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人民币汇率贬值和楼市调控下,焦虑的资金该去向何处?

2016-10-15 逸品堂

从保房还是保汇率是个伪命题,房价和汇率都保得住;到保房还是保汇率;再到房和汇率一个都保不了……近期,尤其是经历了国庆期间多城限购政策出台和今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破6.7之后,朋友圈的风向也转成了电风扇。

 

而以下,是朋友圈中的几个真实的故事。他们的故事折射的是国内中产阶级身处房价汇率夹缝之中的焦虑,是恐怕财富被“折叠”的担忧。

1


国庆长假美元走强,按照SDR“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机制,10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7008元,创6年新低,1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再度下跌90点到6.7098元,连创新低。分析人士指出,美联储加息概率提高,人民币外汇储备创5年新低,以及英镑国庆期间重挫均是人民币汇率走低的原因。

 

对于人民币近年来低迷的表现,供职于上海一家金融机构Isabella早有预见。从两年前人民币显现贬值预期开始,Isabella就已经在香港配置了一些以美元计价的保险产品,涵盖全家人的重疾、意外和投资型保险。

Isabella认为,自己已经是房价上涨的受益者,并且随着国家对楼市调控的深入,再想踏上这趟楼市“高铁”已经非常艰难。与其在一棵树上死磕,不如将目光放长远点。在全球资本市场上,美元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购买香港美元保单,比打理其它美元理财产品省心很多,能够及时锁定收益,安全有保障!

 

“孩子未来打算送出国接受教育,香港保险在理赔、服务上都要便捷很多”,近几年来,类似Isabella这样购买境外保险的人士越来越多,用较低价格获取更加优质的保险保障,在中高收入圈层中备受青睐。基于孩子未来教育、移民等角度,这不乏是一个资金的好去处。

 

2


 

“折叠人生,请赐我一个虫洞。”

 

在《北京折叠》风靡一时和此起彼伏的楼市量价齐升的新闻里,王晓(化名)新改的微信签名赢得了朋友圈不少好评。

 

王晓就职于券商的投资部门,他形容国内一线城市的房价是,不买难受,多买了也许以后会跳楼。而他找到的“虫洞”是:资产配置全球化,尤其是美元资产,关键词是:对冲风险、去杠杆。

目前全球经济面临的增长困境,中国经济很难独善其身,尤其是在整个GDP增速下降的过程中。

 

我们假设“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的长期收益都是8%,标准差都是15%。如果持有100%“中国市场”或“美国市场”,投资结果均为“8%收益,15%风险”;但如果投资50%“中国市场”+50%“美国市场”,投资结果就变成了“8%收益”——风险被两国市场的完美负相关对冲掉了。

 

全球配置资产的玄机就在这里,王晓认为。人民币汇率本身存在市场驱动的走弱。从技术层面看,人民币汇率参考一篮子货币和依据市场供需来进行浮动。

 

去年811汇改后,对人民币汇率影响最大的是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篮子和BIS(国际清算银行)篮子,CFETS篮子美元权重占1/4;BIS篮子各个货币权重比较分散,美元权重仅占1/6,因此其他非美货币的走势对人民币的影响不容忽视。目前需要注意的是,人民币纳入SDR已生效,在SDR篮子中,美元权重为41.73%,也就是说,受到人民币纳入SDR篮子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受美元的影响重新增大,这一点一定要注意,以后看人民币汇率,依然要更多的关注美元。

 

结语

截止13日上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296,较前一交易日下跌38个基点。


凡此种种,都真实而且越来越多的上演于国内中产阶级的朋友圈。跟贬值赛跑,逃离疯狂的M2,用美元资产锁定部分财富积累,努力让自己在折叠人生中不跌出原有的阶层,是中产们而今目前眼目下最急迫的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