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杭州妈妈悔死了!4年前的一个决定,让儿子胖到了200斤!

2017-05-31 亲子育娃


来源:钱江晚报


“最近十几年,小胖墩越来越多,跟饮食结构有很大关系:只吃肉、不吃菜,牛奶当水,蛋白质摄入超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副院长傅君芬,呼吁家长,95%的小胖墩是吃出来的,饮食结构不合理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


14岁男孩体重200斤,肚子像个大鸭梨


据她团队的调查:2万多名7~16岁孩子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已经达到20%。


有个孩子,她印象非常深刻。


男孩,14岁,身高一米五几,体重100公斤,整个人横向发展,脖子上的皮肤已经发黑,肚子的形状真的跟鸭梨一样,低头都看不到自己的小鸡鸡;肚子太 大,皮肤也像孕妇的妊娠纹一样,有很多纹路,更糟糕的是,他已经有重度脂肪肝、高血压、血脂紊乱、空腹血糖异常,说明已经处于糖尿病前期。

  

让她感到无比惋惜的是,孩子7岁的时候,爸妈觉得有点胖,想带他看医生,结果被爷爷奶奶阻止了,觉得孩子胖乎乎的,怎么是病呢?10岁时,终于带孩子来医院了,医生叮嘱半年后复诊,结果一次都没来。


再见面时,已经胖成这样。


一哭就喂奶,最容易把孩子喂胖


这个孩子吃什么胖成这样的呢?原来他家里是开餐饮店的,男孩顿顿吃肉,从来不吃蔬菜;口渴了也不喝水,要么牛奶,要么饮料。每天要喝三四罐奶,换算下来有1000ml。


“这个孩子蛋白质摄入都超过50%了,而正常的只需要15%左右。”傅医生说。

  

最近她门诊有个宝宝,一哭,妈妈就塞奶瓶,屡试不爽,结果现在9个月,体重有24公斤,这个月龄就算超重了。

  

“小宝宝,哭一哭,蹬蹬腿,其实对他们来讲就是运动了。”傅君芬说,孩子哭有很多原因,非常不提倡妈妈用奶瓶哄孩子。2岁以后每天250ml的奶量就可以了。



小时候肥胖,会增加脂肪细胞数


孩子白白胖胖,才是养得好,在中国不少家长依然有这样的传统观念;所以孩子胖点,家长不觉得是病,认为成年了,自然会瘦下来。


其实正好相反, “妊娠30周到出生前、婴儿期和青春期,都是脂肪细胞数目增加的时期,如果这3个阶段肥胖,脂肪细胞会增加。”傅医生解释说,脂肪细胞一旦形成,就不会消失,以后减肥就困难了。

  

孩子的体重,到底多少算标准?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判断么?

   

告诉大家一个公式:年龄×2+8。就是这个年龄孩子的标准体重,比如6岁的孩子,20公斤左右算是比较标准;高出20%,24公斤,就算超重了。不过,这个公式针对2~12岁的孩子;大一点的孩子,可以用BMI(体重÷身高2),成年人18.5~24.9属于正常范围;孩子处于发育期,BMI也随 着年龄增长变化,18岁的孩子,BMI24就算超重了。

  

“从2岁到青春期,孩子体重每年增加2公斤,如果一年增加5公斤,就要引起重视。”医生说。


Tip:带着孩子多运动,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千万别等到体重无法控制了才来懊悔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