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目 录
引 言3
引 用 文 件4
1.基本情况8
1.1 单位基本情况8
1.2生产情况8
1.3 交通情况9
1.4生产装置及辅助设施9
主要生产设备表9
2 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11
2.1 危险目标的确定11
2.2危险目标的危险特性及其对周边的影响12
2.3危险源的危险特性12
2.4生产场所的布局13
3 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其分布13
4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14
4.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14
4.2 组成人员14
4.3 主要职责14
5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16
6 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19
6.1应急救援工作的基本任务19
6.2紧急救援行动20
6.3 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理方法22
6.4 停电的应急处理25
6.5 停水的应急处理25
6.6 发生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理26
6.7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处理27
7 人员紧急疏散、撤离27
7.1 事故现场人员的撤离28
7.2 非事故现场人员的紧急疏散28
7.3 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28
7.4 周边区域的单位、其他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28
8 危险区的隔离29
8.1 危险区的设定29
8.2 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方法29
8.3 事故现场隔离方法30
8.4 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办法30
9 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30
10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31
10.1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原则31
10.2 现场急救措施31
10.3常用急救方法34
11 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36
12 应急救援保障36
12.1 内部保障36
12.2 外部救援38
13 预案分级响应条件38
14 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38
14.1应急救援结束的条件39
14.2应急救援关闭程序39
15 应急培训计划40
16 演练计划40
16.1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40
16.2周边人员应急响应知识的宣传42
16.3演练计划42
16.4演练内容42
16.5 演练方式43
16.6应急预案的修订43
17 附件44
附件一 产品的MSDS信息44
附件二 消防设施配置图86
附件三 工艺流程图87
附件四 现场平面布置图90
附件六 工厂内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91
引 言
xxx公司主要从事船舶漆、工业漆及民用涂料的生产。因为在生产中使用危险化学品(二甲苯、三甲苯、200号汽油等),其油性产品多属于易燃、可燃物料。二甲苯还被列入《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内。因此,如何做好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各类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是本公司应尽的职责。
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程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的通知》”规定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基本要求,特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原则: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
引 用 文 件
下列相关法律、法规、标准通过在本文引用而成为本预案文件中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9月1日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04年5月1日施行);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国务院2002年3月15日施行);
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373号;
7、《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
8、《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动部[1995]56号);
9、《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公安部令第6号);
10、《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
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12、《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
13、《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90);
14、《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4-1999);
1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1997年版);
1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49-94);
17、《常用化学危险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
18、《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MSDS;
19、《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16179-1996);
20、《安全色》(GB2893-82);
21、《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94);
22、《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范》(HGJ28-90);
23、《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1999]154号);
24、《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
术语
1、危险化学品
指属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的化学品。
2、危险化学品事故
指由一种或数种危险化学品或其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事故。
3、应急救援
指在发生事故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
4、重大危险源
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5、危险目标
指因危险性质、数量可能引起事故的危险化学品所在场所或设施。
6、预案
指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7、分类
指对因危险化学品种类不同或同一种危险化学品引起事故的方式不同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而划分的类别。
8、分级
指对同一类别危险化学品事故危害程度划分的级别。
1.基本情况
1.1 单位基本情况
单位地址:
企业类型:
法定代表人:
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
联系电话:
从业人数:
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重要基础设施、公共场所等情况:
1.2生产情况
1.3 交通情况
公司工厂周边三面临路,交通方便,工厂600米以内没有居民。公司员工上下班时间为:早班7:30~16:00,中班为下午为15:30~24:00,夜班晚上23:30-8:00,每周实行5天工作制,除特殊情况下企业一般不安排职工加班。晚上有值班保安和值班电工留守。
1.4生产装置及辅助设施
根据本公司生产装置与配套设施的特点和所用原料的危险性质、数量及可能引起事故的危险化学品所在岗位或设施,现确定主要生产设备见表。
主要生产设备表
工 程 | 名 称 | 规 格 | 数量 | 备注 |
储罐区 | 树脂储罐 | 100m3 | 3 | |
树脂储罐 | 60m3 | 3 | ||
溶剂储罐 | 100m3 | 1 | ||
溶剂储罐 | 60m3 | 3 | ||
乳液储罐 | 40 m3 | 2 | 位于原料库房内 | |
水储罐 | 100 m3 | 1 | ||
储罐 | 10kw | 1 | ||
泵 | 0.3 m3/ min 11kw | 16 | ||
泵 | 0.3 m3/ min 5kw | 3 | ||
油性油漆车间 | 三轴分散机 | 162kw | 1 | |
DUO分散机 | 92 kw | 2 | ||
分散机 | 75 kw | 5 | ||
分散机 | 37.5 kw | 3 | ||
砂磨机 | 0. 03m3 30 kw | 2 | ||
3m3溶液储罐 | 15 kw | 12 | ||
10m3储罐 | 2 | |||
8m3储罐 | 1 | |||
5m3调色罐 | 15 | |||
1.5m3调色罐 | 2 | |||
调漆罐 | 3m3 | 7 | ||
调漆罐 | 1.5m3 | 2 | ||
调漆罐 | 5m3 | 2 | ||
调漆罐 | 10m3 | 2 | ||
调漆罐 | 8m3 | 1 | ||
基漆储罐 | 5m3 | 10 | ||
溶液储罐 | 5m3 | 1 | ||
稀释剂罐 | 5m3 | 2 | ||
组份B罐 | 5m3 | 1 | ||
稀释剂/组份B罐 | 3m3 | 1 | ||
包装机 | 4 | |||
清洗设备 | 1 | |||
储罐清洗机 | 6 kw | 1 | ||
过滤器 | 5 | |||
泵 | 0.3 m3/ min 7.5 kw | 20 | ||
混合机 | 10 kw | 3 | ||
变速电机(马达) | 22 | |||
水性漆车间 | 三轴分散机 | 162kw | 1 | |
分散机 | 37.5 kw | 1 | ||
分散机 | 100kw | 2 | ||
10m3储罐 | 1 | |||
6m3储罐 | 1 | 原料仓库 | ||
5m3储罐 | 2 | |||
3m3调色罐 | 2 | |||
1.5m3调色罐 | 2 | |||
泵 | 0.3 m3/ min 7.5 kw | 4 | ||
可调速马达(电机) | 8 | |||
粉尘过滤器 | 2kw | 4 | ||
混合机 | 10 kw | 2 | ||
包装机 | 2 | |||
高压水冲洗设备 | 1 | |||
过滤器 | 2 | |||
供应站 | 空气压缩机 | 2m3 | 2 | |
消防水泵 | 74kw | 1 | ||
消防水储槽 | ||||
库房 | 水冷风机 | 10 | 2 | |
叉车 | 3t | 2 | 特种设备 | |
堆高机 | 1.5t | 4 | 特种设备 | |
其它 | 打盖机 | 1 | ||
气动葫芦 | 2吨 | 2 | 特种设备 | |
电动托盘车(防爆) | 3 | 特种设备 | ||
电动托盘车(带称量) | 1 | 特种设备 | ||
电动托盘车 | 7 | 特种设备 | ||
电动叉车 | 4 | 特种设备 | ||
齿轮箱 | 8000W | 2 | ||
齿轮泵(基础液用) | 10 | |||
齿轮泵(溶解槽用) | 8 | |||
溶解用齿轮泵 | 2 |
2 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
2.1 危险目标的确定
公司主要危险目标:生产车间,液体原料罐区,成品仓库
危险源:易燃溶剂、树脂、助剂等
根据《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0)规定,本公司所用的危化品种类中被列入重大危险源物质的有:大宗液体溶剂及油性成品油漆,其生产场所和贮存场所的存放临界量见表。
因三重大危险源处于500米范围内,故统一作为一个重大危险源进行管理。
生产场所和贮存场所的存放临界量表
序号 | 名称 | 生产场所 | 储存场所 | ||
临界量(t) | 实际量(t) | 临界量(t) | 实际量(t) | ||
1 | 二甲苯 | 40 | 7 | 100 | 60 |
2 | 乙醇 | 2 | 0.16 | 20 | 6 |
3 | 醋酸丁酯 | 10 | 0.4 | 100 | 8 |
2.2危险目标的危险特性及其对周边的影响
公司生产的产品中油性油漆及生产用原料中溶剂、树脂及有机助剂及部分粉料都是危险化学品,多属于甲类、乙类易燃液体,具有较强的火灾爆炸可能性,因此其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是火灾、爆炸,主要风险类型也为火灾、爆炸。火灾、爆炸产生的破坏和危害主要是热辐射、冲击波和抛射物造成的后果。部分粉料含有重金属,直接吸入或摄入会造成人员中毒的危险。事故后果主要是对人员造成伤亡,对厂区内的生产装置、建(构)筑物造成破坏。
此外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以及设备的检修过程中,还存在着中毒窒息、噪声、振动、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事故后果主要是对人员造成伤亡。
2.3危险源的危险特性
2.3.1危险化学物质的主要特性
公司所涉及到的危险物质如有机溶剂、树脂和助剂,部分主要危险特性有火灾爆炸性、毒性两大类,含重金属粉料有毒性。
(1)火灾爆炸性物质
本项目所采用的多种溶剂、树脂以及助剂,具有挥发性,比空气重;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由于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其成品或半成品因为含有上述具挥发性有机物料,也能产生较强的火灾。
(2)毒性物质
本项目的油性产品及生产所用的部分溶剂、树脂、助剂以及部分含重金属粉料均有一定的毒性。
大宗溶剂二甲苯、三甲苯、正丁醇、200号汽油蒸气直接吸入会导致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蒸汽看不见,比空气重,挥发后散布于地表面;会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特别是在不透明的空置容器中。
含有重金属铬的铬红、铬黄粉料,其若吸入人体,会造成长期不利影响,对人体毒害较大。
主要原辅物料理化特性见附件一
2.4生产场所的布局
本项目生产场所的布局见附件四
3 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其分布
公司主要消防水源保税区自来水供水管网,公司在厂内设置1000立方的消防水罐1个,消防泵房1个;设置室外地上消防栓37个;消防箱86只,配置了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要求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区四周修筑了宽8m的环形消防通道。公司消防器材分布见下表及数量如附件二
4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
4.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
设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机构组成如下:
组长:
小组成员:各部门经理
4.2 组成人员
公司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人员组成如下图:
总指挥 | |||||||||||||||||
后勤组 | 成品仓经理 | 维修经理 | 生产经理 | QC/工艺经理 | 现场安全负责人 | ||||||||||||
当班保安 | 成品仓 | 原材料 | 生产主管 | 实验室 |
4.3 主要职责
4.3.1 领导小组
(1)负责制订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实施现场救援。
(3)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4)向上级和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5)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
4.3.2 总指挥((副)总经理)
全面组织指挥企业的应急救援。
4.3.3 副总指挥(工厂经理)
(1)协助总指挥负责救援具体工作。向总指挥提出救援过程中生产运行、技术方面应考虑和采取的安全措施。
(2)负责事故应急处理时生产系统的开停车调度工作;
(3)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
(4)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任务的指挥,可以对公司内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进行调动。
(5)负责指挥事故的现场及有关有害物扩散区的清洗、监测、检查工作,污染区处理直至无害。
4.3.4 安全负责人(安全经理)
(1)协助总指挥负责救援具体工作。向总指挥提出救援过程中方面应考虑和采取的安全措施。
(2)负责抢险、抢修、应急救援物资的运输组织工作。
(3)负责指挥因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的火灾灭火、现场救助。
(4)负责事故现场划定禁区的警戒指挥工作,维护治安保卫。
4.3.5 后勤负责人(人事/行政)
(1)负责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
(2)负责对事故后厂区及周边区域内道路交通管制工作,协调人员紧急撤离的安全疏散工作。保证人员的安全撤离。
4.3.6 其他组成人员及分工
公司各职能部门经理、主管和全体职工都负有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是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担负着全公司内各类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救援和处置工作。
事发部门经理或主管(如应急救援组织结构图中):负责在第一时间内向指挥领导小组汇报事故发生情况;“先救人,后救物”;配合当地营救人员或消防人员进行做好①控制危险源、②抢救受害人员、③指导人员防护,必要时组织人员撤离、④做好现场清查,消除危害后果。
安全负责人:协助总指挥负责抢险抢修工作;负责救援设施的购置;负责安排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负责安排抢救受伤、救护、护送转院及中毒受伤人员的生活必需品。
5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厂内报警电话:
值班电话:
日常联络电话:
对外报警电话:110
火警电话: 119
医疗救护电话:120
消防中队: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周边企业安全部门及门卫联络电话:
工厂应急领导小组人员联系方式:
6 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
6.1应急救援工作的基本任务
(1)控制危险源
一旦发生易燃易爆、有毒物料泄漏,应及时控制造成事故的危险源,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首要任务,只有及时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展,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本公司的危险源为易燃溶剂、助剂及含有重金属的粉料。
(2)抢救受害人员
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重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以人为本,及时、有效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受伤人员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态损失的关键。
(3)指导救灾人员防护,组织无关人员撤离
由于化学事故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涉及面广、危害大等特点,及时指导和组织人员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开展自救和互救,并积极组织无关人员向安全区域迅速撤离,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和损失。
(4)做好现场清除,消除危害后果
对事故外逸的有毒有害物质(如二甲苯)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予以清除,消除危害后果,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6.2紧急救援行动
1)紧急疏散
(1)建立警戒区域
一旦发生液体化学品泄漏,如输送管道泄漏、储存贮罐泄漏,易燃易爆液体燃烧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应判断事故发生的化学品特性、泄漏程度、扩散情况、产生燃烧时的热辐射范围建立警戒区域,并判断泄漏程度、风向造成的影响区域范围,扩大警戒区域,在通往现场的主干道上实行管制。建立警戒区域时应注意:警戒区域的边界有专人警戒,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以及必须坚守岗位的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域。
(2)紧急疏散
当发生易燃液体严重泄漏时,现场操作人员应严禁火种,迅速撤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设立警戒区域和及时疏散其他人员向安全区或上风向转移。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危险区域。
2)现场急救
急救原则:机智、果断;及时、稳妥;正确、迅速;细致、全面。本公司如在储存、使用和装卸运输时发生严重的设备故障,槽车破损、倾倒等造成泄漏,现场操作人员立即向指挥领导小组汇报出事的危险目标、危险源、灾害受损情况。当现场有人受到因有毒气体的刺激而发生中毒、窒息或造成受伤时,应立即进行急救处理,(1)迅速将患者移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2)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骤停者,立即进行心脏按摩;(3)皮肤污染者,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4)现场处理后,应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
现 场 急 救 | 现场 急救 注意 事项 | 向指挥领导小组汇报出事地点、灾害受损情况 |
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 | ||
急救人员应在上风向 | ||
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 ||
防止火种进入事故区域 | ||
现场 急救 一般 步骤 | 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 |
脱去被污染的衣服 | ||
共性处理 | ||
个性处理 | ||
送至医院 |
3)泄漏应急处理
泄漏处理一般包括泄漏物处理和泄漏源控制处理两大部分。泄漏物处理注意事项:(1)进入泄漏区域现场人员必须穿防静电产生的服装(化纤和带铁钉的鞋子不能进入泄漏区域)。(2)如果易燃液体泄漏形成蒸气与空气混合会产生爆炸性混合物时,可用雾状消防水稀释空气中易燃物浓度,并佩戴好防毒劳保用品。(3)应急处理时不宜单独行动,必须有人配合,必要时可用水枪掩护。
4)外部救援
“预防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在指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首先依靠本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成员及义务消防队伍,对小、刚刚起燃的火灾等进行自救,对于重点部位或特大火灾在自救能力无法控制时寻求外援力量支持。具体方式有:企业之间的互助形式;请求政府协调应急救援力量;应急救援信息的共享、咨询;提供有关技术专家信息。
5)消防资源的使用
指挥领导小组要组织全厂人员学会正确使用消防资源(包括消防栓、消防带、灭火器、气体灭火系统和消防报警系统),平时消防系统处于自动状态,一旦发生火灾时,即消防报警系统和灭火系统即可立即投入使用。各部门平时要定期检查所属区域消防栓、水带、水枪以及灭火器的完好情况。保安负责每天检查消防泵、泡沫罐的状况,安全部门定期更换灭火器材的药物,通过演练进一步提高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和增强其自救能力。具体要求:
(1)积极主动,全面配合
(2)牢记职责,立即就位
(3)熟练操作,排除险情
(4)以人为本,保护重点
(5)保管器材,随时即用
6.3 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理方法
本公司的危险化学品泄漏主要是指公司易燃液体原料、成品及半成品泄漏。已确定的目标具有易燃、有毒有害等危险性,因此,一旦发生泄漏事故,如处理不当或失控,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人员中毒、烧伤和造成大面积的环境污染等状态。因此,有关泄漏的应急处理方法和对策措施为:
(1)易燃液体泄漏处理(未燃烧)
泄漏处理一般包括泄漏源控制及泄漏物处理两大部分
①堵漏处理注意事项
a.进入泄漏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b.发生泄漏时,应严禁火种;
c.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雾状水)掩护;
②消除泄漏源
如果有可能的话,可通过控制泄漏源来消除溢出的泄漏物,在指挥部的指令下首先采取关闭输出阀门、停止作业。其次可检查容器或管道的泄漏源,采用修补和堵塞裂口,制止进一步泄漏。
③泄漏物处理
现场泄漏物要及时进行处理,用吸收棉或沙袋盖住泄露路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液体进入。使用无火花设备转移至处置桶里。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2、易燃液体泄漏处理(己燃烧)
(一)灭火原则
发生易燃化学品火灾且火势尚可控时,灭火人员应掌握6条原则进行:(1)以最快速度就近采用合适的灭火器材(要求每个人熟练掌握灭火器材的选择和使用;熟练掌握消防栓、消防带的连接和使用);(2)迅速向指挥领导小组或其它有关部门报警(电话、对讲机或打手动报警器),报警早,损失小;(3)判明火灾原因,切断可燃物来源;(4)根据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组织力量先抢救受害人员;(5)特别注意各类人员的中毒或窒息情况,灭火时应考虑人员的安全。(6)保持冷静头脑,“遇灾不慌,临阵不乱”,采取正确的灭火方法和扑救措施,现场服从统一指挥,积极配合消防部门,把损失减少到最低最少限度。
(二)灭火对策
(1)扑灭初期火灾:在火灾尚未扩大到不可控制之前,应使用适当移动式灭火器、消防水泵、消防栓来控制火灾。并切断进入火灾事故地点的一切可燃物料,然后立即启用现有的各种消防设备、器材扑灭初期火灾和控制火源。
(2)对周围设施采取保护措施;为防止火灾危及相邻设施,必须及时采取冷却保护措施,特别是对罐区各罐体,开启冷却喷淋水手阀,防止因罐体受热而发生膨胀爆炸。
(3)火灾扑灭: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决不可盲目行动,应针对每一类化学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必要时采取堵漏、冷却或隔离措施,预防灾害扩大。当火被扑灭以后,要派人监护,清理现场,消灭余火。
(三)灭火注意事项
(1)发生易燃易爆物品火灾时,灭火人员不应单独灭火,周围应始终保持畅通,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灭火时还应考虑人员的安全。
(2)迅速查明着火的燃烧物品名、数量、主要危险特性、燃烧范围、火势蔓延途经、能否用水或泡沫扑救。
(3)能用水或泡沫扑救时,应尽一切可能切断火势蔓延,使着火区孤立,限制燃烧范围,同时应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
(四)泄漏或灭火过程中避免水体污染事件注意事项
(1)一旦公司发生任何化学品泄漏或火灾情况,事发区域人员应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组织用沙袋围堵区域雨水下水口;
(2)公司侧门保安须立即前往厂外雨水排口用沙袋封闭外排口,避免泄漏外流扩大到公共管网或水体。
(3)开启应急池收集水泵,将消防水或污染物导入应急池内。
6.4 停电的应急处理
在正常生产时遇突然停电,应立即停止投料作业,通知供电系统,了解停电原因,操作人员不能离开各自的岗位,有电后按正常操作步骤先检查停电时的阀门、液位、温度等是否在工艺指标内,然后再投入正常生产。如有异常情况,不能盲目投料生产,一定要查明情况,排除隐患,待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投料生产。
6.5 停水的应急处理
在正常生产时遇突然停水,可先作停产处理,了解停水原因,在最短时间内开启消防备用水泵,然后再查清停水原因。服从班长或车间主任的指挥,人员不能离开各自的岗位,待正常供水后按正常操作步骤,检查停水时的其它阀门、液位、温度等是否在工艺指标内,然后再投入正常生产。如有异常情况,不能盲目投料生产,一定要查明情况,排除隐患,待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投料生产。
6.6 发生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理
(1)中毒途经
本公司人员进行限制空间作业或未能有效防护操作过程中,有可能毒物经呼吸道或皮肤进入人体(经消化道者较少)。
呼吸道:整个呼吸道都能吸收毒物,尤以肺泡的吸收能量最大。肺泡的总面积达55~120平方米,而且肺泡壁很薄,表面为含碳酸的液体所湿润,又有丰富的微血管,所以当溶剂液体挥发在车间空气中时经呼吸道吸收后可直接进入大循环而不经肝脏解毒。
皮肤:通过皮肤吸收,吸收的数量和速度,除与其脂溶性、水溶性、浓度等有关外,皮肤温度升高,出汗增多,也能促使粘附于皮肤上的毒物易于吸收。
(2)急性中毒的现场急救处理
发生急性中毒事故,应立即将中毒者及时送医院急救。护送者要向院方提供引起中毒的原因、毒物名称等,如化学物不明,则需要带该物料及呕吐物的样品,以供医院及时检测。如不能立即到达医院,可采取急性中毒的现场急救处理:
吸入中毒者:应迅速脱离中毒现场,向上风向转移,至空气新鲜处。松开患者衣领和裤带。并注意保暖。
(3)急救方法
参加救护者,必须做好个人防护,进入急救现场必须有自我保护意识,戴好防毒面具或有防护措施。如时间短,对于水溶性毒物,可暂用浸湿的毛巾捂住口鼻等。在抢救病人的同时,应想方设法阻断毒物泄漏处,阻止蔓延扩散。
6.7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处理
(1)若发现有人触电后,应立即将触电者脱离开电源。脱离电源的方法有:
①切断电源,如拉开刀闸、保险盒等;
②用干木棍挑开电线;
③站在干木板或木凳上拉住触电者的干衣服,使其脱离电源。
以上三种方法以最快者为先。但触电者未脱离电源之前, 救护者切不可用赤手拉触电者的肉体,以免触电。
(2)触电后引起的昏迷和死亡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心室纤维性颤动及呼吸麻痹(或呼吸中枢衰竭)。因此,最有效的急救处理是人工呼吸法。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人应移至空气新鲜的地方,解开上衣和腰带(注意保温),立即进行持久不断地工呼吸, 直到触电者恢复正常的自动呼吸或确定已经死亡(如出现死斑)时为止,一般约需四小时。在使用其他急救办法的同时也不应放弃人工呼吸法。
(3)进行人工呼吸的同时,也可以采取机械方法如用氧气口罩或氧气袋施以压力,吸入氧气或氧气和含7%二氧化碳的混合气。对恢复正常呼吸机能有很大的帮助。
7 人员紧急疏散、撤离
接到岗位警报时,需要疏散人员的,在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指挥下,危险区域内的人员迅速、有序地撤离危险区域,并到指定地点集合,从而避免人员伤亡。在撤离前,还要关闭该区域内可能会引起更大事故的管道阀门等。
7.1 事故现场人员的撤离
事故现场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应清点下列人员:事故现场作业人员数、已从事故现场撤出人员数,掌握尚在事故现场人员数。做好记录,并及时向上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事故应急指挥部门应组织人员向上风侧或安全地点疏散、撤离。
7.2 非事故现场人员的紧急疏散
事故扩散到厂区以外,危及到厂外人员时,就迅速组织有关人员协助友非事故现场人员向上风侧或安全地点疏散、撤离。
7.3 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
负责抢险和救护的人员在接指挥部通知后,立即带上救护和防护装备赶赴现场,等候调度,听从指挥。由负责人分工,分批进入事发点进行抢险或救护。
抢修(或救护)队完成任务后,负责人向指挥部报告任务执行情况以及抢险(或救护)人员安全状况,申请下达撤离命令,指挥部根据事故控制情况,必须做出撤离或继续抢险(或救护)的决定,向抢险(或救护)队下达命令。负责人若接撤离命令后,带领抢险(或救护人员)撤离事故点至安全地带,清点人员,向指挥部报告。
7.4 周边区域的单位、其他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
当事故危急周边单位或附近居民时,由指挥部人员向政府以及周边单位电话发送警报(例如佐敦涂料张家港有限公司大面积泄漏易燃物料,无法控制可能会造成燃烧爆炸时),通过指挥部直接联系政府以及周边单位负责人,由总指挥亲自向政府或有关单位发布消息,提出要求组织撤离疏散或者请求援助。在发布消息时,必须发布事态的缓急程度,明确应采取的预防措施、注意事项等。
8 危险区的隔离
8.1 危险区的设定
如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按危险程度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事故中心区、事故波及区和受影响区。
(1)事故中心区:即距离事故现场0~500m区域(包括河流)。此区域为危险化学品浓度指标高,并伴有人员急性中毒,发生火灾、爆炸,建筑物设施和设备的损坏的危险。
(2)事故波及区:指距离事故现场500~2000m区域。该区域空气中或水源中危险化学品浓度较高,造成作用时间长,有可能发生包括厂区外的人员或动植物的伤害,甚至造成周边区域性或河流下游的人员或动物中毒危险。
(3)受影响区:指事故波及区外可能受影响的区域。该区域可能有从事故中心区和波及区扩散的小剂量危险化学品危害。随着风向移动,河水流动等可能受到的影响区域会很大、很远。会对企业造成不利的负面影响。
8.2 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方法
依据上述危险区的设定方法,划分隔离区。
8.3 事故现场隔离方法
事故发生后,应根据化学品泄漏扩散的情况或火焰热辐射所涉及到的范围或危及人员中毒的区域,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建立警戒区域时应注意以下几项:
(1)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
(2)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以及必须坚守岗位的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
事故现场隔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拉警戒绳、划线、挂警示牌、喇叭喊话或应急救援人员站岗等方式。
8.4 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办法
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办法应由救援小组配合公安、消防等部门进行。
9 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1)检测:事故发生后空气中易燃、有毒物质的浓度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水体、大气环境污染检测由市环境检测中心站进行检测。
(2)进行应急救援工作时,应急救援人员必须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
(3)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由指挥部统一调遣、指挥。
(4)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尽量把事故控制在有限的影响范围以内,可采取转移危险物料等措施。
(5)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如事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有扩大的可能性时,应急指挥部应及时撤离相关人员,并向有关部门报告,接受指示。
10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10.1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原则
采取“先救人,后救物;先救重伤,后救轻伤”的原则,实施受伤人员救护。一旦启动紧急应变计划,立即拨打120寻求帮助。
按受伤人员受伤特点,分类选择相应专业医院;
·将相应专业医院救治能力、地址、联系电话列举出来。
·在专业医院救治能力相当的时候,遵循就近就医的原则。
10.2 现场急救措施
在事故现场,化学品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为:烧伤、窒息等。进行急救时,不论患者还是救援人员都需要进行适当的防护。
10.2.1中毒患者的现场急救
(1)迅速脱离现场
化学事故、中毒事件发生后,应迅速将污染区域内的所有人员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能畅,并转移至毒害源上风向的安全区域,以免毒物的进一步侵入。
(2)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穿工作服。
10.2.2呼吸停止的紧急处理
呼吸是人生命的重要体征之一。成人每分钟呼吸16~18次,儿童每分钟呼吸约30次,初生婴儿每分钟呼吸40~50次,当各种原因导致呼吸突然停止时,应在现场对病人进行争分夺秒的抢救,立即排除呼吸道异物,保持气道通畅并施行人工呼吸。
(1)清洁、开放气道
发现病员呼吸停止时,应将其迅速搬至远离有害气体、通风良好的地方,使其呈仰卧位放置于地上或硬板床上,松开病员衣领、内衣、裤带等妨碍呼吸的阻力;将病员头后仰,并将下颌抬高,用仰头举颌法解除舌根后坠,通畅气道;救护者可用手将病员的口张开,检查其口及鼻气道有无阻塞,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和口咽部异物,如呕吐物、泥、草、血块及假牙等。
(2)施行人工呼吸
最多用的是口对口人工呼吸,适于呼吸道无阻塞的病人。如病人口腔有严重损伤或牙关紧闭,可改用口对鼻人工呼吸。
急救者应立于病人的一侧,靠近头部,用一只手托其下颌,尽力深吸一口气,然合对准病人的口或鼻用力吹气。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宜用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口对鼻吹气时,要将其口唇闭紧,以免吹气时发生漏气。吹气后看到病人胸部抬高则停止吹气,放开口或鼻,让病人胸部自然回缩呼出气体,反复重复上述动作。
吹气次数,成人每分钟10~15次,儿童每分钟20次左右,婴儿可每分钟30次,吹气应一直做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或出现死亡征象方可停止。
人工呼吸一般是很有效的,如患者仅有呼吸停止,心跳没有停止,可只做人工呼吸,施行人工口对口或口对鼻呼吸后,如病人皮肤、口唇、指甲的颜色由紫转红,证明有效;如表紫加重,则说明无效,应仔细检查心跳有无停止,气道是否畅通,操作动作是否准确,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并迅速送住附近医院急救。对伴有心跳停止者,应同时进行心脏按压。
10.2.3烧烫伤急救要点
(1)立即冷却烧(烫)伤的部位,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10~30分钟或冷水浸泡直到无痛的感觉为止。
(2)冷却后再剪开或脱去衣裤。
(3)不要给口渴伤员喝白开水。
(4)发生窒息可用粗针头从病人环甲膜处刺入气管内,以维持呼吸。
(5)妥善保护创面,不可挑破伤处的水泡。不可在伤处乱涂药水或药膏等。
(6)尽快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7)搬运时,病人应取仰卧位,动作应轻柔,行进要平稳,并随时观察病人情况,
(8)对途中发生呼吸、心跳停止者,应就地抢救。
10.2.4中暑急救要点
(1)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爽的地方。
(2)尽快冷却降温:冷敷头颈部、腋下,或者用温水或酒精进行全身擦浴。
(3)饮服绿豆汤或淡盐水、西瓜水解暑。
(4)服用人丹、藿香正气水等药物。
(5)应尽快送往医院救治。
10.2.5高处坠落伤急救要点
(1)坠落在地的伤员,应初步检查伤情,不要搬动摇晃。
(2)立即呼叫“120”急救医生前来救治。
(3)采取初步急救措施:止血、包扎、固定。
(4)注意固定颈部、胸腰部脊椎,搬运时保持动作一致平稳,避免脊柱弯曲扭动加重伤情。
10.3常用急救方法
10.3.1人口呼吸(口对口呼吸)
(1)在保持呼吸道畅通的位置下进行;
(2)用按于前之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人的鼻翼下端(捏紧鼻翼下端);
(3)抢救开始后首先缓慢吹气两口,以扩张萎陷的肺脏,并检验开放气道的效果,每次呼吸为1.5~2秒钟;
(4)抢救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贴紧病人的嘴(要把病人的口部完全包住);
(5)用力向病人口内吹气(吹气要求快而深),直至病人胸部上抬;
(6)一次吹气完毕后,应即与病人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眼视病人胸部,吸入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放松捏鼻的手,以便病人从鼻孔呼气,此时病人胸部向下塌陷,有气流从口鼻排出;
(7)吹气频率:12-20次/分,单人操作心脏按压15次吹气2次(15:2)双人操作要5:1进行,吹气时应停止胸外按压;
(8)每次吹入气量约为800~1200ml。
10.3.2 胸外心脏挤压法:
(1)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的正中线上或剑上2.5-5cm处。
(2)按压方法:
· 抢救者一手的掌根部紧放在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两手平行重叠且手指交叉互握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
· 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利用上半身体垂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4-5cm;
· 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下压与向上放松时间相等,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停顿,不能冲击式的猛压或跳跃式按压;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务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
· 按压频率:国际常用的频率60-70次/分
按压停歇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秒,以免干扰复苏成功。
按压有效指标:按压能扩极大动脉搏动,收缩压>8.0kpa
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
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
出现自主呼吸;神志逐渐恢复,可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抽动肌张力增加.
11 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
为便于事故后的事故原因调查、取证、处理工作,应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不得故意破坏、伪造现场。
现场洗消一般采取用大量水冲洗方式,冲洗水应排入污水处理设施或采取措施确保冲洗水不外排(如关闭厂区对外所有排口,用沙袋封堵下水管进水口等)。若现场洗消困难时,应请求上级部门处理。
12 应急救援保障
12.1 内部保障
12.1.1 应急队伍,人员组成
详见本预案第4章。
12.1.2 消防设施配置图
见附件二
12.1.3 工艺流程图
见附件三
12.1.3 现场平面布置图
见附件四
12.1.4 周围地区图
见附件五
12.1.5 气象资料
本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常年平均气温15.2℃,极端最高气温为38.1℃,极端最低气温为-11.3℃。年均降水量1034.3毫米,主要集中在4-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1.7%,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80小时,平均相对湿度为80%。冬季盛行东北风和西北风,春夏季盛行东南风,常年平均风速为3.5米/秒。遇寒潮或台风过境,则风速较大。风向风速玫瑰图见图2-3。本地区属强雷暴区,年均雷暴日数为30.8日,一般出现在3月10日-9月22日之间。主要气象参数见表2-2。表2-2 张家港地区各气象要素累年平均值
气象要素 | 均值 |
气温 | 15.2℃ |
降水量 | 1034.3毫米 |
相对湿度 | 80% |
平均风速 | 3.5米/秒 |
最多风向 | ESE |
日照时数 | 2080小时 |
平均气压 | 1016.0毫巴 |
平均雷暴日数 | 30.8日 |
12.1.6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详见附件一
12.1.7 应急通信系统
详见本预案第5章。
12.1.8 保障制度目录
公司应建立以下保障制度:
①责任制;
②值班制度;
③培训制度;
④应急救援装备、物资、药品等检查、维护制度(包括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安全、消防设备、器材及人员防护装备检查、维护);
⑤演练制度。本紧急预案每年至少定期演练2次。
12.2 外部救援
详见本预案第5章。
13 预案分级响应条件
(1)一般性事故
一般性事故包括包装容器的泄漏(易燃易爆和腐蚀品)、生产设备的泄漏、管道法兰泄漏、车辆伤害、机械故障、人为操作失误引起的,不会或不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的突发性事故或其它认为不必启动应急预案的事故。应急预案不予响应和启动。
(2)重大、特大突发性事故
重、特大突发性事故包括重、特大设备爆炸事故;例罐区贮罐、管道的破裂或燃烧、爆炸;生产车间的生产缸发生火灾;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发生倾翻,溶剂等有毒物品大量泄漏,造成人员中毒或大量流失可能会造成社会危害;发生自然灾害;人为因素或其它不可预见的原因造成或者必然致使危险化学品、有毒物品倾翻或发生剧烈物理、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足以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的突发性事故。应急预案应当积极响应并立即启动(操作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立即汇报灾情,听从启动应急救援程序命令)。
14 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
由总指挥根据事故处理情况及事故危害程度、处理结果和事故造成的影响,可确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结束,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说明事故危险已解除,发布事故应急救援关闭程序。
14.1应急救援结束的条件
(1)灾情得到有效控制,险情、灾情已基本消除。
(2)受伤人员得到了救护和治疗,伤情得到了控制和稳定,伤员和家属得到安稳及妥善安置。
(3)事故现场通过检查,特别对重点地段与部位灾情已消灭,隐患已消除,并肯定不会死灰复燃、引发危害与造成后果。
(4)事故现场有毒、有害的残留物得到了清理、清洗和消毒,对现场大气、土壤、河道等清理净化并经检测化验,达到国家环境标准或要求。
14.2应急救援关闭程序
(1)总指挥宣布和通知有关部门抢险工作结束,事故危险已解除。
(2)对现场拆除警戒或隔离,清退现场抢险救灾工具、物资和设备设施。
(3)抢险救援人员撤离现场,恢复正常。
(4)事故调查与处理工作
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的调查及处理工作:
①事故发生的经过、事故受损情况、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对周围造成的影响等;
②抢险、救灾的情况;
③发生事故的经过、性质及责任的认定;
④处理意见;
⑤事故调查报告;
⑥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措施,按照事故“四不放过”原则,做好相关的安全教育。
(5)结束整个应急救援体系,收集相关资料并存档。
15 应急培训计划
(1)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
事故应急救援小组组织应急救援组成员每年进行二次应急救援的培训。
(2)员工应急响应的培训;
事故应急救援小组组织全体员工每年进行四次应急响应的培训。
(3)社区或周边人员应急响应知识的宣传。
公司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与周边企业、上级主管部门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彼此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响应的措施,并彼此配合做好本区域的应急响应工作。
16 演练计划
预案演练是保证一旦发生事故,预案可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
本公司每年组织两次本公司范围内的演练;组织一次包括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协同演练。
16.1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
公司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分二个层次开展培训。
1)公司级培训
公司级培训是及时处理事故、紧急避险、自救互救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事故及早发现、及时上报的关键,一般危险化学品事故在这一层次上能够及时处理而避免,对全公司职工开展事故急救处理培训非常重要。应急预案的培训必需包括全公司所有职工,并每年开展一次,培训内容:
⑴ 针对有危险性的各个岗位、有可能触及危险化学品的人员,(装卸运输部门、充装岗位操作工)在可能发生事故时或在紧急情况下如何进行紧急停车、避险、报警的方法;
⑵ 针对各岗位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类别,现场进行紧急救护方法;
⑶ 针对各岗位可能发生的事故,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和避免事故扩大化;
⑷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应急救援必须学会各类防护器材、各类灭火机、消防水泵、消防栓、消防带、消防龙头的使用方法;
⑸ 掌握本岗位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特性、健康危害、危险性、急救方法;
2)外出培训
⑴定期向有关安全培训部门选送职工参加各类安全培训。
⑵参加各种特种工种(压力容器操作工、电工等)的安全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⑶参加企业法人、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⑷邀请外单位安全技术专家对本公司进行安全培训。
16.2周边人员应急响应知识的宣传
针对本公司可能发生的事故,每年进行一次对周边人员应急响应的自身宣传活动,其体宣传内容:
(1)介绍本公司在生产中所使用的或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特性、健康危害、防护知识等;
(2)介绍本公司可能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知识、导致那些危害和污染,在什么条件下,必须对周边人员进行转移疏散;
(3)人员转移、疏散的原则以及转移过程中的注意安全事项。
(4)对因事故而导致的污染和伤害的处理方法。
公司应根据生产、储存和运输的危险化学品种类、理化特性及危险特性,定期开展针对性的应急救援培训工作,全厂职工(包括管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和参加消防演习,重点掌握正确使用灭火器材、救火防护知识和消防设施的使用;中毒、灼伤的现场抢救方法和个人防护。
16.3演练计划
由公司办公室制订年度演练计划,并报指挥领导小组批准实施。每年的6月份为安全生产月,开展以安全生产为主题的全公司安全生产大检查。11月9日为公司《消防安全日》,开展以岗位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的消防大演练活动。
16.4演练内容
(1)事故报告与接报。包括第一时间的事故现场人员或事故发现人员的报告;事故单位接报响应;事故单位向当地政府及其应急保障系统报告,请求外围应急救援支援及其接报响应。
(2)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的现场应急抢险或避险及火灾扑救的一般常识;
(4)事故应急调度指挥部指挥与抢险。包括指挥部人员迅速赶赴现场预定位置指挥抢险工作;通知各有关应急机构进入应急状态;指挥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开展抢险、排险、疏散、警戒、救护等相关工作;
(5)调用物资。包括应急抢险车辆、装备、通讯器材、医疗器材、药品和个人防护用品、报警电话及联系方式等。
16.5 演练方式
预先制订演练计划,根据指定的预案组织学习,事先分配和明确各部门人员各自的职责和任务,然后模拟操作,考评人员现场观察打分讲评。
16.6应急预案的修订
佐敦涂料(张家港)有限公司应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并根据。根据演练考核、、演练总结情况对“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年进行修改和完善,调整应急救援队伍人员,检查和督促做好重特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及时向张家港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
17 附件
附件一 产品的MSDS信息
附件三 工艺流程图
(1)工艺流程
油漆生产步骤如下:
(1).预备料:仓库员根据原材料检料单进行备料,通常的备料为桶装树脂,桶装溶剂和颜填料,助剂为生产工人自已称取。
(2).查料:每一批备料必须检查,在确认正确后才开始投料。
(3).根据生产指示单混合树脂和溶剂。
(4).分散流变助剂:流变助剂的目的为防止涂装时流挂,防止贮存时颜料沉降,改善涂刷性,改善流平性等。
(5).在分散10min后,如有活化剂,加入活化剂,高速分散5min,如不需极性溶化剂,执行步聚(6)。
(6).润湿分散剂的加入:有助于颜料的分散,加入后混合2min。
(7).填料的分散:粉料应该在搅拌的状态下加入。在加料完毕后清洗缸边及盖,然后高速分散15-20min。(1400转/分钟)分散机的高度应适当。分散的时间合适.分散对油漆质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8).调漆:
在细度合格后进行调. 调漆是把剩余的树脂和溶剂及其他助剂、色浆在搅料的情况下加入到以上的基料中。
(9).调色:
调色是非常重要的,客户第一印象是颜色,所以调色要准确,而且颜色就稳定。调色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色浆的均匀性,色浆浓度的统一性和色浆称取的准确性。另外,要记住混合均匀。
(10).调粘:
油漆的最后一步为调粘,即使油漆的粘度达到规定的范围内。
(11).质检:
一般的项目有比重、粘度、流挂和细度。醇酸漆另测干燥时间,硅酸乙酯测凝胶时间,高光漆测光泽。每一个测试指标都有规定的范围内。
1)比重:每一种物体都有自身固定的比重。
2)粘度:油漆的粘度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树脂,即在固定的配方下,树脂肪粘度影响油漆的粘度。
3)流挂:油漆的流挂性主要来自于流变助剂。
4)细度:细度指示颜填料分散的好坏。
5)干燥时间:每一种油漆在施工后在一定的时间内应当干燥,形成不粘的漆膜。所以干燥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12).在产品合格后取包装单,根据包装单的指示包装。
(2)流程示意图见图附3-1
附件六 工厂内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1)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的适用范围为用于扑救石油产品、油漆、可燃气体、电气设备等火灾。手提式的使用方法为撕掉铅封,拔去保险销,对准火源,一手提握住胶管,一手按下压把,干粉自行喷出,进行灭火。
(2)室内消防栓。适用扑灭多种类型的火灾,水是分布最广、使用最方便、补给最容易的灭火剂。不能用于补救与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引起的火灾,以及高压电器设备和档案、资料等引起的火灾。将存放消防栓的仓门打开,将水袋取出,平放打开,将阀头接在水袋上,对准火源,双手托起阀头,打开水阀,按下启动消防水主泵按钮,进行灭火战斗。
(3)室外消火栓。须配合消防水带、水枪和扳手同时使用,公司两个门卫及原材料办公室配有消防扳手,可便于紧急情况下使用。使用时,人员应该将水带和枪头链接完好后,由至少2人共同把持枪头,一人拧动扳手打开消防水进行灭火战斗。
(4)泡沫栓。其使用方法与室外消火栓相似,只是其使用专业泡沫枪头。
(5)移动式泡沫车。人员须将两条水带分别链接在泡沫车的进出水阀门处,打开消防阀门,持有泡沫枪头对准火焰根部进行喷射。注意人员可调节泡沫车上的配比旋钮来调整泡沫混合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