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心力量”中财系列科普之八】
“宅”、“洗”、“戴”的心理象征意义
苑媛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北京,100081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主要是借助各种符号,之所以能够相互理解、传情达意,主要是因为人们所使用的各种符号都可以一定程度地表达所思所想所欲所感。迄今为止,人类一共使用了三类符号:一是条件反射中的符号;二是语言(遵循日常逻辑),三是心理意象(遵循原始认知逻辑)。 自“抗疫”以来,我们在彼此关心和相互提醒的话语当中,出场频率较高的词汇是“宅”“洗”“戴”——宅在家、勤洗手、戴口罩。如果把这些用语视为“意象”(image)——一种心灵的符号,一种有“意义”、有“意境”、有“意图”、有“意愿”的符号,一种具有象征性的符号,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探索其象征意义而读懂一种心灵的叙事。这里的“宅”是个动词,表达了一个心理动作:待在属于自己的心理空间里。“宅在家”象征着明晰自己的心理边界,不要轻易“越界”。其意义在于,我们要有心理边界意识,有心理边界感,说话做事不要侵犯“他者”(others)的边界。国有国界,人有人界,己有己界,尊重彼此的界,世界才能太平。对于他国事务指手画脚、巧取豪夺、长辔远御,越了“国界”;人们肆意砍伐树木、污染环境、涂炭动物,越了“人界”;长幼无序、有失分寸、乱发脾气,则越了“己界”。
在“抗疫”情境下,我们“宅在家”,不轻易出门,这是守住了个体的心理边界。疫情过后,我们重塑边界意识,敬畏自然、保护环境、尊重生命、善待动物,则可谓守住了集体的心理边界。作为动词,这里的“洗”表达了另外一个心理动作:清洗心理的污垢或情绪的沾染,以期净化心灵。“手”象征控制力。“勤洗手”象征着时常清洗自己的内心世界,祛除心理污垢(如:三观不正、情绪无法自理)与情绪沾染(如:易受谣言蛊惑、易被不实信息或他人消极情绪所影响),时常检验自己的控制力,使之保持在一个正常的、健康的范畴之内(如:面对一件具体的事情时,能够分清哪些是可控因素,哪些是不可控因素,然后将注意力和行动力放在自己可控的因素上,避免陷入不可控因素所带来的困扰)。
在“抗疫”情境下,我们“勤洗手”,这是养成了好的卫生习惯。疫情过后,我们继续相信科学,遇事反求诸己,愿意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方法去化解心理伤痛、打理消极情绪、不断传递正能量,则可谓把心灵成长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这里的“戴”,特指戴口罩。“戴口罩”象征隔离(isolation)。在心理学语境下,“隔离”一词原指人类常见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是将一些不愉快的事实、情景或情感下意识地分隔于意识之外,不让自己的理性直接意识到,以免引起心理上的尴尬、焦虑或其他痛苦,以达到维持心理平衡或平静的目的。例如:笑着说一件伤心的事;女孩子把来月经说成“大姨妈来了”;饭店把男厕所标识为“观瀑亭”,把女厕所标识为“听雨轩”等。显然,本文要讲的不是这层意思。现实生活中,我们一般会在哪些场所戴口罩呢?空气污染严重,感冒咳嗽时怕传染给别人,怕被流感或其他病毒传染,治疗、护理、探视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大多是在室外的公共场所,或者与患者同处一室,出于自我保护或照顾他人的需要,才会戴口罩。于是,环境本身,以及某个环境里人与人的互动方式,变得重要起来。一方面,从符号的角度看,“环境”也是意象。换言之,某个客观的物理环境可以用来象征人的心理环境;人的心理环境的健康程度,影响着物理环境的健康程度,也会体现在物理环境上。当我们的心理环境更加健康美好时,我们的物理环境会随之更加健康美好。另一方面,在某个环境里,特别是在常规的进食环境里,以及与他人互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在心理层面戴上“口罩”。否则,食不择物,毫无觉察地被他人情绪所沾染甚至浸染,“口无遮拦”、“口不应心”、“口说无凭”“口腹蜜剑”等,容易“祸从口出”或“出口伤人”。
在“抗疫”情境下,我们出门“戴口罩”,既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这是自觉自愿地做到了“隔离”。疫情过后,我们继续管住嘴,吃可以吃的东西,说负责任的话,说有依据的话,说有良知的话,能够觉察出他人情绪对自己的消极影响,则可谓做到了有觉知的自我保护。心理动力学(Psychodynamics)和意象对话心理学(Imagery Communication Psychology)研究发现,意象本身负载着心理能量(mental energy),且有情感、情绪的卷入。因而,不仅可以借助意象去调节人的内心感受和心理能量,其心理影响力还更直接、更深入、更稳定,也更持久。如此说来,假如我们从现在开始,带着对“宅”“洗”“戴”的觉知去行动,带着坚定的信念去认真地做到宅在家、勤洗手、戴口罩,那么,我们就不仅仅是在理性层面和行为层面保护了自己,保护了他人,保护了社会,而且是在内心深处调节了心理能量,使得心理边界更清晰!心理清洗更深刻!心理防御更觉知!
作者简介:苑媛,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首批二级心理咨询师。师从著名心理学家朱建军教授。意象对话心理学研究中心常务理事(主管学术研究);“四月天”少女性伤害心理援助公益热线督导、培训师;“5·12” 汶川地震首位致电中国红十字会申请前往灾区的心理咨询师,并作为中青部首批督导专家赶赴灾区,被团中央中青部评为“优秀志愿者”。迄今为止个案咨询约2000例;团体咨询约1000例;心理危机干预约500例。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本期编辑:窦东徽
注:打赏金额我们将通过合法渠道捐献给武汉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