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创新“资源包”已上线!快来解锁吧~

科创通 科创通 2023-03-09



为深化校院企地深度融合发展,解决成都企业关键技术创新需求,服务高校院所项目落地产业园区,2022年12月7日下午,“菁蓉汇·校企双进·企业家进校园”北京理工大学云对接专场活动在“科创通”视频号顺利播出,吸引成都及成德眉资协同发展区共2.1万余人次在线观看。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四川天府新区北理工创新装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亮介绍了四川天府新区北理工创新装备研究院的基本情况。



四川天府新区北理工创新装备研究院将围绕四川省、成都市的实际需要,建设3个创新平台、1个综合运营管理平台,引育3个院士团队,200余人科研团队,将搭建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并将陆续开展数十项创新项目和竞争性科技项目的研究工作,以科技转化为抓手,助力四川省、成都市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科技成果路演


基于地基干涉雷达的灾害监测解决方案

北京理工大学教师、研究院院长助理姚迪分享了“基于地基干涉雷达的灾害监测解决方案”。



自然灾害和事故监测创新团队依托四川天府新区北理工创新装备研究院,围绕西南地区应急监测需求,基于雷达遥感技术,在将各类专业地质灾害监测设备、数据综合通信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基础的基础上,构建多维度监测、可视化展示分析的综合解决方案,实现对地质灾害、水利水电等领域的自然灾害和事故监测。团队成功研制出了3种型号边坡雷达,可实现时空连续微形变监测,为滑坡地质灾害、边坡变形、建筑物形变提供中长期/临滑预警信息。



 无人蜂群与协同控制研发中心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副研究员、无人蜂群与协同控制研发中心的孙浩介绍了无人蜂群与协同控制研发中心的创新资源情况。



无人蜂群与协同控制研发中心依托四川天府新区北理工创新装备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精确制导技术实验室而建设,有专职科研人员超过20人。在无人机方面,研发中心有多项创新成果。其中,高速固定翼蜂群具有实用高效、可以垂直起降、使用成本低、设备操作简便、辅助设备系统不复杂的特点;微型无人机蜂群具有行人检测/人脸检测、自动寻的、多机协同,蜂群编队、自组网通信、单轴云台、集群图像实时回传的特点;地面指控站则可以对无人机实现遥控。



基于车路协同的L4级矿山无人驾驶技术

四川北理工创新装备研究院智能网联实验室副主任强寒梅分享了“基于车路协同的L4级矿山无人驾驶技术”项目。



本项目由院士领衔,沉淀丰富的研发技术,针对井工矿工作环境恶劣、低光照度、高湿度、巷道环境复杂、作业流程复杂等难题,提出了解决方案。该技术由车端系统、云控管理平台、智能路侧系统等构成,能实现地图采集建模+精准定位监控,很好地适应井工矿工作环境。该技术在能源领域市场前景广阔,广泛地与高校、能源领域大型企业和科技型企业、行业协会等实现合作,已经为某央企提供全国首个车路协同L4级别井工矿无人驾驶车辆项目,后续其首批7个井工矿将于近期陆续启动。



智能健康守护仪

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研究院创新平台负责人王彦华分享了“智能健康守护仪”项目。



老人、婴幼儿、特殊病人看护等社会需求愈发迫切。传统监护设备大都采用接触式测量方式,体征检测过程复杂,且难以满足全时监测需求。智能健康守护仪采用毫米波非接触式测量方式,结合高分辨率成像技术与智能处理算法,可实现人员存在、运动轨迹、人员摔倒等行为感知,以及人体呼吸、心跳等体征信号的监测。产品采用标准物联网数据协议,可以实现远程实时监测,并在发生危险时发送告警信号,第一时间通知相关人员,争取救助时间。毫米波测量方式具有隐私保护性好、使用安全便捷等优势,特别适合室内场所、日常家居使用。该产品体积小巧、便于安装,还可多部组网使用。此外,还可应用于区域安防,或者融入智能家居生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路侧感知赋能智慧交通

四川天府新区北理工创新装备研究院智能网联实验室主任刘维维分享了“路侧感知赋能智慧交通”项目。



该项目包括雷视融合一体机、毫米波交通雷达和智能感知相机,致力于解决交通前端精准感知的问题。项目面向车路协同和智慧交管两大应用方向,提供道路交通动态目标的类别、位置、速度、航向角等信息。该项目相关设备已应用于全国各地智能网联示范区和车联网先导区,包括北京、河北、山东、成都、重庆等。



基于全国地表形变一张图的数算云融合应用

四川天府新区北理工创新装备研究院实验室主任张聪分享了“基于全国地表形变一张图的数算云融合应用”项目。



SAR数据处理服务团队以SAR技术(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合成孔径雷达)为主要基础,打造数-算-云一体化能力体系,该体系及相应产品从空天地多纬度获取数据,并通过定制AI模型进行处理,处理后结果可应用于环境形变监测领域,如住建、环保水利、交通、矿区、农林、应急管理等。团队通过十余年努力和积累,已建成国内最全高分辨率雷达卫星数据积累及全国形变一张图,其中包括我国400多座城市的高精度数据库、覆盖全国的中分辨率雷达数据库,结合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实现不受时空限制地数据访问,进而开展相应的地表形变预测、地灾预警等服务。该形变图已成功应用于城市体检、建筑工程险情监测、地质灾害早期识别、都市群巨灾风险分析、非农化非粮化遥感监测等领域。



轻量型机载SAR载荷

四川天府新区北理工创新装备研究院实验室主任张聪老师还分享了“轻量型机载SAR载荷”项目。



项目团队拥有十几年SAR技术积累,包括雷达总体设计、SAR实时成像算法、高性能实时处理平台,以高分辨SAR实时成像技术为基础,开发多款SAR雷达产品,结合SAR雷达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探测、大幅宽、高分辨的特点,有效适用环境监测(城市扩展动态监测,湿地、草地、荒漠发展监测)、应急救灾(水灾、火灾、地震等灾区全天时、全天候、实时高精度监测)、智慧交通(交通拥堵、道路施工)等领域。



本次活动共收集、整理

北京理工大学创新团队(优质成果)

70余项

识别下方二维码获取

《北京理工大学科技成果/团队汇编手册》



创新环境推介


四川天府新区科创和人才局创业服务处副处长曹泰、武侯区新经济和科技局的杨婷婷、新都区新经济和科技局局长王新培、青羊区新经济和科技局产业投促科科长杨科分别介绍了天府新区、武侯区、新都区、青羊区的营商环境、发展规划、产业体系、科技创新及人才政策,希望为北京理工大学创新团队落地成都搭建起校地合作沟通平台。




错过了本场直播的小伙伴

可以关注“科创通”视频号

查看直播回放哦~

文字丨哆啦猫

责编 | 张小美

编辑 | 凡凡子

往期回顾


0512月

北京理工大学即将上线!超多重点创新成果等你“撩”~

0512月

如何提升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大咖为你支招→

0112月

天气虽冷,但这里热度不减!一大波上海交大创新资源来袭~

0112月

盘点丨11月成都双创环境热点及投融资事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