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94岁金庸先生逝世:人生就是大闹一场,然后悄然离去

李月亮 2018-10-31



如果此刻孤单

不妨抬头看看月亮


这个10月,注定是个悲伤的深秋。


今天下午5点港媒消息得到佐证:中国武侠之魂金庸先生逝世。


享年94岁。


这次不再是谣言。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一个时代结束了。


再见,金大侠。



01


了解金庸的人很多

了解查良镛的人却不多

人们熟知他肝胆柔情的江湖笔

却鲜识他为国为民的家国情


查良镛走在1950年的时光里

那时他还不是金庸

外交官

这个年少时的梦想光芒万丈

照亮他的26岁意气风发

他从香港出发

脚踏山河

脚踏1937年的家仇国恨

想象自己将在外交舞台上挥斥方遒

走向新中国的首都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

“我们家本是相当富裕的

但住宅、园子都被日军烧毁

母亲与弟弟都在战争中死亡”

那年他14岁

立志“要在维护国家尊严上发挥作用”



1981年邓小平接见金庸


富家少爷查良镛

不知自己在14岁那年会有外交官的梦想

就像1950年

放弃外交官的梦想重返香港时

不知自己日后会成为武侠泰斗金庸一样


大概离京踏出第一步时

他肯定也想过

此生与少年时“为国为民”的大侠梦再也无缘

但命运之绳草灰蛇线绵延千里

1981年,邓小平接见了他

1982年,撒切尔夫人首次访华前

专程绕道香港与他单独会晤

希望在香港问题上他能站在英国一方

但他大手一挥

拒绝了撒切尔夫人的无理要求

1984年,胡耀邦接见了他

1985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成立

他任基本法政治体制起草小组港方负责人

兼经济体制起草组成员

1988年,他又与查济民提出“双查方案”

为香港的顺利回归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有人说

幸亏他没有把外交官的梦想坚持到底

否则刀光剑影的江湖里

没有了华山论剑、没有了降龙十八掌

没有了郭靖黄蓉令狐冲……

那江湖该多没意思啊

说这句话的人

一定不了解他

不知道在他的笔下

国才是一群江湖儿女的至高情怀

为国为民的途径有很多种

他只是选择了鲜为人知的一条而已




02



大家都熟知金庸

却不知金庸族谱旁系姻亲关系中

也有很多大家熟悉名字:


徐志摩——金庸的表哥(金庸母亲徐禄是徐志摩的堂姑妈)

蒋百里——金庸的姑父(著名军事家蒋百里的原配夫人查品珍是金庸的同族姑母);

钱学森——金庸的表姐夫(蒋百里的女儿蒋英是“航天之父”“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的妻子)

琼瑶——金庸的表外甥女(金庸的堂姐查良敏嫁了琼瑶的三舅袁行云)

……





03



一读金庸深似海

从此江湖是梦乡

高晓松说:

“如果没有金庸,

我们的少年时代该会是多么仓皇!”

如果说

古龙的江湖是快意情仇的决绝

那么

金庸的江湖除了儿女之情

还有正义和家国的情怀


1954年

属于武侠的时代乘着风呼啸而来

一场武林门派间的争斗

使查良镛就职的《新晚报》主编罗孚意识到

也许武侠连载

可以吸引更多读者订阅报纸

梁羽生连写三部武侠后

暂时没了新的想法

主编罗孚只好来问另一个武侠迷查良镛

查良镛说可以试试

把名中最后一字一分为二做笔名:金庸

这一试

就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武侠时代

这一试

就让几辈人有了共同的记忆

从动笔到封笔

17年间写就的14部武侠部部经典名震江湖

飞雪连天射白鹿

笑书神侠倚碧鸳



鲁豫说

金庸年纪很轻的时候有两个传奇

一个是

15岁就赚到一笔足以支撑他读完大学的钱

另一个是

中学、大学期间被学校开除两次

这两个传奇

恰到好处地体现了金庸一生的性格特点

善于经商、侠义精神


1957年

中国正处于大跃进时期

一向敢说真话的大公报

也紧跟浮夸风做虚假报道

一辈子坚持说真话的金庸主动离开了大公报

加入了香港长城电影公司

在那里

开始了他一生的柔情

大公报馆


金庸书法


“西施怎样美丽,

谁也没见过,

我想她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

才子遇到佳人

金庸彻底被“长城三公主”中的“大公主”

秀外慧中的夏梦迷住了

有人笑他甘愿为夏梦做一个小编剧

他回应说

“当年唐伯虎爱上豪门丫鬟秋香

不惜卖身为奴入豪门

与他相比我还差的远呢!”

夏梦戏称他为“姚家阿姨”

他就取了鲜为人知的笔名“姚嘉衣”

莫笑斯人痴

痴心几人知?

金庸


夏梦


不管旁人如何讥讽不解

金庸只是痴心不改

为夏梦量身定制了许多剧本

夏梦息影出国后

金庸又在自己主办的《明报》上

大篇幅报道她的游记

1979年

夏梦投拍第一部电影咨询片名

金庸建议她取《投奔怒海》

果然大获成功

虽恨不相逢未嫁时

明知这份感情不会有结果

但在金庸的作品中

无论是《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蓉

还是《天龙八部》中的王语嫣

抑或《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

一颦一笑都有夏梦的身影

金庸与夏梦

《神雕侠侣》影视剧形象


孔庆东曾盛赞说

“金庸的小说,

既是一流的武侠小说,

又是一流的爱情小说”

大概因为他既有侠义的精神

又有可望却不可及的爱情吧

他是一代武侠的泰斗

也是一生传奇的情痴



04



这么多年来

金庸的武侠故事

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长



李开复就曾在自传中

写到他对于金庸的喜爱


他在美国上学期间

一直在看金庸的小说

把每一本金庸小说都读了整整五遍


2000年,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

托朋友代自己在香港约见自己的偶像金庸

他说当时自己激动了几天

买了他的书

兴冲冲地期待着与金庸见面和签字

后来两人相谈3小时后成为忘年交

金庸还送给马云别号“马天行”

意指天马行云,但从不踏空。


马云有一次到金庸澳大利亚的家里做客

看到他家中满满一间的书

问:“这些书你全都看完了吗?”

金庸笑道自己从不看书


但是在闲聊时金庸

却能对各种历史话题完完整整娓娓道来

让听者目瞪口呆


马云问了金庸的太太后才知道

原来金庸所说的“从来不看书”

是因为他早已把这一屋子的书都看完了。


这么多年来

金庸的武侠故事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长

他笔下书写的不仅仅是一个又一个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

也不仅仅是让人难以忘怀的一个又一个的英雄人物

而更多的是一种侠骨柔肠的情怀

一种对于快意恩仇的向往。



05



他的一生

就像是一部武侠小说

前半生纵情恣肆、洒脱妄为

后半生心怀敬畏、不断向学

他用出世的心

做着入世的事


金庸写了这么多武侠人物

本人最像哪一个?

有人这样问过金庸的好友倪匡先生

倪匡说:像段誉

“段誉有绝顶武功,

朱蛤神功好像没怎么用过;

六脉神剑要紧时用不出,

斗酒时却大派用场;

凌波微步要用来逃命……”

金庸自己也曾坦言

“如果在我的小说中选一个角色让我做,

我愿做天龙八部中的段誉。

他身上没有以势压人的霸道,

总给人留有余地。”

其实

现实中的金庸

又何尝不是小说中的段誉


金庸

79版段誉


金庸出生的浙江海宁查家

康熙曾题词

唐宋以来望族,江南有数人家

在家风的熏陶下

他自幼喜读书,被称为“书痴”

犹段誉被爹娘取乳名“痴儿”

段誉痴情王语嫣而无果

他痴情于夏梦而无果

段誉远离荣华到处游逛习得一身绝顶武艺

他自幼离家以一己之力取得诸多成就

1959年创办《明报》

左手写社评,右手写武侠

排版工人总是等在桌前催促

苦心经营三十余年

终于把《明报》办成了香港最大的报纸之一

却于1993年主动辞去董事局主席一职

他对一切都若即若离

像段誉一样可不可能都是无所谓

凡做的一切

问心无愧就好


金庸与太太林乐怡


金庸在剑桥大学


很早之前有人问金庸

人生应如何度过?

他回答:“人生,就该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他写武侠

开启了一个新的武侠时代

被誉为一代宗师

功成名就后,金盆洗手

他办报纸

《明报》成为香港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

登峰造极后,挂冠而去

他做学问

全院七个系,他能教六个系

一觉自己学问不够

81岁高龄又赴英国学习

他建书社

书舍建成后,退隐江湖

把云松书舍捐出以回报社会

李白有两句写侠客的诗

说的应该就是金庸吧

事了拂衣去,

深藏功与名。




05


金庸先生的14部武侠小说

另外还有一部《越女剑》

常被人用一句话概括: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1972年)(封笔之作)金庸巅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完成了一次次谢幕后

这次,他真的退出江湖了

谢谢您,金先生

留那么多成人童话在我们身边


此生就此别过

江湖路远,您慢慢行


本文综合有书国学共读等,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联系作者。



- 月亮往期好文 -


李咏爱人四个字,戳痛所有成年人:原来我如此害怕失去你

☞“我恨了前夫14年,结果…”:人最大的荒唐,就是揪着烂事不放

☞为什么我们都不愿意在朋友圈点赞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