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国防大学教授:“一带一路”海外项目建设面临的安全风险及应对措施

2017-06-07 杨胜利 红德智库


国防大学杨胜利教授


编者按:本文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杨胜利教授在承包商会2016行业年会“国际工程项目风险防范与应对”分论坛上的发言主题,题目是“'一带一路'海外项目建设面临的安全风险及应对措施”,在发言中他就“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并说明了把控风险、沉着应对的战略考量,发言实录如下:


“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习主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着眼东亚大舞台、世界大棋局的重大谋篇布局,是支撑我国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战略。在推进“一带一路”海外建设项目中,既有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挑战。这些挑战既包括可以预见的安全风险,也包括难以预见的政局走向。如何发挥军地双方的优势,为我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海外企业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是我们目前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今天,围绕论坛主题,从军民融合的角度,就战略上如何把控“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安全风险,谈几点认识和思考。


一、“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


从战略层面看,“一带一路”建设既是支撑我国今后发展的依托带、机遇带,同时也是对我充满各种安全挑战的动荡带、风险带。就目前形势看,主要有三个带有全局性的安全风险需要关注。


一是经济风险:全球产业分工和竞合格局已发生深刻变化,使我“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着“上压下挤”的伸展困境。“上压”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目前发达国家经济体正大力推进再工业化,对内以工业4.0战略回归制造业,对外推行高标准经贸准则,给我国产业向外延伸带来了巨大的上行压力。“下挤”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的东南亚、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利用自身低成本优势,抵消了我国产业发展中的部分优势,开始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体,从而给我产业调整带来了“下挤”压力。发达国家的“上压”与发展中国家的“下挤”,给我国当前推进“一带一路”海外项目建设造成了极大的外部空间压力。


二是政治风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遍处在社会转型期、政治转轨期,各种不稳定因素异常活跃,给“一带一路”的安全风险提供了客观土壤。在某种意义上,“一带一路”建设已超越了很多沿线国家现有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这种以外部力量带动本国跨越发展的做法往往会与本国发展的传统惯性发生碰撞,本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各种不稳定因素也不可避免地会牵连、转嫁到外部因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种转型过程中的现状和基础,决定了我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有更加超前、更加审慎和更加务实的安全风险意识。


三是围绕“一带一路”的大国博弈日趋激烈,尤其是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我国总体处于不对称位置,维护“一带一路”的安全成本远高于美国。宏观上讲,“一带一路”建设能否顺利推进,很大程度上不取决于我国推进“一带一路”的具体对象、具体做法,主要取决于中美之间战略博弈态势及其对沿线国家的影响。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问题严重存在,如何扭转这种相对被动的安全态势、控制“一带一路”的安全成本、提高安全效益是对我战略智慧和战略定力的持久考验。


二、把控风险、沉着应对的战略考量


(一)在观念上,秉持正确的义利观和总体安全观


面对“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各种严峻挑战,我既不能止于风险,更不能陷于风险。而是要努力通过合作共赢来跨越风险、弥合风险和驾驭风险。一是要站在人类共同发展的这一道义高地上,客观看待“一带一路”上的安全风险。二是要通过义利并举、以义为先的义利观,有效跨越“一带一路”的安全风险。三是要用总体安全观的战略思想,统筹驾驭“一带一路”上的安全风险。


(二)在策略上,以风险识别为先导


“一带一路”上的安全风险千差万别,不能简单把这些安全风险泛化、笼统化,而是要有精细化、具像化的风险认知,这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一是要智库先行。任何时期、任何国家向外拓展海外利益,情报先行是普遍规律。当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发展,智力先行已成为各国参与全球化、增强自身主动性的先决条件。这种环境下,推动我国智库先行走出去,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情报先导、风险评估和智力支撑势所必然。二是要绘制“一带一路”的人文地图。三是要明确安全风险评估进入规划。为全面发挥“一带一路”战略的统领作用,在强化安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要逐步推动安全风险评估进入各级各类海外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和先期规划,在战略引领上、在前期起点上增强海外项目抵御安全风险的主动性。


那么,如何在规划的顶层设计中充分考虑安全风险因素?我们认为应重点把握以下三点:


一是顶层设计要内外有别、虚实结合;

二是顶层设计要与相关国有效对接;

三是要依托属地原则制定安全预案。


(三)在机制上,以合理的风险共担协力应对风险


为汇集各方力量共同应对“一带一路”上的安全风险,必须要有合理的风险共担机制共享收益、共担责任,防止风险分责不清影响各方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是逐步充实完善“一带一路”框架内的国际安全协调机制;

二是尽快建立适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安全责任制度;

三是重点运用金融手段打造“一带一路”安全风险共同体。


(四)在保障上,构筑军民融合海外安保体系


国家利益拓展到哪里,安全保障就要跟到哪里,对于“一带一路”建设尤为重要。新形势下,我国需要探索一条既符合时代潮流、容易为外界所接受,又能有效保障我国利益、契合和平发展道路的海外安保模式,支撑我国以建设者姿态、以和平方式推进“一带一路”。


一是多措并举形成“一带一路”保底合力。维护“一带一路”海外项目安全是一项立体工程,必须在国家主导下,军队、政府、企业等联合推动,综合运用外交、商务、军警、情报、安保等多种手段形成合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与安全并驾齐飞。


二是用好安保力量这支“第四武装”。在目前军事力量尚不能完全走出去的情况下,需要从政策上考虑将安保队伍作为第四支准军事化组织,依托安保队伍打造海外安保体系。


三是探索军事维护海外利益的新途径。军事是维护利益的根本保底手段。2015年中国国防白皮书《中国的军事战略》指出,要适应国家战略利益发展的新要求,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安全合作,有效维护海外利益安全。现有条件下,要适应“一带一路”建设需要,逐步调整对外安全观念,在不违反“不干涉内政”原则下,创新安全手段,走通军事维护海外安全的新途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