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非遗:泥塑

2016-06-30 知行君 大道知行


——温馨提示,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30497zwp7&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中国民间传统艺术——泥塑


泥塑,在民间俗称“彩塑”、“泥玩”,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泥塑制作方法是在粘土里掺入少许棉花纤维,捣匀后,捏制成各种人物的泥坯,经阴干,涂上底粉,再施彩绘。


泥塑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泥塑发源于宝鸡市凤翔县,流行于陕西、天津、江苏、河南等地。2006年5月20日泥塑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历史渊源

自新石器时代之后,中国泥塑艺术一直没有间断,发展到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考古工作者从两汉墓葬中发掘了大量的文物,其中有为数众多的陶俑、陶兽、陶马车、陶船等等。其中有手捏的,也有模制的。汉代先民认为亡灵如人生在世,同样有物质生活的需求,因此丧葬习俗中需要大量的陪葬品,这在客观上为泥塑的发展和演变起了推动作用。


两汉以后,随着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以及多神化的奉祀活动,社会上的道观、佛寺、庙堂兴起,直接促进了泥塑偶像的需求和泥塑艺术的发展。到了唐代,泥塑艺术达到了顶峰,被誉为“雕塑圣手”的杨惠之就是唐代杰出的代表。他与吴道子同师张僧繇,道子学成,惠之不甘落后,毅然焚毁笔砚,奋发专攻塑,终成名家。为当世人称赞:“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



泥塑艺术发展到宋代,不但宗教题材的大型佛像继续繁荣,小型泥塑玩具也发展起来。有许多人专门从事泥人制作,作为商品出售。北宋时东京著名的泥玩具“磨喝乐”在七月七日前后出售,不仅平民百姓买回去“乞巧”,达官贵人也要在七夕期间买回去供奉玩耍。


元代之后,历经明、清、民国,泥塑艺术品在社会上仍然流传不衰,尤其是小型泥塑,既可观赏陈设,又可让儿童玩耍。


2艺术流派

做源人殉葬,做佛像膜拜,做“耍货”玩赏的民间风俗,是中国泥塑艺术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至唐宋时代,泥塑艺术发展到盛期,著名泥塑有甘肃敦煌莫高窟的菩萨,山西太原晋调的宫女等。至清代,泥塑形成南北两著名流派:北方有天津“泥人张”,南方有无锡惠山泥人。



“泥人张”指天津泥人张长林,是捏塑世家,作品以写实为特色,人物造型,音容笑貌,色彩装饰,无不强调一个“像”字。其子张兆荣、孙张景桔继承祖业,为中国彩塑艺术做出贡献。惠山泥人又可分两类:一类“泥要货”供儿童玩耍、“大阿福”是最典型的作品。其造型丰满活泼、浑厚简练,色彩明朗热烈,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另一类为“手捏戏文”,主要塑造戏曲人物。这类泥人很注意种态刻画,造型适当夸张,表现技法精练,色彩纯朴、深厚,实有江南地方特色。此外,陕西凤翔、河北白沟河、苏州虎丘等地亦为著名的民间泥塑重要产区。


3传承意义

泥塑艺术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民间艺人利用天然廉价的材料,做出精美小巧的工艺品,博得了民众的喜爱。在明清以后,民间彩塑广受老百姓欢迎,天津“泥人张”和无锡惠山泥人盛名远播。如今,泥塑早已走出国门,远涉重洋,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所接受和喜爱。 



虽然泥塑并非以科技含量而论,但它确实为生活增加了新的亮点。可以说,每件泥塑作品均是手工制作,皆为孤品,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与油画、剪纸、浮雕等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相比,泥塑艺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欣赏角度也极为丰富和多样化,更能贴近人们的生活。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泥塑是人们追求返璞归真的具体写照,同时也是当今人们追求时尚与个性的一种体现。


往期文章·点击阅读


欣赏丨古诗古韵中那凉爽宜人的多彩夏日


珐琅彩瓷:彩瓷皇后,富丽堂皇


花开四季: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绘画



本文由【大道知行】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