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最好的告别》:只有思考过死亡,才能更好地活着
遇见 · 在书中遇见未知的自己。
各位书友晚上好,欢迎来到由帆书出品的读好书栏目《遇见》。
关于衰老和死亡,我们总是避而不谈。但事实上,这是我们人生中最该补上的一课。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美国医生葛文德的《最好的告别》。
当我们的生命进入尾声,我们应当如何和医生、家人,以及自己内心的声音沟通,这本书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米兰·昆德拉曾说过:
“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我们似乎一直没有学会如何告别。
著名财经作家叶檀,罹患晚期乳腺癌后感慨道:
虽然知道每个人都有终点,但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终点,一旦看到了,会害怕,这是人的本能反应。
我们总说生命无常,其实在一朝一夕的日常中,我们都有机会补上“人生终章”这堂课:关于衰老,关于死亡。
《最好的告别》一书,将我们的很多焦虑转化为新的认知。不止老年人,任何年龄的人都可以从中获益。
本书作者,是美国政府的医改顾问,外科教授葛文德,他用大量的案例和素材,给我们带来全新的观念:
把老、弱、死都医学化,是不科学的。
医学再怎么进步,都无法摆脱一个结局:无法最终战胜死神。
一步一步迈向衰老的栈道,最后滑向深渊,无人能置身事外。接受衰老,是我们必经的心路历程。
对于普通人,不容易;对医生,同样不容易。
老年病专家菲力克斯,早已从他的病人身上观察到,适应年龄带来的变化有多不容易。
原以为当自己的衰老来临,他可以从容应对,然而,事实比想象中要艰难。
菲力克斯经历一系列改变:
60多岁中风,79岁心脏停博,但很幸运地有惊无险。他到82岁才退休,停止工作的原因,是因为妻子贝拉需要照顾。
贝拉因病失明,并伴随严重的记忆力衰退。菲力克斯给贝拉做饭,带她散步,看医生,他说:“现在,她就是我的目标。”
照顾妻子的同时,菲力克斯客观地记录自己身体的变化:皮肤干燥、嗅觉退化、夜间视力变差、容易疲劳、开始掉牙。
但是他采取了所有能采取的措施,比如每周骑3次健身脚踏车,每年看两次牙医等等,让衰老的曲线尽量平缓,而不是“飞流直下”。
他知道,如果不能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局限性,那么就无法帮助到妻子。
把常规体检纳入生活、为未来未雨绸缪,并做出必要的改变来减缓身体机能的衰退,会让老年生活更有质量。
适应变化很难,但学会接受现实更有必要。
王蒙曾说:“衰老是肯定的,这不由我拍板,何时衰老,同样不听谁的批示:这是多么快乐,明年我将衰老,这是多么平和,今天仍然活着。”
不必畏惧衰老,我们要学会的是,在观念上做准备,在实践中学适应。
把照顾妻子作为目标,成为菲力克斯自我价值的来源。
每个生命都是如此,对生活的要求也不仅仅简化到健康和安全,更需要心灵支撑。
每位老年人,都需要足够的心理疏解与心灵抚慰,而不仅仅是生活的照顾。
很多老年人畏惧去养老院,他们惧怕的,不是我们想象的缺乏亲人陪伴或者照顾不周,而是养老院的“三大瘟疫”:倦怠感、孤独感、无助感。
不论医院,还是大多数疗养院,甚至子女,对此都很少有积极的思考和措施:
在我们衰老脆弱时,如何使生活存在价值?
《最好的告别》一书中,托马斯医生就很有创意:
他把2条狗、4只猫、100只鸟带到了大通疗养院,居住其中的老人,都要分担照顾动物的任务。
效果很快显现,养老院的“居民们”苏醒了,一改往日的死气沉沉:几乎不说话的人开始交流了。
以前孤僻、不走动的人,开始造访护士站:“我带狗出去散个步”;
所有的鸟都被收养并起了好听的名字,人们的眼中重新有了光亮。
同等条件下,疗养院的死亡率下降了15%,因为“人对活着的理由的根本需求”发生了改变,重新获得了积极的生命感。
就这样,一个喂养宠物的决定,令养老院顿时生机盎然。
这项举措,不仅是对养老机构的启发,更是对每个家庭、每个子女的启迪。
作家刘墉讲过:
“我总夸90岁的老娘煮的咖啡香,请她动手,其实我只是希望她多动,而且让她有成就感,觉得自己有用。”
医学进步延长了我们的生命长度,但是,找到活着的价值追求,才能拓展生命的深度和广度。
人近黄昏时,所需的不仅仅是医药,还有,如何维持生命品质的秘诀。
不久前,医疗纪录片《人间世》的一段视频突然上了热搜。
“这才是最大的不孝:76岁老人躺重症监护室4年”:
范老先生因脑梗住进了上海瑞金医院,开颅手术后需24小时依靠机械才能维持生命,家人将他放在ICU四年,花费了巨额的治疗费,医生都感叹“出不去也走不了”。
一个人就这样变成了一件物品,浑身插满管子,就为了“活着”。
如今老人已离世,“ICU事件”却出了圈,它戳中了我们一直以来的隐痛:
逐渐年迈的人,该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终点?
人最大的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我们常说的“五福临门”,最后的一福,就是“善终”。
善终,是没有遭到横祸,了无挂碍和烦恼,安详而自在地离开。
“我们最终的目的不是好死,而是好好地活到终老。”
《最好的告别》一书中,有一位私人钢琴老师佩格,罹患恶性肉瘤,度过地狱般的放化疗,佩格又恢复了授课。
一年半后,肿瘤复发,她再次化疗。但她仍然坚持教学,虽然常常因为配合治疗而调整课程。
不久,佩格病情恶化,大小便失禁,不得不住进了医院。
她知道自己时日无多,而她有一大堆的惧怕:害怕会失去更多对身体的控制而遭受屈辱,害怕无法离开医院,浑身插管躺在ICU……
但幸运的是,她可以自主决定。
佩格选择“善终服务”,她回到家中,在服务人员的帮助下,设置活动病床,每隔2小时打镇痛针,服用药物。
更重要的是,她清楚自己该如何度过剩下的时光:她要继续教学。她做到了,并且变得很有活力。
她又生存了6周,其中4周在授课,最后2周,学生们在她家,举行了两场音乐会,她愉快地跟他们道别。
她走得很平静。
像佩格这样走完最后的人生,是对观念的挑战,而不仅仅是经济的基础、技术的配合。
知易行难,如何安顿好自己,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离开?
生命有限,医学也非无涯,不管是想不惜一切代价坚持,还是适时的放手离去,只要能真实地尊重自己的愿望,都值得被赞赏,理解,和支持。
在整个生命的旅途中,我们都是无知的孩子,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思索。
生死事大,由不得我们漫不经心。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亲人,把对死亡的恐惧,修成对死亡顺其自然地接受,便成功了。
死亡是一种告别:对生者而言是告别亲人,对死者而言是告别人世。
马东曾说:
“我们不敢聊死亡,因为都逃不开我们祖先的文化基因留给我们的束缚。
但我们有必要思考生死,而思考的结果是不重要的,因为思考本身就是最大的价值。”
我们无法阻止老年的到来,我们能做的,是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汲取知识,从而能更明智地做出决定,让自己和亲人更舒服、更安详。
没有什么能改变死亡的事实,能改变的,是我们对死亡的看法。
即将步入老年的,明晰自己的需求,提前应对以免失措;
为人子女和家属,尊重亲人的意愿,而不是“越俎代庖”;
医疗机构从业者,为病人缓缓摆渡,点亮一盏人性的灯。
思考归途,不是为了让人颓废,而是为了让人清醒;
直面终点,不是为了让人绝望,而是为了重燃希望。
这本书带给我们的,不仅有厚重的思考,更有生命的热情。
《西藏生死书》中有句话:“没有哪一种布施,能大过帮助一个人好好死亡。”
点个「在看」,愿我们每个人都能生得愉悦,走得安详,成就生命的圆满。
向死而生,是最好的告别。
作者 | 飞檐。温茶三杯,淡酒两盏,飞檐在文字江湖中与你相约,我们不见不散主编 | 阿医排版 | 余景图片 | 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