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知识就是力量?思维才是力量!

钱旭红 教师博雅 2020-08-30

转载请注明上海市教委官方微信"教师博雅"

由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主办的第五届思勉人文思想节4月15日上午在华东师大闵行校区拉开帷幕,本届思想节以“新技术,新人文”为主题,在4月15日至26日的12天内,共推出8场名家演讲、3场主题论坛、1场研讨会及2部话剧演出。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人类的认知能力、伦理底线等受到了新挑战,人与世界的关系也被重新思考。本届思勉人文思想节聚焦热点话题,关注技术与人文的关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教授进行了开幕式首讲,他围绕《改变思维》这一主题,从科技人文的历史和人工智能社会的未来预期这一角度,重点介绍了单一垄断思维对个人及社会的危害,以及陷于其中所导致的窘境,倡导掌握差异而多样的思维。

虽然钱旭红院士是一位主要研究化学化工的科学家,但他从未停止对跨学科命题的思考,他常常利用碎片时间思考,比如每次出差坐飞机时,会在机票背面记下自己的点滴感悟。 2012年,时任华东理工大学校长的他把感悟集结成一本书《改变思维》,7年过去了,他的思考随着时间的变化又产生了新的内容,“我的报告最早是2012年的9月,今天已是第57版。” 4月15日上午,钱旭红院士的幽默开场白引来了观众的会意笑声和雷鸣般的掌声。


知识的寿命很短,思维的寿命最长

钱旭红的演讲内容不仅改变思维,同样颠覆认知,他在演讲中表示:“大家都知道知识就是力量,在400年前这句话非常正确,因为那个时候知识贫乏,但今天很难说了,打开手机每天都是大量的信息,不知道哪些信息对你有用。”

在钱旭红看来,我们学了很多学科专业,需要知识结构化,最终形成我们的思维和精神、气质和能力,知识是关于过去和现在的,但是挑战往往是前所未有的。知识是认识世界的,而真正代表世界规律的还是世界本身,知识的寿命很短,知识要不停地进行更新,原有的知识寿命一般是五年,而精神的寿命比较长,一个人死了,常常说要继承他的精神。 

“什么是最长?尽管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老子、孔子,虽然他们早已经不在世了,但是他们的思维今天还在影响人们,所以思维的寿命最长。”钱旭红说,知识就像一个个孤岛,如果不进行有机地连接,通过精神和思维,就不会发挥相应的功效。


中西方思维各有所长


中国人的思维和西方人的思维是有差异的,钱旭红举例说,最能代表两种思维方式的就是医学,即西医和中医,有一个形象的例子是,一个人牙齿掉到肚里,先去看西医,问了牙科医生,牙医说不属于我们科,属于肺科,到了肺科说牙齿已经不在肺科看,应该到胃科看,胃科说不对,要到肛肠科看,肛肠科说不对,还是要回到牙科。而中医强调全科医生,只分阴阳虚实,很少有严格的学科分类,但确实能够治好很多病。

 通过形成逻辑原理,知识与学科可以逐步发育成熟。东方和西方看知识和学科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东方认为一切都是产生和消灭,是一种转化的原理,西方认为所有一切是源自不变的基本因素,是基本要素的重新排列组合。

“比如中国人喜欢以不变应万变,我们的裁纸刀是削水果刀,也是切西瓜刀,但西方人削苹果的刀不可能裁纸,剔牙齿的刀不可能当螺丝刀,所以西方才盛行使用瑞士军刀”,钱旭红说,两种思维方式各有所长。


被忽略的形式逻辑

钱旭红认为,中国从古代以来一直强调辩证逻辑,但是弱在形式逻辑,特别是我们没有推演,逻辑来自自然,不正确地使用形式逻辑,所以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形式逻辑重要的是什么地方?从推演到形式创新,从有形到无形,无形形无尽。

钱旭红分析说,平面几何讲形式逻辑,从公理经定理到推论,人们模仿平面几何模样建立今天所有的自然科学工程和社会科学等学科,平面几何推导出自由、公平、公证,因而,西方的文明引领全世界以及今天的大学。

 “很可惜的是我们中国人本有自己的形式逻辑,主要来自墨子,但没有能够沿袭和流传下来。”钱旭红表示,形式逻辑缺乏表现在忽视过程、忽视原理、忽视结构、忽视程序,所以常发生这样的行为:拍脑袋决定、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

  钱旭红介绍,在历史上在鸦片战争爆发时候,中国经济总量远远比英国大,但是中国的经济结构不如英国,在甲午战争爆发时候,经济总量远远比日本大,但是中国的结构不如日本,因为只有结构决定功能,有逻辑结构的功能,才稳定可靠,没有结构的功能是临时的强加,随时会消失。什么叫本质安全?是从源头设计,从逻辑治理的源头得以决定,而不取决于外部强加。

钱旭红表示:“我们到现在仍然不重视形式逻辑,开玩笑说我们在小学、中学课堂当中,让很多人懂得了会算,算长度、算角度、算平方、算面积、算土方,培养了一批地产商,但没有教出几个逻辑大奖。

  钱旭红认为,从公理到定理到推论的执行逻辑,时间空间秩序不可颠倒。先有祖辈,再有父母,再有子女;先有树干,后有树枝,最后才有树叶;先有格局,后是布局,最后是破局;在日常会议决策、执行、讨论等,先拟定原则,再拟定细则,后拟定个例;但由于缺乏形式逻辑,“我们的许多会议景象通常是把个例和原则一起讨论,就好比一锅粥,讨论多少次也没有任何结果。

激活中国人的隐性文明基因

现在谈到开放思维和独立精神,都认为来源于西方,钱旭红认为这一观点并不正确,比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精神,清明节踏青是古人希望以感恩并重,“这些都是中国人的隐性文明基因,如果激活了对于提升创造性,提高我们的民族幸福感有很大帮助。”钱旭红认为,中国有巨大的潜力,如果我们的智商得到最大程度发挥,我们的发展是不可估量的。

地球上有一个人口很少、国土面积也很小的国家叫以色列,在全球智商地图上,他们和中国人的智商一样高,但为何却更有创造力?“它有非常明显的特点,我总结了四个词:批判思维、挑战权威、敢冒风险、独立体验”。钱旭红说,可惜的是,这四个特点全部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上不具备的,以色列人的读书量全球最高的,平均一年65本,中国人只有4本。

钱旭红表示,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哲学家汤因比早就预言,中国会再次辉煌,世界的未来在中国,他说这话时别人当场嘲笑他,但汤因比表示,你们看世界都是看5年、10年,而我看世界至少50年,一般看100年,汤因比还说中国将会成为人类的希望,如果有来生他愿意出生在中国。

钱旭红也坚信,我们中华民族正走在辉煌的路上,“知识就是力量这样的故事,在400年前、500年前是正确,而今天是思维产生力量,只有从知识就是力量走向思维才是力量,通过这一转变,才能改变你我,最后改变中国,最终改变世界。

照片拍摄:李振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