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走向新校园”建筑师&校长面对面(第三期)
编者按: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完美落幕,而对“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讨论还在持续发酵。在“美好新华”展区,宜学板块用“建筑师&校长面对面”的方式,三场论坛直面学校设计中的困境,为未来的学校设计提出新思路。第三期由建筑师江立敏、张佳晶、范蓓蕾分享设计思考和建筑实践,共话“开放共享”、“教育创新”等话题。
SUSAS
建筑师&校长面对面
(第三期)
▲会后合影
论坛主持
“走向新校园”展策展人:戴春
LeTalwork勒拓论坛创办人,《时代建筑》杂志运营总监、责任编辑,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文化学术委员会委员
对谈观点快览
教育的本质让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尝试,空间也应当辅助这些尝试。
戴春
江立敏
走向新校园,建筑师要积极拥抱新时代。
教育局也应该接受教育。
张佳晶
范蓓蕾
公园般的校园,意味着自然不仅是风景,也是人使用的场所。
▲视频回顾,来源:LeTalwork勒拓文化
嘉宾演讲
参展建筑师-江立敏
主旨演讲:大学校园空间的时代变奏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集团
副总建筑师
参展作品:立信公社
校园空间的新时代趋势
1、校园城市空间:城市大学、开放校园,社区融合、设施共享,互动合作、共生共荣。
大学是跟城市是密切关联的,一流的城市必有一流的大学,反过来说,一流的大学也必须依托于一流的城市。
校园城市空间,首先,理念上要有开放的姿态;其次,在层面上要传达大学的永恒的价值和使命;在具体的操作层面,有开放街区、活化界面、设施共享、后勤支持;在跟城市之间的互动方面,也有以科研和专业优势促进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2、校园群落空间:群落结构重组,集聚与复合,交通低影响与体验去障碍化,建筑与环境、交通共融一体。
我们整合了世界排名前100位知名的大学的校园的公共空间,我们发现学科的整合交叉,群落功能的组织,合作学习中心的枢纽作用越来越凸显。
体验去障碍化,不只是对无障碍设计而言,而是要让在校区的不同场所当中的流动非常便捷和自然。
从群空间的发展来说,功能、交通、环境高度集约和共融,尊重能源和场地文脉,物质和精神环境同塑等等,是一个群落空间的生态系统。
▲案例: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霍姆伍德校区
3、校园个体空间:空间限定的多样性,空间利用的多义性,基于人因工程学的空间体验
对个体空间来说,它的多样性,多异性,以及空间体验方面也有很多变化,在集中疏散、公共私密方面,这个空间限定的多种可能带来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从多义性角度,这也弱化了不同属性空间之间的固定界面,给学习者创造视线的可达性和行动的便捷性。
从个体空间上来说,提倡的非正式学习空间和正式学习空间的互动融合。
▲康奈尔大学纽约罗斯福岛校区塔塔创新中心
4、校园虚拟空间:校园虚拟空间发展现状,传统校园的变革与局限,校园虚拟空间的深远影响。
现在的互联网技术,对大学的改变是非常大的,虽然说大学空间会永远存在,大学是人生经历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环境育人的概念会一直持续下去,但是未来的大学已经跟以前大学不一样了,因为我们有大量的需要虚拟空间当中完成的活动。
所以虚拟学习带来的方式的改变、角色的转化,影响是非常大,即便是这样,真实校园的作用和价值还是没有办法取代的,虚拟学习空间,对未来大学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深远的且会越来越强烈。
未来的大学是互联网+这样一个概念,所以,虚拟和现实共同界定了未来高等教育和大学校园。
设计与实践
▲立信公社鸟瞰效果图
1、立信公社——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二期生活区:没有围墙的大学校园,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功能叠加。
我们把它取名为立信公社,是希望在当代的大学的学生生活空间当中,实现社区化、共享化、多元化。
将学生活动的“事件性”转换至“日常性”,弥散在生活区的开放空间包含表演场所、阅览室、健身房、超市、活动室、咖啡厅、餐厅等功能,共同组成公社的概念,展现着校园生活的多样性与参与性。
学生能在步行、运动、休闲和交流之间产生许多重叠且频繁的“日常性”转换,激发校园活力。
2、无尽长廊——中科大高新园区:大规划与城市空间融合,学科组群的集约化和交叉融合,公共连廊。
▲南鸟瞰效果
“无尽的长廊”可以一直延伸到北边的二期,跨过城市道路。这些长廊是立体的,在地面结合了场地的高差变化来组织环境,不同的学科之间,有更多便捷的沟通和交流。这些无尽的长廊和它的内部上下交通,能够实现很好的联系。
学科之间的互动和交往,越来越频繁,大学的创新的要求带来的学科之间的互动的迫切需要也越来越明显,我们要把这种需求跟校园的环境相整合以实现一个很好的互动。
▲畅达无阻的立体交通网络——廊上路径
3、叠台柔院——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生活服务中心:大规划与自然山水融合,地形和建筑的结合、景观与建筑的一体化,生活综合体,功能复合。
▲一期工程总体鸟瞰图
从场地上来说,它有一定的高差,在我们的设计中,把它的主要功能进行整合、化解,从体量的高低变化,实现跟自然场地的相对和谐的状态,包括一些形态的扭转,形成一个更亲自然的状态。然后在地面、空中形成一个立体的庭院,从而为研究院的学员在这样一个生活设施当中创造无限可能。
▲依山就势
▲效果图
4、水岸山居——北京理工大学嘉兴研究院:大规划与自然山水融合,创新研究院中的园林概念与空间。
▲南研究中心组团效果
我们都知嘉兴是水乡,所以如何将这种大尺度、大体量的建筑和我们通常意义上对水乡的印象形成一个比较好的衔接和过渡,是我们这个项目面临的一个挑战。
同时我们也在考量怎么样能够把11个学科创新中心进行一个完整的整合,既满足学科实验的基本要求,同时也鼓励学科之间的互动,以及未来学科变化带来的适应性。
这个校区被两个很大的湖面分成了东西两部分。在整个场地的组织关系上,我们努力实现“曲径通幽”的效果,在建筑本身的设计上面,也尝试一些立体庭园,把对江南园林的理解融合在整体的建筑当中。
▲水园人视效果
参展建筑师-张佳晶
主旨演讲:我的设计马拉松——高密度校园建筑研究与发展
上海高目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主持建筑师
参展作品:奉贤区老年大学;嘉定区德富路中学
案例1:德富路中学
▲建筑鸟瞰照片
消除串并联的教育模式-散点式
我们想消除排排坐的那种串并联的那种学校模式,因为那种学校模式,可能在教育局眼里面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在我们看来,它其实是一种低级算法。那么建筑师如何体现自己的专业价值?就是在高算力和高数据库的情况下,提供一些你跟他们不一样的知识,这是建筑师的职责。
这个田字型教学楼和这个风雨操场,是用一个一个无障碍的坡道串联,它不再是一栋楼的概念,也不是串并联的交互的方式,而是一种散点式的方式。
案例2:石厦小学
高密度推向了规范的变革
石厦小学容积率已经达到了2.92,这在上海的学校和教育机构里面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所以当时我们觉得当参数被推向极致的时候,专业性才能凸显,建筑师的作用才会更大。这样的话,我们会通过专业的诉求,去质疑传统的一些认知。
作为教育建筑,在一些论坛里面,大家谈的更多的是对空间诉求,文化性、在地性。其实我个人理解,学校建筑到一定参数之后,它是一个数字运算,是一个运算的结果,高密度推向了规范的变革。
案例3:梅丽小学
超级风雨操场
想加大密度的情况下就必须采用中走廊式,单廊的布局已经不能适用于这样的情况了。所以我们做了一个中廊内庭,在建造秩序方面做了“南楼北楼”的概念,就是现状的教学楼在这里,我们先把南楼建好,之后北楼可以进去,再建南楼地下室,北楼地下室,然后再连连成空中连廊,盖上一个膜,中间形成一个超级风雨操场。
案例4:福田中学
算法的推导——无敌景观
其实我们一直在践行一种算法导向的设计方法,我们不太相信感觉,因为当数据库非常容易得到的时候,我们会误认为我们的感觉是正确的。但是当那个数据库已经推向参数推向极限的时候,其实我们的感觉是失效的,而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是理性,也就是运算的一种结果。
当操场提升一米的时候,下面只是地下室。当操场提升四米的时候,下面是一些采光要求低的用房。当操场提升到九米的时候,下面可以做图书馆、风雨、操场、食堂。当到操场提升到20米的时候,下面就是一个正常的室外。那么这样的情况下,有些新的类型就产生了。所以基于这种算法,把下面这整个福田中学需要的五大中心作为一个底托,上面是一个400米跑道的无敌景观的风雨操场。
我们现在参加很多教育建筑的竞赛,都是出于表达,因为我知道有很多东西,可能也不是大家暂时能理解的,但是我们坚信我们的研发和这种算法的推导,是站在了一定的高度上的。
案例5:云龙路中学
公园城市理论的践行——保留山头与湿地
让教育建筑有很多新类型的做法,除了参数的提升以外,如果这个基地条件有一些特别不同的参数,依然会产生一些类型。整个地形从最高点到最低点,落差20米,在这种基地条件下,我们一定可以设计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校园建筑类型。
海绵城市,需要每个地块都做努力。海绵城市最大的问题是人人都不想做海绵,都想别人做海绵,这是有问题的。
我们尽可能保留为数不多的山头,可以让居民对整个原始地貌有一个残存的记忆,这也是一种社区共享。
参展建筑师-范蓓蕾
主旨演讲:公园般的校园
亘建筑事务所合伙人、主持建筑师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客座设计导师
参展作品:侨东学校
案例1:江苏省陶瓷艺术实训基地
(丁蜀成校)
▲江苏省陶瓷艺术实训基地(丁蜀成校)建成鸟瞰©陈颢
设计要点:漫步和闲逛的校园,独立的建筑体量。
希望这个校园是可以漫步和闲逛的
它像一个社区学校,同时对城市是开放的,有不同的室外空间、半开敞的走廊、小广场和自己的街道、大花园。
▲江苏省陶瓷艺术实训基地(丁蜀成校)教室单元之间的植物©陈颢
从建筑形态上考虑
我们觉得工艺学校,跟传统的学校有比较大的区别,大家是在学校里做手艺。它的关注点永远是在手上,所以它的空间其实是比较内向的,坐在里面的同时需要有自然光,能够感受到外面的植物和天空,不能被来来往往的行人所影响。因此每一个空间,都设计成一个独立的建筑体量。
▲江苏省陶瓷艺术实训基地(丁蜀成校)建成后的小工场©陈颢
小镇般的校园
每一个建筑都不一样,建筑由它内部的功能决定,每一个功能决定了它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内部空间。
内部形式决定外部空间。每一个单独的建筑不一样,所以它的外部空间也不一样。
▲江苏省陶瓷艺术实训基地(丁蜀成校)
建成鸟瞰©陈颢
植物布置
植物是我们对校园环境比较重要的营造。建筑很重要的是人在室内的感受。尤其在疫情期间,我们24小时待在家里的时候,会发现能从自己房间的窗户看出去是很重要的。所以,城市里稀缺的空间资源,恰恰是建筑外部空间的部分。
植物可以解决空间密度感受的不同。因此我们在所有的校园设计里面都非常在意植物和景观的布置。
▲江苏省陶瓷艺术实训基地(丁蜀成校)
入口©陈颢
案例2:侨东学校
▲侨东学校 鸟瞰 © 亘建筑
设计要点:解决城市密度的问题,在公园里面做一个房子,跟周围社区共建。
把树留下
延续原来的地形坡度,我们把原来的树留下来,让有一些大树可以移栽到与居民相近的地方,同时居民跟我们的校园有屏障,视线互不干扰。我们希望大板模式延续原来的山地标高,小朋友在上面活动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原来的山。
解决操场问题
将跑道放在屋顶,跟小山近在咫尺,营造在公园中跑步的感觉。
▲从屋顶跑道看向森林 © 亘建筑
重塑边界
我们希望室外的场地不是一个合院,至少有开口是打开的。对于中小学的分隔,我们的想法是:不建立一道物理的大门,而是一种领域感。把小学放在最长的边界上,它是沿着草坡层层上升的,这里是小朋友活动的地方,中学生过来会很突兀,也营造了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
▲小学活动场 © 亘建筑
学校空间也是社区空间
我们利用消防车道做了散步道,形成一条通道可以从校园中间穿过去。这是校园外面的边界,不会跟校园发生直接物理上的接触,却有视线上的交流。它有点像一个空中的通道。同时,因为这里是城市的尽端,我们觉得在夜晚把这里亮起来,有人来人往并成为园博园的入口会比较好。
▲社区走廊©亘建筑
嘉宾对谈
▲视频回顾,来源:LeTalwork勒拓文化
开放共享
Part 1
参展建筑师
江立敏
校园开放在疫情之后更加困难,在时代发展潮流和学科本身发展、与城市互动关系来说,学校最终会走向共享。
校园空间布局中,有些设施是有条件跟社会实现共享的,大学也有责任促进与所在城市文化价值的传递,政府也希望大学将部分资源向社会共享。设施共享要在物理空间上实现使用的便捷性,同时保证校园使用要求。
虚拟空间也要上升到与物理空间同样重要的程度,为教学成果、科研成果外溢创造更多条件。
参展建筑师
张佳晶
在中国的情况下,校园开放并不被大多数公众接受。使用上的开放或许可以转为心理上的开放或者资源上的开放。
在既有城市更新中增加文体面积更能解决社区需求问题,管理路径也会更加简单和有效,比从学校中要空间要好得多。
参展建筑师
范蓓蕾
打开校园时校方和教育局是反对的,未成年人的安全是第一位的。特定人群的共享是有可能的,将开放的功能单独入口、单独边界来进行开放也是一种可能。
校园的界面想要更加融合和开放,从城市设计阶段就要开始努力。
立信公社代表
陈铮
整个新校区的设计中,我们校方是非常重视的。一期是比较规整,二期的建筑物外观更加灵动。整个校园是开放性的校园,也是绿色校园。
开放校园的管理,在安全方面确实管理有一定挑战,在实际的使用中也要用绿篱进行适当分隔,没有办法完全开放。
教育创新
Part 2
参展建筑师
江立敏
大学更重要的功能是鼓励创新,普遍认知中大学校园应当复合化、多元化、适应未来空间的需求。大学校长对于学习空间的认知是很敏锐的。我们的设计在适应大学校园发展的变化中,需要紧跟时代的诉求。设计师应该开拓自己的视野,关心时代的诉求,转化到实践的操作上来。学科本身的创新也非常快。校园空间应该主动适宜时代空间的要求。
基础教育方面,北京十一学校崂山分校区实行走班制,非常鼓励多元化空间。圆环空间保证了学生的穿越和自由组合。
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管理模式还需要提升,对空间的认知也需要进一步探讨。
参展建筑师
张佳晶
建筑师跟教育局和校长都需要互相学习,而不是单方面服从。
参展建筑师
范蓓蕾
我们在设计中更多是跟教育局沟通。成校在设计开始就跟校方有很多的交流,空间在校方使用中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校方明确的项目,我们去针对每一个功能进行空间设计。对于无法确定校方需求的设计,我们的策略是进行多义空间的设计。
对于灵动空间,校方和设计师想象是非常不一样的,中间需要进一步的沟通。
观众提问
Q
虽然疫情加速了新技术的普及,但同时也帮助人们认识到真实空间里的线下互动和在创造性过程中进行即兴碰撞的重要性。我想请问江院长,疫情作为一种干扰元素,可能会带来哪些积极转型的机会?
江立敏:
疫情是一个自然的教训,我们的社会属性是鼓励交往和互动的,我们设计中应当把自然地元素导入进来。人和自然在现在的建筑中是脱节的,建筑师的空间组织如果可以与自然有更好的结合,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会有很大的影响。
疫情让虚拟空间的交往更加便捷,对我们未来各个类型的空间要求带来新的变化和可能,这一方面是值得建筑师进行更多思考。
Q
在您的演讲中您说到,社区共享并不是单纯把围墙打开,也并不是设施进行共享,社区共享是有管理边界的,责任是有界定的,您利用基地本身提供的参数,配合算法发挥建筑师的专业作用。我们也能看到,您致力于推动教育建筑的革新,并设计了许多创新性的教育建筑形式,那么我想请问一下张老师,您对教育建筑的愿景是什么?
张佳晶:
被教育出来的成年人,有趣的人很少,平庸的优秀的成人也很多。
孩子:为孩子形成多样的、有创造力的孩子的成长空间。
教育部门:有一些空间可以让教育部门学习更多建筑学认知。
规范:让新校园的设计推动老旧的规范的进步。
建筑学:通过教育建筑,推动建筑学的真正发展。
Q
您今天介绍的两个学校其实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学校类型。丁蜀成校作为一个陶瓷培训基地,它的教学模式和空间需求与传统学校有很大不同,而侨东学校其实是高密度城市里的学校。在这些项目中您都追求公园般的校园这一概念,请问在用地和需求如此不同的学校中达到舒展、自然的状态,有哪些您认为非常重要的设计元素和设计策略?
范蓓蕾:
1.认识学校作为传统建筑类型,有哪些重要的部分需要坚持
2.回应当下对于学校新的要求
学校处理个人学习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关系,设计最终还是要落到个体的感受上来。
秩序和领域感对于教育建筑非常重要,推敲比例就很必要。
植物在追求自然的空间中是非常重要的。
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美好新华”展区
趣学·走向新校园:融入社区的学校 暨8+1建筑联展
地点:新华路街道图书馆(上海长宁区法华镇453号,新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三楼)
时间:9月26日-11月30日(已闭幕)
策展人:戴春、周红玫、李晖
“走向新校园”学术委员会:顾大庆、黄居正、朱荣远、孟岩、王维仁、朱竞翔、曾群、周红玫、张永和、龚维敏、董功、何健翔、黄伟文
支持单位:深圳城市设计促进中心、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新华路街道办事处、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福田管理局
学术支持:《时代建筑》杂志
承办单位: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策展执行:LeTalwork勒拓文化
SUSAS
喜欢这篇,就赶紧 点赞、在看、转发 三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