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看脸的时代如何看相识人?“相人三条”教你看透人心

2016-05-19 知行君 大道知行
点击上方“大道知行”可以订阅哦



       “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若要看条理,尽在言语中。”鉴人观人,曾国藩的这些相人之法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曾国藩识人故事


据说,李鸿章曾向恩师曾国藩推荐了三个年轻人。曾国藩观察这几个人。只见其中一人不停地观察着房屋内的摆设,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另外一个人则低头规矩地站在庭院里;第三个人相貌平庸却气宇轩昂,背负双手,仰望浮云。


曾国藩说,第一个年轻人在等待时,用心打量大厅的摆设,他说话的时候,明显看得出来他对很多东西不甚精通,只是投我所好,而且他在背后发牢骚发得最厉害,见了我之后却最恭敬。此人表里不一,善于钻营,有才无德,不足托付大事;第二个年轻人,始终低着头规规矩矩,唯唯诺诺,谨小慎微,沉稳有余,魄力不足, 只能做一个刀笔吏;最后的年轻人,却不焦不躁,竟然还有心情仰观浮云,就这一份从容淡定便是少有的大将风度,更难能可贵的是,面对显贵他能不卑不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很有见地。


曾国藩辨识人的法门,被许多人视为“相面术”。其实,曾国藩察人与民间看相是不同的,曾国藩察人并非全凭相貌,其要义在于通过人的外在形态来体察其内在的精气神,从而由表及里地洞悉其心地和志趣。


曾国藩相人术


曾国藩以一介儒生,由科举入仕途,至青云直上,出将入相。究其原因,应当说,除了他拥有的那套在官场应付自如的“绝学”之外,再就是他总结出来并屡试不爽的识人术。正是这套识人术,使他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网罗了一大批俊彦才杰致其门下,如李鸿章、李瀚章、左宗棠、郭嵩焘、彭玉麟、沈葆桢、江忠源等。这些俊彦才杰,不仅帮助曾国藩成就一代伟业,而且各有建树,名垂史册。


曾国藩的相人术和识人思想与传统的中国相术有着本质的不同。他强调观察透视人的言行、表情和态度中所流露出的稳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再通过对世事人生的体验,总结归纳这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他的这些套路与现代心理学、行为科学和预测学有许多相似之处,路径是基本一致的。


关于曾国藩的相人术,有很多总结,其中有三条值得特别注意:一是功名看器宇;二是事业看精神;三是若要看条理,尽在言语中。


相人三条

1“功名看器宇”


一个人有没有功名,曾国藩说要看人的气概。譬如大庭广众之中,有一人很吸引大家的注意,这个人并不一定长得漂亮,表面上也无特别之处,但他使人心里的感觉与其他人不同,这就是气概。1844年曾国藩在北京当京官。一次他的好朋友郭嵩焘带江忠源来拜会他,三个人谈得既投机又高兴。谈了半天江忠源告辞而走。郭嵩焘问曾国藩:“你对这个人印象如何?”曾国藩笑着说:“生平未见如此之人",想了想他又说,“这人我虽没有接触过,但是我觉得此人必立名于天下”。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两年后太平军横闯湖南,进攻湖北,直插安徽,要攻打北京。危急之时,江忠源率军赶到蓑衣渡。当时太平军的军风猛烈,清军根本抵不住。怎么办呢?江忠源率军伐木做堰,把整条江横江拦断,让太平军的水师无法通过,然后把太平军围到蓑衣渡,拼命死战。这一战打死了太平军5万多人,包括骁将南王冯云山。此役是清军与太平军连连作战溃败后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江忠源因战功升任安徽巡抚,果然“立名于天下”。


2“事业看精神”


能不能作成一番事业,要看这个人有没有坚定、执着的敬业精神。曾国藩一生都提倡“勤、敬”二字,他不只是教育家族后辈这样做,自己更是以身作则。《曾国藩家书》上记载,他在做刑部侍郎的时候尽管每天事务繁忙,但都严格要求自己每天必须看20页书和作一首诗或一篇文章,绝不拖到第二天,即使是在办湘江团练的时候,军务芜杂,他仍继续坚持,而且从他的家书中来看,曾国藩这个习惯保持了一生。



3“若要看条理,尽在言语中”


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和个性,从言谈举止中就能感知。条理是一个人所具备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语言交流表现出来,也代表了一个人的学识和修养。


曾国藩将说话有条理视为识人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古人说的“听言”,即观看两个人谈话,能不能切中要害,条理清晰,把对方抓住,就能显示出有没有条理。


就如庖丁解牛,找到诀窍,理顺筋脉,便能将一头牛清楚利索地解剖好。观察一个人说话看他是语无伦次,答非所问,便是思路混乱,毫无条理;而有条理的人通常说话都能化繁为简,简易明了。


看人识人,说来容易做来难。“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若要看条理,尽在言语中”, 学习曾国藩相人术中的精华部分,可以助我们拨云见日,目及四方矣。


往期文章·点击阅读


君子慎独,修己以安人


箴言|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中国古典乐器,你认识几个?


本文由【大道知行】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