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2年9月1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共情的力量》:越安慰越崩溃,不懂共情的人有多可悲

读书君 樊登读书 2022-09-13

作者 | 樊登读书 · 芊和

主播 | 樊登读书 · 夏涵




✎ 解读预告

遇见 · 在书中遇见未知的自己。


各位书友晚上好,欢迎来到由樊登读书出品的新栏目《遇见》。


栏目会解读文学、心灵、育儿、职场、家庭等各个领域的优质书籍。


用知识解答困惑,用文化滋养心灵。每晚7点,遇见爱书的你。


今天给大家解读的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瑟·乔拉米卡利的《共情的力量》
这是一本关于共情的教科书级作品,也是一位心理学教授因为共情不足导致弟弟自杀的“忏悔录”!
杨澜、张小娴、武志红、张德芬倾力推荐,带你从一个情商小白成为共情达人。




从前,有只狐狸掉进了一个地洞。


它无助地大声呼喊:“我困住了,这里好黑,我承受不来!”


一只鹿从上面探下头,对狐狸说:“哦!真是糟糕啊!”


它同情地看着狐狸,问:“你要不要来块三明治?”


一只熊默默地从地上爬进洞里。


他什么也没做,只是对狐狸说:“嘿!我知道下面是什么样子,而且你不孤单了。”


这是一个在心理学上非常著名的小动画片,名字叫《The Power of  Empathy》(同理心的力量)。


(图片来源于动画片《The Power of Empathy》,侵删)


如果你是那只狐狸,在跌入生活的谷底时,你愿意遇到努力安慰你的狐狸还是默默陪伴你的熊呢?


我想大家一定会选那只熊。


虽然它可能无法帮你解决问题,却会让你的心灵得到深深的慰藉。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瑟 · 乔拉米卡莉在《共情的力量》一书中说:


“感情上的理解绝对能给人安慰,比任何语言都有用。”


深以为然。


可是在生活中,我们却经常看到像那只鹿一样的人:


面对经历婚姻破裂的朋友,我们这样安慰她:“别难过了,至少你结过婚,我还是个单身狗,连女朋友都找不到。”于是,你的朋友以后再也不想理你;


面对努力学习却成绩不佳的孩子,我们这样鼓励他:“继续加油啊,只要你努力就一定会考出好成绩。”结果孩子哇哇大哭,怎么哄都哄不住;


面对在自杀边缘徘徊的亲人,我们这样对他说:“你有什么想不开的,工作不错,家庭幸福,人要知足常乐。”结果亲人彻底失去了生活的勇气。


为什么越安慰越崩溃?


究其原因,是我们在沟通中缺乏共情。


我们可能好心地想帮别人,或者急切地去爱孩子。


可我们却不知道,只有站在别人的角度深入他的内心,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他人,用最恰当的方式作出回应。


情商大师丹尼尔·戈尔曼说:“共情,是情商的核心能力。”


拥有共情的能力,不仅能让我们准确地理解别人,也让我们清楚地认识自己。


而当你用共情的方法与人相处,你会收获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沉默地听,共情让你准确地理解他人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帖子。


一位妈妈问:“女儿今年上大学,要用被奖励的钱买LV包,我应该怎么对她说?”


但其中一个高赞答案却说:“如果是我,我什么都不想说,我想听她说。”


看到这个答案让人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是啊,女儿为什么要买这个LV包?


是喜欢这个牌子,还是看到同学用过?是期待了好久,还是一时心血来潮?


从一个小姑娘变成父母不了解的少女,孩子是什么时候对这些东西感兴趣的?


这些都是作为家长的我们最应该了解的。


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想怎么去说,却忘了如何去听,甚至在还没了解足够的信息就开始了自己的评价和判断。


在《共情的力量》一书中,把这种行为称作「倾向性聆听


美国著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有次在节目里问一个小男孩:“你的梦想是什么?”


小男孩说:“当飞机驾驶员!”


林克莱特逗他:“假如飞机在太平洋上空飞到一半油烧完了,你怎么办?”


小男孩说:“我会告诉我的乘客系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降落伞跳出去……”


在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聪明又自私的小孩。


没想到的是大家笑完,小孩委屈地哭道:“我是跳下去拿燃料,然后马上回到飞机上!”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上帝给了我们两个耳朵一个嘴巴,就是让我们少说多听。


用共情式倾听,把你的耳朵放到别人的灵魂中,用心去聆听那里最急切的喃喃私语。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拥有准确理解他人的能力。




跳出来想,共情让你清楚地认识自己


《共情的力量》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印度圣雄甘地在一个小村庄为穷人服务。


一位记者采访他,对他说:“您为穷人所做的这些事是多么美好啊!”

甘地回答:“我不是在为他们做事,我是在为我自己做事。”

记者迷惑不解。

甘地说:“如果没有对我自己的共情,我又怎么能共情他人呢?”

细想来,确实如此。

因为共情让我们在准确认识他人的过程中,也能够倾听自己的内心。

其实,一个能共情别人的人,一定也会清楚地认识自己。

真正的共情不仅仅是走进他人的世界,也要能从他人的世界里走出来去想问题。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曾对共情做过这样一个定义:

共情是能够深入走进当事人的内心世界,主动用当事人的眼光、态度看待这个世界,但同时又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还是自己。

否则我们很可能表达的是同情而不是共情。


比如看到别人受苦,自己也跟着难过;

看到别人有困难,自己也跟着着急;

看到别人生气,自己也跟着愤怒

……

这样被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左右,不仅无法真正体会别人的感受,也会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扭曲自己。

《共情的力量》一书中提出了「镜映能力」的概念。

是说每个人都是通过他人对自己的反应、评价来建立自我形象和自我观念的,就像我们自己看不见自己,需要一面镜子才行。

同情是一面哈哈镜,它因为混入我们自己的情绪而不真实。

共情则是一副平面镜,用他人的视角准确地推测出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会让我们逐渐获得认识自己的能力。

生活中,一个人只有用共情的方式对待别人,才能从别人眼中看到最真实的自己。



认真去看,共情让你智慧地与人相处

曾经看过一个笑话。

一对老夫妻磕磕碰碰过了大半辈子。

他们相互嫌弃,老头觉得老婆连一碗面条都煮不好,他每次都嘟囔:“面条不要煮的太烂,煮5分钟就行。”

可每次桌上放的都是一碗软烂的面条。

老头忍无可忍,决定亲自煮一次面条让老婆看看。

刚好5分钟,老头捞起面条去叫老婆吃饭:“快来吃饭,我非要让你看看面条怎么煮才不会烂。”

老婆却赖在床上不动,她说:“不,我非要让你看看,一碗煮好的面条是怎么放烂的!”

故事中的老头和老婆就像我们身边的很多人。

他们缺乏基本的共情能力,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你觉得我笨手笨脚,我觉得你自私挑剔,在对方看来都很糟糕。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只要别那么自以为是,用心去体会一下别人,就能经营好一段亲密关系。


美国心理畅销书作家欧文·亚隆讲过一个案例。

一位女士从小和父亲关系不好,总想和父亲缓和关系。

父亲开车送她上大学的路上,父女俩单独相处,本来是相互交流的好机会,可她却非常郁闷。

因为父亲一路上都在抱怨路边的小河太脏,满是垃圾。

她却觉得小河挺干净,很有田园风情。

想起曾经的经历,她觉得和父亲没法沟通,只能沉默。

后来,她再次开车经过那条路却发现,路两边各有一条小河,从驾驶员的位置上看,另一条小河确实很脏!

原来是她误解了父亲,可这时父亲已经去世。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囿于自己的固执和偏见,不能真正用心去了解别人。

而拥有共情的能力,会让我们从麻木变得敏锐,从固执变得谦逊,从虚伪变得真诚,更加智慧地与人相处。



用心感受,共情让我们体会最深的爱

有人说,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孤独,没有人能完全理解另一个人的感受。

就连鲁迅先生也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但是,孤独真的完全不可消除吗?

斯坦福大学精神科医生戴维.施皮格尔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把86名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同时接受常规的癌症治疗。

其中一组每周会进行一次90分钟的团体见面,大家一起讨论对疾病的感受,分享生活的点滴,彼此支持,消除对死亡的恐惧。

而另一组则没有这个环节。

5年之后,施皮格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曲线发现,在20个月之前,两条曲线基本重合,20个月之后就出现了明显变化。

4年后,对照组的所有病人都去世了,而保持团体见面组的病人有三分之一还活着。

毫无疑问,那看起来没有什么实质作用的团体见面在延长患者生命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共情的力量有多大,它甚至可以帮人抵抗死亡。

因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就是被理解。

作为理解的最高形式,共情让我们最大限度地感知别人的感受,体验别人的世界,即使是一瞬间的触动也会将人与人紧紧相连。

廖一梅说:“人这一生,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在共情中感受真正的了解,它会让人不再孤独,让爱更有深度。

点个「在看」,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共情的力量。

因为共情是一束光,能穿透痛苦和恐惧的漫漫黑暗,找到我们生而为人的共通之处。

作者 | 芊和,热情的生活家,冷静的思考者。和你一起,读懂自己,读懂人生。

栏目主理人 | 徐徐来

排版 | 北贝

音乐 | Sunny Choi - Happily Ever After

 



·遇见好书·


《共情的力量》这本书已在樊登读书APP上线啦~由心理咨询师陈鼎在「非凡精读馆」为你解读。

 

收听本书,你会找到以下问题的答案:

 

①为何你想安慰别人,却总是事与愿违?

②为何你总是与他人处不好关系?

③怎样才能经营一段更健康的人际关系?

④如何才能避免被人“带节奏”,被坑蒙拐骗?


感兴趣的书友可以去APP搜索收听噢





点击阅读原文
立即收听《共情的力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