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焦点】刘志伟 | 俍傜何在?(序)

2016-06-22 刘志伟 人类学之滇

人类学之滇

 主编:何明    值班编辑:覃延佳    


近年来,“族群”一词在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和社会史学界中是最为流行和热门的一个术语,也许是出于人们对自十九世纪以来使用“民族”、“种族”、“民系”、“族类”这些词汇的时候渗透着过于浓烈的“人种学”意蕴的反抗,人们更宁愿使用这个看似摆脱了过往以种族范畴为核心的成见,淡化了血统色彩的概念,以表明要同过去的“民族”概念划清界线的学术立场。


唐晓涛:《俍傜何在:明清时期广西浔州府的族群变迁》,民族出版社2011年。

与此同时,陈寅恪先生关于胡汉之别文化较血统尤为重要的不刊之论翻出了新意,郝瑞的研究提醒人们把目光从人们的“自我认同”转向从政治与历史情景去认识“民族”这个范畴,安德森的书名Imagined communities中文译为“想象的共同体”,更引出了把“民族”视为一个虚构的范畴的极端化认识。

当学者们一路凯歌地走出以生物种属同民族区分联系起来的泥潭之后,稍一回首,发现仍然要面对历代文献中大量以“族类”来划分的人群的记录,这些持续不断的族类区分,与今日的“民族”划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割断这种联系,只着眼于现代国家权力的创造,无异属掩耳盗铃之技。

如何把民族国家以后形成的民族观念同古代中国族类意识联系起来,重建对今日中国的民族(或族群)概念和民族关系的认识,固然可以从社会、习惯、语言、文化、心理等方面进行结构功能分析,但更具深度和解释力的研究,无疑是把由当代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实践进行结构功能分析的方法,向前推至更久远的历史时空,由特定的历史场景和实践活动去理解族类划分的动态过程与凝固化的机制。

唐晓涛的这个研究,可以说是在这个取向上超越现有族群研究的一个尝试,从她已经写出的这个稿子看,这个尝试已经取得了非常实在而有成效的进展。本书利用的材料,大多为作者近年来从公私收藏机构和民间发掘而来,更难得的是,作者之所以能够从这些看似鄙俚粗俗材料中独具慧眼地发掘出学术意义,并能够作出颇具深度的解读,是基于作者多年在当地的田野经验。

这就注定了本书中看似晦涩的讨论,绝非陈陈相因的成说可以媲美。因此,作为一种探索,本稿也许难除生涩的气味;要在理论上有所阐发,也不免有词穷理倔之叹,但正是因为这样,我相信这是一部具有开创性价值的著作。由此出发,若假以时日,作者以及后继同志之人,必能发前人所未发,成一家之言,故乐于为之序。

 

                                              2011年5月29日


作者简介


刘志伟,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