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解密古诗文丨古代最常见的30个“意象”

2016-06-12 知行君 大道知行


说起意象,总能使人感到一种审美的愉悦。意象是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意象理论在中国起源很早,《周易·系辞》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不过,《周易》之象是卦象,表现为阳爻、和阴爻两种组合符号,这两种符号组合成六十四,原本是用来记录天地万物及其变化规律的,后来发展到历史、哲学范畴。

 


诗学中借用并引申之,"立象以尽意"的原则未变,但诗中之"象"已不是卦象,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具体可感的物象。"这种创造意象的能力,永远是诗人的标志。 以下总结,我国古代诗文中最常见的30个意象,帮你打开解读古诗文的密码。


1.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此诗描写了诗人在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表达了诗人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这是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煜《虞美人》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
由于“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4.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5.草木
古人常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以前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李白《苏台览古》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



6.南浦
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代名词了。
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屈原《九歌·河伯》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江淹《别赋》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范成大《横塘》



7.长亭
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地上的送别之所。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柳永《雨霖铃》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送别》



8.琴瑟
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也可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周南·关雎》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出川。——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



9.螟蛉
蜾蠃(一种蜂)捕螟蛉为食,并以产卵管刺入螟蛉体内,注射蜂毒使其麻痹,然后负之置于蜂巢内,做蜾蠃幼虫的食料。古人错以为蜾蠃养螟蛉为子,因此把螟蛉作为养子的代称。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诗经·小雅·小宛》

10.鸿雁
《汉书·苏轼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代指书信、音讯。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诗经·小雅·小宛》
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李清照《蝶恋花》



11.神器
指帝位、政权。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己。天下神器,不可为也。——《老子》


12.月老
称媒人为月下老人,或月老。
传说唐朝韦固月夜里经过宋城,遇见一个老人坐着翻检书本。韦固前往窥视,一个字也不认得,向老人询问后,才知道老人是专管人间婚姻的神仙,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子(见唐人李复言小说《续幽怪录·定婚店》)。



13.陶朱
相传范蠡帮助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善于经营生计,积累了很多财富,后世因此以“陶朱”或“陶朱公”来称富商。
家富仓箱积,陶朱伯仲间。——宋·陈棣《挽处士富公二首》
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宋·苏舜钦《水调歌头·潇洒太湖岸》


14.祝融
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为高辛氏帝喾的火正(掌火之官),后世祀为火神。由此,火灾称为祝融之灾。
祝融之峰紫云衔,翠如何其雪崭岩。——王昌龄《奉赠张荆州》
南为祝融客,勉强亲杖屦。——杜甫《咏怀二首》


15.秋水
喻指眼睛,形容盼望得迫切。《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春山,指眉。
春山拂拂横秋水,掩映摇踵对。——唐·冯延巳《虞美人·春山拂拂横秋水》
亭亭秋水芙蓉。翠围中。又是一年风露、笑相逢。——宋·向子諲《相见欢·亭亭秋水芙蓉》



16.连理枝、比翼鸟
均指恩爱夫妻。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
相传古时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凭。韩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游玩时自投台下,大家拉她衣服,结果撑不住还是跌下去死了,留下遗书说要与韩凭合葬,宋康王却把他们分葬两处。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天就长得很粗大,两棵树的根和枝交错在一起,树上有鸳鸯一对,相向悲鸣。



17.孔方兄
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所以人们把钱称为孔方兄(含诙谐、鄙视意)。

虽无孔方兄,顾有法喜妻。

——苏轼《赠王仲素寺丞》


谁能成此意,惟有孔方兄。

——黄庭坚《十四弟归洪州赋莫如兄弟四章赠行》



18.青梅竹马
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李白《长干行》



19.问鼎
比喻图谋帝王权位。
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左传·宣公三年》  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问鼎,有凯觎周室之意。

20.见背
指父母去世。
生孩六月,父母见背。——李密《陈情表》


21.逐鹿
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汉书·蒯通传》

22.三尺
三尺,也叫“三尺法”,在古代是法律的代名词。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称“三尺法”。
功亡不知位。绝怜大匠一斲泥,
不犯祖师三尺鼻。——宋·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


23.杜康
酒的代称。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24.鸿鹄
比喻远大的志向。
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25.秦晋
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西厢记》


26.彭祖
传说中的人物,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八百余岁。旧时把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以“寿如彭祖”来祝人长寿。

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

——李贺《浩歌》



27.谢家

一指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安曾问子侄:“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说:“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这是说,谢安子弟讲究举止风度,其服饰端庄大方如芝兰玉树一般。故用其事指有风度的人。 一指山水诗人谢灵运之事。《宋书·谢灵运传》载:灵运于会稽山“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后用此事指居家的幽美。
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辛弃疾《泌园春·叠嶂西驰》



28.婵娟
多用于形容女子姿态美好,因人们常喻月为美女,故也称月亮为婵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一到江南,三逢此夜,举头羞见婵娟。——李之仪《满庭芳·一到江南》



29.献芹
《列子·杨朱》载,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
 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

30.红豆
红豆即相思豆,《南州记》称为海红豆,《本草》称其为“相思子”,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和相思之情。
 安床红豆底,日日坐相思。——朱彝尊《怀汪进士煜》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红豆》





往期文章·点击阅读


楼宇烈:谈诚敬


中国非遗之竹编:指尖上的文化


一件价值4亿的瓷器是怎么炼成的?



本文由大道知行编辑,转载请注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