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春运实测:新闻里夸上天的高铁无障碍,效果怎么样

2017-01-18 NGOCN NGOCN君

关注NGOCN,公益视野大不同

作者:小田、泽宇、临西


去年年初,视障人士陈斌(化名)因12306购票需要图片验证码,而无法通过网络购票,于是将中国铁路总公司、中铁信息中心、中铁科研院等3家单位诉至海淀法院,索赔110元打车费和1元精神损失费。虽然海淀法院驳回陈斌全部诉讼请求,但在今年春运前夕,12306的手机APP购票方式取消了图片验证码,方便了视障人士的购票。


不过,购票问题解决后,视障人士搭乘火车出行的路上依然满是障碍,NGOCN与关注视障人士权益的NGO展融文化空间到广州南站测评其无障碍设施情况,结果竟然是......


在网络上搜索“盲人春运”的关键词,出现的结果多数是这样的好人好事:


春运出行,相互帮助固然重要,但对视障人士来说,一个能满足其独立乘车需求的无障碍环境则更为重要。视障者泽宇回顾自己一次在广州南站取票的经历时这么写道:“当我不掏出盲杖的时候,我的障碍与需求不被承认。当我掏出了盲杖,我的需求和障碍得到放大与重视。美其名曰‘特殊乘客’。”


1月11日,距离春运正式开始还有2天,高铁站的客流和平日相比已经明显增多,站内也多了穿荧光衣服的志愿者,NGOCN与展融文化的视障志愿者慧恒来到广州南站,测评视障人士在广州南站独立乘车的过程中,无障碍设施的状况:


自助取票?没辙

从地铁广州南站出来,到自助取票机只需要5分钟,但是自助取票机没有语音提示,换句话来说,视障人士是无法独立取票的!


慧恒在自助取票机前,却无法自助取票


因此,视障人士必须到人工售票处取票,而原本5分钟就可以自助取票,视障人士则却要走15分钟到人工售票处取票:


广州南站一层平面图,绿色为视障人士从地铁出口到人工售票处要走的路程


没有盲道,没有指引

资料显示,广州南站总投资为130亿元,地面一层面积为117828平方米,而这个高大上的现代化建筑里,这层上百平米的空间里居然没有一条盲道,也没有语音提示指引。


广州南站一层的地面“光亮如镜”


广州南站的人工售票厅设置在主建筑外,需要先离开主建筑走一段路才能进入人工售票厅,主建筑外也没有盲道。


无障碍窗口?没人!

人工售票厅的中央有一个服务台,但视障人士进入人工售票厅并从服务台前走过后,并没有工作人员主动提供协助:

右二黑衣者为慧恒


在人工售票处的1号窗是无障碍窗口,但是窗口里并没有工作人员:


1月2日,视障青年泽宇和朋友玉容也在广州南站的二号售票大厅拍摄了无障碍窗口无工作人员的照片,他们把这一照片命名为《形同虚设》


如果搜索相关信息,你还会发现,在其他地方的高铁站无障碍窗口也有类似的情况:

合肥南站的新闻


除了无障碍窗口,人工售票处还设置了“木棉窗”,为老幼病残孕军人优先的窗口,但这一窗口的速度并不见得更快,当日前面只有2人购票,排队时间也接近15分钟而排在前面的购票者不仅没有帮助视障人士,还在离开时推撞了他。



协助服务,不问就没有了


来到取票窗口,视障人士慧恒表示,售票员并没有因为他是视障人士而主动提供便利帮助,而慧恒因为忘记12306密码请售票员帮手注销原账号,售票员虽然口头说可以,事后却没有注销。


慧恒取票后主动提出需要送站帮助,售票员才呼叫工作人员来帮手。


工作人员把视障人士带到站台


进站处,依然没人管

工作人员把慧恒带到站台前,由于距离开车时间还有40多分钟,于是小编就和慧恒坐在旁边等待。


站台播报了检票通知后,慧恒走到了检票口前,不论是工作人员还是路人,都没有人主动为他提供帮助,他就独自站在检票口前......



接着,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站台里的工作人员看到小编拿着相机拍摄,就向小编招手让小编先进站(难道是有相机优先进站的规定吗),于是小编就牵上已经在这位工作人员面前站了5分钟的慧恒“优先进站”了。


高铁到站,如何出去是个问题

为了测试广州南站高铁到站后的无障碍状况,小编和慧恒又坐着高铁回来广州了。



站台地面看上去是有“盲道”的,但这个“盲道”并没有指引功能,它只是在列车安全线外和安全线平行,并不能把视障人士引导到楼梯处。


和进站时的情况相近,慧恒独自走在站台上,周围都是出站的乘客,但没有人管他,也没有站台工作人员经过。慧恒在楼梯前徘徊了一段时间,终于有一位热心的女士主动提供帮助,带慧恒出站。


靠人帮忙,真的可行吗?

出站后,小编问慧恒平时主动帮忙的人多吗?他说通常都是他主动找人的,像刚才那位女士这么热心的人很少。


在这个上午的乘车过程中,我们也只遇到过两位主动来帮忙的乘客,和一位主动上前询问的工作人员,大部分人注意到拿着盲杖的慧恒时,只是会多看他几眼,甚至在排队上车的过程中,有人堂而皇之地插队。



我们也和送站的工作人员问到,视障人士如何独自乘车的问题:

NGOCN:如果他自己一个人坐高铁,可以怎样找到你们来带他?

工作人员:有工作人员都可以啊。

NGOCN:因为他看不到工作人员啊。

慧恒:过来的时候我都不知道哪些是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尴尬地)那可以问下路人......


高铁出行,视障人士体验如何?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367w361qu&width=500&height=375&auto=0

Q=NGOCN

A=慧恒


Q:今天早上坐车的体验是怎样的?

A:感觉一般,很多时候如果不主动找工作人员,他们不会主动来找(你)。


Q:这是你第几次来坐高铁?

A:第三次。


Q:感觉和之前的几次体验有什么不同?

A:第一次从北站过来,也是没有工作人员来找我。有一个乘客问我去哪里,我说要换乘,然后让乘客帮忙叫工作人员过来。工作人员把我带到值班室还是办公室,我说要换乘,然后他们就安排人把我送上车。


Q:你自己去一些比较远的地方,一般会选择用什么样的交通方式?

A:要看去什么地方。有些高铁能到、飞机也到的的,就要看价格。飞机比较便宜的,我可能就坐飞机。


Q:你怎么评价南站的无障碍设施?

A:我感觉好像没有无障碍。

 

Q:从你自己出行方便的角度出发,比如说在南站,你觉得哪些地方需要添加无障碍设施的?

A:取票,如果可以自己取票就会方便很多;还有盲道,(没有盲道)基本都要靠工作人员或者乘客引导。这里基本没有无障碍设施。有些窗口也经常不开放。


Q:你之前坐火车也是自己去人工取票窗口取票的吗?

A:对。第一次是从北站坐过来的,是去窗口买票的。买票时就同时让工作人员帮忙取返程的票。


排队中的慧恒


Q:也是要和大家一样排很长的队吗?

A:对,无障碍通道、残疾人窗口都没有,都要排队。


Q:现在的情况是,视障人士等可能都需要工作人员一站站带领,你自己怎么评价这种方式?

A:如果人手够,也可以。但是我们(看不到),都不知道工作人员在哪里。在地铁上相对好一些,地铁工作人员会直接送你到服务台,但是如果服务台没有人,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Q:如果无障碍设施做得比较好,如有语音,有盲道的,像你这种行动能力比较强的视障者,其实可以自己独立乘车的吧?

A:其实有时候单单有盲道也还不行,会有很多分叉口的,分叉口如果没有语音提示也很难找得到路。


Q:之前有提过,有些工作人员会带你,但是可能对方带得不怎么专业,你自己是怎么感觉到的?

A:比如说,有些工作人员可能直接拉着你的盲杖就在前面走了,不会扶着你或者(提示)怎么样的;我们要靠盲杖探前面有没有障碍,没有盲杖可能就不太有安全感。


Q:那专业的做法是怎样的呢?

A:我们扶着他们的手或者搭着肩膀就可以。


Q:有些工作人员不太懂这些?

A:对,之前遇到的工作人员或者志愿者,基本上都不懂。有时候他们方式不对,我会和他们说怎么做。


视障者独立乘坐高铁是奢望

文/泽宇


这是我一次在广州高铁南站取票的经历:


清晰地记得,那天我走到柜台寻求工作人员协助取票,也解释了本人视力不好的状况。可对方看我眼睛没有异样,手里也没操着“瞎子棍”,便立在服务台内,双手插兜,语气高冷地说:“自动取票机在前面,你自己拿身份证去取啊。”


事前我预料到一个人取票可能不会太顺利,距离发车时间提早了将近一个小时来到高铁站。我不慌不及地往前寻找自动取票机……这个工作人员的态度让我有好好感受这边合理便利的想法。我自己走了几十米,找到一个自动取票机,在机器的按键上摸索了好一阵,在屏幕上连点带划也戳了几十下,可这个机器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


自助取票机的广告


心想不掏出家伙是没办法了,我从背包里拿出折叠盲杖展开,“哒哒哒”点着地往回走。


这回盲杖敲打到了服务台,我又对之前那位工作人员重声了一遍我的视力状况和需求,并表示在自动取票机上没有语音提示,完全无法操作取票。那位女工作人员习惯性地问:“你有身份证吗?”然后面对我微微发怔。


我的盲杖竖在胸前,杖头“嘟嘟”跺了两下地面,提高音量达到:“当然有了……”没等我把下面的话说完,一位声音比较年长的工作人员挤开了那位态度不好的工作人员,随即用一句话打断了即将发难的我:“您稍等一下,我安排一个人代您去取票。”


年长的这位工作人员喊来一个志愿者,把这场还没开始的争执化解得让我没有理由继续声讨下去。之后我在志愿者的协助下顺利地取到车票,通过询问志愿者,我得知自动取票机的操作其实很简便,只要把身份证放上扫描台,屏幕就会弹出选择窗口,在几种购买方式中勾选后再点确定机器即可吐出车票。由于高铁站的自动取票机缺乏通用设计,视障人想通过语音提示来操作独立取票只能是奢望。


高铁站无障碍的报道


出于这几年的行走经历,我清醒地知道,我国对于所谓的“特殊乘客”大部分的服务人员仍是觉得“你残你弱,你与众不同”;“我要照顾我要关爱,我要加倍小心对待特殊乘客”这类观念。可当我需要在这世界上行走,去到我想去的地方,我不愿每次非得亮出“盲杖”,对方才会认可:“哦,他真的看不清……啊,他长得一点都不像盲人……他使用盲杖,没有骗人……”


不是视障人太稀有,而是那一刻,大家都错了。错的是平时在生活中我们见不到一个残障人士,错的是在街上,除了手提盲杖是盲人、比着手语是聋哑、坐着轮椅是腿脚不便人士,我们除了认识这些标签,却不会去意识到路过你身旁的可能有不需要用盲杖的低视力、闻不到香臭地卡尔曼患者、还有能通过读唇语与你顺畅交流的听障者等这些少数派。


如果大部分产品达到通用设计标准,服务人员懂得合理便利的理念,残障人士许多事情都可以独立完成。我们的各种做不到常常仅被外在特征所定义;被不合理的制度所怀疑;被缺乏人性化的设计所拒绝:那些不显见的特质,合理地隐没,非正常化地被忽略,被怀疑,被否认。


假设少数者合乎情理地不被了解,也该合乎情理地不受歧视。只有在大街上,边缘群体的出现能够不招来异样眼光,有需求时得以合理的便利,公共环境能够接纳不同特质的你我,不同特质的你我得以在公共领域自由地穿行,这个社会才对了。


过度制度化的社会,禁锢住别样的你我,根据普遍群体共同的价值需要而制定的规范,把人们的行为纳入相同的固定模式之中,它注重的是标准的普遍性而不是个体的特殊性。而居于边缘、真实存在的你我,请你以本身的特质,瓦解制度化带来的怀疑,偏见与误解。我们的存在,及是最好的证明。


一起来测评

展融文化发起了视障人士对“十大城市高铁站信息无障碍评测”,设定了下面这些无障碍指标,各位视障伙伴点击阅读原文或扫二维码即可参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