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安徽人挺住!一年中最可怕的时候就要来了......

2017-07-12 小于 根在安徽

 

根在安徽微信号: anhuiren01网聚安徽人、共叙老乡情、爱我安徽、不忘家乡、联络感情、资源共享、团结互助、共同发展,为安徽老乡做实实在在的服务~~



前阵子的安徽暴雨

尤其是皖南地区的暴雨

才稍稍停歇两天

很多地方暴雨成灾

↓↓↓


然而

降雨过后就是一股热潮

有点让人招架不住啊!

热!


你可要准备好了

因为一年中最可怕的日子要来了!

7月12日,三伏天就要来了!

 持续暴击 

 高温预警 

本周起,天气将逐渐变为阴天为主,偶尔会有小雨,闷热的天气也将卷土重来。本周四,合肥最高气温预计将达到34℃




此轮降水之后,

今年的三伏天也将如约而至。

7月12日交“初伏”,

7月22日交“中伏”,

8月11日交“末伏”,

8月21日“出伏”。

今年“三伏”40天。


中央气象台说,未来一周高温将在全国“遍地开花”,北方将持续遭高温炙烤,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入伏后,高温、高热、高湿的“桑拿天”将会频繁出现,预计出现35℃以上高温天数比常年偏多,出现39℃左右极端高温可能性较大


持续的高温!闷热!

外加各种生无可恋,你准备好了吗?


没有最热只有更热,

接下来的日子

↓↓↓


请记住现在我的模样

↓↓↓

毕竟不久后你看到的会是这样

↓↓↓

安徽人理想中的夏天:

枯藤老树昏鸦,

葛优同款沙发,

空调WiFi西瓜,

夕阳西下,

我就往上一趴!


而现实是↓

出去一趟,爆炒

游了个泳,水煮

回来路上,生煎

进了家门,回锅

我们都是奔跑的五花..肉?


翻个个儿就是烧烤


出去一趟,像铁板烧!

不小心在路上摔了一跤

医院确诊为:重度烫伤!

没办法,地面温度太高!

肉都烫熟了!

这样一说

开车出门也不怕碰瓷的了

现在想想

能够顺利地活下来

我们必须要感谢以下这些人

↓↓↓

总而言之一句话

这么热的天,

高温津贴必须有!

赶紧再来看一看!


只要用人单位安排了高温作业,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单位的劳动者都可依法享受高温津贴。

  

热浪袭人,酷暑难耐

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

比如中暑、心血管疾病、心衰等。

伏天过不好!!!

对我们的健康影响太大!

绝非危言耸听!

气温升高需要怎样防暑

三伏天不止是养生的好时节,

更加是一个需要避病的日子……

一定记住吃好这九宝!


平安“三瓜”


1苦瓜——祛痱子


民间自古便有“苦夏吃瓜”之说。第一个推荐的就是苦瓜,此时食用最有益身体,有清热解暑、清心除烦、益气解乏、益肾利尿的作用。


如果感觉自己暑热烦渴,身上长痱子等情况都可以尝试在夏季餐单中加入苦瓜,凉拌、小炒、煲汤都可以。


2丝瓜——平痰喘


丝瓜可谓是夏日里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好帮手”,具有消暑利肠、祛风化痰、凉血解毒的功效。除此之外,如出现痰喘咳嗽、热病烦渴等也不妨试试食用丝瓜来辅助治疗。



3冬瓜——增食欲


中医认为冬瓜能清热化痰,除烦止渴,降火解毒、利尿消肿。由于不含脂肪且含糖量较低,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人群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冬瓜具清热解暑功效,而且含有多种维生素及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能够调节人体的代谢平衡,同时也起着清热消暑和增进食欲的作用。



去病“三肉”

1黄鳝——除风湿


民间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小暑前后一个月的鳝鱼最为滋补。黄鳝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


另外,夏季是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缓解期,吃些黄鳝还有冬病夏治的作用。


2羊肉——祛寒气

所谓“伏羊”,即入伏以后的羊肉。民间有“喝上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羊经过冬春两季的滋养,膘肥肉嫩,其肉炖出的汤味醇、膻味小。夏日湿热,人们食欲减退,在此时喝上一碗香辣美味的羊肉汤,可使人胃口大开,增强食欲。


食后人的全身上下大汗淋漓,浑身毛孔通透,五脏六腑的湿热、寒气、毒素随着汗液排出体外,身体内的垃圾能得到很好的清除。


3鸭肉——消水肿

“大暑老鸭胜补药”。人们常言“鸡鸭鱼肉”四大荤,鸭肉蛋白质含量比其他畜肉含量高得多,脂肪含量却低很多。


中医认为,鸭属水禽,由于生长在水边,肉味甘微咸,性偏凉,根据中医热者寒之的原则,特别适合苦夏、上火、体内生热者食用。

消暑“三果”

1山竹——解燥热


山竹又被称为“果后”。现代研究表明,山竹的果皮或外皮都蕴含一种特殊的物质,不但具备抗氧化能力,也有助增进免疫系统健康,令人身心舒畅。


山竹具有降燥、清凉解热的作用,健康人群都可食用山竹,但每天吃3个就足够了。


2杨桃——利补水


杨桃含水量很高,超过了90%,同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不但补水,还能补充随着汗水而流失的钾、钠离子。所以非常适合暑热天气吃。


中医认为,杨桃有清热,生津,利水,解毒的功效;可治疗风热咳嗽,烦渴,口糜,牙痛,石淋等症,所以还能起到败火的作用。



3桃子——解烦渴


桃子素有“寿桃”和“仙桃”的美称,因其肉质鲜美,又被称为“天下第一果”。桃子具有生津解渴、润肠通便、平喘的功效,解劳热、解烦渴之功效。桃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果酸以及钙、磷等无机盐,可以补充夏季汗液流失掉的无机。


伏天这几件事情千万要注意!


不吃冰饮、雪糕,冷粥祛湿最好


如果怕热,可以喝常温的凉白开,朴素而养身。如果你能坚持一个三伏天不碰冰饮、雪糕,即使不专门去“冬病夏治”,体内的顽固寒气也能自己好大半。尤其是一到冬天就特别怕冷、手脚冰凉的亲,记住了哦!


夏天不能吃冰淇淋,不能吃生冷的,但是冷粥来上一碗还是可以的。这个冷粥,不是说加了沙冰的那种,而是经过冷藏之后,恢复到室温稍带凉意的粥。


山楂冰粥能开胃养脾、消脂益气,更适合老年人食用。


具体做法:

1、山楂洗净备用,糯米洗净,冷水浸泡2小时后沥干水分。


2、锅里注入凉水,旺火煮开,倒入山楂,煮15分钟后,捞出山楂;倒入糯米,中小火煮熟,加入冰糖。晾后存入冰箱的冷藏柜,适时取出后,放致室温食用。


吹干头发再睡


很多人认为,夏天气温高可以不吹干、擦干头发就睡,但实际上这是很不好的习惯!


夏天时,人洗澡特别勤。有的人头发湿漉漉的,就坐在空调屋里,甚至头发不吹干就睡觉,导致“湿邪”在不知不觉中入侵身体。所以,夏天也要把头发擦干再入睡。



颈椎、腰身不要对着空调


从外面一身汗回来或者在运动后,对着空调使劲吹凉风,湿气会借机顺着张开的汗毛孔进入人体,损伤阳气。


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就是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


在空调房里穿衣服,要过肘过肩,女性不露腰,男性不露颈椎。


纳凉熬夜是大忌


很多人喜欢熬夜,从中医角度来说,睡眠不足就是脾虚的症状,表明体内湿气过重。


三伏这几天应该要补一个午觉,30~60分钟都可以。过了1个小时的午觉,就会影响晚上的睡眠了。


久坐不动


夏天动一动就出汗,现代人不像以前爱动,久坐会使人供血不足,加重乏力和肌肉酸痛,影响湿气的排除。


夏练三伏,就是告诉我们,夏天不可以完全不动,应该要稍微活动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