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刘邦明知侄子刘濞会造反!为何还把其封为最大的诸侯王?

2017-07-17 汉周 马桶历史

蹲马桶时来点历史,拉的舒坦!

1948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共产党战胜了国民党 | 1980年代偷拍的中国小朋友|只能眼红中国,欧洲44国为何无法大一统 | 中国神仙排行榜 | 古人没有套套,如何避孕 | 明朝一两银子值多少钱






刘濞[bì]这个人人如其名,

的确是个很流弊的人物。



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

刘濞出生在沛郡丰邑(今江苏徐州丰县),

汉初受封为沛侯,

后改封吴王。



汉景帝三年(前154年),

因不满朝廷削藩,

刘濞以清君侧为名,

联合六家诸侯王起兵造反,

史称“吴楚七国之乱”,

不久被汉将周亚夫击溃,

兵败被杀,吴国被撤除。






少年得志



刘濞的父亲刘仲是汉高祖刘邦的二哥,

汉初,刘仲受封代王。

匈奴人攻占代地,

刘仲未能坚守,

弃国逃亡到洛阳,

后辗转依附刘邦。





刘邦明知二哥有罪,

却不忍对手足动刑,

为平息舆论影响,

将刘仲贬为合阳侯,

其子刘濞受封沛侯。



英布反叛朝廷,

刘邦亲率大军征讨,

年仅二十岁的刘濞跟随叔父,

平定了叛乱。

当时镇守吴地的荆王刘贾已经被英布斩杀,

刘邦觉得吴地会稽这一带民风轻佻强悍,

倘若没有一个年富力强的诸侯王来镇守,

久必生乱。



刘贾死后无子嗣,

刘邦认为这个空缺可由侄子刘濞填补。

刘濞天生彪悍勇猛,且野心勃勃。

刘邦也清楚侄子是个啥货色,

可是自己的儿子都太小,

只好以侄子刘濞充任这个角色。




蓄势待发





前195年,刘邦改荆国为吴国,

封刘濞为吴王。

刘邦对侄子很不放心,

临别细细相看刘濞说:

“你的相貌有造反的气色啊!”



侄子已经得到官印,

刘邦后悔也来不及了。

不知他从哪儿得到一句谶语,

像是试探,

更像是警告地抚摸着刘濞的脊背说:

“汉后五十年东南有乱,岂若邪?

然天下同姓一家,慎无反!


——汉朝建立五十年东南方向有人谋反,

难道是你吗?

天下刘姓是一家,

你需谨慎从事,

不要轻易谋反啊!



刘濞连忙磕头说:

“侄儿不敢!”

嘴上这么说,

是畏惧叔父的气场,

心里边却在暗暗等待时机。





刘邦死后,汉惠帝虽然懦弱,

但是他的老娘却是个阴险毒辣的人物。

吕后称制,对吕氏家族大加封赏,

有十几人被封为王侯,

同时对刘姓王侯采取打击压制政策

刘濞没有找到机会。



此后汉文帝、景帝两朝,

吕氏一族的势力被清除后,

政治上采取黄老之道的无为而治。

刘氏王侯的势力逐渐增强,

骄纵跋扈,大有尾大不掉之势。



这一时期,

刘濞在自己的封国内大量铸钱、煮盐,

搜刮民财。

同时广招“任侠奸人”等亡命之徒,

暗中扩充势力,

蓄谋有朝一日夺取皇位。

刘濞的封国统辖东南三郡,

共有五十三城,

堪称势力最强大的诸侯王之一。






杀子之恨



汉文帝时期,

刘濞的太子刘贤来到京都长安城,

某日陪伴皇太子刘启喝酒下棋,

这本来是件很愉快的事情,

可偏偏两个年轻人都是臭脾气,

最终酿成大错。



吴国太子刘贤的师傅都是“轻悍”之徒,

所以教出来的学生难免轻佻彪悍,

目中无人。

按理说见到朝廷储君

——国家未来的领导人,

应该谨慎一些,

可是刘贤平时骄矜惯了,

一时之间还真就不好改。





两个人皇二代玩着玩着玩急眼了,

因为一招棋的思路争执起来,

刘贤一点面子也不给皇太子,

态度傲慢无礼,

刘启更是少年气盛,

竟然操起棋盘,

抡起来砸将过去,

刘贤应声倒地,

脑浆迸裂去了另一个世界。



皇太子刘启一看眼前惨状,

又害怕又后悔。

汉文帝最终确认为皇太子“失手”而非故意杀人,

因此宣布无罪。

派人护送吴太子刘贤尸体到吴国安葬。



吴王刘濞气得直发抖,

他对朝廷特使生气地说:

“天下一宗,

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

下令将王太子的尸体又运送到长安。





刘濞从此与朝廷结怨,

以生病为借口,

不再尽藩臣应有的礼节。

汉文帝极为不满,派人调查,

查实吴王果真装病不朝。

此后,凡吴国使臣来朝,

均被文帝拘押治罪。

刘濞感到恐惧,

因而也就加快了谋反的步伐。




种下恶果



早在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时候,

刘邦迫于形势,

大量分封异姓王以赢得将士的忠心。

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王朝,

脚跟站稳了,

开始排斥异姓王,

分封同姓子弟为王侯。


刘邦认为秦朝是因为

没有分封同姓王侯以至于灭国,

因此采取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的政策。

刘姓各诸侯王国政治地位高于郡县,

疆域广阔,少则三四郡,

多则六七郡。

天下诸侯占地二十余郡,

而天子只有十五郡。



除每年例行礼仪性的朝拜、进贡活动之外,

诸侯国经济、军事、政治等相对独立,

这为日后诸侯的叛乱埋下伏笔。



汉文帝时期,

诸侯王犯上作乱已现端倪,

如前177年淮南王刘长叛乱等。

太子家令晁错屡次建议文帝削弱刘濞等藩王的势力。

可是文帝性格宽仁大度,

不忍心对藩王痛下杀手。



汉景帝上台后,

认识到藩王做大的严重后果,

采取御史大夫晁错的建议,

于前155年冬天开始削弱藩王诸侯的势力,

加强中央集权。






七国之乱


景帝三年(前154年)冬,

楚王刘戊来朝,晁错进言,

称楚王在为薄太后服丧期间,

偷偷淫乱,论罪当斩。

汉景帝下诏赦免死罪,

削夺东海郡做为惩罚。



藩王诸侯十分不满朝廷的削藩政策,

六十二岁的刘濞终于按捺不住,

串通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六国的诸侯王公然反叛。



刘濞的叛军打着

“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旗号,

在广陵(扬州)纠集三十余万人,

横渡淮河,

与楚王等诸路叛军汇合。

吴楚联军一路向西进攻,势如破竹。



汉景帝得知消息,

一时惊慌失措,

他找到智囊晁错商议对策。

晁错能请神不能送神,

此刻智商余额严重不足,

竟然给汉景帝出了个馊主意

——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

自己在京师留守。





汉景帝犹豫不决的时候,

晁错的政敌袁盎及丞相陶青等联名上书,

趁机弹劾他,

建议对其满门抄斩。

汉景帝痛下决心,

在市井腰斩了晁错。

一面派袁盎说服刘濞,

刘濞拒而不见。



汉景帝幻想着舍弃晁错换取和平,

但是他太天真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

吴楚等七国联军的进攻节奏根本停不下来。

刘濞自称东帝,

已然公开与大汉分庭抗礼。




失道寡助



汉景帝这才下定决心采取武力镇压,

派太尉周亚夫等三十六将抵御吴楚联军,

派曲周侯郦寄攻赵、栾布攻齐、

大将军窦婴驻屯荥阳,

监视齐、赵动向。

吴楚联军转向东进攻打梁国(河南商丘),

汉景帝弟弟梁王刘武拼死抵抗,

周亚夫建议景帝,

以梁王拖住联军主力,

寻找机会切断叛军粮道,

汉景帝表示同意。





吴军断粮之后,

饥饿的士兵几次出战不利,

于夜间偷袭汉军大营,

遭到汉军迎头痛击,

士兵或饿死或投降,

转眼作鸟兽散。



吴王率残部逃亡到东越(闽浙各一部分),

被东越人刺杀,

献头颅与汉朝。

自此,七国之乱被平定,

楚王、胶西王、赵王先后自杀,

胶东王、淄川王、济南王均被汉军斩杀。





七国之中,

唯独保留了楚国,

其余各国均被废除。



想当年刘邦早就看出侄子刘濞

“若状有反相”,

并成功预测汉朝建立五十年后,

东南方有人会谋反,

却坚持封刘濞为王,

让人难以理解,

难道是在考验子孙的执政能力?

那老刘简直太神奇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