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 | 除了新娘,你还了解越南什么?

2016-02-24 覃延佳 人类学之滇

 

除了新娘,你还了解越南什么?

 

谈起越南,很多中国人都是十分“熟悉”的,下龙湾、芽庄、越南新娘、中越南海纷争、社会主义国家、中越边境走私、河口的红灯区......稍微关心历史的,还会说越南古时候就是中国的藩属国,是属于中国的(说这话的多数都是较为激进的民族主义者)。所以,当我从东兴口岸要出关之前,我的一个朋友说,越南和中国就像一个小孩和一个大人之间的游戏,要理解他们有时候的人任性。在他看来,越南对于自身权益的很多诉求,都是一场政治游戏而已。对此,我只是笑笑,毕竟在我眼中,我始终认为越南的多元性是我们所不知的,而大多数国人已经习惯了我们的无知。



《皇朝直省地舆全图》

胡志明市社会图书馆内悬挂的地图,借此说明黄沙群岛等并非属于中国

 

跨越两千公里来寻你


这次并非我第一次来胡志明市做调查。2014年10月,我就来去匆匆的跑过一遍,那次的主要目的是要确认越南留学生为我在Google地图上选取的点是否是我想要去的点(当时我想做的是一个具有一定历史深度的社区的研究)。上次为期不到十天的预调查,让我确信位于胡志明市Hoc Mon县(福门县)的Xa Ba Diam(点婆社)确实是一个不错的田野点,可以作为我博士后研究的调查地。只是上次来的时候,我的越南语还是哑巴阶段,无法交流,只能通过学生翻译,对当地社会的认识是极为有限的。归国之后,我找了一些文献阅读,同时也继续学习越南语。这次虽然越南语比哑巴级别没提升多少,但却是自己第一次单独在越南开展田调工作,整体感觉大有不同。

 

碰巧的是,耶鲁大学人类学系的Erik Harms副教授也曾在胡志明市福门县做过一年半的田野调查,并于2011年出版了他的专书Saigons Edge:On the Margins of Ho Chi Minh City。在是著中,Harms将福门县视为越南的一个缩影,在他看来,越南是一个夹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边缘国家,处于剧烈的转型期;而福门县作为胡志明市周边的一个下属县,其在城市化过程中所扮演的也是一个边缘的角色,是故,他提出了social edginess的概念,以试图说明他所观察的福门县社会之边缘性。在调查的过程中阅读这本书,让我有了更多的思考。

 

毫无疑问,作为一个社会—文化人类学者,Harms更多的是想通过结构性的叙述来表达他所构建的概念,以此来回应黄宗智等人对于发展中国家社会变迁的讨论。而带着一年多前的模糊印象和作为一个中国人具有的历史情结,我始终觉得他对于越南历史及南部区域性社会认识的薄弱,是我可以突破抑或着力的点。

 

不过,我却再一次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出发了。和别国老外在国外调查有基金支持的潇洒不同,由于云南大学财务处目前无法报销出国调查费用,而中央民大此前所立项的海外民族志调查项目也因我的迟滞而无法执行,所以我只能自掏本就干瘪的腰包来开展田野调查。这决定了作为一个穷青椒的我选择的路线注定的曲折的(其实从南宁直飞只要两个小时到胡志明市,而我选择的省钱路线要两天)。我于2016年1月18日晚从东兴出关,经芒街去河内。出关之前,我和新结识的朋友喝了不少红酒,有点半晕的就过了关,一个越南叔叔在和蓝哥一阵沟通之后把我带到了汽车站。在恍惚之间,我就上了去河内的长途汽车。上车之后,我突然发现我成哑巴了,为了中途不想被憋着酿成重大事故,我想问司机厕所在哪里,但是他们都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书本上学的几句越南语,忘了“厕所在哪里”这一句。后来有几个会说中国话的越南姑娘跟我说,司机说等下车停在路边上厕所,于是我就憋着等着车停的时候。幸好车很快就停下了,悲剧没有发生。



我所乘坐的长途大巴

 

在我看来(事实也是如此),越南很多的长途车坐起来还是中国舒服的,一是车上有免费WiFi,可以打发睡不着的时间;二是车内卫生做得还不错,让人感觉没那么脏。经过一个晚上的美梦,第二天凌晨四点多车就到达了河内。由于天还没亮,我选择在车里睡觉,一直到六点多才下车。此时,阿方和他的朋友小范来到车站接我。他们带我去吃早点,随后喝了一杯咖啡,吃过午饭又叫车送我去机场。这两位都是在云大留学的学生,着实帮了我一个大忙。在去机场的路上,我惊奇的发现司机居然会说一些中国话,于是很高兴的攀谈起来。原来他曾在中越边境附近工作,和中国人打交道很多,自然而然就学会了。不过由于多年不说,很多都不会说了。

 

目前越南主要有三家航空公司,规模最大的是越南航空;其次是捷星太平洋航空;还有一个是新成立不久的越捷航空。为了帮我省钱,朋友帮我订了最便宜的越捷航空,从河内飞到胡志明市才三百多人民币(1700公里)。顺利到达机场之后,我得知下午飞机晚点四十五分钟,我打电话给小萱妈妈,想告诉她飞机晚点,但是我不会说,只能请机场的工作人员跟她解释,免得她等得太久。下了飞机,一阵热浪袭来,逼得我不得不赶紧脱掉夹克和毛衣,看来中国的天气预报也是对的,这里依然保持着三十度的高温天气。我见到小萱妈妈后,除了笑,不知道说什么。未待我反应过来,我们就湮没在茫茫车潮之中。尽管此前对越南的摩托车早有领略,但是再次跑在路上之时,还是不免有些忐忑。

 

到家后,我总算是正式到达目的地。小萱的姨妈看到我给她带来的两双老北京布鞋,非常高兴。尽管略带陌生,不过还是有点回到家的感觉。上一次来的时候,也是住在小萱的阿姨家。小萱的姨妈是河内人,在河内遇见了从胡志明市去河内工作的杨叔叔,两人一见钟情,于1988年结婚了。结婚后不久就回到了胡志明市,现在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在家自营牛肉河粉,家庭生活很美满。

 

第二天我就开始了我的田野之旅。说实话,我这次心里一点底都没有,虽然此前我已计划好步骤,但是真正到达目的地之后,才发觉自己无法掌控一切。为了躲避交警,不给阿姨家带来麻烦,我决定骑自行车去点婆社。点婆社与永陆工业区紧挨,距离住处仅5公里。二十分钟左右,我就到了目的地。此前教授我越南语的阿源已经告诉我,南北两边的越南语发音有差别。她是北方人,教给我的是如北京方言为基础的普通话般的河内越南语。到了我的田野点之后,我终于感觉到他们发音跟我所学是如此大的差异,以致交流都是非常浅层的。不过就算是磕磕碰碰,我还是在这个已经半城镇化的社区晃荡。

 

点婆社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作为革命老区的点婆社

在政府的眼里,这是一个充满革命传统的地方,因为这是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南方抗法运动中的重镇之一,很多“英烈”都是这个地方的,这与发生在1885年和1941年的抗法斗争有直接关系。而今这个地方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一个烈士纪念馆和一个传统房。近十年来,政府欲透过对当年可以隐藏爱国斗争人士的蒌园进行保护和重建,让人们对蒌园十八村有更好的认识。不过事与愿违,2014年我来的时候还可以看到一些家户种植蒌叶,现在几乎没有了,因为大家都认为这个并不划算。尽管如此,很多家庭都还是悬挂着跟革命斗争有关的祖先的相片,表示他们是烈士家属。



烈士陵园


 

作为城市边缘社区的点婆社

点婆社作为一个有将近七万人的社区,已经成为胡志明市边缘的一个重要的市镇之一。由于这里房租比较便宜,很多人都来到这里租房,每天骑摩托车去附近的工业区上班,或者自己做点小买卖。这里一间17平米左右的房子,一个月租金大约是300人民币,比市区的价格要便宜不少。因此,这里除了本地人之外,还有很多从西南部、北部来做生意、打工的人群。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地方上的一些农民有的进城打工,有的在自家门前做生意,有的在家打理几头牛,生计日趋多元化。这里的土地多半是不怎么耕种了,仅有少量养牛的家户会在田里种草。生计模式的多元化、人口来源的复杂化,加速了这个原本处于城市边缘的社区的城镇化进程。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略显杂乱的小镇,你却可以做很多高大上的事情。在这里,你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看CNN、BBC、YouTube等国内无法看到的海量视频,你也可以直接在网络电视上拍下你想要的商品;在这里,你可以花五块人民币在一个有WiFi的、环境不错的咖啡店待上一下午;在这里,你可以没有钱的时候蹭到几大杯冰水喝,有时甚至一顿饭也不在话下;在这里,你还可以一整年都是在三十几度的高温下吹着风扇入眠。



下午骑车回来,遇到堵车

 

作为“南蛮”之地的点婆社

对于点婆这个名字,当地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这是因为一个叫点的婆婆来这里而得名,有的则认为这是新泰一村的集市,并不是具体的某个人。从目前看到在历史资料看,这个地方的最早记载仅是300年左右,此前则一无所知。在当地人眼中,点婆社又是这样的地方呢?带着这个问题,我问了好多人,看看他们对这个地方的看法。当地人对这个地方的认识是很模糊的,只能说出这里有很多的邑:前邻邑、后邻邑、中邻邑、南邻邑、北邻邑、相邻邑、东邻邑等等。很多人认为这里并不是一个很有文化的地 47 32216 47 15287 0 0 1777 0 0:00:18 0:00:08 0:00:10 2712,因为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这里都不是非常有名。

 

为了印证当地人的看法是否正确,我不得不重新骑上本田摩托车,前往胡志明市综合图书馆和胡志明市社会图书馆翻看相关材料。其中,直接与点婆社相关的是一本叫《蒌园十八村》的书,这本书成书于2012年,是在胡志明市民族博物馆工作的一位作者所著。他的母亲是点婆社人,所以他在书中用了不少口述的材料。不过,他所做的调查极为有限,所以只是告诉我们,这个地方以前叫新泰一村,点婆是这个村的一个小集市,现在是一个大一点的集市。由于是政府为了宣扬蒌园十八村而著,其中很多篇幅还是在于这十八个村的历史,关于点婆的很有限。

 

为了获得更多的认识,我前往胡志明市社会图书馆去翻阅史料。在《嘉定城通志》和《大南地舆志》中均未看到福门县的踪迹,不过点婆社所在的新泰一村等地在成书于1802年的《嘉定城通志》中已有记载。据后书所载,嘉定省(今胡志明市)作为越南南圻六省之一,自17世纪末才逐渐纳入越南版图,此前则为高棉国属地。从《高蛮暹罗事迹》中,我们可以看出南圻六省在17到18世纪期间一直是越南和高蛮国(确切的说是暹罗)所争之地。高蛮作为夹在暹罗和越南之间的一个国家,时常成为两个国家争夺的对象。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拉锯战中,越南常常以获取土地为条件才出兵帮助高蛮抗击暹罗,于是,位于嘉定城西南部的地区逐渐为越南所控制,在此历史过程中,清初逃离中国本土而远赴越南的明朝海军将领杨彦迪等人成为开拓西南疆土的先锋。而今流传在同奈省的华人道教,成为我们观察这一地区移民历史的重要线索之一。




《南国地舆》


由是观之,南圻一带是一个叠合了高棉文化、马来文化、中国文化和越南文化的地方。在19世纪之前,这些地方所受到的国家控制还是比较薄弱的。据《剿平南圻诸匪实录》所记,位于嘉定城西南部的永隆、河仙等省是海寇和山寇常出没之地,为了剿平这些地方的反叛人群,嘉定城逐渐成为平定南圻诸地的一个重要据点。港口的发达和人口的聚集,构成后来法国人选此作为督府的主要原因。

 

迨至19世纪后半期,以嘉定城为中心的南圻成为法国的势力范围,北越地区则仍归阮朝控制。《顺化条约》签订之后,法国正式控制整个越南,但对于中圻和北圻地区的管控,还是借由阮朝进行,他们只对边界海关、烟酒税等实施直接管制。但在南圻地区,法国则实行全面的控制,包括村社治理、基层管理制度的确立等方面,法国当局都进行了直接干预。因此在1910年成书的《大南地舆志》在介绍越南的政体之时,往往把北圻、中圻视为阮朝管理的区域,而南圻地区则是法国督府所管之区,属于民主共和政体在西方国家看来,中越两国皆为社会主义国家,然而从两国的社会主义进程看,我们不难发现两者存在着很多差异性。这种国家发展进程的差异性,是我们观察越南社会的切入点。

 

由于没有具体的文献材料来揭示福门县和点婆社的历史,我们只能从一个宏观的区域变迁来理解当地的历史脉络。从笔者现有的有限阅读观之,南圻作为一个越南历史上晚近才开发出来的地区,常被视为未开化之地。越南的很多文献材料常常把南圻一带地区视为南蛮之区,认为其文化、部族皆有别于越南北部。不过从现存的文化遗存及有限的文献材料观察,其文化底蕴是殊为多元的。来自越南北部、马来半岛、中南半岛西南部、柬埔寨、泰国等地的不同人群都曾先后活跃在这一地带。这个由湄公河冲击而成的三角洲平原地带物产丰富,河道众多,类似于明代以前的珠江三角洲。但有所不同的是,这里直至18世纪后半叶以后,才逐渐进入较为规范的国家管理体制之中。


因此之故,当我们再次进入这个并不具有非常悠久历史的社区时(至少文字记录是如此),看到的文化现象都是非常多元的。其中的表现首先是语言方面。点婆社地区的方言与胡志明市内的方言有所不同,发音更加含混,有时难以辨认;其次体现在文字的运用上,尽管很多寺庙都有汉字和喃字,可是在博物馆里,你还可以发现柬埔寨文等宗教碑铭存在。第三是对超自然世界的认识,在点婆社不少家庭的院子里,我们都可以看到人们把逝去的先人埋葬在自家院子里,在他们看来,逝去的先人是可以与自己同在的,并不觉得害怕。这些文化元素的存在,让我慢慢从一种中国文化情结走出来,逐渐明白西贡作为一个经历了传统王朝时期、殖民地时代和社会主义时代的城市,其文化复合性之形成过程成为我们认识越南的基本工作。离开这种基本认知,我们无法言说这个令我们熟悉而陌生的国度。

 

边缘之外是什么?

在这个只有革命史讲得比较清楚的地方,我跨越两千公里,想回答的问题是经历了近两百年较大的国家变迁之后,一个处于城市边缘的社区如何发展?生活于斯的人们如何认识他们所处的世界?无处不在的革命话语对于他们的生活意味着什么?如果国家力量与规制是一种资源,那么当地人如何运用它?

 

前述Harms教授用social edginess概念来表述其学术主张,指出这种社会边缘性是理解发展中国家边缘社区的有效解释工具。企图突破机械的城乡差别而将边缘性视为一种理解生活逻辑的常态。于我初步的观察而言,人们在处理自身身份和生活之时,除了这种地理空间与社会身份的边缘性之外,其社区内部的历史脉络是我们可以追寻的地方。遍布社区里的庙宇和祠堂,让我更有理由相信,信仰实践、工作选择等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成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城镇化过程中的普通越南人的生活逻辑之转变的核心基础。其中,国家、政府、市场、个人几方面力量的相互作用,构成一幅复合性的画卷,让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并定义越南。

 

每次游走在这个陌生而有点熟悉的小镇,我总感觉莫名的惶恐。每天都感觉这个地方的陌生感不断袭来,让我之前的很多判断不断失效。人们对于生意的态度、对于生育的态度、对于国家政策的看法,总让我越来越感到迷惑,这个地方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我的田野才刚开始,我的认识也是在蒙混的阶段。穿梭在市中心、城区、工业区和郊区市镇,你始终能感受到不同地区的人的生活状态有所差异。我始终相信,只有真正融入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你才有可能言说作为他者的越南是怎样的一幅面貌。然而,想要做到深入融入,又谈何容易,个中滋味,唯有己知,期待有更多同行者。





主编:何明

值班编辑:覃延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