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赵孟頫书画特展近日开展,聊一聊他富贵而又苦涩的一生

2017-09-07 大道知行

2017年9月6日,故宫博物院一场重磅展览与观众们见面,这次的“主角”是大名鼎鼎的赵孟頫。“赵孟頫书画特展”在武英殿拉开帷幕,并展至12月5日,这绝对是一次书与画的盛宴!今天,我们整理了他的一部分高清作品图,一边读图一边来回顾赵孟頫富贵而又苦涩的一生吧!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鸥波,又号松雪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书法家,与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在中国历史上,有些人天赋异禀,文采彰然,有如巨星闪耀,千年不绝。如唐李太白、宋苏东坡,而元赵孟頫亦位列其中。


赵孟頫,其文冠绝时流,其诗清邃奇逸,又旁通佛老之学;他集晋唐书法之大成,后人以“颜柳欧赵”并称;他在绘画上被称为“元人冠冕”,开创了元代新画风;他还精通音乐,善鉴定古器物。


赵孟頫书画诗印四绝,当时就名扬中外,日本印度都以珍藏他的作品为贵;他领袖群伦,其众多亲友弟子受其影响而成就斐然,这使元代文人画久盛不衰,在中国艺术史上写下了绮丽奇特的篇章。


元 赵孟頫 饮马图


赵孟頫历经元朝的五位皇帝,官拜从一品,声名显赫,名满四海,在这富贵尊荣的背后却充满着苦涩,从他四度做官又四度回乡归隐中,足见其内心的煎熬和矛盾。


不满20岁,已然前途光明


《元史·赵孟頫传》记载:“赵孟頫,宋太祖子秦王德芳之后也。孟頫幼聪敏,读书过目辄成诵,为文操笔立就。”由此看来,赵孟頫不仅出身显贵,具有皇家血统,而且聪明伶俐,博闻强记。


天赋极高的赵孟頫“未弱冠时,出语已惊其里中儒先,稍长大而四方万里重购以求其文,车马所至,填门倾郭,得片纸只字,人人心惬意满而去。”


赵孟頫自画像图页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青少年时期的赵孟頫,在学问、诗文、书法多个方面都已颇具造诣,名声远播,为“吴兴八俊”之翘楚。不满20岁时,他“试中国子监”,任真州司户参军,铺展在他面前的是一条出仕的坦途。


南宋降元,他弃职而去


彼时,蒙宋之间战事频繁,南宋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的末路之中。1276年蒙古军队直取南宋都城临安,面对国破家衰,在南宋为官九年,时年23岁的赵孟頫弃职而去,回到吴兴老家闲居,并向当时著名画家钱选学习画法。


赵孟頫行书七绝诗册


他隐居故里,写下“新亭举目山河异,故国伤神梦寐俱”等诗句。当时,吏部尚书夹谷之奇曾推荐他担任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但赵孟頫却答复曰:“青青蕙兰花,含英在中林。春风不披拂,胡能见幽心”,表示不愿出仕。


  被迫仕元入大都,官居“南人”最高


1282年,元世祖见国势渐稳,为了笼络汉族士人,巩固统治,令行台侍御史程钜夫“搜访遗逸于江南”。


赵孟頫被强行送到程钜夫面前,他说:“尧舜在上,下有巢由,今孟頫贯已为微箕,愿容某为巢由也”,程钜夫“感其义”,将他释放了。


4年后,程钜夫再次奉命下江南搜访,在所得24人中,赵孟頫又居首选。这一次,赵孟頫没有拒绝,最终于次年入大都。


赵孟頫 临兰亭序并画兰亭修褉图


《元史》载:“孟頫才气英迈,神采焕发,如神仙中人,世祖顾之喜,使坐右丞叶李上。或言孟頫宋宗室子,不宜使近左右,帝不听。”


元世祖招募赵孟頫,本来看重的是他的前朝皇室身份,作为前朝遗民服侍新朝的领头羊,其政治上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同时也是元统治者显示开明,笼络汉族士人的一种手段。


出身高贵、相貌英俊的赵孟頫一出场,就赢得元世祖的好感,看来元世祖也是以貌取人,欣赏赵孟頫这种才貌和气质俱佳的帅哥。


赵孟頫 自画像 大都会博物馆藏


两年后,35岁的赵孟頫被任命为从五品的兵部侍郎。同年,回乡和27岁的管道升结为秦晋之好。此后30年,赵孟頫的仕途较为顺利:


  • 37岁,迁为从四品的集贤直学士;

  • 39岁,任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

  • 46岁,在江浙等处儒学提举任上长达十年;

  • 58岁,升任从二品的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

  • 63岁,任翰林院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拜从一品,与程钜夫一同成为元朝官职最高的两个“南人”;


至此,赵孟頫的政治生涯达到顶峰。


惟有百年后,文字可传世


赵孟頫的一生充满了忧患和起落,内心始终怀有惭愧和苦痛,悲剧的人生促使他将毕生精力尽量交付于艺术,如其诗云:


功名亦何有,富贵安足计。

惟有百年后,文字可传世。


在青少年时期,赵孟頫就写得一笔好字,“得片纸只字,人人心惬意满而去”;在后来几十年的仕途中,他也未尝离开书画。


赵孟頫 汲黯传


赵孟頫的书法,首先是以二王为本的。在他曾写给杭州友人王芝的信中说:“近世,又随俗皆好颜书,颜书是书家大变,童子习之,直至白首往往不能化,遂成一种臃肿多肉之疾,无药可差,是皆慕名而不求实。尚使书学二王,忠节似颜,亦复何伤?”


对当时颓靡的书坛,他提出了“书学二王”的主张,并且也是这么实践的。赵孟頫的书法从二王“嫡系”的智永和宋高宗入手,再学王右军《兰亭序》。


据赵的门人说:“公初学书时,智永《千文》临习背写,尽五百纸,《兰亭序》亦然”。除二王以外,对赵孟頫影响较大要数李邕。






赵孟頫 行书洛神赋卷


流传到今天的赵孟頫书迹,成就最大者当推其行草书,其次是楷书。其书华美而有骨力,流利而不甜腻;既有精致典雅的“富贵气”,又不失清新潇洒的“山林气”,仿佛与他宦游一生而心寄山林的经历相契合。


赵孟頫的绘画成就也同样瞩目。现今保存下来的作品虽然只有寥寥十数件,却内容丰富。从题材上看,包括了山水、人物、鞍马、花鸟、竹石;从画法上看,包括了工笔设色、墨笔白描、墨笔写意等,不一而足。


赵孟頫 秋郊饮马图

绢本设色 23.6×5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的人物、鞍马画多保留唐宋以来的传统,多为工笔设色,形象准确,画法工细,法度严谨,功力深厚而精湛,体现了赵孟頫注重传承的一面。其花鸟竹石画则在继承宋代文人画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赵孟頫 秀石疏林图卷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他在《秀石疏林图》上自题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发展了“书画相通”的理念。


在赵孟頫的绘画艺术中,成就突出、面貌最有特色、变化明显而影响也最为深远的是山水画。其早期山水画如《幼舆丘壑图》、《鹊华秋色图》等,是他模仿古人之作,如董其昌所言“有唐人之致去其纤,有北宋人之雄去其犷”。


元 赵孟頫 谢幼舆丘壑图

绢本设色 20×116.8cm

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纸本设色 28.4×93.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后期的《水村图》,作于大德六年,是赵孟頫中年山水画演变发展阶段的代表作。此画尺幅不大,构图也很简单,却历来得到文人的珍视。


在艺术风格上,它已突破前人成法,开启了元、明以来水墨山水画的先河。董其昌在跋语中说:“此卷为子昂得意笔,在《鹊华秋色》之上,以其萧散荒率,脱尽董、巨窠臼,直捣右丞。”


赵孟頫 水村图

纸本设色 24.9×120.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除书画以外,赵孟頫在篆刻、诗文、音乐、鉴定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元仁宗曾说:“文学之士,世所难得,如唐李太白,宋苏子瞻,姓名彰彰然,常在人耳目。今朕有赵子昂,与古人何异”。


赵孟頫也正如李白、苏轼那样,是一个时代的代表,是元人之冠冕,也是文化、书画史上的明星。


元 赵孟頫 红衣罗汉图

辽宁博物馆藏


赵孟頫 秋深帖

纸本,册页,纵26.9cm,横53.3cm,行书,18行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赵氏一门人才济济,赵孟頫的夫人管道升也是一位著名书画家、女词人。子赵雍、赵奕,孙赵麟、赵凤都是当时著名的书画家。


元仁宗曾命赵孟頫、管道升、赵雍各书《千字文》,并将三段书迹装裱为卷轴,“命藏之秘阁,使后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妇父子皆善书也”。


赵氏一门三竹图 元 赵孟頫 管道昇 赵雍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赵氏一门三竹图》也成为这一书画世家的一段佳话。


夫人管道升深知赵孟頫的内心痛苦,为排解苦闷,两人不仅用诗文相唱和,借书画慰藉精神,还曾同拜高僧为师,从佛教教义中寻求解脱。


延佑六年(1319年),相濡以沫的夫人管道升病逝,深受打击的赵孟頫多次上疏请求辞归。回到吴兴后再也没有北上,直至69岁无疾而终。元英宗追封他为魏国公,谥号“文敏”。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赵孟頫书画特展

展览时间:2017年9月6日—2017年12月5日

展览地点: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 故宫博物院 武英殿


本文转载自“那些不能错过的展览”转载请注明。

欢迎在文末发表留言评论,

也请别忘了动手点赞支持哦!

往期文章·点击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大道知行】


元画第一人丨赵孟頫绘画作品欣赏


人物丨明宣宗朱瞻基,与宋徽宗并提的书画皇帝


鉴赏丨十大顶级书画名家的荷花,评评谁的最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