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的教科书,为什么做不到循环利用?

2016-06-25 滔小小 3O有机农业

六月,正值高校毕业季,学生们忙着论文答辩、拍毕业照、筹划毕业旅行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卖掉自己四年来带不走的或不想带的东西,其交易市场通常被称为“跳蚤市场”。


学校会规定一定的时间、场所,允许毕业生摆摊出售自己的物品。由于价格便宜,吸引的不仅仅是大学生,还有附近村的村民,场面很像赶庙会,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大学跳蚤市场(选自网络)


但是,跳蚤市场上出售的多是课外书、各种考级考证考单位的辅导用书,而所占体积最大、分量最重的教科书,由于太多,带走价值不大,多会被卖给收废品的人……



自己卖掉的教科书,加上资料可以顶到小编的上铺~


有不少书都是崭新,名字都没写(小编算是到课率比较高的baby)。讲课、考试内容多随老师的课件,所以同学们都是复印老师的PPT课件。其实图中左边的复印资料完全可以取代右边那一摞教科书,

而且好吃不贵~



3毛一斤,52斤只卖了16块



什么,你们学校的书5毛钱一斤!


可是真正的问题,

不是钱卖得多少,

而是卖书背后巨大的资源浪费


首先,需要卖掉这么多书的人不止小编一人,整个大四毕业生,总共5000+人,这里面的浪费是巨大的……


有资料显示:生产1吨纸要用20多棵大树,55万吨纸就要砍伐大树1100多万棵。此外,生产1吨纸需要消耗净水100吨,600度电、1.2吨煤和300公斤化工原料。(摘自中国纸网)


为了搞清教科书的最终去处,让教科书“落叶归根,死得其所”,小编骑着自己将要转手的自行车,扬鞭策马,


手握放大镜,寻迹觅踪,从收书人、造纸厂、出版利益链条三大方面做了调查,已期能促进教科书的循环利用:


学生把教科书当废纸卖,那么收书人把收来的书也是当废纸卖吗?


也有同学声称,当废纸卖掉的教科书就是去循环利用啊。可是,他们少想了一步,实际上是交给收书人——这一中间商去“循环逐利使用”的。如果交给学生循环利用,那,每个学期何必要交书费?


学校对于教科书费用的规定


以上是从大一到大四七个学期的教科书书费情况


每学期统一交钱发书,四年教科书书费交了1200元

如果教科书能被重复利用起来,可以省下这笔书钱


从修自行车大叔那里调查了解到,收书人当然不会像学生一样地贱卖掉,而是会把收来的书进行一个筛选,各种考试用书和一些未经学生挑选在跳蚤市场卖的课外书,作二手书卖。


二手书(比如读者、意林等杂志或名著)的市场除了在大学开设外,也会在县城中小学的一些书摊上看到,这其中的动力不是低碳环保理念,而是利润最大化的驱动。这在情理中,而且依靠市场可以最大限度实现非教科书的有效循环利用。


问题是,挑剩下来的教科书最终又会去到哪里?


结合自己在学校二手书店对图书类目的调查,发现挑剩的教科书占到学生卖掉教科书的一半以上。比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政策教育读本》《大学生安全知识》等大学生通用书和部分专业用书,它们最终会去小编邻县的造纸厂。


学校毕业生的楼下,都会有收书人,每天傍晚他们都会把一天的收获集中起来,运到更大的专门拉书车上“过称”,赚差价,再由专车运到国道旁一个大的废品收购站。


对于书籍的处理,在小编的角度来看比较粗暴残忍,过程是:扯掉书的前后封皮,再把书脊上的胶状物磨掉半公分,然后拆分,去粉碎、熔浆,做新纸,尤其是新书,岀浆率高,可节省造纸厂生产工序,提高其利润。当然,这样做也算回收利用,可是与不粉碎地直接循环利用相比,浪费依然很大。




教科书重复使用不能实行的原因

(参考【1】,结合已有中小学教材循环利用的结果分析)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由多方原因造成。

第一,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没有关于修改教科书期限的规定。“这些年的教材年年修改”。国家发改委一位2001年参加过调查起草《关于降低中小学教材价格深化教材管理体制改革意见》的司长透漏,“教科书年年改,哪怕就是例题的顺序颠倒一下,或者,例题中的名称变换一下,把马变成牛,教科书也要重新出版一次”。就是为了学生必须购买新书,不能使用旧书。在这种制度条件下,想用旧书也让你用不成。这是教课书不能重复使用的最主要原因。

第二,现存利益结构影响改革推进。从教科书的作者开始,到教科书的审查者、出版社、发行单位,再到基层教育局和学校。出版社为了自己出版的教科书被当地使用,使用了各种手段。但这些都是秘密。我们只能分析公开的利益环节。

原因在于,教材的开发和市场推广费用都要出版社承担。一套教材要垫支几千万元,风险很大。一些小的出版社与已经具有巨大实力及行业基础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等相比,根本无法平等竞争。


所以,到目前为止,除了北师大出版社挤进了教材出版的行业,其他出版社基本上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出版无关。全国的中小学教材出版,基本上还是掌握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等两三家出版社手中。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几个与出版教科书相关的出版社才是中国出版业的“巨鳄”。

新华书店作为主要发行单位是一个老国有事业单位,在全国有完整的发行渠道。我们不能讲这些单位(或个人)是教科书重复使用的阻碍者,但可以肯定,教科书重复使用必然会触及这些单位或个人的利益,作者、审查者、出版社、发行单位的收入都会因此而减少。

国务院已决定从去年开始,国家级贫困县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全部免除,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这涉及592个县,约1400万农村贫困家庭的中小学生。如果学习美国等国家的做法,实行教科书重复使用按说是有条件了,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作为配套措施,各地和有关部门只是提出了由政府采购的办法,没有一个地方提出要实行教科书重复使用的办法。这其中的原因可能很多,但教科书年年修改,是一个最主要的制约条件。

第四,影响教科书重复使用的其他因素。不同意的理由有:教材质量不好,容易损坏;不卫生;有许多学生在教科书上作笔记,影响别人使用;有人有保留教科书的要求。这四条理由中,后三条都是个人习惯及偏好问题。有的可以用制度解决,如公有的教科书不得在上面书写。个人愿意保存的,可购买新书。


所谓教科书重复使用,并不是不得使用新书,个人有钱,有此要求,当然不受限制。


对于教科书年年修改问题,重新印刷一本符合出版利用链条需求,可是长期来看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不可否认,教科书难免有修改,我们可以用插入单页书签或其他途径标注修改的部分,完全不必重新印刷、收书费。




教科书被真正循环利用起来,对于相关利益链条的影响分析


1.对收书人影响


比起走街串巷的收废品人,学校的收书人是幸福的,在各毕业生楼下提前谋划好片区,“守株待兔”就可以赚外快。


如果教科书被真正循环利用,收书人的收入肯定会大幅减少,对全职收书人打击更大。


可是,收废品人的收入来源不仅仅是只有书一项,还有瓶瓶罐罐等废品,况且绝大多数都是兼职,赚时令钱,教科书循环利用对他们的收入影响不大。


2.对造纸厂、印刷厂影响


对于造纸厂来说,减少了废纸直接带来的岀浆率,增加了对木材等造纸原料的需求,增加了造纸工序投入成本。短时间看,可能会不利于低碳环保。


是,大环境来看,电子化碎片阅读会侵占纸质阅读市场已是既定事实。况且,“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较长时间内对于纸张需求的减少,会遏制造纸厂对造纸原料需求的增长。所以,长期来看,仅教科书生产一项,对于造纸厂的影响不大。有利于其调整生产结构,实现转型环保生产。


3.对其他利益链条的影响


其他利益链条包括教材作者、审查者、出版社、发行单位、地方教育局及学校人员,这一利益链条,牵涉人数、单位较多,比较复杂,难以评判。但可以肯定的是,利益链条越长,教科书被循环利用的阻碍就会越大。


但长期来看,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倡、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健康意识的日益加强,阻碍教科书循环利用的利益链条,终会受到削弱。只要方向是对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克服前行中的困难。


国外中小学教材循环利用的经验(参考【2】)


美国:课本属于学校财产,随着课桌椅子一起编号,学生不能随意涂画、刻写。
澳大利亚:新入学的学生会收到学校提供的参考课本目录和借书卡,教学用书都必须从学校图书馆借阅,学期末归还,然后由下一届学生接着使用。
英国:一些地方政府对学校的书籍纸张提供回收服务。还有一些公司,专门从事旧课本的买卖,为课本循环使用提供方便。
德国:中小学长期实行教科书循环使用,许多学校自发的通过在校内设立图书室和不定期举行旧书交易等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将自己不再使用的各种图书拿出来与其他学生交换。
泰国:泰国从1983年起拨款开展“向要书学生出借课本”计划,贫困学生在校所用课本由政府提供,同时动员已毕业学生向贫困学生捐送已用过的课本和图书。




我国有部分中小学,已经进行了教材循环利用的试验。相较于中小学教材,大学教材在使用频率、磨损程度等方面都要小很多,历次翻阅所产生的细菌微乎其微。


如果高等院校教科书能够得到普遍循环利用,那必会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自上而下地传播低碳环保理念,高素质高学历人才更能发挥未来正确方向的引领作用。因而可以说,大学教科书循环利用的必要性更大。


另一方面,大学教科书循环利用做得好的,多是一二线城市的学校,而占多数的其他高校,由于地处较偏远、利益链条较长,教科书循环利用难以有效展开。


小编所在学校,有瓶瓶罐罐回收利用的环保社团,也有爱心捐书的助学活动,但调查没发现各学院存在相关助力社团或机构帮助教科书循环利用,历届学生也有人提,可卖书时间段恰为考试周、毕业生离校高峰期,精力分散难以形成合力,最终都不了了之……



大学社团可以如上图,推动教科书的循环利用


综上,对于非教科书的循环利用完全可以交给市场,而对于教科书,与其把教科书交给兼职的小商贩去“循环逐利使用”,不如交给学校社团、机构去创意运作,实现真正的循环利用。

这样不仅会为以后的学弟学妹们省下书费,支持了教育事业发展,也真正做到了低碳环保。


当然,这种改革涉及不少人的利益,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正如不使用化肥、农药、转基因种子的有机农业一样,虽然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但只要健康环保、方向正确,终将会被慢慢推行。


教科书的循环利用是一种爱的传递。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传播环保理念,从身边日常付诸实践!



注:为避免对提供数据的单位造成不利影响,相关内容做了模糊处理。

参考资料:

【1】唯才教育网 《为什么中国的中小学教材不能重复使用》2015-05-08 作者不详

http://www.hn1c.com/yuedu/h902CZlaklvKpAQ3.html

【2】中国纸网《教材循环使用为什么这么难》

http://www.paper.com.cn/news/viewnews/jiaokeshu/index.php



水平有限,哪里写得不周,欢迎批评指正~

您有什么感想或建议,可以在下方留言

往期热门文章推荐:

1.化肥为什么被称为“土地鸦片”?
2.危机:食物在进化,人类在退化!!!
3.台湾 : 从农药岛到生态岛
4.从台湾民宿看乡土中国重建
5.王召:农业与国学,中国问题之根本
6.发展有机农业,不只为了人类健康
7.不要嫉妒!我要回农村,过这样的生活……
8.农村贫穷的真正原因
9.每年我们吃掉多少农药?
10.业内人士联名撰文澄清“有机农业骗局说”
点击红字即可浏览
想看更多?请返回菜单,点“3O热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