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茶馆文化:走,吃茶去!

2016-05-04 知行君 大道知行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编者按:每个地区的文化都有自己的区域特征,就茶馆文化而言,全国每个城市也是各有千秋。如果说四川茶馆以综合效用见长,苏杭茶室以幽雅著称,广东茶楼主要是与“食”相结合,北京的茶馆则是集各地之大成。它以种类繁多,功用齐全,文化内涵丰富、深邃,为重要特点。

 

北京历史上的茶馆是很多的,就形式而言,有大茶馆、清茶馆、书茶馆、贰浑铺、红炉馆、野菜馆等等,至于菜摊、菜棚更不计其数。茶馆较正式厅堂馆所活动方便,较饭店酒楼用费低廉,较家中会友自由,无家无室的京客也可以找个暂时休歇之地。这种特殊的人口结构造成对茶馆的极大需要。




一书茶馆里的评书与市民文学


中国最优秀的古代小说,特别是长篇名著,大多数并不是完全由作家的书斋里诞生,而是来自民间艺人的“活本”,是从城市里的茶肆、饭馆,从说唱艺人的口头文学转变而来。如《三国》、《水游》等名著,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所以,中国的古代小说比其他文学形式在民众中植根更深,也更有生命力。在这个问题上,宋元以来的茶馆文化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北京的书茶馆便是最好的说明。

 



老北京有许多书茶馆,在这种茶馆里,饮茶只是媒介,听评书是主要内容。评书一般分“白天”与“晚灯”两班。“白天”一般由下午三点至六、七时,“晚灯”由下午七、八时直至深夜十一、二点。也有在下午三时前加说一两个小时的,叫作“说早儿”,是专为不大知名的角色提供的演习机会。

 

茶客们边听书,边品饮,以茶提神助兴,听书才是主要目的。听书客交费不称茶钱,而叫“书钱”,正说明书是主题,茶是佐兴。旧北京的书荣馆多集中于东华门和地安门外。东华门最著名者称东悦轩,地安门的,称同和轩。

 



天桥一带的书茶馆,主要是曲艺,什么梅花大鼓、京韵大鼓、北极大鼓、唐山大鼓、梨花大鼓,种类很多。曲艺虽也说书讲故事,但大多为片段,除了选取大部评书的段子外,还有些应时应景新编的故事,如《老妈上京》、《辞活》、《红梅阁》等等。

 

书茶馆,直接把茶与文学相联系,给人以历史知识,又达到消闲、娱乐的目的,于老人最宜。如今北京这样的茶馆已没有了,倘若能兴起这种书茶馆,老人们也可以有一个去处了。


二“清茶馆”、“棋茶馆”与北京人的游艺活动


书茶馆里市民文化的味道虽浓,但毕竟单调一些。为适于各种人清雅的娱乐,北京还有许多清茶馆。这些地方确实是专卖清茶的,饮茶的主题较为突出,一般是方桌木椅,陈设雅洁简练。

 

清茶馆皆用盖碗茶,春、夏、秋三季还在门外或内院搭凉棚,前棚坐散客,室内是常客,院内有雅座。茶馆门前或棚架檐头挂有木板招牌,刻有“毛尖”、“雨前”、“雀舌”、“大方”等名目,表明卖的是上好名茶。

 



在茶与自然的契合上,北京的老茶客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清茶馆的老板为招揽顾客,还帮助知名的养鸟人组织“串套”,即进行“茶鸟会”。老人们以茶会为怡乐,茶馆也利市百倍。

 

北京还有专供茶客下棋的“棋茶馆”,设备虽简陋,却朴洁无华,以圆木或方木半埋于地下,上绘棋盘,或以木板搭成棋案,两侧放长凳。每日下午可聚茶客数十人,边饮茶,边对奕。北京人,即使是贫苦人也颇有些风雅之好,这棋茶馆中以茶助兴,便是一例。


三与郊游结合的“野茶馆”和季节性茶棚


北京人爱好郊游,春天去“踏青”,夏季去观荷,秋季看红叶,冬天观西山晴雪。还有些老人爱郊外的瓜棚豆架,葡萄园、养鱼池。于是,在这些地区便出现了“野茶馆”。这些茶馆多设在风景秀丽之地。

 

每当夕阳西下,老翁们扛着鱼竿行于阡陌之间,渐渐向这茶馆走来。又如六铺炕的茶馆,处于一片瓜棚豆架之间,茶客们到这里,看着那黄瓜花、茄子花,黄花粉蝶,一派田园风光,大有陆放翁与野老闲话桑麻的乐趣,在这种地方饮茶,人也便感到返朴归真了。

 



这些野菜馆,使终日生活在嚣闹中的城里人获得一时的清静,对于调节北京人的生活大有裨益,又使饮茶活动增添了不少自然情趣,虽不如杭州西湖茶馆的幽雅,却更多了些质朴,于中国茶道思想的本色似乎更为接近。

 

同类茶馆,还有公园里的季节性茶棚。这种茶棚以北海小西天最著名,菜棚临水而设,举杯可吸茗,伸手可采莲。饥时又有杏仁亲。豌豆黄、苏造肉可吃,能坐上半日也算福气。


四与社交、饮食相结合的“大茶馆”


老北京的大茶馆是一种多种功能的饮茶场所。在大茶馆里既可以饮茶,又可品尝其他饮食,可以供生意人聚会、文人交往,又可为其他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提供服务。

 

从老舍先生的名剧《茶馆》,我们可以看到老北京大茶馆的模型,而今天的前门 “老舍茶馆”也使我们看到大茶馆继往开来的局面。正因为大茶馆功能多,服务周到全面,所以曾经十分“走红”。 北京的大茶馆以地安门外的夭汇轩最为著名,其次是东安门外的汇丰轩。



 

大茶馆茶具研究,一律都用盖碗。一则卫生,二则保温。北京人讲礼仪,喝茶要不露口,碗盖打开,首先用于拨茶,饮时则用于遮口。在这种茶馆里饮茶,可以终日长饮,中午回家吃饭,下午回来还可接着喝,堂官会把您的茶具、茶座妥为照应。

 

北京的大茶馆,以其附设服务项目而分,又有红炉馆、窝窝馆、搬壶馆等类别。

 

红炉馆是因设有烤饽饽的“红炉”而得名,专作满汉点心,北京称之为饽饽。但比一般饽饽馆作的要小巧玲珑。什么大八件、小八件,样样具全。边品茶,可以边品尝糕点。

 


窝窝馆专作小点心,更合民间日用,北京的艾窝窝、蜂糕、排叉、盆糕、烧饼等,皆随茶供应。

 

搬壶馆放一把大铜壶为标志,介乎红炉馆与窝窝馆之间,雅俗共赏。

 

还有一种大茶馆叫作“二荤铺”,也可由顾客“带粮加工”名为“炒来菜”。如西长安街曾有座二荤馆叫“龙海轩”,是教育界聚会之所。清末保定新型学堂骤起,学界常有京保之争,每有纠纷,京派人物便到茶馆来聚,饮上几道茶,又添几道菜,开一个校长联席会来商议对策。所以有人称京派叫是既卖清茶,又卖酒饭的铺子。所以取名“二荤”,是因为既可由店馆出原料,“龙海派”。


 


大茶馆集饮茶、饮食、社会交往、娱乐于一身,所以较其它种类茶馆不仅规模大,而且影响也长远。这便是时至今日“老舍茶馆”受到各界欢迎的原因。在这里,茶,确实仅仅是一种媒介,茶人之意不在茶,茶的社会功能超过了它物质功能本身。


往期文章·点击阅读


做人处世大智慧:大巧若拙,大智若愚


惊艳华夏:汉服与中国传统文化


千年典藏,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本文由【大道知行】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


检验真爱的时候到了

欢迎把“大道知行”置顶



如果没有置顶按键,说明你的微信需要更新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