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都又一文化地标正式落成!

文旅妹儿 文旅成都 2023-05-19

首次常展的神秘青铜“成都矛”

华丽精致的镇馆之宝战国漆床

精心设计的生僻字“识字墙”

……


12月20日,备受期待的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全新建成成都考古中心正式落成。当天下午,落成仪式在考古中心一楼大厅举行。


成都考古中心是目前西南地区规模最大、设施设备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城市考古科研与展示平台,包含公众考古中心、文物保护中心、科技考古中心、古建设计中心和文物信息中心等单元,集展览展示、科普教育、文创研发、文物保护、行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开启正式运行后,成都考古中心将以社教活动的形式向公众开放。


成都考古中心落成仪式现场



珍贵文物  讲述古蜀千年文明












来到考古中心,第一件与观众相遇的重磅文物便是首次常设展出的蒲江“成都矛”。


走进“考古·成都”展厅,“成都矛”正挂在墙的中央。这把青铜矛的中端前方罩有一面放大镜,靠近一些,可以清楚地辨认出上面古雅秦篆阴刻的“成都”二字。




“成都矛”带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为人们讲述一段成都制造的精彩故事。它既印证了至少在战国晚期成都的城市称谓就已存在,也见证了那时成都制造业的欣欣向荣。


走进展厅,便踏上了一条跨越千年光阴的“考古之路”。透明地板下模拟出了商周时期的红烧土路、唐宋时期的砖铺路、明清时期更加规整的大块石板路面,让观众循着历史的时间线走进一个充满奥秘的考古世界。


更多的精美文物,呈现在展览的第二部分“考古百年”中。“考古百年”四个单元——寻迹古蜀源流、重奏秦汉华章、再现锦城盛景、传承天府文化——按照历史年代先后顺序排列,展示了成都考古历年来的重大发现成果及其代表文物。


其中,镇馆之宝——2000年在成都商业街船棺遗址出土的“古蜀第一床”——首次在常设展中公开亮相。



据介绍,这件漆床是中国目前年代最早、体量最大、结构最为复杂、保存最完整的漆床,为研究古蜀国社会、文字、艺术、漆器制造及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来自战国晚期商业街船棺合葬墓的漆床,经历过约2400年的风霜,已经十分脆弱,在出土后,文保人员花了十多年时间对其进行保护修复,才最终让漆床以原来的面貌呈现在公众眼前。




特色展陈  聚焦考古工作本身












考古中心“成都·考古”的策展和设计,与传统博物馆中的展览有着显著的差异。除了文物陈列,“考古·成都”展览还利用实景还原场景与体验互动沉浸式普及考古知识,向观众解答了“何为考古”“考古何为”“考古为何”三大疑题。



展览以成都考古发掘的重要遗址为切入点,侧重考古过程与文物保护手段的角度,讲好考古故事,描绘成都文明发展画卷。


通常,在博物馆中看到的都是修复完成的文物展品,而在考古中心,则可以看到文物出土时满身泥土的样子。



展厅中,开辟了一整面墙的位置,专门用来摆放“破烂”的陶片。在这面陶片墙里,摆放着原始出土的陶片,以及经过考古人员清洗、分类、挑选标本、拼对、用石膏进行补配、着色等不同整理和修复操作后的陶片状态,让文物从出土到展示之间的“经历”一目了然。



除此之外,展览还展示了考古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用具:探铲、手铲、量尺、刷子、用来拍遗址全貌的无人机等;“生僻字认字墙”将文物中的卣、壘、斝、簋等182个生僻字以考古探方的形状做成模块,翻到背面即可看到其读音以及相关文物知识;大厅内的两个模拟探方内,通过模型和雕塑,直观展示了考古工作者的工作状态;一件件文物展柜旁,可以通过视频了解它出土和修复的“前世今生”……这些独特的展陈,让观众通过参观展览,能够对考古工作的全貌产生更加立体的认识。





考古中心  集科研科教于一体












从12月20日开启正式运行后,成都考古中心将以社教活动的形式向公众开放。



而此前,成都考古中心已经作为社教场所,尝试开展社教活动:12月12日,20余位文艺界人士造访成都考古中心,这是2022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年度社教活动“拨云见日——成都考古社教行”的第二场重磅活动,也是成都考古中心首次面向公众揭开神秘面纱。


12月13日,30余名通过“成都考古”微信公众号报名的市民来到成都考古中心,踩着跨越千年光阴的道路,步入时光逆旅,沉浸式感受成都千年的历史变化。


在一楼公众考古中心之外,成都考古中心还设有拥有“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的文物保护中心,先后开辟和完善了动植物考古、冶金考古、环境考古、人骨考古等六大研究门类的科技考古中心,拥有国家文物局颁发的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甲级资质的古建设计中,助力考古数字化智慧化发展的文物信息中心,以及图书馆、阅览室、数据中心等配套设施。出土文物的科学研究、资料整理都将在考古中心各大实验室展开。



“成都考古中心《考古·成都》基本陈列展是首个从考古角度呈现成都历史的常设展,不仅如此,成都考古中心还拥有科技考古中心、文物保护中心,以及信息科研管理中心、古建设计中心,成都考古中心将与博物馆错位发展,通过对考古全过程、全方位的呈现,让公众了解考古工作全过程,了解考古在干什么,考古的目的是什么,意义是什么,让公众了解考古,喜欢考古,支持考古。我们希望成都考古中心将成为成都又一文化地标。”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颜劲松说道。




特别提醒












成都考古中心正式运行后,将以社教活动的形式向公众开放,喜欢考古的朋友可关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官方微信服务号“成都考古”,官方微信订阅号“成都考古ArchaeologyofChengdu”所发布的活动预告预约参加。


温馨提示:
请广大市民朋友主动配合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自觉落实个人防护责任,继续保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不扎堆、不聚集,文明用餐,注意咳嗽礼仪。


成都携手三亚,奔赴诗与远方

成都与深圳,全面开启游客双向奔赴模式

@广州老友:兑现约定,相约烟火成都!

游船上听曲,“锦江曲艺”主题游船启航啦!

谷爱凌赞过的旱雪场,又上新了!

内容综合自成都考古、成都日报锦观



订阅号“文旅成都”,每日热点和爆点都不会错过


我就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