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教百年 红船先锋⑤|徐坤:建树不泯 风范长存
徐坤(1923—2011年)上海人,他毕业于上海中医学校,即现在的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早年师从沪上名医程门雪(解放后任上海中医学院院长)门下,为江浙沪皖影响深远的医学流派——“孟河医派”传人。在解放战争中,他参加了中共地下党,随后作为卫生员随金萧支队来到金华。伴随着金华的解放,他担任金华地区行署卫生科科长,分管金华福音医院、省立金华医院和金华卫生学校,并先后担任金华医院副院长、院长。1979年至1981年,他担任金华卫生学校校长、支部副书记,创办金华中医大专班,对金华卫生学校和金华中心医院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一颗红心
情系金华的医卫教育
徐坤,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校长,一颗跟党走的红心,育人的使命永不忘。在金华卫生学校和金华市中心医院奔涌向前的历史长河中,他作为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被永远铭记在两院院史中。
早在上海中医学校读书期间,徐坤就接受了新式教育,脑海中满是积极先进的创新理念,是一位心怀天下的进步青年。求学阶段,他经常一边上学,一边到乡下义务教学。即使没有工资,他也毫无怨言,做好教书育人工作。那时的中国,还处于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面对时代的需求、祖国的呼唤,他毅然加入了游击队,成为一名红色军医。后来,他辗转各地,参与卫生院的建设。徐坤以他其远见卓识和领导魄力,推动了金华一院(省立金华医院)和二院(原金华福音医院)的合并。他曾在五六十年代身兼数职,带领着金华医卫教同仁艰苦奋斗,取得了许多里程碑式的成绩,带领大家乃至金华的医疗卫生教育走进历史的春天。
和老卫校同事在一起,右二为徐坤
2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无私奉献
先人后己的共产党人
在金华卫校的老一辈教师心目中,徐坤是一个既懂政治又懂医疗业务的老革命,又是一位脚踏实地、不讲空话大话、胸怀宽广的好领导。1979年下半年调整工资消息一出,让长久未加工资的大家很是高兴,谁都盼望自己能增加一级工资,但政策规定调整范围只有40%,由教职工投票决定的。开会时,徐坤就坚决表态不参加这次调整工资,但他的工作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投他票的人还是很多。投票结束后,学校把调整工资人员的名单上报了地区,徐坤知道后赶到地区去把自己的名字去掉了,换回一个指标,由学校分给了另一位教职工。在个人切身利益面前,他不积极争取反而退让的举动,深深地感动了其他教职工。
徐坤在金华卫生学校门口
学校扩招,教职工增加,宿舍更显紧张。1979年,学校开始造有厨卫阳台的新型宿舍;1980年宿舍完工,要求分房的报告有一大叠,僧多粥少,怎么分配成为一个难题。徐坤安抚大家说:“现在国家财政还不宽裕,所以才建了一幢宿舍,将来经济好了,肯定会造更多的新宿舍,这次我不参加分房,等待下次再分。”当分房小组仍分房给他时,徐坤坚持不要,让给了一位家庭更需要的教职工,他先人后己的精神着实使人敬佩,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宽大的胸怀和无私的高尚品德。
3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求贤若渴
善用人才的慧眼伯乐
徐坤在担任金华医专校长时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迅速提高教师水平,把教师送出去进修提高。这是大手笔,要保证高校的教学质量,就必须首先提高教师质量。在当时杨彪书记的通力协助下,大部分教师都得到进修提高。身为校长的他深入各教研组抓备课,既抓管理,又抓听课,每个教学环节都抓在点子上,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学校办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全省每次统考,金华卫生学校学生的平均成绩均名列前茅。
1981年,金华卫生学校要评职称,这是解放后第一次评职称,和教职工的工资待遇息息有关,凡具有评比条件的老师都充满了期待。省里的指标有限,全省有十余所卫校,校与校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徐坤在全省的评比会上公开为教职工极力争取说:“我们学校招生多,教师工作量大,教学工作负责,全省统考总是名列前茅。”结果那次,学校有30位教师评上了中级职称,是全省职称评得最多的学校,有如此为教师发展着想的领导,让全校教职工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都有显著提升。
金华卫生学校门诊部开业典礼
前排右三为徐坤
正是徐坤如此爱惜人才,重视培养人才,建造起一支强大的教师队伍;他秉性耿直、无私无畏、作风严谨、深入师生,使人受益。八十年代的学校飞快发展,1980年学校被卫生部评为国家重点中等学校,以致后来近20年中,浙江省多数的校际教研大组组长(学科带头人)由金华卫生学校教师担任,充分体现当年金华卫生学校较高的教学水平。
4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上医医国
发扬中医的孟河传人
徐坤担任金华卫生学校校长期间,曾亲手创办了中医大专班,亲自从八婺大地选调师资,培育了一大批今天的名中医,为金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90年代末,徐坤已从金华市中心医院院长职位离休,但仍每周坚持出门诊。作为一位小儿科的名中医,经他看过的小孩往往很快痊愈,他不仅医术精湛,而且还经常不收钱,因而深受群众信任和爱戴。作为徐坤的关门弟子——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主任周向锋回忆起跟师学习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他说,徐坤用药精简、特点鲜明,对师授的孟河学派经典著作《医醇滕义》中的许多名方加以改进,并开创性地使用一病一方与辨证加减相结合的方法,执简驭繁,对于刚出校门的年轻医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七十年代徐坤夫妇在金华卫生学校楼合影教学
八十年代徐坤夫妇在金华卫生学校合影
九十年代徐坤夫妇在金华卫生学校操场前合影
晚年的徐坤夫妇合影
“徐坤的心,是公家的。”回忆起已逝的丈夫徐坤,盛卫军的眼中充满了泪水,流露浓厚的怀念之情,“他白天正常上班,因晚上去卫生厅开会,就只在车上打一个盹,然后就去开会了”。1959 年,盛卫军从上海第二医学院毕业,想着要到祖国最困难的地方去。徐坤写信给盛卫军说:“我支持你,无论你到祖国的哪个地方,我都会跟你去。你到最冷的地方,我就去给你做棉被。”质朴的语言,是徐坤对盛卫军深深的爱意,更是他对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
晚年的徐坤随一双儿女移居美国,但他的心从来没有离开过深爱的中华大地。他有条件、有机会做美国公民,但他对绿卡不屑一顾,也是坚决不入美国国籍的。他说自己是中国公民,他的骨子里流的是中国血,他胸腔中跳动的是中国心。2006年他和夫人回国看亲,因他有深厚书法功底,他为故友、知己姜寿葆的扇面赐字就写了一句唐诗“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示虽身在异国他乡但心仍留在祖国。在徐坤的心中,中国金华才是他真正该回的地方。“徐坤心中最留恋的还是他在卫校那两年。”盛卫军说,因为徐坤晚年常常会念叨起老卫校的师生们,为争取集体荣誉,老师们拼命地教,学生们刻苦地学,大家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争取好成绩!弥留之际,徐坤对家人说:“你们把我的骨灰带回祖国,下了飞机,我们站在了祖国的土地上,我就回来了。”
感谢徐坤家人的支持及提供照片
感谢方美娜老师协助成稿
文字:黄 丹
编辑:胡芳瑜
审核:周 宏
推送:新媒体中心
往期精彩
医心向党|“医路星光”宣讲团“出道”!
想把我心中的择业观写给你看
“阳光心田,共话成长” 医学院心理健康活动月等你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