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宗教的苦业意识,佛家、道家与基督教

2017-02-16 王财贵 爱读经



        我们说清明的人或是一般人在清明的时候,他会有一些深远的洞见,对人生有基本的认识,而你去完成它的意义,就有无穷无尽的工夫要做。这个基本的对人生的意识,有些人、或者有些教法呢,是见到人生困苦的根源,看到人生的痛苦从很深远的地方而来,这是从负面上看、做负面的一种洞见。人生确实有困苦的一面,对于困苦的一面,能够见到它的困苦的根源,这也是一个洞见。但接下来的做法,不是增加这个痛苦,而是要解除这个痛苦。从哪里解除呢?最好是从根源上解除,如果不能够从根源上解除,就一步一步地、一步一步地、一步一步地前进,从最粗浅的痛苦解除,然后再一步一步前进,解除深切的痛苦,到最后把这个痛苦完全断掉。这个对人生的洞见,也是深远的,也是到达无限的地步,因为人生的痛苦的来源,也是超过现实的,它几乎不在现实中。

        对人生的负面的看法,是比较容易出现的,因为人活着会感受到困苦。最明显的就是基督教。请问:基督教它最原初的看法是什么呢?为什么会有这种教导呢?先知跟耶稣是怎么来告诉人,教我们怎么认识人生的?它最基本的意识,最先浮上他心头的,就是原罪——人是有罪的,人的痛苦完全来自于他的罪。而这个罪呢,不是自己造成的,是人的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个遗留下来的罪啊,因为不是你造成的,所以也不能够由你解除。当这时候你要怎么办?到最后只有一个办法,要由无限的生命来解救你,这叫“救赎”。所以有这种对人生的基本看法、有这种意识,它就必定产生这种教导;而有这种教导,它就会得到这个结论;意识、教导、结论,它是一贯的。

        如果说基督教的这种教导它是要对人救赎,那么我们可以从最后的地方开始反推回来,谁来救赎?为什么要救赎?一直反推,推到最后你就能够发现它对人生的基本的认识。这个基本的认识,它原来也是希望让人得到幸福,只是得到幸福的最重要的、最核心的、最原初的办法,不在你身上。既然不在你身上,你就要靠救赎,你就必须要崇拜,崇拜上帝。像这样对人生的一种困苦,把它解释成是一种罪恶、罪过,这是很容易被领受的,所以基督教很容易传教,尤其是受苦的人,很容易接受。高明的人士,会感觉到人生的限制,人生是有限的,从人生的限制这里,会有一个向往,向往于无限,这是人类心灵共同的一种活动。但无限又不在现实中,无限一定在远方,而这个远方呢,是绝对的超越,超绝的。所以基督教,或说所有的一神教―归向一神,这种归向的心灵是人类共同的,只要你感受到人的有限性,人的不可解除的这种有限,把这有限当作是你的罪过,就叫作原罪,这也是一种智慧,而这种智慧的来源呢?是从人的负面这里说起的。

        第二个从人的负面说起的大教,是佛教。佛教也从人的负面说起,说人生是,而且这苦呢,是无尽的苦―苦而到达无限,叫作苦海。但如果从人生是苦这里,只感觉人生是苦,这样你并不一定能够解决它,必须反省到苦的根源。这种反省啊,也是很深刻的,而且这个反省不只是思考上的反省,是从心灵上去证悟,以往曾证悟人生的苦的人,可以释迦牟尼佛为代表。释迦牟尼佛体贴人生,从年轻的时候,看到生、老、病、死,而开始思考;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困苦,很尖锐很深刻地打动了他的心灵,这就是他的意识―“悲苦的意识”。而这个苦,不是一般说的心理上的烦恼、痛苦而已,这个苦可以解释到非常广大的层面,扩及无常本身,所以最后说“无常是苦”,以无常为苦。虽然人生在心理上,也有些快乐的时候,不全是痛苦,但人生的快乐他说是短暂的,既然这个快乐也是短暂的、不恒长的,所以它的背景、它的根源还是苦。苦是苦,乐也还是苦,所以一切皆苦。

        这个一切皆苦,是很容易被我们感受到的。但是,为什么会有这些苦呢?如何去追寻它的根呢?当然可以用智慧的方式、洞见的方式。只是这洞见的方式一般人并不一定能够把握,所以也可以用理论的方式,一步一步地推。释迦牟尼佛就曾经推出来,他用十二个步骤,叫十二缘生,来说明人生或者众生为什么是苦。这十二个步骤,他从最根源说出来,他说我们痛苦的来源是来自于无明。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苦。人生就这样一步一步地从无明开始,一步一步地往下堕落,到最后是苦、是无常。那怎么办呢?既然知道如此,就要去解除这个无明,于是就产生了许多的教法、许多的修行法门,一切的修行法门最终的目的都指向无明的解除,这个就是从所谓的意识而来的教法。悲苦的意识也可以说是无明的意识,它首先体贴到人有这么深远的一种本质的意义,而这是从负面处看到的。因此,佛教也是从负面看人生,而人生真的被它说中了,一般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们常常在困苦烦恼中―不过你如果这样来跟佛说,佛不会同意的,他会说:你不是常常在烦恼痛苦中,你是永远在烦恼痛苦中,不是常常而已,是全部啊;不是偶尔啊,是每一刻;只是你不知道而已。所以说愚痴,三毒贪、瞋、痴中,还是以愚痴为本,愚痴就是无明―不明白。我们就是这样不明不白地出生,不只是不明不白的出生而已,是几世几劫以来都是在无明中啊,就这样解,解得那么样的深、那么样的远,到达了无限,这个了不起啦!这样来看人生啊,你不能够反对,你逃不出去。所以为什么佛教能够传遍世界?为什么许多人听到佛法,他就能够起信呢?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这里,还是在对无明的一种恐惧,或是对无明的一种悲悯。你悲悯自己生命是无常,你悲悯自己、你也悲悯所有的同类、悲悯所有的人类,再后来不仅是悲悯人类,也悲悯所有的众生、一切有生命的存在。它虽然表现不一样,但它的根源都是一样的,这个讲得就很深远、很透彻,所以佛教也能够动人。


        如基督教:我们说基督教其实就包含了所有的一神教,对于人类的有限性之解除必须归于超越的无限的上帝,由他来救赎,这一种宗教,同类性质的,大体上我们称为西方的宗教。至于东方的宗教,如果彻底地讲,东方不仅是没有这一种宗教、没有像西方这种一神教的宗教,乃至于我们可以说东方是没有宗教的,或说宗教性是比较薄弱的。虽然也有一般的民间宗教,但那种宗教是不成熟的宗教,宗教要到一神教才成熟。所以东方我们就不讲宗教,我们只讲“教”,讲儒、释、道三家这些教。儒家、道家,它不是宗教,这大家比较容易了解;对于佛家一般人就认为它是宗教,所以佛家不好了解。


       佛家的意义很广大,你可以从各方面来探讨,你可以把它看成是宗教,它也有救赎的这种方式―比如说净土宗就很类似一神教的救赎,但是你细细地想还是不一样,因为到西方极乐世界,跟基督徒升天堂意义是不一样的。基督徒升天堂以后就享受永远的幸福,升天堂以后做什么?不知道,反正就幸福就好了。当然了,如果下地狱也是永远的地狱,因为后面就没下文了。但佛教不一样。你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不是没事做啊,你那里只是比较好修行,你要继续修行,对不对?如果是下地狱呢?你也不是永远在地狱嘛,你受完了地狱的苦,这个苦报完了,还会什怎么样?还会上来嘛,这个佛教看起来还是比较通人情的。


        对于人生的见解是什么样的,或对于生命的意义的看法是怎么样的,这个意识,也造成了不同的解释法,人类有限的人生跟这个无限的境界它是相隔离的呢?还是可以相通的?如果是相隔离的,那必定要成就宗教,因为宗教的本意就是崇拜嘛。至于佛教呢,有没有崇拜?当然有啊。到处建佛寺,要跪拜,不是崇拜吗?跪拜当中也有类似基督教的祈祷、祈福,所以有崇拜、有祈福这样的仪式,或者说有这种心理的,就是所谓的宗教。佛教有没有宗教的样子、有没有宗教的活动呢?有。但是也可以说没有。假如你了解释迦牟尼佛的教导,从最原始处想一想,释迦牟尼佛怎么成佛的?他后来怎么说法的?最原初的所谓原始佛教,它宗教性是很弱的,它完全是一种教导,对于人生之所以困苦、无常的道理的认识、与自我的超越,像这样,并不是宗教。后来佛教发展,尤其是传到中国以后,发展到最成熟的禅宗,禅宗的宗教性也很弱,所以可以“呵佛骂祖”;对佛祖他们是可以骂的,是可以不遵从佛祖的教导的,为什么?因为佛性本在众生的心性当中,众生是依照他的心性而成佛。佛教说众生的本质是无明,但是佛教到了最后又讲众生依照佛心佛性而成佛……麻烦了,这不是互相矛盾吗?所以佛学难了解,因为它太丰富,它的丰富是到处都讲,什么问题它都接触,于是两面都可以说。但两面都可以说是不是矛盾呢?不矛盾,因为它是站在不同的观点上说。所以你如果要了解佛学,对它所说的每一种观念,你都要回归到它的系统当中去了解―整个佛教是一个大系统,一开出来有许多的分支、许多的层次,都可以归入到整个的佛教系统当中;而每一个分支、层次,有它的核心观念,这些核心观念总起来还有更深远的核心……佛教所开发的内容、意义是全世界所有人类的宗教、或是哲学中最丰富的,所以读佛学,能够开人心智,也能够让你糊涂,因为佛教不容易了解,佛书不容易读。


        大家如果想要头脑比较清楚一点,对于佛教的各种的派别要认识比较清楚,可以去看牟宗三先生的《佛性与般若》这本书,就会有比较清楚的头脑,因为这本书最主要是讲判教―分判教门,各种教门给它分判清楚,上下左右,各安其位。如何能各安其位呢?这些分判也都可以回归到它们的心识差别这个地方,它们对于佛教最基本最核心的认识是什么,就开出这个教门;将各个教门分别层次,层层上升,最后得到一个最根源的总教法、总教门,这个总教门,我们称为“佛的本怀” ―佛的本来的怀抱。刚才我们说的儒者本怀,“本怀”这两个字啊,其实是借用佛家的。

        古人说,天台宗的智者大师是“畅佛之本怀”。他是读《法华经》而悟道,所以他宗《法华经》。他宗《法华经》是不是就只是因为他读《法华经》而悟道,所以对自己所悟的这部经特别的崇奉呢?也不一定只能这样说。因为智者大师认为你就是读遍所有的经典,到最后还要回归到《法华经》;《法华经》这一本书也说,它是“決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是所有经的最高、最基本也可以说是最广大的一部经,它涵盖所有的经典。智者大师从《法华经》创立了天台宗,牟宗三先生写《佛性与般若》,到最后也是归向天台宗。天台宗的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判教,分判各种教门的层次高低;要分判各种教门必须对各种教门都有清楚的认识,你才判得清楚,所以去研究天台宗,或者看牟宗三先生的这本《佛性与般若》,其实是训练自己的思考能力,从这么广大复杂的教门当中能够分判得这么深细、这么仔细,这不仅是需要很广博的学问,还要很精密的思考能力。但是整个佛教最后的、最高的、最深远的,所谓佛之“本怀”,它还是从无常、苦、空、无我,从这个地方发出它的智慧,还是这个智慧。佛教发展到后来,从对人生的悲苦,从人的生命本来是无明的,转来转去、转来转去转到我们可以依据佛心、佛性而成佛,为什么能这样转呢?这是佛教内部很深的问题―它对人的心性的看法,到底是无明、苦、空,还是可依据而成佛的佛心、佛性?刚才说两面都有道理,但是毕竟这两方面是相反的啊,我们怎么理解呢?如果我们比对着儒家,就很容易看出佛教的这种理论,是怎么建立的。因为儒家这一家是很特别的,就是世界上所有对人生的教导,尤其能够达到这么高明的,以超越的理想来作为人生向往的方向,能够达到这样地步的没有几家。


        刚才说了有基督教有佛教,中国还有道家,道家其实也是负面地看人生的,但是道家对负面没有那么强调,因为道家毕竟是一种附属的学问,它附属于儒家。道家必须要附属在儒家这里,我们才能看出道家真正它要讲什么。它要无为,怎么无为呢?它要去执―去掉执着,而执着呢,也是负面的。但是我们很难说,道家就像基督教、佛教这样这么负面地来看人生。我们只能够说,道家附属于儒家。儒家的君子、圣贤的进程当中,还有一些执着,你如果有一些执着的话,就不可能再前进,你的生命就不可能广大、不可能自在,所以要去执,所以道家是附在儒家的修养的过程当中,步步地提醒儒家要去执去执去执,使儒家的内圣外王的事业可以一路地畅通,以致我们在原则上可以说道家也是负面的看,因为他看到执著永远跟着人生的,但是这永远跟着人生,它最主要的是在一个修炼的过程中来发现这种带累,要把这些累赘去除,道家的真正的用意在这个地方。

        所以这个我们讲意识,基本意识的不同,我们大体上不特别提出道家,我们只提出基督教、佛教,然后跟儒家相比大概就可以了。人类所有高明的教导,只有儒家这一家是很不同的,因为儒家这一家对于人生的基本见解是光明的、积极的、正面的,是与基督教、佛教相反的,在这个地方就很难说三教合一。




    倡导教育之本质,让读经变化人生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1838470267@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依仁(微信号:18511288418)

请长按上面二维码,关注爱读经微信平台


联系我们|15011170557(可加微信)

爱读经读书会|103382880(qq)

爱读经官网|www.idujing.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