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童年原来是这么度过的,背诵经典成就一生的幸福!
☾
每晚20:00
“爱读经”与你一起,感悟经典、品味人生
我们让一个孩子读圣贤书,就是想要开启他原初的这个灵性,不受气质的限制,让孩子内在的光明发挥出来。
关心孩子的家长呀,要觉悟了!任你有三头六臂,千手千眼,不如经典一部!
天下师长,天下父母,无不用尽心思,希望孩子学好,但什么样的学,学成什么样子,才是学好,有时不是大人以大人的眼光和心态所容易把握的。
所以,我一向很谨慎,不敢随便加给孩子他天性以外的东西。我只知道诵读和记忆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只给他诵读,至于读经典,是因读经典和读别的东西,当时所用的力量一样,而将来的功效不同也。
——王财贵
“我小时候就读很多《唐诗宋词》,妈妈当时要求一天背一首,后来大一点就背《孟子》,父亲每天用一个小时来教我《孟子》,教了一个半暑假,把将近三万八千字《孟子》从头到尾都背了。我读了《孟子》就知道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知道这个中国人的哲学。中国的哲学,对我这一生的思路有非常重大的影响,远比那时候我的父亲教微积分,找一个家庭教师教我微积分要有用得多。”
——杨振宁
过去中国孩子们开始准备走向读书这条路,争取做一个贡献于国家的人,多半是先读《大学》、《中庸》、《孟子》。
这些文章一背下来以后,开始老师们也不大讲解,所以我当时有一点懂了,问老师这是什么意思,老师说:“不要多问,去背,将来长大了会知道。”我对这个答复,非常反感,心里想,大概这老师自己也不懂。
后来我长大了,晓得这老师传统办法的教育是对的。如果他当时讲了以后,你不过认识几个字,只懂了一点点意思。因每一句话的内涵太多了,等你长大,人生的经验多了,背出来以后,就能启发很多思想,很多道理。
——南怀瑾
我早年背诵《论语》并不理解,但在我以后的人生路程中,遭逢各种各样的事情的时候,会忽然理解了《论语》中的某些话,越发体悟小时候背书真是很有道理的。直到今日,《论语》也仍是我背诵得最熟的一本经书,这使我终生受益。
——叶嘉莹
人生在幼年青年期,趣味是最浓的,成天价乱碰乱迸;若不引他到高等趣味的路上,他们便非流入下等趣味不可。
我们主张趣味教育的人,是要趁儿童或青年趣味正浓而方向未决定的时候,给他们一种可以终身受用的趣味。
——梁启超
教育,其实没有别的法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孩子都是有样学样的。因此父母亲的言传身教是他的第一个学习范畴,父母若给了他坏榜样,将来就极难改了。其次是入了学堂以后,读书、辨物、识理,其榜样一是现实世界的教师,二就是书本里的圣贤。这几样,是他们未来要在社会上扬舲远航的锚与舵。为他们定稳了方向,才不致在尔后复杂的社会中迷方丧所。因此,所有教育家,为孩子们提供的都一定是种让他们定得住的东西。高贵的心灵,正直的人格典范,深邃的思想,隽永的文辞,这些不求之于经典,能行吗?
——龚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