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宜昌,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三峡日报 宜昌交通 2022-08-18


市委六届十五次全会强调,要加快建设“一江两岸、主城引领、产业兴旺、功能强大、人气鼎盛”的滨江宜业宜居宜游之城,奋力实现六大目标定位。


——建设世界旅游名城。宜昌是屈原、昭君故里,拥有长江三峡、三峡工程等不可复制的世界级旅游资源。要做强“宜荆荆恩”城市群旅游联盟,深度挖掘文化底蕴,共同开发文旅资源。


——建设清洁能源之都。宜昌水能资源丰富,清洁能源富集。要持续推进新能源和绿色产业发展,加快光、风、水、储一体化建设。


——建设长江咽喉枢纽。宜昌是成渝双城经济圈和武汉城市群之间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要深度研究三峡航运运输结构和运力瓶颈,构建高效综合运输体系。


——建设精细磷化中心。宜昌是长江流域最大的磷矿基地。要积极推进磷化工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循环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


——建设三峡生态屏障。宜昌是三峡库坝区生态屏障和长江流域生态敏感区。要在全力保障三峡工程安全有序运行、保护万里长江安澜东流的前提下,把安全与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建设文明典范城市。宜昌民风淳朴、市民素养高,是全省首个全国文明城市,要向精神文明建设更高层次迈进。


三峡工程让长江成为世界货运量第一的黄金水道,图为秭归港排队等待通过三峡船闸的货运船舶。三峡日报通讯员 聂爽 摄

编者按

“三峡门户、川鄂咽喉”的宜昌,正阔步行进在通江达海的阳光大道上。


“宜昌通则长江通,中部活则全盘活。”宜昌是成渝双城经济圈和武汉城市群之间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三峡工程和葛洲坝工程所在地。三峡船闸已于2011年达到1亿吨的设计通过能力,预计2030年达2.3亿吨。宜昌将着力破解三峡航运瓶颈,打造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国家级物流枢纽。


市委六届十五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一江两岸、主城引领、产业兴旺、功能强大、人气鼎盛”的滨江宜业宜居宜游之城,奋力实现六大目标定位。这其中,建设长江咽喉枢纽成为宜昌第三大目标。今起,本报推出《建设长江咽喉枢纽》专刊,今天推出第一期专题报道,共同见证这座城市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的美好未来。宜昌发布、三峡云APP、三峡宜昌网、三峡商报同步报道。

雄伟的三峡大坝。郑家裕 摄

一张立体交通网络正在宜昌铺开。


市委六届十五次全会提出“建设世界旅游名城、清洁能源之都、长江咽喉枢纽、精细磷化中心、三峡生态屏障、文明典范城市”的六大目标定位,宜昌将着力破解三峡航运瓶颈,打造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国家级物流枢纽。



7月12日
作为落实这一目标任务的牵头单位
宜昌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朝晖
就全会提出的“建设长江咽喉枢纽”相关内容
接受三峡日报记者专访

↓↓↓

记者:当前,宜昌发展处在新的历史关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发生一些深刻变化,请您谈一下对市委“建设长江咽喉枢纽”这一目标定位的体会。


胡朝晖:市委全会对“宜昌是成渝双城经济圈和武汉城市群之间的区域性中心城”的总体定位精准;“深度研究三峡航运运输结构和运力瓶颈”措施务实;既找准了症结、又开了药方,既有战略规划、又有战术安排。宜昌“构建高效综合运输体系,建设长江咽喉枢纽”目标完全可期,是大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记者:这一目标定位对宜昌发展意味着什么?


胡朝晖:宜昌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所谓咽喉,就是必经之地;所谓枢纽,就是四通八达。宜昌通则长江通、中部活则全盘活,国家明确支持宜昌做大做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全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我们必须做好“江”的文章、解决好“通”的问题,将宜昌的区位优势转化成为发展优势,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既要发挥区位特点,整合资源优势,创新管理能力,丰富服务功能,多方形成合力降低物流成本,又要联动沿江省市,强力争取三峡翻坝成为国家战略,推进三峡航运实现新突破。


“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水利枢纽。肖家法 摄

记者:宜昌依江而建、因水而兴、因码头而“活”。进入新发展阶段,宜昌在依托黄金水道,推进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国家战略中承担怎样角色?


胡朝晖:长江也是世界上内河运输中最繁忙,运量最大的河流。目前,沿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85%的铁矿石、83%的电煤和85%的外贸货物运输量(中上游地区达90%)主要依靠长江航运来实现;全行业从业人员超过200万人,间接带动就业超过1000万人。宜昌237公里的江段约占长江黄金水道的十分之一。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国家战略中,宜昌是重要节点城市。甚至可以说,宜昌的发展品质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试金石”。


记者:建设长江咽喉枢纽,面临一个现实就是三峡大坝所形成的交通瓶颈,解决长江航运“肠梗阻”的任务十分迫切,目前我们取得哪些具体进展?


胡朝晖:三峡船闸已于2011年达到1亿吨的设计通过能力,2019年达到1.47亿吨,超出设计通过能力46%,是其通航之初2004年的3431万吨的4.25倍。三峡船闸的超负荷运转,致使船舶平均待闸时间逐年增加,影响长江航道的通行效率外,还带来了船舶运营成本大幅上升。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就三峡船闸“肠梗阻”问题作出指示:“能不能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局出发,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宜昌牢记总书记嘱托,加快三峡翻坝转运体系建设,建设高速公路、铁路和管道并行的转运通道,完善两坝两联运、三路四港区布局,构成相对完备的三峡翻坝转运体系;完善岸电接驳、船员服务、维修加注、应急救援、垃圾回收等功能齐备的绿色服务区建设,进一步降费增效、优化流程,加大市场培育,完善航运交易、船舶建造、船检审图三大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三峡转运服务能力,建立稳定有序、分流清晰的三峡转运体系和长江航运绿色发展示范区。翻坝转运动起来,三峡物流就能活起来,宜昌就会真正成为长江航运中转中心。



记者:把宜昌建设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交通部门作为牵头单位将如何推进目标落地?


胡朝晖:我们将委托国内顶尖规划研究团队做好顶层设计,加快编制宜昌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战略规划;加强“宜荆荆恩”城市群交通一体化研究,推动城市群协同发展;加强三峡航运中心建设,用好长江黄金水道,以完善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翻坝转运体系、内畅外联网络体系为重点,抓好三峡机场改扩建和航空物流发展,建设“水公铁空管”综合交通枢纽,尽快形成南北突破、东西共进、通江达海的交通新格局。


宜昌三峡机场T2航站楼整体钢网架屋盖顺利完成封顶

记者:市委提出要“不以宜昌为世界,而以世界谋宜昌”,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宜昌在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能有何作为?


胡朝晖:开放高地一定是通向世界的交通枢纽,至少是国内的交通枢纽。宜昌是国家“678”通道布局中长三角至成渝主轴和二连浩特至湛江通道上的重要节点,也是长江黄金水道畅通的关键环节,以一域之力承南北通道贯通之责,担长江东西畅通之任,高速、高铁通道亟待加密成网,港口一体化推进势在必行,多式联运最后100米亟待打通,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实施中发挥“公铁空水管”5种运输方式齐全优势,担当节点责任。



记者:建设长江咽喉枢纽目标、任务、路径已经十分清晰,如何将美好蓝图书写在宜昌大地上?


胡朝晖:当前,宜昌无论是适应新发展阶段、融入新发展格局,还是助推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我们都要锚定“提升开放能级、增强枢纽功能”发展理念不动摇,开阔视野、转变观念、勇于创新,提升能力,思考开放、谋划开放,持续提升交通运输保障能力,以思想上的破冰带动行动上的突破。



市委全会提出“建设长江咽喉枢纽”
省统计局副局长、省政协常委叶青
接受三峡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分期待
建议宜昌在“十四五”期间集中做好三件事
↓↓↓

“13十1”合作框架亟待升级为“13十2”

应将宜昌纳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叶青另外的身份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也长期关注宜昌发展。他说,宜昌和武汉、襄阳三个城市构成了“鄂三角”,要加快发展、提升能级,真正为三足鼎立的形成发挥关键作用。作为长江上重要的节点城市,宜昌还必须承担枢纽作用,“三峡船闸10年前就已经超设计通过能力了,再过几年,这个需求会更大,宜昌要承担的责任更大。”
除此之外,叶青认为,宜昌位于长江经济带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交汇点,非常便利于水路与铁路的对接。“焦柳线也经过宜昌,必须全方位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
2019年8月,国家发改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西部所有12个省区市与海南省、广东省湛江市一起,形成“13+1”合作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近几年来,叶青积极推动宜昌及湖北省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并撰文建议将宜昌纳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合作框架,使西部陆海新通道“13+1”的格局升级为“13+2”。建议国家发改委给宜昌乃至于湖北一个新的机会。
“宜昌不仅要做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物流节点,更要分享通道带来巨大的政策红利。”叶青给出的方案是,在三峡库区建设大型集装箱运输船,不考虑过船闸的事,而是在秭归上岸,通过翻坝铁路进入全国铁路网通江达海,最大限度地利用三峡库区的水运资源。位于三峡大坝下游的白洋港的铁路进港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年底就可以运行,现在的关键问题是秭归港与翻坝铁路。
叶青说,宜昌加快建设“长江咽喉枢纽”时机已经成熟,预计,未来三峡过坝货运量将有一半以上由翻坝转运来完成。


西部陆海新通道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通道利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由重庆向南经贵州等省份,通过广西北部湾等沿海沿边口岸,通达新加坡及东盟主要物流节点,运行时间比经东部地区出海节约10天左右。2019年10月,在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的框架下,西部所有12个省区市与海南省、广东省湛江市一起,在渝签署《合作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框架协议》。至此,西部陆海新通道形成“13+1”共建格局。西部陆海新通道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 南连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 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综合新华社报道)


立足新定位
我们这样干
↓↓↓


向上滑动阅览

长江干线首座智能化洗舱站年底建成


7月12日,走进宜昌港枝江港区姚家港作业区智能化水上洗舱站施工现场,记者看到陆域部分八大污水池已经全部建成,工人们正在加紧安装调试污水处理设备,确保本月底污水处理区基本建成。
宜昌长航绿色航运环保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晓辉介绍,危化品船舶在更换货种或进港检修时必须洗舱,含有残留危化品的污水必须经洗舱站处理。但长江上现有洗舱站数量有限,满足不了长江航运快速发展的需求。
姚家港作业区水上洗舱站于2019年12月开工,分为码头、洗舱趸船和陆域污水处理工程三部分,总用地70亩、岸线343米,投资超3亿元,主要用于清洗船舶液货舱,可实现洗舱水规范化管理,防止洗舱水直排污染长江。
“洗舱水通过管道从趸船输送至陆域,经过预处理后,达到纳管标准的水转运至化工园区城西污水处理厂,洗舱污水全过程闭环管理,真正做到不向长江排放一滴污水。”宜昌长航绿色航运环保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敏表示,枝江洗舱站在年底完工后,可有效满足长江宜昌段化学品船舶洗舱需求,助力宜昌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为长江大保护保驾护航。





向上滑动阅览

翻坝转运体系加快建设


7月8日,骤雨过后峡江两岸雾岚缭绕,青翠欲滴。位于秭归茅坪镇银杏沱村的三峡翻坝物流园静静卧在浩浩的大江旁,空中俯看像是展翅欲飞的大鹏。这里紧邻江南三峡翻坝高速公路出口,是江南三峡翻坝转运的起点,被称为长江咽喉枢纽的“桥头堡”。
园区偌大的商品车分拨中心平台上有轿运大货车正在卸货,从白洋港通过江南翻坝高速转运的商品车在这里短暂集并,然后重新装船,顺着“黄金水道”继续西上川渝。秭归县翻坝物流园管委会主任郭清军介绍,2021年上半年,秭归港完成商品车应急翻坝转运9.27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0%。
据新华社报道,三峡坝区核心区平均每天积压待闸船舶580艘左右,货运船舶通过三峡大坝船闸平均需要5天。宜昌通则长江通,构建翻坝转运体系才能让翻坝转运动起来。
绵绵细雨中,冀家坡隧道和青树岭隧道工地,几台大型自卸工程车横停在路边,工人们都在享受难得的休息日。这两条隧道是疏港铁路项目的节点工程,已经全线贯通,出口就是翻坝物流园内的茅坪港。
茅坪港疏港铁路也就是江南翻坝铁路,自宜万铁路宜昌点军南站西段货场接轨引出,沿翻坝高速公路走向引入秭归茅坪港区。记者驱车江南翻坝高速,沿途看到轰鸣的大型机械正在穿山架桥。据了解,这条全长约39公里的铁路有桥梁22座、隧道13座,估算项目总投资35.16亿元,项目计划2023年建成营运。
距三峡翻坝物流园上游数公里,江南成品油翻坝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征地拆迁。建设长江咽喉枢纽的重要一步就是加快江南翻坝铁路和成品油翻坝系统建设,尽快形成“水铁公管”多式联运翻坝格局。未来,三峡过坝货运量将有一半以上由翻坝转运来完成,届时宜昌就会真正成为长江航运中转中心。
“我们作为长江咽喉的桥头堡,园区规划经过了3轮修编,由最初的0.75平方公里拓展到现在的4.78平方公里。”郭清军说,物流园的功能定位也由最初的单一滚装运输发展为集水铁公管多式联运为一体的现代综合型物流园。目前,正在围绕配套产业链在江浙沿海加紧招商。
“期待翻坝交通枢纽早一天建成,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茅坪镇松树坳村村民郑家华就住物流园附近,他对未来充满着期待。





三峡翻坝转运体系示意图。(秭归三峡翻坝物流园管委会供图)



一起来看
各个县市区发展举措
↓↓↓


向上滑动阅览

宜都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谭龙飞——宜都市将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三纵四横五环八桥”的宜都交通新格局。将围绕红花套和枝城片区打造核心港口,启动枝城水铁联运码头工程,夯实三峡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基础,全面提升核心港区吞吐能力。
枝江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杜勇进——枝江市将着力补齐骨干公路短板,建成绿色港口,发展现代物流,加快多式联运,谋划建设“一高一带一示范、二港二园二联运”综合交通体系,打造三峡翻坝综合运输体系承接县域,构建“宜荆荆恩”城市群重要物流枢纽。
当阳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宋雪玲——当阳市将重点启动并实施“31222工程”,即:三条高速(宜常高速公路当枝松段、襄宜高速、武天宜高速)、一条国道(G348改建工程)、两条省道(311省道郭场至窑湾段改建工程、253省道远安鸣凤至当阳庙前改建工程)、两条环线(城市外环线、乡村振兴环线)、两条旅游公路(荆宜高速淯溪收费站至陈院月潭河旅游公路、荆州至当阳旅游路),着力构建“东接西进、南连北引”的交通战略格局。
远安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刘志国——远安县将全力服务远当货运铁路、襄宜高速建设,配套建设公铁联运交通枢纽,推动G347盘古至棚镇段、鸣凤至棚镇段及鸣凤至当阳庙前等国省干线改扩建工程建设,加快旅游环线建设,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建好建优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和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夷陵区交通运输局局长陈立——夷陵区将以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目标,推进夷陵区由县域节点向中部交通枢纽的转变。全力建设三峡大坝江北翻坝多式联运交通工程,建设万吨级太平溪新港,配套3000亩现代物流新城;全力服务襄宜高速、花溪快速路、小鸦路等集疏运通道建设,为“宜荆荆恩”城市群协同发展筑牢交通保障;加快推进宜昌市城西高速建设,构建城市西部外环线,不断拓展城市空间骨架,提升发展能级。
秭归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梅元——秭归将加快“两纵、三横、五环、数支”普通公路和“十宜、汉渝、巴张”高速公路骨架网络建设,快速推进江南翻坝铁路和成品油翻坝管道建设,规划建设罗家、云台荒通用机场,构建完善的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来源丨三峡日报


-- END --


往期推荐:




2021年上半年全市交通运输行业主要统计指标发布


奋进百年路,交通再出发!


开怀一笑,交通人的治愈系~


强势吸睛!主流媒体聚焦宜昌交通


路见宜昌,请您来监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