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熹与茶:武夷精舍隐“茶仙”

2016-08-11 知行君 大道知行

      朱熹(1130年-1200年),宋理学家,闽学集大成者,其一生爱茶,在武夷山蛰居40多年,嗜茶而戒酒,晚年自称“茶仙”。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山水和谐隽永,茶人宁静致远。而今品味朱熹理学的只言片语,颇感其思想与茶文化意境浑然一体。谁能说朱熹的学问不受茶之惠泽呢?



朱熹,字符晦,号晦翁,别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居福建。朱熹学问渊博,广注典籍,在哲学上发展了程颢、程颐的思想,建立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理学”,对宋以后的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朱熹是一位嗜茶爱茶之人。他自幼在茶乡长大,对“建茶”十分熟悉。后又当过茶官,任浙东常平茶盐公事,更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写《劝农文》,提倡广种茶树。他自己也是身体力行,躬耕茶事,把种茶、采茶当作是讲学、做学问之余的休闲修身之举。


乾道六年(1170年),朱熹在建阳芦峰之颠云谷,构筑“竹林精舍”,有房三间,堂后结草为庐,称“晦庵”。在北岭“躬耕园亩,聊补食用;种植茶圃,耕且食之,名曰茶坂”。春来摘取“灵芽”,冬至荷锄耕耘,颇得耕读之乐。其曾以《茶坂》为题赋诗曰:


携籝北岭西,采撷供茗饮。

一啜夜窗寒,跏趺谢衾影。


巩志先生曾对此评述,诗文低回浅出,曲径通幽,将人引入清新的武夷寒夜,不禁让人浮想出啜饮手栽名茶,睡意顿消,十分高雅的意境。



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朱熹于隐屏峰下建“武夷精舍”,四周有茶圃三处,植茶百余株,讲学之余,行吟茶丛。其《咏茶》诗云:


武夷高处是蓬莱,采取灵芽手自栽。

地僻芳菲真自在,谷寒蜂蝶未全来。

红裳似欲留人醉,锦幛何妨为客开。

咀罢醒心何处所,远山重叠翠成堆。


现在的“武夷名枞”之一的“文公茶”,正是朱熹所植茶树繁衍而成的。


朱熹嗜茶,尤喜茶宴。他与开善寺主持圆悟长老是一对茶中知己,常一起品茗论道。圆悟长老圆寂后,朱熹还专门写诗吊唁:“灶香瀹茗知何处,十二峰前海明月。”朱熹曾两次回祖籍地扫墓,每次他都带去武夷茶,在祖宅里设茶宴招待老家的亲朋故旧。


更具诗情画意的是,在“武夷精舍”旁的五曲溪中流,有“巨石屹然,可以环坐八九人,四面皆深水,当中有凹自然为灶,可以瀹茗”,朱熹常与友人携茶具环坐石上烹茶品茗,吟诗论道,其乐融融。至今石上还留有朱熹手迹:“茶灶”。他的《茶灶》诗云:


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

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



朱熹爱茶,自然不忘将茶与自己的思想融为一体。他以茶穷理,将茶性与中庸的道德标准联系在一起。《朱子语类•杂说》中说:


 茶本苦物,吃过却甘。问:此理何如?曰:也是一个道理,如始于忧勤,终于逸乐,理而后和。


这是说品茶与求学问一样,在学的过程中,要狠下功夫,苦而后甘,始能乐在其中。朱熹还把饮茶与治家联系在一起讨论,认为治家宜严,就像吃酽茶,苦而后甜;如果治家放松,就会像喝淡茶,味如嚼蜡,家人行为会失去娴雅。


宋代福建的龙凤团茶名冠天下,精雕细琢,岁岁入贡。有人认为建茶身居台阁,珠光宝气,富贵味重,不如草茶闲逸高雅。朱熹提出了不同见解,他说:


建茶如“中庸之为德”,江茶如“伯夷叔齐”。《南轩集》曰:“草茶如草泽高人,腊茶如台阁胜士。”似他之说,则俗了建茶,却不如适间之说两全也。


武夷茶色泽澄亮,香气馥郁,滋味醇厚,是纯洁、中和、清明之象征,这才是建茶的“理”所在,不论它是否入贡,都是不带富贵气的。至于后来建茶的地位、名声和过分的人工雕琢等,都是“气”的变化。理才是本,气仅为形。建茶处草泽乃是佳品,处台阁亦为名茶。这种品质与儒家的“中庸之为德”是吻合的。



朱熹认为,君子应“素其位而行”,富贵贫贱不能移,要“喻于义”,而不“喻于利”。这也是他自己的人生准则。他学问盖世,但并不用于敛财,安贫乐道,廉退可嘉。他“衣取蔽体,食取充腹,居止取足以障风雨。人不能堪,而处之裕如也。”《宋史•本传》说他“箪瓢屡空,晏如也。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卒与共之。”朱熹正如他所写的茶联:“客来莫嫌茶当酒,山居偏隅竹为邻”,清贫而不失其志。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朱熹把追求思想境界当作人生的崇高目标,而茶正是他精神生活中的良师益友。他在题匾赠诗时,曾用“茶仙”署名,也当是名副其实了。


本文摘自《中国古代饮茶艺术》,由【大道知行】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


往期文章·点击阅读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大道知行】


涨知识丨如何在夏天喝茶?


紫禁城里各宫殿的茶韵茶事


茶情茶意丨品茗杯那么多,你钟情哪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