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胡跃高:有机农业的5个缺陷+全域有机农业

胡跃高 3O有机农业
2024-08-29
推文第1488天

原题《现行有机农业的缺陷和全域有机农业概念的提出》

编者按我们公号名称带“有机农业”,不是一味想说有机农业多好,号召大家都去做,而是想通过对有机农业的观察分享,让初学者了解有机农业的实情,少走弯路,希望关注者都能践行环保,热爱生命生活。今天推荐的这篇文章,希望能帮助大家梳理有机农业发展脉络,厘清利弊,在未来有的放矢

【作者简介】胡跃高,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耕读大学理事长。他花22年时间,写成《农业原理》一书,只为告诉世人:什么是农业?


 正文 

世界有机农业已发展100多年,为什么在现实生产中,没有将今天的农业安全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呢?


根据瑞士有机农业研究所(FiBL)对世界范围内有机产业发展的调查,2018年,全球有机农业发展农用地面积为7150万公顷(包括处于转换期的土地),生产者至少为280万户,有机食品和饮料的销售额超过950亿欧元。


其利用农用地面积,不足全球农用地面积的1.2%,农户数不足全球农户总数的1%,产值不足全球农业总产值的万分之三。

 

这一基础情况意味着,尽管有机农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我们如果原封不动地套用现有有机农业方式,去解决已岌岌可危的中国农业安全问题与世界农业安全问题,显然存在着巨大的战略不确定性与不可行性。


这就是世界有识之士,持续质疑有机农业难当大任的基本依据。

 

究其原因,现有有机农业存在如下五方面缺陷:

 

第一,从功能结构看,长期以来,有机农业建设者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农产品品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


但今日世界农业危机既具有复杂性,又具有紧迫性,而现有有机农业界尚未对区域与全局普遍存在的粮食安全问题、乡村社会安全问题以及国际农业安全问题在思想认识上予以明确重视。


当然,更没有进行针对性调整与建设,存在巨大的功能结构缺陷,由此影响到了有机农业在当今农业危机中存在的巨大潜力的释放。

 

第二,从社会观念上看,由于有机农业发展史中,最初主要由高级知识分子、开明企业家、著名公众人物发起,在发展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有机农产品价格较高,“高人一等”的事实。


由此关联形成了有机农业发展的“白领”化趋势与“贵族”消费品观念,有机农业往往被社会大众定位为精贵农业、高档农业、白领阶层农业,在社会观念上形成了有机农业与大众消费相隔离的倾向,从而对其普及发展,造成结构性负面影响。

 

第三,在现实发展中,有机农业产生于工业化发达国家,其他与有机农业相类似的新型农业类型多源于发达国家,并且长期在发达国家中孵化发育。


由于发达国家是常规现代农业的老巢,工业文明势力强大,从而迫使有机农业实践与理论绕行,有机农业在总体上呈边缘化、畸形化发展态势。

 

冷眼扫视,在发达国家农业领域呈现出一种常规现代农业与有机农业“鱼与熊掌兼得”的发展大势。


如此这般,实际上混淆与掩盖了有机农业属于新的生态文明时代,在农业发展与建设上不可替代的功能地位。

 

第四,另一方面,常规现代农业与有机农业,双双起源于发达国家。


常规现代农业属于工业文明时代,强势发展;有机农业为对常规现当代农业反思的产物,晚生后发,相对弱势。


20世纪中叶后,发展中国家纷纷独立,普遍面临人口多,粮食安全问题压力大的问题。

 

多数发展中国家存在“自己有问题,欧美有答案”、“欧美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的观念。


来到发达国家,被其工业化、规模化、机械化、商品化,因而简单化,以为会一劳永逸的常规现代农业所吸引,纷纷引进尝试,不分黑白地抛弃了数以千年计演化形成的传统农业。

 

至于有机农业,则是在晚近后期发现问题后逐渐引起关注。


形成了发展中国家常规现代农业与机农业两者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上处于一强一弱、主流与非主流、“顺风顺水”与“逆水行舟”的反差境况。


自然而然,导致发展中国家农业科技领域在农业发展孰是孰非问题上,长期思想混乱,有机农业与常规现代农业严重对立,总的表现为世界范围内常规现代农业强势发展,有机农业进展缓慢。

 

第五,上述基本社会思想与行为,造成有机农业实践中的“孤岛现象”痼疾。


有机农业建设者多长期孤军奋战,建设历程艰苦卓绝,向外围扩展困难重重,处于跟随常规现代农业弊端暴露程度,而起舞的困境之中。


这是有机农业既有合理性,又存在重大缺陷的基本表现,也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农业问题在人们大声疾呼中,一天天陷入深渊,越来越不能自拔的基本原因。

 

从上述五方面原因可以清楚地看出,尽管有机农业在解决农业安全问题上有重大潜能,用今天的观察点看属于生态文明时代。


但如果我们直接套用现行的欧美有机农业模式,去解决今天中国与世界面临的紧迫的农业安全问题,将极有可能陷入胶着状态。

 

农业问题作为复杂巨系统问题,国家与全球农业安全问题,不可能在理论不清晰情况下,取得任何具有全局意义的进展。


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实际,在现有有机农业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与实践创新。

 

“全域有机农业”概念的提出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系统考察,结合灵丘有机社区规划与实施工作,在2017年8月19日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大同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上,正式提出了全域有机农业的概念。

 

1983年,钱学森在研究中国社会经济中长期发展战略时,重新发现了俄罗斯地理学家罗乌诺夫(1910)与格力高里耶夫(1932)提出的地球表层概念。

 

钱学森将地表表层引申为地球表层系统,明确将其定义为地理系统,将地理系统或地球表层系统定位为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


钱学森进而指出,21世纪是地理系统建设的世纪,并以此创立了第六次产业革命的理论。全域有机农业概念受到这一思想启发而形成。

全域有机农业是从地理系统角度看,100%的乡村地理板块,一户不浪费,一块地不浪费,都实现了有机农业。


从农业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角度看,全域有机农业是指由从事农事活动的人,农事资料、农事过程及其自然地理系统载体,共同构成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体。

 

全域有机农业是对有机农业概念的拓展。


新概念在保留原有有机农业视农业生产有机化为唯一内容的同时,明确提出乡村社会有机化与整个乡村区域自然地理系统有机化,也是其基本结构内容。


简而言之,全域有机农业包括乡村区域范围的有机生产、有机社区及有机社会建设任务,三者间的关系是三位一体,实践中需要同步建设。

 

全域有机农业,有利于将当代乡村面临的“三农与“三牧”问题,完全统一起来,在地理系统意义上统筹解决。


也有利于在未来发展中将钱学森提出的农产业、林产业、草产业、沙产业与海产业结构板块完全统一起来。

 

用今天的眼光看,农业系统就是乡村振兴的对象系统,是整个乡村城市地理系统的子系统,是人类社会共同体的战略基础建设部分,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基础。


全域有机农业是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一带一路”战略、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以及生态文明战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建设内容。


全域有机农业是对当代有机农业理论与实践的丰富与发展。

惟有全域有机农业可以一箭五雕

责编:3O有机行者·滔小小

转载or投稿?主编微信:yga565431

耕读大学种子班:庚子年招生

长按扫码报名

3




O




四年如一,传播5个有机理念


1

可持续生存:去短期经济效益目标

2

生命整体性:去人类中心主义,如人与万物和土壤间的生命联系

3

多样性共生:人类离不开对自然万物的依赖,也指多样性的文化

4

大地伦理:超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关系

5

自然循环:技术圈从属于生态圈,技术圈是线性的,冲击着生态圈;遵循自然规律

——清华大学宋丽丽老师

戳原文,挑选好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3O有机农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