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具有高阶多光子活性、无重原子的纳米光敏剂,用于近红外(NIR-II,1000-1700 nm)二区光诱导的深层肿瘤的光动力学治疗是一个棘手的挑战。近日,安徽大学周虹屏教授和汪森博士等人在Science
China Materials发表研究论文,利用牛血清白蛋白(BSA)与一系列无重原子光敏剂TPA-nCs(n = 2-7)进行超分子组装,通过一种简单的方式,成功激活了TPA-nCs多光子荧光,并展现了“奇-偶”效应的趋势,揭示了一个有趣的构效关系。
奇、偶数烷基取代TPA-nCs偶极矩的差异,导致制备的蛋白质纳米组装体TPA-nCs@BSA呈现了“之”字型增强的三光子荧光性能。其中,TPA-7C@BSA具有最大的三光子吸收截面(可达到4.81 × 10-81 cm6 s2 photon-2),其在1250 nm近红外光照射下产生的活性氧物种可实现H22肿瘤高效光动力学治疗。本文报道的烷基链“奇-偶”调控为开发和改进多光子无重原子光敏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信息
Wang J., Zhu Y., Li J., et al. Facile protein
assembly activating three-photon activity: A zig-zag lift modulated by the
“odd-even” effect of alkyl chains. Sci. China Mater. (2023).https://doi.org/10.1007/s40843-022-23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