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庄子: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2017-10-21 大道知行



东野稷败马


故事原文:东野稷(jì)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以为文弗过也,使之钩百而反。颜阖(hé)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公默而不应。少焉,果败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故事释义:东野稷因为善于驾车而得见鲁庄公,他驾车时进退能够在一条直线上,左右转弯形成规整的弧形。庄公觉得他的驾车技术绝不会超过造父,于是要他转上一百圈后再回来。颜阖遇上了这件事,入内会见庄公,说:“东野稷的马肯定会倒下的。”庄公默不作声。过了没多久,东野稷果然失败而回。庄公问:“你为什么事先就知道他定会失败呢?”颜阖回答说:“东野稷的马已经精疲力竭,可是还强求它拼命奔跑,所以说必定会失败。”


故事感悟:世间万物,皆有一个限度。如果不认真把握这个限度,只是一味蛮干或瞎指挥,到时候只会弄巧成拙或碰钉子。


东野稷御马技术确实高超。然而,他的表演“败”了,原因就在于东野稷的要求超过了马的体力所许可的限度。东野稷败马的道理同样适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人做事之所以跌落“败”的泥潭,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本领,也不是因为他们不出力,而是因为他们过于卖力,主观愿望超过了客观条件所允许的限度。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度,不可否认,尽全力是一项优秀的品质,但如若无视客观条件,盲目地开足马力,从功效上看,并不一定会有好的结果。《格言联壁》中说:“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势不可倚尽,福不可享尽”,《菜根谭》中也说:“凡事当留余地,五分便无殃悔”, 凡事不可尽,懂得事事有度,进退有尺,则必有所益。



丰狐文豹


故事原文:夫丰狐文豹,栖于山林,伏于岩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虽饥渴隐约,犹旦胥疏于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然且不免于网罗机辟之患,是何罪之有哉?其皮为之灾也。


故事释义:皮毛丰厚的大狐和斑斑花纹的豹子,栖息于深山老林,潜伏于岩穴山洞,这是静心;夜里行动,白天居息,这是警惕;即使饥渴也隐形潜踪,还是全都在远离人类生活的江湖觅食,这是求个安定;然而它们最终还是不能免于罗网和机关的灾祸。这两种动物有什么罪过呢?是它们自身的皮毛给它们带来灾祸。


故事感悟:寓言中的“丰狐”、“文豹”静静地栖息藏匿于山林岩穴之中,它们昼伏夜出,非常警惕,即使在潜藏时忍饥挨饿,也要独来独往,在无人之处觅食,尽管如此谨慎,它们还是避免不了落入人们的罗网机关之中,这是因为它们名贵华丽的皮毛给它们招致了灾祸。这启示我们,做人要韬光养晦,切莫过多外露锋芒,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锋芒太露,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适当放低姿态,收敛锋芒,故能与世无争。


《古剑铭》有云“ 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是为凶器。深藏若拙,临机取决,是为利器。”做人处事要懂得谦虚、内敛,要善于隐藏自己锋芒,一个人真的东西暴露得太多,反而有贬值的危险。曾国藩用十二年打下南京,以“天下第一功”封侯拜相,他却选择收敛,选择不居功,他将功劳归为咸丰皇帝和当时的皇太后、小皇帝,将自己从富贵之巅放下来,并和它们保持安全距离,免得成为众矢之的,最终“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偃鼠饮河


故事原文: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故事释义:尧打算把天下让给许由,说:“太阳月亮出来了,而小火把还不熄灭,它的亮度,要和日月相比不是太难了吗?及时雨已经降下来了,还要灌溉田地,对于滋润禾苗,不是徒劳吗?你如果成了君王,天下一定大治,而我还徒居其位,我自己都感到惭愧极了,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你。”许由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治理好了,而我再接替你,我岂不是为名而来吗?名,乃是依附于实的附属物,我难道要做有名无实的附属吗?鹪鹩在深林里筑巢,只要一根树枝;鼹鼠饮河水,只要肚子喝饱。请你回去吧,天下对于我有什么用!厨子虽然不下厨,主祭的人却不应该超越权限而代行厨子的职事。”


故事感悟:许由不愿意在天下大治的情况下,担一个君王的虚名,他宁可像鹪鹩在森林中筑巢,仅仅占用一棵树枝;像鼹鼠到河边饮水,不过喝满肚子,许由可以说是不肯为身外之事所羁绊身心的逍遥之人。我们也许做不到许由的境界,但可以追求“知足常乐”,然而在生活中,很多人却往往自寻烦恼,自己给自己套上枷锁,内心装了太多的欲望、得失和放不下,处处受其牵累。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摆脱负累的“冗杂”,回归自己的本心,就会活得轻快洒脱。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年轻人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考考禅院里的老禅者。来到禅院,二人坐下喝茶,他冷不防地问了一句:“什么是团团转?”老禅者立即回答:“皆因绳未断。”后生大吃一惊,认为老禅者未卜先知。老禅者就问:“什么使你如此惊讶?”后生说:“您居然有神仙之术,我今天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谁知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我以为师父既然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答对了。”


老禅者微笑着说:“我根本不知道你看到了这件事,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解脱,我答的是心被欲望纠缠而不得超脱。现在,我知道了这件事,那就以这件事做个总结吧,其实,众生就像那头牛一样,被许多烦恼痛苦的绳子缠缚着,生生死死不得解脱。而如果那头牛没有绳子牵缠,定会快乐。所以减少那根绳子,就是减少了欲望的纠缠,就能快乐洒脱。”


实际生活中,可惜的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和那头牛一样,喜欢在鼻子上拴上一根欲望之绳,我们以为这是追求,其实那只是内心不能得到满足的欲望。人生的追求需要有,但人生的欲望却必须学会“减”,如此才能“知足常乐”。



猴子逞能


故事原文:吴王浮于江,登乎狙之山。众狙见之,恂然弃而逃,逃于深蓁。有一狙焉;委蛇攫搔,见巧乎王。王射之,敏给搏捷矢。王命相者趋射,狙执死。王顾谓其友颜不疑曰:“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嗟呼!无以汝色骄人哉!”颜不疑归,而师董梧,以助其色,去乐辞显;三年,而国人称之。(《庄子·徐无鬼》)


故事释义:吴王坐船在大江里游玩,攀登上一座猴山。一群猴子看见了,都惊慌地四散逃跑,躲在荆棘丛中了;唯独有一只猴子,却洋洋得意地跳来跳去,故意在吴王面前卖弄灵巧。吴王拿起弓箭向它射去,那猴子敏捷地把飞箭接住了。吴王下令左右的侍从一齐放箭,那只猴子就被射死了吴王回过头对他的朋友颜不疑说:这只猴子夸耀自己的灵巧,仗恃自己的敏捷,在我面前表示骄傲,以至于这样死去了。警惕呀!不要拿你的地位去向别人耍骄傲呀!颜不疑回去以后,就拜贤人董梧为老师,尽力克服自己的骄气,远离美色声乐,不再抛头露面。过了三年,全国人都称誉他。


故事感悟:咸丰八年,曾国藩在给曾国荃的信中说:“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两端:曰长傲,曰多言。丹朱之不肖,曰傲曰嚣讼,即多言也。历观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败家丧生。”曾国藩在这里指出了普通人的两大凶德和弱点:傲慢和话多。人一旦有了傲的心,必然会在各个方面放松警惕,祸乱、失败也必然接踵而至。傲是自取灭亡之道,所以古人说骄兵必败。在西方,莎士比亚也曾经说过:“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不管有多大的本领,也不可当作骄傲的本钱。谦虚谨慎,才是做人处世之道。



形莫若就,心莫若和


故事原文:颜阖将傅卫灵公大子,而问于蘧伯玉曰:“有人于此,其德天杀。与之为无方,则危吾国;与之为有方,则危吾身。其知适足以知人之过,而不知其所以过。若然者,吾奈之何?”


蘧伯玉曰:“善哉问乎!戒之,慎之,正女身也哉!形莫若就,心莫若和。虽然,之二者有患。就不欲入,和不欲出。形就而入,且为颠为灭,为崩为蹶。心和而出,且为声为名,为妖为孽。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彼且为无町畦,亦与之为无町畦;彼且为无崖,亦与之为无崖。达之,入于无疵。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也;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适有蚊虻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


故事释义:颜阖将要去做卫国太子师傅的时候,来向卫国贤大夫蘧伯玉求教: “ 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德行非常的差。对他进行教导时,如果任其所为不顾法度礼仪,就会对我们的国家产生危害,如果严格要求他守法重礼,就会危及到我自己。他的智识刚好能辨别别人的过失,却还不足以认识到别人犯错的原因。像这样的人,我应该怎么对待呢? ”


蘧伯玉说: “ 你的问题问得非常好!对这样的人,你需要做好准备,小心对待,要先保持自身的正直。要在态度上迁就他,在内心要去理解他最好。即使这样,对这两方面也还有需要顾虑的地方。态度上迁就他但不能完全认同,内心里理解他但不能应用在行动上。如果完全认同他,就会做出颠倒黑白、丧失道德的事情,招致溃败灭亡的命运。如果在行动上支持他,就会为了追求声望美名,做出怪异甚至邪恶的事情。


他如果像个天真的孩子,你就把自己当婴儿来教导他;他如果像是一无所有的穷人,你就把自己当作穷人来教导他;他如果像是言行不受拘束的人,你就把自己当成任性而为的人来教导他。达到了这种境界,就能做到没有灾祸了。你没有听说过那只螳螂的故事么?张开自己的臂膀要去阻挡车辆前进的道路,却不了解自己根本没有力强做到,这是属于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的典型。要做好准备,小心对待啊!”


故事感悟:“形莫若就,心莫若和”,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而社会环境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在外在环境中要拥有自己确定的心性,保持内在品格的正直与刚强,而外在则要柔顺圆通,要外柔内刚、内方外圆。做人要堂堂正正,也要平和圆通,处事要坚持原则,也要灵活机动。洪应明《菜根谭》有云:“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孔子也曾说“深则厉,浅则揭”,河水深时就和衣趟过,水浅时就撩衣过去,面对清浊不定、无法把握的外在环境,要以灵活的方式应对,以求和睦相处、存身待时。


本文参考书目为《庄子故事》与《庄子(中华国学经典)》转载请注明。

欢迎在文末发表留言评论,

也请别忘了动手点赞支持哦!

往期文章·点击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大道知行】


《庄子》里的20个成语,人生要懂得适度


庄子十句话,人生的大实话


庄子的养生哲学,如何养身又养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