁氛围。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开展了2018年“为人、为师、为学”先进典型宣传活动,自3月启动以来,各区、各高校踊跃参与,推选了一批优秀教师典型事例。

“教师博雅”将陆续刊登这些优秀教师和集体的先进事迹,让我们一起为这些“为人、为师、为学”的楷模喝彩!

不畏艰险,行于高山。他连续11年赴西藏等地进行藏药植物学考察与研究,获取第一手教学与科研资料,得到了藏族同行的一致肯定。

他是学生口中亲切的“赵爷爷”,多年来坚守教学一线,从未缺过1次课、1个学时。

他系统开设的《药用植物学》课程,为初学者打开了药植世界的新大门。

他就是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生药学教研室主任——赵志礼。


让我们通过微视频

来了解赵志礼教授的故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764ks4wr7&width=500&height=375&auto=0


行于高山,心系课堂

——记上海中医药大学赵志礼教授

“一花一世界,研之习之,敬之畏之”,上海中医药大学的赵志礼教授一生情系药植,足迹遍布祖国每个角落。作为一位博士生导师,在他的带领下,教研室青年教师及多位研究生多次进藏开展科研工作,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打开药植世界新大门

自2002年来到上海中医药大学,他长期坚守教学一线,为本科生系统开设《药用植物学》理论课、《药用植物学野外见习》实践课,多年来从未缺过1次课、1个学时。

《药用植物学》课程涉及植物形态学、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内容,要在52个学时里将学生带进门,对老师及学生都是挑战。他的课一直是思路严谨、一气呵成,让学生赞叹不已、大呼过瘾,这些都得益于他雄厚的科研积累以及课前认真备课。

他的课上,学生将有幸进入微观的植物世界,看清植物的每一个细胞、每一块组织。他带领学生回望植物伟大的进化史,从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裸子植物,一直到最高级的被子植物。这些无疑为初学者打开了药植世界的新大门。


深入藏区,不畏艰险

自2007年起,他与西藏藏医学院合作开展藏药研究工作。连续11年赴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及云南进行藏药植物学考察,采集、鉴定标本。走访藏药厂、藏医药研究机构、藏医院及寺院,感受藏医药文化,获取第一手教学与科研资料。多年来的藏药研究工作,也让他得到藏族同行一致肯定。

不畏艰险的治学精神让他收获颇丰。他与西藏藏医学院合作中标一项有关藏药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他还在国内外杂志合作发表多篇藏药科研论文。此外,他还培养了一批藏族进修生。

作为一位博士生导师,在他的带领下,教研室青年教师及多位研究生多次进藏开展科研工作,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花之世界,叶之菩提

皆是待他发掘的药植宝藏

行于高山,路在脚下

他以跋涉揭开藏药神秘面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