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8省确诊超3万,惊现2例轻症死亡:国家抗疫政策重大调整,我们都该知道…

我是李月亮 李月亮 2022-04-14

点击👇下方小卡片关注月亮



如果此刻孤单
不妨抬头看看月亮

文丨李月亮 静女夭夭每晚八点半 陪你看世间

这一波疫情,势头很猛。
3月1日到19日,全国本土感染者累计已经超过3万,波及28个省份。
而内地疫情最严峻的吉林,感染者已经累计上万。
现在有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
坏消息是:感染人数很多,而且还在增长,疫情短期内很难控制住。
好消息是:绝大部分人症状都很轻。
这个状况,和以前的历次疫情都不一样。
最近张文宏频频发声,国家对新冠的诊疗方案也做了很大调整。
那么在这个阶段,我们普通人该了解什么,又该怎么做?
我大概总结了以下几点。
 
01
新冠的毒力真的弱了

前两天有个新闻有点吓人:
吉林省新增了两例新冠患者死亡病例。
上一次内地出现本土新冠患者死亡病例,还是2021年1月26日。
距今已经400多天。
忽然又现死亡病例,听起来有点吓人。
不过别急着害怕。
算一下比例——这一波全国有3万人感染,2人去世,比例上是远远低于普通流感的。
而这2例死亡病例,都是有严重基础病的老人,一位65岁,另一位已经87岁。
而且其中一位,没有接种过新冠疫苗。
据官方通报,这两人新冠肺炎的病情其实本身并不重,都是轻型,导致去世的直接原因,是基础疾病。
老人去世,令人难过,但这不能算是“新冠病毒变强”的证据。
相反,张文宏在3月14日的微博中写道:
“病毒的毒力真的是明显降低了。”
他举了上海和香港两个例子。
上海近六个月收治的两千多个病例中,重症只有0.1%,目前没有危重症和死亡病例。
所以张文宏明确表示,(打过疫苗后)新冠病毒造成的重症率与死亡率真的低于流感了。
而香港这轮疫情死亡的病例,除了年纪大是高风险因素外,绝大多数都有明显的基础疾病。
也就是说,因为感染新冠病毒去世的人,绝大多数是有明显基础病的老年人。
所以综合各地数据,可以明显看到,有三种人感染新冠病毒后比较危险:
第一,高龄。
第二,患有基础疾病。
第三,没有打疫苗。
如果家里有老人是三合一,那么一定要非常谨慎。
年轻人倒是不用太恐慌,因为即便感染了,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大家可能也看到了,这一波疫情,大部分是无症状感染者。
吉林前几天统计过,本次疫情无症状感染者占比为56%。
无症状,就是基本对健康没有造成影响。
所以就毒力来说,我们是不用像以前那样害怕了。
 
02
仍然不能躺平

不过无症状感染者增多,有一个坏处:
很多人感染了也不知道,就会无意间传给更多人。
可能传了很久,才有一个人被发现,而这时感染者已经很多了。
而且现在新冠病毒传播力又超强。
前几天专家讲,德尔塔的传播速度比原始毒株翻了倍。
奥密克戎BA.1又比德尔塔增加了70%。
现在流行的奥密克戎BA.2又高出60%。

这个传播速度,加上这种隐匿性,很容易让一波疫情发展得难以控制。
虽然病毒毒性减弱了,但万一感染者大增,也会出现不少重症,然后医院又不够用,导致可怕的后果。
所以我们还是不能躺平。
就像张文宏说的:
“通过最近全国各地的疫情应对情况看,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社会资源的配置上,还没有做好应对大量病例同时出现的准备。
现在全面放开,一定会出现医疗资源挤兑,造成难以预计的过度死亡。
这一次的吉林,就是由于短时间内新增病例太多,出现了医疗防疫物资短缺的情况。
果少数几个城市出现大规模疫情,我们还可以举全国之力去支援。
要是大规模爆发,麻烦就大了。

03
关于新冠后遗症


有一个问题你可能很关心:新冠后遗症。

因为万一将来逐渐放开,每个人都可能被感染。

就算感染已经不那么可怕,那后遗症呢?

这个问题,我查了很多资料。

关于新冠后遗症的报道,如今有着各种说法。

2021年8月,《自然》期刊旗下的《科学报告》刊登了一篇报告。

该研究共确认了55种新冠后遗症。

最常见是:疲劳、头痛、注意力障碍、脱发、呼吸困难、嗅觉和味觉丧失、咳嗽、关节疼痛等等。

不过,这项研究的对象都是2021年1月1日前的感染者。

也就是说,他们基本上感染的是新冠病毒原始毒株。

那时病毒毒力强,后遗症自然也更严重。

最近还有一种说法,让很多人非常恐慌。

原来,3月7日,英国牛津大学发表于权威期刊《自然》的一项新研究发现:

新冠病毒可能导致大脑萎缩。

一些新冠患者会出现包括注意力、专注力、信息处理速度下降和记忆力受损等情况。

不过这里有三点需要注意。

一:这些患者的年龄都在51-81岁之间。

二:他们是在2021年上半年以前感染的,当时应该是阿尔法变异毒株。

三:接种疫苗后出现新冠后遗症的几率,比没接种疫苗的,少了一半。

所以早期新冠病毒会带来比较明显的后遗症,这是肯定的。

但现在流行的奥密克戎后遗症如何,还没有很权威的报告。

毕竟它才出现没多久。

按照常理,病毒毒力减弱,后遗症一定会减弱。

尤其无症状患者,出现后遗症的概率很小。

但到底有没有,我们还要等科学研究。

在没有确定安全之前,咱还是要做好防护,打疫苗、戴口罩,能不中招就不中招。


04
两个糟心的新闻

所以,现在的情况是:
病毒没那么厉害了,但我们还是不能放松。
“不恐慌,也不松懈”,应该是现在面对疫情的正确态度。
疫情防控依然重要,但不应该是“防疫大于一切”“不由分说一刀切”了。
这段时间,有两件新闻,特别让人糟心。
一个发生在吉林。
有个四岁的小女孩,因为急性喉炎去医院就医。
可是在等待核酸结果的过程中,因为病情加重,没能得到及时救治,去世了。
一个是在上海。
有些租住在上海肿瘤医院附近小区的化疗病人,因为小区疫情管控,出不了门也去不了医院。
网上还流传出一段视频,一个女人,因为老公没法去医院化疗,哭着向防疫人员下了跪。
她那无助的哭声,让人特别心疼。
疫情防控当然很重要。
但生死攸关面前,因为防疫挡了人的活路,是不是也有点过了?
这里还是要用张文宏的话:
“抗疫已经2年多,避免一刀切影响民众生活,也是防疫工作的一部分。
这个阶段,如何做到对正常生活的影响更小,同时又能遏制病毒传播的蔓延,是对防疫工作的考验。”
 
05
新调整,你要知道

前面说,现在的疫情和以前很不一样了,所以我们的抗疫模式也应该做出调整。
3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
调整很大,普通人也非常有必要了解。
内容有点多,我把重点大体给大家捋一下。
一,我们可以自己在家检测有没有感染了。
新方案在核酸检测的基础上,增加了抗原检测作为补充。
抗原检测的准确性略低于核酸检测,但胜在方便,也不贵。
有点像验孕棒,自己去药店买一个,回家照着说明测就行了。
如果阳性,就报告社区,社区会帮你叫救护车。
不过专家说了,没有必要的人不用瞎测,浪费资源。
二 ,症状轻的感染者,不去医院了。
以前,只要查出你是新冠感染者,就必须送去医院隔离治疗。
现在症状比较轻的,或者无症状感染者,都不用去医院了。
大家一起集中隔离,转阴了就回家,严重了再送医院。
这样就避免了医院收治太多不需要治疗的感染者,不堪重负。
三, 有治疗新冠的药可以吃了
这一次,国家除加强中医疗法,还确定了两款专门针对新冠病毒的药。
一款是美国进口的利托那韦片,口服药。
一款是国产的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是注射液。
两款药据说效果都不错。
四,减少了隔离时间。
以前的阳性感染者,出院后还要继续进行14天隔离管理。
而新规定是,出院后只要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就可以了。
五,调整了核酸检测标准。
有一件事很奇妙,也很少有人知道。
就是“一个人有没有感染新冠病毒”这件事,并不是那么绝对的。
很可能有的人感染了,但我们判定他没有。
我举个例子你就懂了。
比如你是一个大湖的话(这个例子有点奇怪但非常合适)
新冠病毒是湖里的鱼。
核酸检测,就相当于在湖里捞鱼。
我们国家之前的规定,大概就是机器在你的样本里,捞40次(每次都把鱼量放大),如果没发现新冠病毒,就认为你没有。
但有的国家规定,捞35次或者30次就行了。
所以很多人在国外是阴性,一到国内就成阳性了。
因为我们捞得更彻底。
不过现在看来,标准也没必要那么高,因为一般超过35次还没捞到病毒的感染者,基本也就没有传染性了。
一直让他住院,既不利于健康,也是占用医疗资源。
所以这次我们也把Ct值从40降到了35。
嗯,说这么多就是想给您解释一下啥叫Ct值,它最近在新闻里频繁出现。 

06
人人都要跟上变化

疫情已经两年多了,可依然不知何时结束。
就在3月19日,中国疾控中心首席专家吴尊友还说:
新冠肺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我们与新冠的斗争将是长期的。
不过好消息是,我们的确是对病毒越来越了解,越来越知道如何对付它了。
病毒不停在变,我们的对策也在跟着变。
种种迹象表明,我们现在是到了一个新阶段。
新阶段的新特点,咱都要了解,要跟上变化。
毕竟抗疫是每个人的事,每个人都做好,疫情才能控制好。
谢谢你看完文章,欢迎点亮【赞】+【在看】+【转发】,让更多人看到。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李月亮。高人气作家,新女性主义者,扎实写字的手艺人。以理性和智慧陪万千读者成长。新书《好的人生,不慌不忙》当当网热卖中。微信公众号:李月亮。








 往期好文 
点击蓝字即可跳转

|  太可惜!28岁选美冠军猝然离世,生前最后一个视频令人唏嘘.……

|  疫情袭击24省,一天暴增3000多例,200多地中高风险:这一波,为何如此严重?




 月亮新书 

你的「赞」+「在看」,月亮都看得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