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海峡两岸读书会纪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017-11-04 窦媛媛 人类学之滇

“理解中国”系列|海峡两岸同读《想象的共同体》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本期阅读《想象的共同体》

召集人:李伟华,赵中麒

领读人:张丽梅,曾亭云(台湾),朱翌箐(台湾)

评议人:龙成鹏(台湾人,《今日民族》编辑,源生坊策划)马云才(云南大学研二生)

与会者: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学生,云南大学公管学院学生,台湾国立暨南国际大学东南亚学系学生,以及部分校外读者。

 

书本简介: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所著的《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是一部在20世纪末探讨"民族主义"的经典著作。作者以"哥白尼精神"独辟蹊径,从民族情感与文化根源来探讨不同民族属性的、全球各地的"想象的共同体",认为这些"想象的共同体"的崛起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宗教信仰的领土化,古典王朝家族的衰微,时间观念的改变,资本主义与印刷术之间的交互作用,国家方言的发展等。《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增订版)》影响所及几乎横贯所有人文与社会学科,是在理解人类社会诸多现象时不可或缺的指引。

 

2017112日星期四七点,华灯初上,夜色微凉,细密的雨丝随风轻舞,飞扬在云大校园的每个角落。图书馆102室房门开敞,灯光明亮,桌椅整齐。今天,在这里又会迎来怎样的思想盛宴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召集人李伟华老师首先感谢各位参与者们能够“冒雨”前来参与此次“海峡两岸”读书会。他向我们介绍了此次读书会的不同寻常之处:一是台湾友人们的来访,因为恰逢台湾友人们来云南田野调查,所以邀请他们做客今天的读书会。(热烈掌声欢迎台湾友人们)。二是瓜果芬芳,酒香四溢。他解释了读书会宴飨的中西传统,在西方,古希腊社会普遍流行会饮,人们在宴会上通过歌颂诸神和饮酒举行庆祝,进而碰撞思想的火花;古代中国也是如此,正如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中提醒我们的,节庆与歌谣的存在告诉我们社会如何可能。读书会未尝不是一个小社会。他介绍了瓜果的“重点”:台湾正宗凤梨酥,作为回赠的“云南嘉华鲜花饼”,以及一些水果,和啤酒,瓜子,花生,板栗等。(现场气氛极其活跃),平静,老师继续介绍本次读书会的领读人,评议人和与会者。然后,宣布读书会开始。

 

张丽梅(领读人):表示了能参加此次读书会的感谢,希望在此次读书会上收获成长,鼓励大家积极对其发言进行批评指正。张丽梅主要从作者简介、内容概要、文章简介、贡献(或优势)以及不足四个部分介绍这本书。

 

作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1936年出生于中国云南昆明市,他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充满中国风味的家庭。1941年为了逃避日益升级的中日战争,安德森一家打算经由美国返回爱尔兰,却因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暂居美国,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开始了早期的“流亡”,这段“流亡”经历让他从语言中获益良多。安德森早期被英国学生侮辱以及受恩师卡欣的影响,让他对民族主义的态度比较积极。安德森在印尼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但后来印尼发生政变,他被驱逐出境。因祸得福,被驱逐出境反而使他从单一个案的、深陷于具体细节的微观式研究,转变到一个比较的、理性的以及较宏观的视野。

 

内容概要本书大致从民族的界定(第一章)、“想象”民族产生的两个先决条件:认识论与社会结构(第二三章)、民族主义产生与散布的历史过程的论证(第四至七章)、民族促使人们无私奉献的原因(第八章)、殖民地民族主义的补充(第十章)几个部分来阐述作者的观点。

 

文章简介第一章作者写到本书的目的在于尝试对民族主义这个“异常现象”提出一个比较令人满意的诠释。他提出民族是一种想象的、有限的、享有主权的政治共同体的概念。他认为民族总是被设想为一种深刻的,平等的同志爱,正是由于这种友爱关系驱使数以百万计的人们甘愿为民族去屠杀或从容赴死。而探究民族主义的文化根源,才可能解答其提出的核心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这种只有短暂历史的,缩小了的想象竟然能够激发起如此大的牺牲?

 

第二章,安德森分析了民族主义的文化根源即认识论上的先决条件。他认为民族主义特别关切死亡与不朽,这正暗示了它和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死亡这个终极宿命作为起点,也许有助于考察民族主义的文化根源。

 

第三章,作者对民族意识的起源即社会结构做了分析。印刷品使得“水平—世俗的,时间—横向的”这类共同体成为可能,但“民族”如此受欢迎最重要的因素是资本主义的出现。

 

第四至第七章,安德森一步一步地建构了一个关于民族主义如何从美洲发生,再一波一波向欧洲、亚非等地逐步扩散的历史过程的扩散式论证。

 

第八章,安德森认为“民族”的想象能在人们心中召唤出一种强烈的历史宿命感,原因有二:一是民族的想象与天生的出生地、肤色等密不可分;二是从一开始,民族就是用语言而非血缘构想出来的,而语言的起源往往是难以考证的,具有一种古老的自然力量。第九章是对越南、柬埔寨、中国发生冲突的简单分析。

 

第十章,认为人口调查、地图和博物馆这三者一起深刻地形塑了殖民地政府想象其领地的方式—在其统治下人类的性质、领地的地理、殖民地政府的家世的正当性。

 

第十一章,作者探究了历史学与民族主义的密切关系,指出民族历史的“叙述”是建构民族想象不可或缺的医环。

 

最后一章,论述该书29个译本所涉及的出版社,其出版缘由以及国内政治状况。

 

本书的贡献(或优势):如本书的导读所述:想象的共同体是连接现代与后现代研究的桥梁。首先,通过复杂而细致的比较史和历史社会学方法,在相对简短的篇幅内就构建出关于民族主义的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一般性历史论证。他良好的欧洲史素养、权威的东南亚研究以及东西方语言的掌握能力,让他避免欧洲中心主义的毛病。第二,安德森超越一般将民族主义当作一种单纯的政治想象的表层观点,将它与人类深层的意识与世界观的变化结合起来。第三,《想象的共同体》的论证结合了多重的研究途径,同时兼顾文化与政治、意识与结构,开创了丰富的研究可能性。对传统比较政治学,历史社会学,社会、人文学科的影响巨大。总而言之,本书将民族界定为一种想象的共同体,认为“民族”本质上是一种现代的想象形式,它源于人类意识在步入现代性过程的一次深刻变化。这是一种开创性的提法,避免了传统学说对概念的刻意“客观化”,用高效的语言、视角的全面性,论述了自己的观点,平衡了简约的理论与事实的说服力。而且它是在20世纪80年代欧洲中心主义背景下明显偏向于“小国”的民族中心主义,引起世界众多国家的翻译与出版。

 

不足:首先,本书讲到民族主义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的人造物,但没有具体解释民族主义是什么;民族主义与民族意识是本书的核心,但作者没有具体地讲述两者之间的关系,比如民族主义如何建构民族意识。作者的论点对世界民族主义的解释具有局限性,比如民族国家(如中国)的起源。其次,作者认为促使新的共同体成为可想象的,是生产体系和生产关系(资本主义)、传播科技(印刷品)和人类语言宿命的多样性这三个因素之间半偶然的,但又富有爆炸性的相互作用。但是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极其缓慢,从明朝中后期至清朝都处于萌芽状态,而中国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是儒学,且古代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无论民族)都以尊儒学,尊汉字为官方语言,再加上国家的管控,地方性的语言和报纸难以流通,盛行。但,中国仍然是多民族国家。因此文中的说法是不成立的。又或者从第四波即亚非殖民地民族主义来看,作者认为被束缚的殖民者把殖民地的“边界”当作“族界”,那说明同一殖民地同属一个民族,那又如何解释中国被殖民地的多民族问题?

 

曾亭云(领读人):原来是想分享对第九章的看法,但是上一位领读人已经分享了,便不打算再重复,所以并且提出自己对本书关于“什么是民族主义的疑惑”。

 

朱翌箐(领读人):向我们分享了导读会在有的版本被删除的原因:想象的共同体民族是一种想象的、有限的、享有主权的政治共同体的概念。他认为民族总是被设想为一种深刻的,平等的同志爱,正是由于这种友爱关系驱使数以百万计的人们甘愿为民族去屠杀或从容赴死,作者提出集体的认知并非凭空捏造的,共同这一概念需要实际的空间背景,和可能相似的想法。

 

李伟华老师(召集人):感谢三位领读人的精彩领读。下面有请我们的马云才同学为我们对刚刚三位同学的发言做出点评。(热烈鼓掌欢迎)

 

马云才:(评议人)作者的人生经历可以概括为四点:生于战乱年代,成长与民族解放浪潮时代,入戏的观众。


 

因为生于二战时期,出生在中国,后因为二战的缘故,准备返回英国,但又因为太平洋战役爆发,他居住在美国,后又回到英国定居。正如他所言,他的教育背景很复杂并且带来了很多冲击:是个英国人,在中国昆明出生,接受美国教育。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就学期间,拜师卡欣(一个美国霸权外交批判者),在老师的指引下,对东南亚国家的民族主义有了很强的兴趣,后在机缘巧合之下,来到印尼,当时正值印尼暴乱,因为自己的一篇文章得罪了当局,印尼当局将其驱逐出境长达27年之久,这段经历更让他转入其他东南亚的研究,如“泰国,越南,柬埔寨。”并对中国,缅甸,柬埔寨发生的战争进行反思。这样长期的的经历与他的成就是密不可分的。因为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来自一点一滴的积累。

 

很认同领读人的看法,民族主义在本书中并没有说清楚,是个模糊的概念。在本书中,并没有说清民族主义是如何被模塑,被改编,被传播的过程。对于民族的概念并不像泰勒对文化的概念定义得那么清晰。请老师解答一下,本书中提到的民族主义是什么?

 

第二章:“对文化根源的探讨”中提到宗教共同体的衰落是民族兴起的根源,但在中国并不适用,因为在中国,虽然在早期中国与宗教是政教合一的,但后来政教分离,宗教从来都未超过王权,中国的宗教仅仅只是部分群众的信仰,并且都取得了本土化。而此时中国的民族早已存在。因此,此书对民族的解释具有局限性,无法接受中国民族兴起和多样性。

 

龙成鹏老师,(解答了他的问题):作者认为儒家是中国的宗教,简称“儒教”。作者从儒家的角度分析中国,但后来却不是这样分析。针对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天下观”的角度和民族国家的转型分析。不一定要拘泥于中国的宗教问题,虽然作者的民族概念的解释有一定的问题,但作者的观点却对我们长期讨论的“天下观的崩溃有积极意义。”因为中华民族是在“天下观的崩溃”后出现的,虽然作者在书中有提到过这一问题,但却没有展开,可能是作者不了解中国这一复杂的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


 

马云才(接着讲);感谢老师的提醒,接下来介绍的是本书中涉及的王朝的衰落促使民族主义的兴起。在早期的古代社会,各民族国家是没有边界的,如在公元62年之前,中缅没有明确的边界,可以说边界是一个仅仅停留在脑海之中的模糊地带因,因为附属国要向宗主国进行朝拜。后来,民族国家兴起,国家政权建立,于是国家边界被划清,与是边境冲突开始出现,并越演越烈。民族国家被固定在一个范围内,后来王朝开始衰落,但王朝还是以政教合一为主要手段控制思想,但,地理大发现以后:人们发现这世界是很大的,不只是亚欧大陆,于是,人们对“欧洲中心论”坚信开始转变,该观念的动摇,致使欧洲神学和宗教受到质疑。

 

第三章:民族意识的起源:商品印刷孕育了一个全新的观念,因为中世纪,宗教强调神与自我的关系,却忽略了我与他人的的关系。而印刷品如“报纸”的出现,让生活在同一地域的人们开始想象他们的民族,他们的共同体。特别是地方方言报纸的出版,更是被作者誉为民族意识的起源之一。

 

第四章:欧裔海外移民先驱者。传统欧洲的生态观念认为:“外物即污秽”即使是出国为了工作的人回国后是会被歧视的,更别提那些搬去美洲殖民地的人了。并且欧洲的宗主国对其在美洲殖民地进行全盘控制,故导致了来自欧洲的移民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最后这些欧裔们纷纷将自己的热情转到自己脚下的美洲大陆,并将它站立的地方视为祖国。

 

第五章:旧语言,新模型 第二波:诞生于欧洲,受到美洲模式和法国独立运动的影响。是一种群众性的语言民族主义。民族主义的传播归功于印刷语言和“盗版”,这里的盗版在我理解之下,是对文本的“盗版”能够促进文字的传播,但是总觉得不对劲希望得到解答。

 

龙成鹏老师(进行解答):书中的“盗版”并非指书本的盗版,而指的是民族主义形成的模式,并不断的被复杂。像20世纪初期中国有老式的东西出现,便为盗版,而美洲由一些传播手段,被逐渐的格式化后又被复制,盛行的过程。“盗版”的是政治制度,而非书本的盗版。

 

马云才(继续补充)一战后,民族国家纷纷成立,并逐渐有了国际规范,就连因国联之中仅存的帝国权也不得不卸下它掩饰的外衣。如:罗曼诺夫王朝虽然是个讲究“君权神授”的国家。但仍然是要把自己想象成为民族共同体。清朝末期,虽然清政府在经济上有了改革,但是民族国家的大势不得不应。

 

马云才(评议人):本书带给他的启示很多,但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第一章关于民族刺激感受的描写,“也许许多被人认为是固定的老的民族,如今却面临着来自次民族的挑战”。对“次民族”的产生有些不清楚,望得到老师们的指教。

 

(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感谢马云才同学的精彩点评。)

 

龙成鹏老师(评议人):对发言者们总体做了一个补充,一,安德森的想象是什么意思?有几重想象?龙老师认为有两重想象,一是对民族形式的想象,二是对文化起源的想象。民族形式,想象其他的共同体,并不是说想象过去无民族,因为中国过去已有了族的概念和区分,但安德森却将民族与国家主权联系在一起,正如福克所说的民族“话语的出现,让一切旧有的东西全部被推翻,新的时代出现了!”那么为什么会有新时代出现?新时代带来了什么?对书后面几个部分后序,安德森在对泰国的研究中,安德森获得启发,对文化起源做出了想象和补充,但是可惜的是,安德森没有谈到民族主义的具体含义。其次,安德森认为报纸的出现带来了两种全新的东西:1.时间观念,2.民族意识,报纸让同一时间不同地域的人们看到同样的东西,由此可理解为民族想象的社会学方式。

 

同样,安德森的想象方式值得我们思考,因为安德森对民族的定义不一定会受到在座各位研究民族的概念不一定相同,因为安德森的民族意义上的族是“国族”是有要求建立国家,有政治诉求的民族,但现在我们研究民族很少会研究这一问题。并且安德森真正对民族的诉求和对民族的意义,对我们来说并无太大意义。真正值得借鉴的是,他提到的“民族构建”,民族被想象需要的过程需要物质技术的支撑,西方的印刷技术和资本主义对民族产生有极大的影响。但很遗憾的是,安德森的表达中,却忽略了历史!试想一下,若是忽略历史,那语言又能够表达什么历史文化呢?!

 

其次,安德森给我们的启发有,通过一些新媒体的研究,可以打破文化研究的僵局。安德森对民族的理解有两点值得肯定,一,该研究并非后现代民族的主观认同,本书强调想象,但认为想象要有根基,要落在资本主义的技术上去。承认时间观念的思想观念的先决条件。二,继承历史意义上的研究即对民族的定义并非我们今日对族群的定义,也不是某种本质的表达。

 

安德森介于斯大林式的认为民族从土壤里自然生成的物件和民族民族是个人利益组成的主观想象。有时安德森难以理解的地方便是:你一直认为他的想像是主观的,但他论述的是想象如何形成的,或是想象如何变成实际的。安德森对民族的定义是我们研究他的书一个无法忽略的地方。

 

对安德森时间观念的理解:安德森对时间观念基本继承了本雅明的观点,本雅明有两种时间观:新的共时性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因为有参照物的存在,因此有了新的时间观念,但安德森强调的是一种新的时间观。基督教的历史观和时间观认为一千年或两千年前的发生事与我们有着很强的联系。以上帝为参照,过去与未来同等,时间是静止的。这样的时间观阻碍了新的观念的形成。但是印刷技术的发展,小说的顺序,电影的分镜头,报纸上的时效性,使得人们拥有全新的时间观念从而促进新观念的产生。

 

但是安德森始终没有解释“民族主义如何产生?”“民族主义如何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的重要力量?”只是提出了两个套路,一,美洲模式;二,特别强调民族性语言主义。虽然这些套路有一定的说服力但还不够解释民粹、官方民族主义,民族主义的复杂关系。这些关系的解决将对我们中国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启示作用。

 

安德森以想象的方式去补充殖民地的民族主义却没有给出明确的民族独立方法。并且殖民地的独立继承了很多殖民国家的遗产。对今日研究东南亚、中国的民族构建有着深远的意义,值得去研究。

 

安德森的分析不够全面。安德森采用的“人口调查分析法”,只是在众多的可能性中挑了几种来讲。安德森在后记中具体分析了民族传记却未提到历史观点,体现了他文化研究的定义,不适合我们学习研究。其中也给我们启示不要勿信传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阅读。

(开放讨论阶段)

 

郑玉荣(分享观点):对官方民族主义的理解。若是官方民族主义是建立在追求民族团结国家独立的基础上,便认同这一观点。如中华民族是想象的概念,就像是蒙古族,白族,哈尼族,汉族,都能团结起来并认同同属于中华民族的原因。而形成中华民族的共识包括一下几个因素1.普通话,2.汉字基础,3.知识分子的迁徙。正是这几个因素让不同的民族的认同产生,由此“中华民族”这一官方民族主义深入人心。但是若把范围缩小到具体的民族的话,由于民族的排斥性,各民族不易形成认同感。此外,作者强调印刷技术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民族建构提供途径。但是以壮族为例的部分少数民族并没有自己的文字,但谁也不能否认壮族不是民族,因为它有自己的语言,服饰,节日。因此郑玉荣认为作者的这一观点不成立。

 

龙成鹏老师(做了点评与回复):龙老师认为郑玉荣的观点是一种从安德森的观点出发,又扩展了安德森原来的观念的观点。但是壮族在当初的民族识别时差点就不是民族,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作批示,才真正让壮族成为民族。这体现了官方民族主义的观点。无疑,安德森的理论比较适合美洲,但不适合我们民族,因为中国的民族和民族主义形成原因都很复杂很复杂,不是一套理论就能解决的。但值得重视的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官方民族主义越来越体现出一种“归训”的功能。这也体现出民族的发展并不是靠“模式化”产生的。

 

朱翌箐(分享自己的观点):对安德森的民族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可能大多数人都认为,民族是文化构建的但在其观点中则认为民族是由地域,文化,政治,经济构成的,并且单一的元素也可以构成国家。民族以人民和公民构建的。民族是人民和公民的工具,国家则是人民实现目标的工具,但她的理解正好相反,国家是由国族建立的而非人民建立。

 

张辉(率先解答了这一问题)首先提问,谁是公民?谁是人民?并解释说,安德森的理论是对中华民族构建不利,是一种威胁了,是对中华民族的肢解与结构。在某种程度上说,加泰罗尼亚地区是不太可能的事,因为民族独立是来自自我和他者的想象,但它缺乏别人对他们的想象,因此这些民族不可能成长到独立,正如为什么会有东西方,正因为有了东方,所以别人就想象,从而有了西方。反过来也是一致的道理。

安德森的失败之处是没有提出谁来想象?也没有解决谁来推动历史的问题?

 

龙成鹏(认可了张辉的想法,并回答)安德森试图将所以民族主义进行统一,但是他却忽略了民族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因此不可能解决复杂的民族问题。正如在社会主义中,“阶级与民族是想对立的”但在中国它们却能和平相处,正如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继续向着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前进”又提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且这两种观点都可以解释共产党的合法性。这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之处。

 

(赵中麒老师做总结)

赵中麒老师(召集人):以幽默的语言诠释了作为总结人要专心致志,认真思考,认真回答的责任。首先对这一次“凤梨酥准备不够”感到抱歉。其次又赞扬了读书会的“饮宴”,通过“饮宴”我们成为了一个“想象的共同体。我们在这一“共同体”中进行了思想交流。解释一下尚未解决的问题:1.“人民”与“公民”的差别,从民主政治开始理解,民主政治是人民主权和人民治理的政治形态。何为“人民治理”?人民治理是在大国是不可能实现的,人民只有通过选举他们的代表,间接的治理国家。而这个代表便是公民,公民是具有选择国家政治走向的人。2.对“次”民族的探究。“次”为何意?“次”应是国家之下的民族主义,如壮族,是中华民族这一大民族之下的一个小民族。研究“次”民族,就要理清次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本次读书会的主题是希望通过《想象的共同体》来理解当代中国。理解同学们对该书的“期望”——通过该书理解中国。但在读书之前应做到以下几步,一、这本书会告诉自己怎样的“历史意义”,在对照自己的现实需要核查满足情况,若无法做出对应,就无端指责作者。是对作者的不公平。因为作者写作的意图并非自己想要的。二,如这本书不能满足自己的现实需要,那就去读,去发现那些作者在字里行间中隐藏的人文关怀。书中“一种把民族既短又紧的皮肤撑大到足以覆盖整个庞大的帝国身躯的手段。”是很关键的,可以解释为什么当代中国要借用民族复兴的手段为名以建立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但最后要实现与民族对立的“共产主义”理想。无可避免的,任何一个继承了国家权力的团体都不得不要面对和发展民族主义以完成该团体提出的理想。三,反思该关怀是对现世的还是过去,还是对现在某种现象的反思,以及审视类似的事件的视角。这应是安德森真正想带给人们的一些隐含的真谛,最后,安德森的成功之处是脱离了同时期的欧美民族主义研究者的“欧洲中心论”思想。这是难得可贵的。留给现代人一个全新的民族传播解释。即,现代民族的散布不应该是从西方往外扩散,第一波由美洲的殖民地发生并且开始散布,则到欧洲的帝国势力,再由欧洲的帝国势力散布到各自的殖民地。但不可避免的,该书的确有着不足之处,如:没有解释清楚民族主义等。(但是作者可能并不想讨论这一话题)。那么,该书所体现的人文关怀,对现代中国的现实有什么启示意义?该书提出问题:“这是一个要迈向现代,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建构?还是会迈向其他类型的建构?”如果是以“人”为核心,那么那个“人”是什么?核心又应该是什么呢?若是安德森仍在世上,便会很乐意看到年轻的一辈从该书的隐藏含义中进行对自我的理解和自我的反思。

 

李伟华老师(召集人):强调读书要“连续”,只看某个主题的一本书,容易犯一叶障目的错误。分析了为何四个版本内容不同(有增删改现象)的原因。感谢赵中麒老师的精彩发言。

 

他最后重新解释了一下,读书会中领读人,评议人,召集人的职责。重申“魁阁”的席明纳精神,希望能够让“众人”深刻理解读书的无用之用。最后感谢大家的参与。


主编:何明

编辑:李伟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