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房价之谜:高房价的秘密终于让人给说透了!
房价,一道难解的谜题,万众关注的焦点。它牵动人们的神经,左右人们的思想,影响人们的行动。到底应该怎么认识它?有没有可能把握它?
高房价的基础是什么?为什么房价屡涨屡调?扶摇直上的房价将怎么走?为什么众多名家在房价预测中屡遭滑铁卢?
本文覆盖面广,而篇幅甚长。分5个小节。
(一)关于房价和调控的那些错
房价淘空了太多人的精力和财富,透支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
不管买或不买,房价都在影响着你。
在方方面面,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每一个人。
电视剧《蜗居》热播的时候是在2009年,在那之前,房价已经涨了好几年;在那之后,人们与房价的“抗战”又快8年了。
现在情况却有所不同,已经不是所有地方都在涨。一线二线城市还在遏制上涨势头,三四线城市要开始忙着去库存了。
不涨有不涨坏处,在似乎看到房价“消停”曙光同时,人们又担心房价会不会暴跌。
房价是涨也忧,跌也忧,然则何时不忧耶?
万众踌躇之际,某专家挺身而出,放出豪言:房价必涨,有钱快买!
于房价,我知道需要关注哪些重要事情。比如下面这几件:
北京,郊区大兴。
大兴就在北京南边挨着,离城区不远。虽然是郊区,这里的房价着实不低。
人们在问:大兴8万,北京城区不得直奔30万了?
分析人士精彩点评:拿地成本就比较高,定价7万元也仅是保本,定到8万元其实利润并不多。
只是人们对这种解释是不满意的。还是老问题:那么,经过多年打造的北京城区市场,教育、医疗、治安、交通等公共设施经过多年的投资,现在应该是什么价?
通州也好,大兴也好,现在就有房价这么高,到底意味着什么?
北京,房地产调控政策与市场前景
某专家就是在这时再发惊人之语:本轮调控会导致房价上涨更厉害。
所谓的“错误调控”主要是指政府减少土地供应。
他的逻辑很简捷清晰:需求很旺盛,供给却减少,供不应求的结果可不是房价上涨?
按照这个逻辑,近来种种收紧地产开发类融资的政策也被唾骂为“脑子进水”,因为这些限制了开发商的资金来源,同样是抑制了供给。
去年10月底,证监会连同交易所和交易商协会也加强了房企公司债的分类监管;
从2001年开始进行经济报道和分析,重点关注房地产已有十几个年头了。现在是第几轮的调控,已经记不清,总之已经见怪不怪了。
历次房地产调控真是出乎一般人的理解,每次调控也总少不了抑制供给这味主药,以至于每次调控后,房价都先抑后扬,“报复性反弹”也见过,剧情十几年不改。
这到底是为什么?
批评决策者的“低能”很容易,也许过于容易了,所以批评者越来越密集,但是理性的思考却很少。
每次调控一出,专家、学者、开发商、民众,骂的人不少呢。批评很容易,但是这么多年的批评,已经完全不能增进我对这个现象的理解。
批评多年之后,我觉得需要换角度思考问题,并且倒也有了些不一样的看法。或许我们看漏了一些重要的东西,因此都犯了一些自己没有意识到的错误。
比如说,调控政策确定供地数量的说法,是不是说反了?
供地是制度,调控是政策;本该由制度决定的供地数量怎么能由调控政策决定?更合理的顺序,似乎应该是供地制度先确定供地数量,再在此基础上确定配套调控政策。
(二)高房价是被什么撑起来的?
“两地一制”的土地供应
要看清楚房价,就必须研究土地供应制度,也就不能不提香港供地制度——内地学习的,正是香港的土地批租制度。
“两地一制”最大特点是,土地市场只有一个供给者,也即垄断者;垄断者总是有使其垄断利润最大化的倾向,具体的做法就是控制供给数量,提高供给价格。
以香港政府为例。为了获得更多一点财政收入,香港政府常常特意‘少批多得’,甚至“规划”出一块土地,因为市场竞价“不理想”而收回,待来日再批。看到被当地人称为‘石屎森林’的摩天大楼密密麻麻自天而降,你能想象港九岛上还有70%的土地尚未开发吗?
经济规律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其普遍适用性,并不因人而异;不管是以逐利为目的的商人,还是打着公共利益标签的政府,概莫能外,他们垄断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并没有本质不同。
内地各级政府把这一套活学活用,发挥得淋漓尽致。香港的房价全球称王,内地当前的高房价,也是在这个同根同源的制度体系支撑下演进而来的。
中式地产市场的独特法则
中式供地制度下的地产市场很独特,尤其是它的供给和定价法则。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成本加成定价”的策略通常似是而非。
“成本加成、顺价销售”是卖家做梦都想的好事,但在市场经济下困难重重。
但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恰恰不属于“通常”情况。其独特之处就在于,政府有能力消灭其他市场,让整个土地市场只有供应者,那就是政府自己。
既然土地市场只有一个供给者,那么它就在“需求曲线”上寻找垄断利润最大的点,即控制供给数量,提高价格。土地市场上一个个“地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来的。
之所以说中式地产市场独特,是因为世界上大多数经济体的土地市场有众多的供应商,众多土地所有者都可以根据市场的价格信号快速做出买和卖的反应。中国内地与香港的供地制度同源,和其他经济体却有本质差别。
中式供地制度的“好处”是容易掌控市场,坏处则是弹性不足,市场一家独大,自我调整能力差,无视其他市场的价格信号——后面会讨论,这个看起来不怎么显眼的坏处,多年累积却蚕食了长期经济增长的潜力。
需求曲线理论上是存在的,但在实际中看不见摸不着,怎么就能确定多高的价格、多大的供给量是合适的呢?所以这里就存在两种风险:
第一种是价格风险。土地拍卖的价格和政府预期的差距甚大,导致土地流标——前面说过,香港就经常因为价格不理想而“来日再批”。
第二种则是期限风险。土地的购买者是开发商,而房子的购买者是民众,两者并不一致,而且有时间差,即地价转化成房价需要一个房屋的建设和销售的过程。作为“接盘侠”,开发商高价拍来的地,盖上房子之后却有可能卖不出去。
换个学术一点的说法就是,政府在开发商那里兑现了利润最大化,但开发商却把握不住民众的需求曲线,没法兑现利润。
本来嘛,需求曲线看不见摸不着,很容易把握?
这两种风险都真实存在。中国经历多年地产市场的火爆,人们见得多的是房价又涨了,房子盖好了卖不出去的情况应该关注不多。
其实,许多烂尾楼盘都可以归入此类。
(三)中国房价到底“合理”吗?
中国房价始终没有崩,相反,去年许多地方的房价还涨得让人越发绝望。
之所以有“崩盘”的盛世危言,最主要的原因是房价高得“不合理”。那么,什么是“合理的”房价?
对此,国际上有诸如“租售比”、“房价收入比”这样的流行指标。奇怪的是,中国房地产市场上指标早就超过临界值,却没有崩盘迹象。
这的确是因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与众不同。
前文不吝笔墨,分析了一番内地与香港的供地制度,旨在说明,在不同的制度约束条件下,所谓的房地产“合理”价格,也有极大不同。
租售比、房价收入比等指标,如果在一个远为自由的土地市场上超过临界值,往往导致房价的崩盘。但是在内地和香港这样的供地制度下,这些所谓的临界值似乎根本没有约束力,以至于许多紧盯这些指标的名家频遭滑铁卢,空发“崩盘”警报十几年,年年被打脸。
先看租售比。
我的看法是,在中国的土地制度条件下,租售比的指标意义不那么强,因为租房市场和买房市场并不是一个可以互相替代的统一市场。
这是中式供地市场和自由土地市场的一个重要差别。
通常情况下,房租对房价有很强的锚定作用:房子价格太高的话,人们会选择租房方案,导致房租上升、房价下降;反之,若房价太低,原本租房的人会考虑买房,从而推高房价、拉低房租。这里的前提是,买房和租房是同一个存量房市场,这样两者才有较强的可替代性。
房价和房租不是没有关系,只是关系更远了而已;房租也还是房价的一个“锚”,只是锚定的力度远不如新房价格的力度大了而已。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租售比远低于大多数市场,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中国房地产市场与这些大多数市场的机制根本不同;它们是自由买卖的私有土地市场,中国不是。
所以,拍地就有非常重要的指标意义。它是供地体制的价格稳定器,稳定甚至引领一个城市所有存量房的价格。
前提是,“地王”上盖的房子可以顺利加价出售——这是这个游戏能否继续的关键。房价的上涨不会无止境。一旦新房价格太高而无人问津了,存量房也要绷不住了。
那么,一二线城市会怎么样?
再看房价收入比。
这个指标也很关键,but,again,它在我们这个体系下需要大幅放宽尺度。这里决定性的因素有三个:
第一,在房地产市场里的含义则是,新房的价格虽然很高,但是数量很少,只要有一些人买得起,就足以支撑这个价格了。存量房的价格当然随着会涨,但是在里面住着的人又不需要掏钱。看起来不是皆大欢喜吗?当然,没买房的人除外……
第二,全国购买力。一二线城市房子并不只是面向本地居民,而是面向全国。当三四线城市房价太高失去吸引力的时候,资金和人都会流向更具吸引力的一线城市和条件好的二线城市。
第三,刚需。几年前一度流行“逃离北上广”,现在更多的人“逃回北上广”;大城市成本高、人情淡漠,有种种不如意,但也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更注重个人能力,而回到老家如果“无爹可拼”就前途茫茫……
去大城市,就得买房子。这是刚需。
刚需是什么?买房子自住是刚需,担心资产贬值而进行优化配置也是刚需。不承认后者,就没法理解房价上涨的这一重大动力。在“资产荒”的情况下,买房子是个很自然、甚至是许多人最好的选择。
(四)房价啊房价
2010年之前,中国的房价经历了狂飙突进式的普涨,其中最大的源动力是城镇化。这期间,人口既向大城市流动,也向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流动。对于不同的人,不同城市各具吸引力,中小城市的涨幅并不如何逊色。
情况在2012年之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对此有一个精辟的解释:2012年之后,中国的城市化从之前的城镇化转入了都市化。所谓都市化是指人口的流动开始表现出很强的选择性,人口开始集中流入一部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而相对在离开其他的中等城市和中小城市。城市化在城市之间开始出现了明显的选择性。
要选择在哪个城市定居、生活和工作,除了考虑就业的机会,还会考虑这个城市所提供的公共教育水平、环境质量、治安好坏等一系列因素。而这些因素在中国不同城市之间的分布具有非常大的差异。
正是因为年轻的父母集中选择基础设施资源更好的城市,导致这些城市的人口流入上升,对房产的需求增大,表现为小学在校生人数增速上升、房价上升,以及住宅新开工上升。
在我看来,这种结构性分化开始之后,还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深化和自我强化阶段。选择性进入优质城市的人们,或多或少都具备一些优势,或知识,或技能,或财富,或资源,否则很难在当地立足。他们对当地总体上会产生正的贡献。
这种分化会导致一个正反馈:越受人们青睐的优质城市,就越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或改善。这种分化会不断深化,导致城市间的梯度越来越明显。
当然,也导致优质城市的房价越来越高
房价的上涨,已经经过了一个关键的节点,一个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意义重大的节点。不管地方政府怎么不希望房价回落,怎么控制供地,都敌不过经济规律的力量。
中国房价不会“崩盘”,因为这不仅是一个可以通过控制供地来调节的市场,还是一个讲政策的市场。
那些“鬼城们”玩得太过火,至少有两处败笔:一是供地太“过”,二是金融太松,所以房产又贵又“多”,金融机构深度陷了进去。金融太松,意味着太多的开发商挥舞着太多的资金去竞争土地,即土地需求上升(需求曲线发生变化),这些地方政府的理性选择就是增加供地。
很幸运的,我们的政策正在这么做。
这里所谓供地太“过”的含义是:如果不是金融太松,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土地供给。另一个含义是:好的项目,一万个也不嫌多;既然是差的项目,那一个也太多了。
从这个角度看,严控金融,就能适度压低房价和降低金融风险。这样的经验教训,在此后的调控政策中体现得比较明显。
(五)房地产调控真相
我猜想,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演进,其目标和手段已经逐渐明晰,政策其实很有其自洽性与合理性。
说实话,这个想法刚出现的时候,长期批评调控政策的我都被自己吓了一跳。
粗略一点说,房地产调控的首要目标不是在调控房价,而是在预防崩盘;调控的关键点,其实都是在尽量挤泡沫,把多余的资金驱逐出房地产市场;在此前提下,房价能控制最好,控制不住再用别的手段,比如说行政、法律……
当然,不能忘记一个前提,那就是现行供地制度不能变。关于这个前提,我们后面展开一点分析。
供地制度决定调控
任志强对于房价继续涨的判断很可能还是对的,因为减少供给一般会导致价格上升。但他认为限制供给是“错误的调控”,这个判断政府不会认同。
我尝试从北京市政府的角度出发,理解这件事:
第一,土地供给是由供地制度决定的,不是由调控政策决定的。通常情况下,调控政策不能改变土地供给;与其说是调控政策限制了土地供给,不如说是先确定了土地供给数量,再制定调控政策来保驾护航;
第二,对房地产价格和需求起反应的只有政府一家,这个供地制度决定了土地供应不可能有市场希望的那么充沛。
第三,增加土地供应和现行供地制度不兼容,风险也是难以控制的,前有香港首任特首董建华先生的“八万五计划”,后有“鬼城”的教训,殷鉴不远。
第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北京市执行人口外迁政策,已经是明确的政治任务,减少土地供给是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正是这个配套,增加了北京房地产市场的复杂性。
需要说明一下,这里完全没有批评董建华“八万五计划”的意思。这个计划因为涉及增加土地供给的问题,下文会进一步讨论。
另一个非常值得推敲的,是对政府收紧融资渠道的批评,指责这种方式减少供给,助长房价上涨。更合乎逻辑的可能是,政府这个举措,一点也不像人们所称的那么“脑残”,相反,决策者相当清醒,而且对土地制度门清,对政策目标门清,对政策手段也门清。
再强调一次,政府的供地制度是控制供给数量,控制价格。要达到这个目标,不需要那么多开发商带着那么多资金来玩。在确定供地有限的前提下,再多开发商,再多资金,得到的还是那几块地。
政策的理性与局限性
由此看来,出于某些考虑,政府看起来有了相当的克制,并不盲目追求短期利益而让过量资金把地价炒到天上去。这也避免了金融机构卷入过高的风险。
严控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不管是开发贷还是房贷,的确是在抑制房价上涨。从供给的角度上讲,参与拍地的开发商越少、开发贷的资金越少,越不容易把地价炒的很高,把房价“顶”得也没那么高。从需求角度上讲,买房的钱少了,价格也就不容易上去了。
政府为什么不能做得更多?比如说,为什么不加大土地供应呢?
我相信供地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调整的。垄断利润最大化的供应量,只是理论存在,实际上谁也没法确认在哪里,所以只要大体不差,多点少点不是核心问题。
而维持供地制度的稳定和有效运作,则是不可触碰的底线。所以,无论如何,供地的量不会变化很大,更不可能大到导致房价下降的程度。即使在土地完全私有的自由市场中,供地的增加也不见得会导致价格下降,何况单一卖家的市场?
万一价格真跌了,既得利益者(比如贷款买房的人)资产受损甚至变负资产了怎么办?下次还能顺利拍地吗?财政收入怎么办?更要命的是,供地制度还要怎么运转?
所以,无限制打压房价,不会是政策目标选项;假如政府真有控制房价的能力的话,政策目标选项也只会是:涨多少。可惜,即便政府可以控制地价,也没法控制房价涨幅,就好像小李的飞刀,出手之后就连自己都控制不了。
现在,我可以尝试勾勒一下房地产调控的目标优先序了:
默认目标:土地制度的稳定;供地制度的有效运转;让房子回归居住属性
首要目标:降杠杆,挤泡沫,降低金融风险;
次要目标:房价不要过快上涨。
现在看来,政府的调控政策,逻辑上是不是就自洽多了?房价如果控制不好,社会动静有点大的话,还可以采取一些行政啊、法律啊这样的手段,比如整治违法中介等。
来源:金融是金融深度。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